首頁 > 職責大全 > 農村火災問題防范措施

農村火災問題防范措施

2024-07-17 閱讀 2278

近幾年農村火災多發,而且經濟損失、人員傷亡數量逐年增加,給農村經濟建設、社會穩定帶來了較大的影響。對此,筆者深入農村進行了調查,發現農村火災多發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是農民的消防安全意識不強、防范意識差。許多農民房前屋后堆放著大量的柴草;農民住房,戶戶相毗連,無任何分隔設施;兒童玩火、成年人吸煙亂丟煙頭的現象極為普遍。這些現象增加了發生火災的可能性,火災發生后,又極易釀成大面積的火災。

二是缺少消防設施、消防用水。農村出現火災,仍是“用水潑”,沒有其他消防設施,消防用水十分匱乏。

三是缺乏統一的領導,明確的責任。消防安全責任制在農村還是一張白紙,更談不上防范措施。

四是農村用電管理比較混亂。近兩年,電業部門雖然下大力氣進行了農網改造,使農村電網得到了改善,但亂拉、亂接、線路老化、過負荷用電現象仍相當普遍,尤其是室內照明線路拉接更為隨便,電氣線路引發的火災時有發生。

五是建筑耐火等級較低,磚木結構建筑仍占50%以上。

六是民辦企業缺少消防規劃。建廠憑借個人的想法,想到哪,建到哪,根本不考慮消防安全事宜,更談不上配備相關消防設施,開展消防安全教育。

針對農村火災發生、發展的原因,筆者認為應采取如下預防措施:

一、切實加強消防組織建設。各縣區要成立由政府和主管領導負責,公安、消防、農業、民政等有關部門負責人參加的農村消防工作聯席會議組織,積極推動本地農村消防工作的開展。各鄉鎮要成立由政府統一領導,公安派出所牽頭,村委會、鄉鎮企業負責人共同參加的農村消防工作領導小組。各村委會要成立消防安全組織,明確消防安全工作責任人,具體組織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消防安全檢查、巡查,督促消除火災隱患。要充分發揮村民代表會議的監督作用,定期對村民委員會落實消防安全管理職責的情況進行評議,形成鄉鎮政府領導,村委會具體負責,村辦企業、個體業主、村民代表共同參與、齊抓共管的農村消防工作機制。

二、建立健全消防制度。要逐步建立健全農村消防工作制度、消防例會制度、消防宣傳教育培訓制度、消防檢查巡查制度、消防器材管理維護制度和警示制度等各項消防安全制度。

三、要加快多種形式的消防隊伍。有條件的鄉鎮可組建專兼職消防隊、志愿消防隊,配備消防車輛和必要的消防裝備器材;村委會要組織基干民兵青壯年骨干建立義務消防隊,經濟基礎比較好、企業比較集中的村可以根據消防工作的需要建立多種形式的專職消防隊伍。

四、加大消防設施建設,改善消防環境。各鄉鎮、村要依據《村鎮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及有關技術規范的規定,把民宅及企業的安全布局、消防通道、消防水源建設納入鄉鎮總體規劃和村莊建設規劃。

五、開展多種形式的宣傳教育。各鄉鎮政府要將消防法律法規納入當地普法教育的內容,有計劃地進行消防安全教育,提高農民消防法制觀念;教育部門要將消防安全教育納入農村中小學生素質教育之中,通過提高學生的消防素質帶動村民整體素質的提高;農業、科技部門要加大農村科技開發力度,大力推廣秸稈還田、秸稈轉化等無害化處理技術,引導農民科學利用秸稈,避免因焚燒秸稈引發火災事故。

目前,農村經濟發展不平衡,各地宜結合本地的實際,針對本地特點,因地制宜地開展消防安全工作,消防工作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職能部門應予以積極配合與支持,才能提高農村抗御火災的整體能力。

篇2:低壓配電系統火災危險性技術防范措施

引發電氣火災的原因主要有:短路、過負荷、接觸不良、漏電、燈具和電熱器具引燃可燃物等。近年來,由漏電引起的火災不斷發生,而且這種火災比起短路等引起的火災更具隱蔽性,通常是悄悄地發生,失火后也難以找出真正的原因(被短路等假象所掩蓋)來加以防范,因此,危害性也就更大。充分了解漏電的火災危險性,加強對漏電的技術防范措施應是當前電氣防火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漏電的火災危險性

電氣線路或設備絕緣損傷后,在一定的環境下,對靠近物質(穿線金屬管、電氣裝置金屬外殼、潮濕木材等)會發生漏電,就象水管漏水使局部物質受潮或水漬一樣,漏電可使局部物質帶電,會給人們造成嚴重的或致命的觸電或產生火花、電弧、過熱高溫等而造成火災。目前,在低壓配電系統中多采用接零保護(接地保護)及過流保護裝置(熔斷器等)來防止嚴重的漏電短路的情況發生。

1、問題的提出

當電氣設備發生漏電即碰殼短路時,電流將設備外殼、保護接零線(保護接地線)零線(大地)形成閉合回路,通常漏電電流將很大,會使熔斷器動作而切斷電源,似乎這種漏電的危險性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下述原因的存在,使過流保護裝置并不絕對可靠。

(1)熔斷器規格可能人為加大數倍或被銅絲代替,起不到過流保護作用;

(2)電故障點可能發生在系統的足夠遠的末端,故障回路阻抗較大,漏電短路電流不足以令熔斷器動作;

(3)如果電氣設備容量較大,熔體額定電流超過漏電電流時,熔斷器也不會動作;

(4)接地裝置不符合要求,造成接地電阻較大,導致漏電短路電流較小也不會令熔斷器動作;

(5)當采用過電流自動保護開關時,開關失靈,或脫扣電流設置過大,自動保護開關不動作;

(6)保護接零(接地)線的接線端子連接不實,造成接觸電阻過大,限制了故障電流,致熔斷器不動作。

上述現象在實際中并不少見,或存在一種或同時存在幾種且不被人重視,因此漏電一旦發生,將持續存在,導致觸電或電氣火災事故,許多漏電火災案例也證明了這一點。本文將著重介紹這種漏電的火災危險性及預防措施。

2、漏電引起火災的原因

(1)漏電電流引起火災漏電故障點通常情況下接觸會不實,似接非接,導致接觸電阻較大,使過流保護裝置難以動作,同時會在故障點處產生電弧,據測,僅0.5A的電流的電弧溫度可達2000℃以上,足以引燃所有可燃物。

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線徑大小容易被忽視,如果選擇過小,當通過較大的漏電電流時,線路溫升較快,同樣也能引起火災。

還有一種情況,日本秋田大學電氣工程系的教授曾做過實驗,在潮濕環境下,當帶電裸導線接觸木材,泄漏電流流經它的表面纖維素時,會使木材炭化發展成火災事故。這個實驗提醒人們,電氣線路未經穿管保護而通過可燃物時,是十分危險的,這種漏電的危險性存在于所有的配電系統中。

(2)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接線端子處連接不實,引起火災。

相線與零線接線端子連接不實,設備工作不正常,可以及時發現處理,而保護零線或地線的接線端子連接不實,電阻過大,設備照常工作,但故障點不易發現。一旦發生漏電,由于故障點接頭太松或腐蝕等,出現高阻,造成局部過熱,連接端子處產生高溫或電弧,能夠引燃周圍可燃物質,或者燒壞電器插座、開關等,引燃木質底座,這是較為常見的漏電起火形式。1997年7月,淮北市某飯店配電盤火災即是一例,失火前,飯店已打烊,負荷處于低谷,火災發生時,照明用電仍然正常。經查,配電箱內總空氣開關嚴重炭化,保護零線接線柱有金屬凹形熔痕,與漏電情況相符。

(3)漏電電壓引起火災漏電持續發生后,由于電流不能流散,而尋找阻抗小的另一回路通地,會沿保護接零線(接地線)傳導使所有與之相連的電氣裝置的金屬外殼帶有對地電壓,這時就可能向鄰近低電位的水暖管、煤氣管等金屬構件飛弧成為起火源,僅20V的維持電壓就可使電弧連續發生,同樣能引燃周圍可燃物。如果是向煤氣管飛弧,就可能擊穿管壁,造成煤氣泄漏引起火災。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電壓的傳導,漏電點與起火點不一定一致。

3、造成漏電的因素

造成漏電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低壓配電系統的安裝多是非電氣專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質量難以保證,表現在:潮濕或有酸堿腐蝕性的環境中,電線明敷,設備未做保護直接安裝;布線時,刀、鉗、錘等損傷絕緣層;導線接頭連接質量和絕緣包扎質量不符合要求等等不規范現象。

(2)電氣線路或設備疏于檢查,因過負荷或使用年限較長等原因絕緣劣化;

(3)選用假冒、偽劣的電氣產品;

(4)外界因素:水份浸入、擠壓、鼠咬等。

二、漏電火災的防范措施

1、漏電火災

嚴格按照低壓電氣裝置操作規程辦事,非電氣專業人員一律不準上崗,杜絕能造成漏電的各類人為因素,這里不再贅述。

2、裝飾裝修工程

應嚴格執行《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不用或盡量少用易燃可燃材料,特別是在有電氣線路通過可燃物時,應穿金屬管或難燃硬塑料管保護,由于塑料絕緣性能好,故能較好地防止漏電,采用金屬管布線時,一定要防止絕緣層被損傷。配電裝置(開關、插座、配電箱等)和用電設備與可燃物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確實分不開的,應做好隔熱保護措施。

3、裝設漏電保護器

現行的低壓配電系統中設置的保護接零和過流保護裝置等措施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漏電火災的發生,因此,在建筑物電源總進線處應設置專用于防火的漏電保護器。96年施行的國際《低壓配電設計規范》對此也作了較明確的要求。為防止大面積停電,在電源總配電箱和用戶開關箱中應分別設置漏電保護器,其額定動作電流和額定動作時間應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

4、保護措施

保護接零及保護接地線的截面積選擇必須經過計算確定,并用碰殼短路電流校核。其接線端子必須可靠連接,不允許有松動,并經常檢查其連接質量。

5、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設計要求

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電阻值不應超過4Ω,如用電設備的容量較大,熔體熔斷電流也較大時,應增加接地線截面或并聯接地體以充分減小接地電阻值,增大漏電短路電流,有利于保護裝置動作。

6、實施等電位聯結

漏電保護器對于單相220V線路只提供間接接觸保護,同時還存在因機件磨損、接觸不良,質量不穩定壽命較短等因素而導致動作失靈的種種隱患,不能單獨成為一種可靠的保護措施,因此尚應實施等電位聯結,才能有效地消除漏電的電氣線路或設備與低電位的金屬構件之間電弧、電火花的產生,即消除漏電電壓引起火災的可能。等電位聯結是指將保護接零總線與建筑物的總水管、總煤氣管、暖通管等金屬管道或裝置用導線聯結的措施,以達到均衡建筑物內電位的目的,尤其是對于易燃易爆場所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3:賓館飯店火災危險性及防范措施

隨著我國gg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建設迅猛發展,賓館和飯店作為以贏利為目的的社會服務型場所,也一改以前單一的運營模式,向多功能方向發展。一些現代化賓館和飯店更是集餐飲、會議、購物、住宿、娛樂等為一體,具有建筑高大、結構復雜、接待人員數量大、功能多樣化等特點。然而,這些場所客觀上卻潛伏著許多火災危險性,一旦發生火災,往往容易造成重、特大甚至群死群傷惡性火災事故。在此,筆者試就賓館、飯店存在的火災危險性,結合日常消防監督工作的開展,淺談該類場所的消防安全防范措施。

一、賓館、飯店存在的火災危險性

(一)可燃物多,容易造成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

現在的賓館、飯店雖然大多為鋼筋砼或鋼結構,但由于裝修及功能需要,內部存在大量可燃、易燃材料及生活、辦公用品等,一旦發生火災,這些材料往往燃燒猛烈,一些裝飾裝修用的高分子材料、化纖聚合物在燃燒的同時,釋放大量有毒氣體,給人員疏散和火災撲救工作帶來很大困難。

(二)建筑結構本身容易造成火勢迅速蔓延

一些賓館、飯店的老板急于周轉資金,在未及時辦理消防設計審核、驗收及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等手續的情況下,急忙投入營業,往往存在選址不合理、防火間距不足、安全通道不暢等先天性問題。許多場所在改造、裝修過程中,過分注重功能和空間需要,肆意裝修和劃分功能區,人為破壞和降低了建筑物耐火等級,如:低層公共部位由于功能和空間需要,常常以輕質材料進行水平分隔,沒有良好的防火分隔和隔煙阻火措施,往往形成大面積著火空間等,加之一些客房、包間密閉性強,起火不易被及時發現等,一旦發生火災,火勢蔓延迅速,撲救困難。

(三)人員密集,流動頻繁,管理難度大

由于賓館、飯店的特殊性質,人員往往比較密集,且具有出入頻繁、流動性大等特點,給日常管理工作帶來難度。一些顧客由于對建筑物內環境、安全出口和消防設施等情況不熟,特別是一些外地和異國人員,語言溝通上存在障礙等,一旦發生火災,存在忙亂現象,在休息間歇、特別是夜間人員疏于管理防范時段,極易造成人員重大傷亡。

(四)用火、用電、用氣等方面致災因素多

廚房、操作間、鍋爐房等部位是用火、用氣的密集區域,液體、氣體燃料泄漏或用火不慎,都會引發火災??照{、電視、計算機、復印機、飲水機等用電設備的日益增加,電氣設備引發火災的可能性也隨之增加。日常管理中,大多數賓館、飯店管理人員由于缺乏消防常識和防火意識,疏于防范,人走燈不滅,人走火未熄現象大有存在,電線私拉亂接、年久老化失修無人問津,對電視、計算機、復印機、飲水機等用電設備長時間處于通電或待機狀態熟視無睹,違章使用明火、檢修施工過程中焊割作業安全保護措施不到位等,都會導致火災的發生。

二、火災防范基本措施

(一)把好手續關,從源頭上消除先天性火災隱患

《中華人民共和國消防法》第十條、第十二條相關內容為賓館、飯店等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審核、驗收及開業前消防安全檢查手續的督促辦理提供了法律依據。作為消防部門,應對賓館、飯店等公眾聚集場所加強監督檢查力度,督促單位辦理辦全消防手續;在手續辦理過程中,不枉不縱,嚴格按照規范要求,落實消防安全,從源頭上把好安全關,切實消除選址不合理、防火間距不足、安全通道不暢等先天性問題。

(二)把好制度關,規范單位消防安全管理

公安部61號令《機關、團體、企業、事業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規定》和《江蘇省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界定標準》對具有一定規模的賓館、飯店的消防安全管理內容予以了明確和細化,也是該類場所消防安全自我管理的理論范本。公安部61號令第四條、第五條和第八條,分別就實際生活中存在的法人單位、非法人單位及租賃、承包等不同經營主體的消防安全責任主體進行了明確。

作為單位經營者,應嚴格認真按照61號令要求,自覺加強自我管理,通過消防安全組織網絡的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的建立,防火巡查、防火檢查等扎實有效的工作的開展,及時查改單位用火、用電、用氣及其它方面存在的火災隱患,切實將單位消防安全工作落到實處。作為消防部門,應加強單位在61號令執行過程中的監督和指導,同時,應積極發揮派出所三級消防監督職能作用,將小旅館、小飯店等場所納入消防監督視線范圍,將消防監督管理工作做細做實。

(三)把好培訓關,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火災自防自救能力

單位的法人或負責人及消防安全管理人員,應自覺參加消防部門每年統一組織的消防安全重點單位培訓及公眾聚集場所消防安全培訓等集中培訓;作為單位,應經常組織從業人員進行消防安全知識的學習,使之對本單位火災危險性了然于胸,懂得預防火災的基本措施,懂得火災撲救的基本方法,會報警、會使用滅火器材、會撲救初起火災。通過經常性的消防安全宣傳、教育、培訓,切實提高從業人員火災自防自救能力,員工能自覺遵守消防安全制度,能進行防火檢查,能及時發現和消除火災隱患,不違章吸煙和動火,不違章使用電器,從而形成人人懂消防,事事講消防,處處重安全的消防自主管理新局面。

(四)把好應急關,防患于未然

賓館、飯店等場所應結合行業特點,加強夜間值班、巡查和應急力量,配備必要的防毒搶險工具,高層賓館、飯店還應配備軟梯、救生滑道等樓層救生器材,并用醒目的標志標明其用途和使用方法;消防值班人員應熟練掌握消防自動設施及滅火器材的原理和使用,及時維修、保養和更換,使滅火器材及系統始終保持完好有效,發現火災在及時報警的同時,迅速組織人員迅速施救;賓館、飯店還應制定滅火和應急疏散預案,經常組織全體工作人員開展演練,加強對保安人員和義務消防隊員的消防業務技能培訓,做到訓練有素,處置初起火災得心應手,做到火災發生時鎮定自若、忙而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