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氣火災危險性預防措施
隨著城市建設和經濟建設的飛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和石油化學工業的發展。使用天然氣的用戶和單位越來越多,范圍越來越廣。近年來隨著陜北天然氣的大量開發和開采,目前西安地區管道天然氣的用戶和單位已達到一定數量,天然氣的普及使用,必將成為城市主要的生活、生產燃氣。城市天然氣的使用除居民用戶、賓館飯店、生產企業外,還有壓縮天然氣汽車(即?ComDress?Natural?Gas,簡稱CNG汽車)。
由于天然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CH4)一般含量在95%以上,其特點是:①熱值高(平均熱值為8000千卡/立方米),燃燒穩定:②安全性高,天然氣的燃爆濃度范圍為5%~15%,而煤氣為4%-35%,液化石油氣為4%一24%2③性能優良,價格又比煤氣和液化石油氣低:④方便、衛生。故天然氣已深受老百姓的青睞。天然氣成份決定它是一種火災危險性較大的可燃氣體,屬一級可燃氣體。供應過程中稍有不慎,或管道破裂漏氣就會逸散到空氣中,遇到火源就可能發生火災爆炸事故,甚至造成重大傷亡。因此,必須加強對天然氣供應過程中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l、天然氣的火災危險性
天然氣是通過氣井從地下開采出來的烴類和少量非烴類混合氣體的總稱。它在不同的地質條件下生成、運移,在一定的溫度、壓力下儲集在地下構造層中。天然氣的主要成份是甲烷(約95%以上),并含有乙烷、丙烷、丁烷、戊烷以上的烴類,還含有少量的二氧化碳、氫氣、硫化氫等非烴組分。同時隨著CNG汽車的逐步推廣使用,其不安全事故也不斷發生。①如?1995年8月12日,綿陽地方天然氣公司CNG充裝站,在給鋼瓶充氣時因脫水處理不凈,而發生爆炸并起火成災。②1995年9月29日,自貢富順華油公司CNG充氣站因鋼瓶泄漏燃燒發生爆炸,造成重大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事故:③1995年10月7日,遂寧CNG充裝站因鋼瓶質量問題發生噴射燃燒,火焰柱高達20余米,造成直接經濟損失18萬余元。CNG場所及其鋼瓶易發生燃燒爆炸的主要原因:一是CH4介質本身屬一級可燃氣體,甲類火災危險性,爆炸濃度極限為5%-15%,最小點火能量僅為0.28毫焦耳,對空氣的比重為0.55,擴散系數為0.196。說明極易燃燒、爆炸并且擴散能力強,火勢蔓延快。二是氣體處于高壓狀態,CNG技術要求充裝站的壓縮機必須加壓至25MPa以上,才能將CH4壓縮到鋼瓶內,這是目前國內可燃氣本的最高壓力貯存容器。若鋼瓶質量或加壓設備不能滿足基本的技術要求,稍有疏忽,便可發生爆炸或火災事故。三是操作人員和使用者違章作業,違反操作規程。
天然氣和煤氣都是管道輸送到用戶,發生事故也有共同特點,管道天然氣、煤氣發生事故的原因多由于泄漏造成的,如①1994年3月30日,安徽省馬鞍山市因自卸車碰斷了一架空過馬路的煤氣管道,煤氣迅速大面積擴散,住在附近的居民有11人因中毒過深而相繼死亡,重傷達57人;②1995年1月3日17時53分,濟南市和平路地下電力電纜溝因位于電纜溝西端470米處的中壓煤氣管道破裂,泄漏煤氣通過土壤、電纜溝壁流入與煤氣管道平行距離113米的電纜溝內并沿溝擴散積聚,遇到電纜溝上臨時搭建的玻璃店內的蜂窩煤爐起火爆炸,致使2.2公里長路段的人行道和部分路面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嚴重地段臨街建筑物的窗玻璃被炸毀,造成13人死亡,40多人受傷,直接財產損失429.1萬元;③1996年1月6日12時05分,西安市含光路中段某公司家屬院3號樓,因管道煤氣泄漏遇明火爆炸,突然的一聲巨響,一層四個單元西北側的幾面墻壁頃刻間倒塌,室內煤氣管道嚴重破裂,并引起火災,造成3人當場死亡,13人受傷:④1996年1月19日、21日夜間,浙江省樂清市虹橋鎮連續發生管道煤氣泄漏事故,有4戶居民共15人中毒,其中10人死亡,5人經搶救脫險,其主要原因是虹橋管道煤氣公司在供電不正常的情況下,未能按安全生產操作規程操作,在停氣和夜間恢復供氣時沒有事先通知用戶,而用戶又缺乏安全意識,對煤氣的危險性認識不足,未按“用氣安全須知操作,在煤氣停用時疏忽大意,沒有關好灶具開關和氣表前閥門就去睡覺了。⑤1999年12月8日上午,西安市蓮湖路西段發生地下電纜溝槽爆裂事故。原因是爆炸點附近天然氣管道法蘭連接處密封失效致使氣體大量泄漏,進人與之安全距離不足的電纜溝及電話中繼線井中,西安市電信局立通電信工程公司施工時操作工未進行氣體檢測,就下井進行作業,噴燈點燃天然氣引起爆炸。這次事故造成該地區大面積停電,直接經濟損失300余萬元,傷15人,重傷3人。⑥1999年12月11N日上午11時23分,西安高新開發區高科花園8號樓發生天然氣泄漏爆炸事故,8號樓一單元、二單元一層4戶住家戶天然氣泄漏爆炸,屋內設施被炸壞,廚房地面爆裂,最深達80cm,一單元l~7樓住戶窗玻璃均被震碎,炸飛的玻璃及東西飛到對面不遠處的玫瑰大廈,Icm厚的玻璃也被擊碎,住戶及行人、附近民工等10多人受傷。⑦2000年1月5日早上9時30分左右,位于烏魯木齊市河南路南二路下的天然氣管道突然發生了大爆炸,使這一地區的水、電、暖氣全部中斷,爆炸點兩個窖井蓋被炸飛起來,其中一個比旁邊的五層教學樓還高,南二路一段約60米長的混凝土路面開裂、錯位,其中約20米長的路段被掀高了約60cm,水管被炸斷,電纜溝被炸毀,事故造成鐵路局9000多戶居民“斷氣”,部分地區停水停電,近30萬平方米的暖氣停供。
2.天然氣常見的火災原因
2.1埋在地下的管線或室外管線受腐蝕、震動或冷凍等,使管道破裂漏氣,氣體通過土層或下水管道竄入室內,接觸明火而著火或爆炸。
2.2?由于進戶管線上的室內閥門關閉不嚴,閥桿、絲扣損壞失靈,閥門不符合安全質量要求,或誤開閥門,使天然氣逸出,遇到明火燃燒或爆炸。
2.3天然氣金屬爐或爐筒與可燃建筑物、可燃物品的距離不足,閥門調整不當,以致燒紅爐子、煙筒,烤著可燃建筑物或物品而引起火災事故。
2.4用天然氣取暖的火炕、火墻,用火時間過長,炕表面過熱烤著被褥、衣物或其它物品引起火災。
3、天然氣防火措施
3.1?天然氣管道不宜埋入地下,最好是架空敷設。管線的安裝要由專業人員進行,非專業人員不得亂拉亂接。
3.2?管線的閥門必須完整好用,各部位不得泄漏。嚴禁用其它閥門代替針型閥門。
3.3?天然氣裝導管的兩端必須固定牢靠。導管應采用耐油耐壓的夾線膠管。
3.4在用戶進戶管線的適當位置,要設置油水分離器,并定期排放被分離出來的輕質油和水。當發現灶具冒油或冒水時,要立即停火,將油水排出后方可使用。?
3.5天然氣爐灶及管線要經常檢查,發現漏氣或聞著氣味時,嚴禁動用明火和開關電氣開關,應迅速打開門窗通風。如自己找不到泄漏點,應立即與供氣部門聯系。
3.6使用天然氣取暖的火爐、火坑、火墻的煙道要暢通。燒火時如果突然熄滅,應隔幾分鐘再點,以防引起爆炸,金屬煙筒口距可燃結構不應小于1米,并應裝拐脖,防止倒風把爐火吹滅。
3.7天然氣管線、閥門的維修,必須在停氣時進行。停氣、關氣時必須事先通知用戶。對安裝的管線、閥門等應經試壓、試漏檢驗合格后,方可使用。?
3.8?一旦發生火災事故,不要驚慌失措。要立即關閉總閥門,并用毛毯、被褥等浸水后進行撲救。也可使用二氧化碳、干粉等滅火器進行撲救,并及時報告消防部門。
4、預防管道天然氣的技木和行政手段
除掌握了天然氣、煤氣的火險特性、火災原因、防火措施等以外,還應從技術上和行政上加強管理和監督,及時發現和整改隱患,同時還要加強執法力度,市政規劃、公用事業、公安消防、勞動安全、市政監察等各有關職能部門必須通力協作,共同參與預防和處置天然氣事故,力爭將這類事故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嚴防各類違章建筑和燃氣管道違章施工而留下隱患。
4.1?設置安全監測保護系統。①建立管道天然氣、煤氣泄漏情況的人工監測系統和定期巡回檢查制度;②研制和采用自力或燃氣超流量自閉閥門,天然氣管道由于外界因素而突然破裂時,造成的天然氣泄漏往往是突發性的,燃氣超流量自閉閥具有在燃氣大量噴出時有效地實施自動關閉的保護功能;③有步驟的研究由計算機控制城市天然氣管道泄漏監測、遠距離集中顯示和遙控鎖定系統,逐步實現中央控制室控制監測管網重點部位的泄漏情況,發現泄漏時能及時關閉泄漏部位上游的閥門。
4.2嚴格按照燃氣安全規程和法令辦事。建設部、勞動部、公安部聯合頒布的《城市燃氣安全管理規定》(1991年5月1日起施行),西安市政府1996年4月25日頒布的《西安市城市燃氣管理辦法》等規程、法規,都是有關燃氣安全的技術性規程和行政法規,只要嚴格按照要求去做,許多隱患就能消除,大多數事故就可以避免。
4.3加強宣傳,提高全社會的安全防范意識。天然氣、煤氣管道網絡延伸很廣,涉及許多部門和單位,也關系到千家萬戶每個普通百姓,其安全知識的普及面越廣越好、越深越好。對一些典型的燃氣事故,只有深入采訪并通過廣播、電視、報刊予以報道,剖析原因、責任和教訓,才能收到預期的教育效果。?
總之,確保管道燃氣安全無恙,這不僅僅是燃氣公司一家的事,它需要社會各方面的配合和支持,更需要每個普通百姓的共同關心和努力。盡管燃氣管道事故在我們生活中屢見不鮮,但我們絕不能諱疾忌醫,必須學習掌握、了解使用燃氣的危險特性和安全防范措施,善待管道燃氣,使它真正成為我們生活中的“天使”。
篇2:低壓配電系統火災危險性技術防范措施
引發電氣火災的原因主要有:短路、過負荷、接觸不良、漏電、燈具和電熱器具引燃可燃物等。近年來,由漏電引起的火災不斷發生,而且這種火災比起短路等引起的火災更具隱蔽性,通常是悄悄地發生,失火后也難以找出真正的原因(被短路等假象所掩蓋)來加以防范,因此,危害性也就更大。充分了解漏電的火災危險性,加強對漏電的技術防范措施應是當前電氣防火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
一、漏電的火災危險性
電氣線路或設備絕緣損傷后,在一定的環境下,對靠近物質(穿線金屬管、電氣裝置金屬外殼、潮濕木材等)會發生漏電,就象水管漏水使局部物質受潮或水漬一樣,漏電可使局部物質帶電,會給人們造成嚴重的或致命的觸電或產生火花、電弧、過熱高溫等而造成火災。目前,在低壓配電系統中多采用接零保護(接地保護)及過流保護裝置(熔斷器等)來防止嚴重的漏電短路的情況發生。
1、問題的提出
當電氣設備發生漏電即碰殼短路時,電流將設備外殼、保護接零線(保護接地線)零線(大地)形成閉合回路,通常漏電電流將很大,會使熔斷器動作而切斷電源,似乎這種漏電的危險性是可以避免的。但是由于下述原因的存在,使過流保護裝置并不絕對可靠。
(1)熔斷器規格可能人為加大數倍或被銅絲代替,起不到過流保護作用;
(2)電故障點可能發生在系統的足夠遠的末端,故障回路阻抗較大,漏電短路電流不足以令熔斷器動作;
(3)如果電氣設備容量較大,熔體額定電流超過漏電電流時,熔斷器也不會動作;
(4)接地裝置不符合要求,造成接地電阻較大,導致漏電短路電流較小也不會令熔斷器動作;
(5)當采用過電流自動保護開關時,開關失靈,或脫扣電流設置過大,自動保護開關不動作;
(6)保護接零(接地)線的接線端子連接不實,造成接觸電阻過大,限制了故障電流,致熔斷器不動作。
上述現象在實際中并不少見,或存在一種或同時存在幾種且不被人重視,因此漏電一旦發生,將持續存在,導致觸電或電氣火災事故,許多漏電火災案例也證明了這一點。本文將著重介紹這種漏電的火災危險性及預防措施。
2、漏電引起火災的原因
(1)漏電電流引起火災漏電故障點通常情況下接觸會不實,似接非接,導致接觸電阻較大,使過流保護裝置難以動作,同時會在故障點處產生電弧,據測,僅0.5A的電流的電弧溫度可達2000℃以上,足以引燃所有可燃物。
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線徑大小容易被忽視,如果選擇過小,當通過較大的漏電電流時,線路溫升較快,同樣也能引起火災。
還有一種情況,日本秋田大學電氣工程系的教授曾做過實驗,在潮濕環境下,當帶電裸導線接觸木材,泄漏電流流經它的表面纖維素時,會使木材炭化發展成火災事故。這個實驗提醒人們,電氣線路未經穿管保護而通過可燃物時,是十分危險的,這種漏電的危險性存在于所有的配電系統中。
(2)保護零線或保護地線的接線端子處連接不實,引起火災。
相線與零線接線端子連接不實,設備工作不正常,可以及時發現處理,而保護零線或地線的接線端子連接不實,電阻過大,設備照常工作,但故障點不易發現。一旦發生漏電,由于故障點接頭太松或腐蝕等,出現高阻,造成局部過熱,連接端子處產生高溫或電弧,能夠引燃周圍可燃物質,或者燒壞電器插座、開關等,引燃木質底座,這是較為常見的漏電起火形式。1997年7月,淮北市某飯店配電盤火災即是一例,失火前,飯店已打烊,負荷處于低谷,火災發生時,照明用電仍然正常。經查,配電箱內總空氣開關嚴重炭化,保護零線接線柱有金屬凹形熔痕,與漏電情況相符。
(3)漏電電壓引起火災漏電持續發生后,由于電流不能流散,而尋找阻抗小的另一回路通地,會沿保護接零線(接地線)傳導使所有與之相連的電氣裝置的金屬外殼帶有對地電壓,這時就可能向鄰近低電位的水暖管、煤氣管等金屬構件飛弧成為起火源,僅20V的維持電壓就可使電弧連續發生,同樣能引燃周圍可燃物。如果是向煤氣管飛弧,就可能擊穿管壁,造成煤氣泄漏引起火災。需要說明的是,由于電壓的傳導,漏電點與起火點不一定一致。
3、造成漏電的因素
造成漏電的因素很多,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種:
(1)低壓配電系統的安裝多是非電氣專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質量難以保證,表現在:潮濕或有酸堿腐蝕性的環境中,電線明敷,設備未做保護直接安裝;布線時,刀、鉗、錘等損傷絕緣層;導線接頭連接質量和絕緣包扎質量不符合要求等等不規范現象。
(2)電氣線路或設備疏于檢查,因過負荷或使用年限較長等原因絕緣劣化;
(3)選用假冒、偽劣的電氣產品;
(4)外界因素:水份浸入、擠壓、鼠咬等。
二、漏電火災的防范措施
1、漏電火災
嚴格按照低壓電氣裝置操作規程辦事,非電氣專業人員一律不準上崗,杜絕能造成漏電的各類人為因素,這里不再贅述。
2、裝飾裝修工程
應嚴格執行《建筑內部裝修設計防火規范》,不用或盡量少用易燃可燃材料,特別是在有電氣線路通過可燃物時,應穿金屬管或難燃硬塑料管保護,由于塑料絕緣性能好,故能較好地防止漏電,采用金屬管布線時,一定要防止絕緣層被損傷。配電裝置(開關、插座、配電箱等)和用電設備與可燃物應保持足夠的安全距離,確實分不開的,應做好隔熱保護措施。
3、裝設漏電保護器
現行的低壓配電系統中設置的保護接零和過流保護裝置等措施不能完全有效地防止漏電火災的發生,因此,在建筑物電源總進線處應設置專用于防火的漏電保護器。96年施行的國際《低壓配電設計規范》對此也作了較明確的要求。為防止大面積停電,在電源總配電箱和用戶開關箱中應分別設置漏電保護器,其額定動作電流和額定動作時間應合理配合,使之具有分級保護的功能。
4、保護措施
保護接零及保護接地線的截面積選擇必須經過計算確定,并用碰殼短路電流校核。其接線端子必須可靠連接,不允許有松動,并經常檢查其連接質量。
5、接地電阻值應符合設計要求
電氣設備的保護接地電阻值不應超過4Ω,如用電設備的容量較大,熔體熔斷電流也較大時,應增加接地線截面或并聯接地體以充分減小接地電阻值,增大漏電短路電流,有利于保護裝置動作。
6、實施等電位聯結
漏電保護器對于單相220V線路只提供間接接觸保護,同時還存在因機件磨損、接觸不良,質量不穩定壽命較短等因素而導致動作失靈的種種隱患,不能單獨成為一種可靠的保護措施,因此尚應實施等電位聯結,才能有效地消除漏電的電氣線路或設備與低電位的金屬構件之間電弧、電火花的產生,即消除漏電電壓引起火災的可能。等電位聯結是指將保護接零總線與建筑物的總水管、總煤氣管、暖通管等金屬管道或裝置用導線聯結的措施,以達到均衡建筑物內電位的目的,尤其是對于易燃易爆場所更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3:電氣設備火災危險性預防措施
1.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火災氫氣是一種易燃易爆氣體,它的爆炸極限值在空氣中為4.0--75%,爆炸范圍極廣,點火能量又小,僅有0.019毫焦耳,而人體靜電可達98毫焦耳,加上氫氣五色、無味,它的存在不易被人感覺發現,氫氣屬于一級可燃氣體,火險類別為甲類。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的火災原因分析如下:1.當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漏氫、排氫或空氣進入時,一但遇點火源時,就會即刻引起爆炸燃燒。2.氫氣和空氣(或氧氣)混和,經化學變化,會化合成水,而且在化合過程中釋放大量的熱量。如果氫冷發電機殼內有混合氣體,則也會發生化合過程。并同時釋放大量的熱,于是氣體突然膨脹,就會發生發電機的爆炸并發生燃燒起火。3.發電機絕緣受潮、過負荷、落入雜物、定子端線圈接頭焊接質量不好引起絕緣擊穿,發生電弧使線圈絕緣燃燒。4.發電機定子鐵蕊的定子活性鐵的各磁鐵間絕緣(紙質或漆質)破壞或由于夾緊鐵蕊的螺栓的絕緣破壞時,就會產生循環渦流,使鐵片間發生燃燒。預防爆炸燃燒對策:1.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的檢修、運行管理應嚴格按照電力行業檢修規程、運行規程執行。應加強對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的檢查、檢修、檢測工作。發現漏氫、進入空氣等隱患及時消除。2.氫冷發電機應確保密封性完好,一但有外泄氫氣現象,應當降低氫壓運行,并采取措施,消除泄漏。3.在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現場工作,應根據實際情況穿防靜電服、無釘鞋、使用防爆照明燈具和使用銅制工具(如必須使用鋼制工具,可在上面涂黃油)或進行現場測氫含量等安全措施。4.放空管的設置應符合安全規定要求。放空管周圍應設置遮欄及標志牌,排放時,周圍嚴禁一切明火作業。5.氫系統在排放帶壓氫氣時,應緩慢地打開閥門和節氣門,防止引起自燃。還應注意不得在室內排放氫氣。6.氫系統設備設施的布置、安裝、使用,應符合現行的GBJ16《建筑設計防火規范》和GB4962《氫氣使用安全技術規程》的規定。7.經常檢測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周圍是否漏氫和空氣中的含氫量是否超標準,空氣中的含氫量不得超過1%。8.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轉換介質工作應按專業轉換規程進行,應注意取樣與化驗工作的正確性,防止誤操作、誤判斷。9.應確保在運行中的氫冷系統中氫氣純度不低于96%,含氧量不應超過2%;制氫設備中氣體含氫量不應低于99.5%,含氧量不應超過0.5%。10.禁止在氫冷發電機和氫系統近旁(10米范圍內)進行明火作業,確需生產動火,應事先測氫,空氣中含氫量小于3%,并經主管生產領導審批和辦理“動火工作票”,做好安全措施后,方可動火工作。11.在氫系統檢修、試驗、動火工作中嚴格按規程操作。12.氫系統設備管道發生凍結時,應用蒸汽或熱水解凍,禁止用火烤。為了檢測漏氫點,可用儀器或肥皂水檢查,嚴禁用明火檢查。13.氫冷發電機運行時,排煙機應保持正常運行,并定期監測取樣含氫量是否超過標準,出現異常及時消缺。
2.電氣火災(一)電纜火災火力發電廠的電纜遍布全廠的地上、地下。電纜的絕緣材料多是可燃的,大多敷設在溝道、廠房內。當電纜起火時,蔓延迅速,擴大到其它場所形成新的著火危險點。并且電纜火災一但發生很難撲救,因為它燃燒產生大量有毒氣體、煙氣,不但威脅著人的生命安全,而且著火點不易判明。綜合上述情況電纜火災應引起人們的高度重視。分析火災原因:1.由于安裝不當所引起火災。(1)在敷設電纜時,將電纜的防護層損壞,使絕緣損傷。在運行時,可能引起絕緣擊穿,產生電弧,引起電纜的絕緣層燃燒。(2)敷設充油電纜時,位差太大,使電纜淌油,造成電纜位低的一頭油積聚,而產生很大的靜壓力,致使電纜頭漏油。而電纜位高的一頭則由于油的流失而干枯,使電纜容易吸人潮氣降低了絕緣強度。因此,電纜的兩端都增加了發生故障引起火災的機會。(3)電纜中間接頭連接不好或接頭材料選擇不當造成接頭氧化、脫焊,以至發熱起火。2.電纜長期過載所引起火災。3.外部因素所引起電纜火災。(1)人為的違章作業所造成電纜火災。(2)電纜綜合防火措施沒做好造成火災。電纜火災的預防對策:1.做好電纜綜合防火措施。如:涂刷防火涂料、設置防火門、防火墻和防火沙盤;用耐火材料封堵電纜豎井和穿墻樓板孔洞;用槽盒對電纜進行包裹等防火措施。2.配置電纜火災自動報警裝置;配置一定數量的滅火器材;配置消防隔熱戰斗服和空氣呼吸器等防火器材。3.電纜應選用阻燃型電纜或鎧甲電纜。4.電纜的敷設應符合安全規定要求。5.鍋爐煤粉制粉系統處電纜除涂刷防火涂料外,還應用薄鐵罩或用耐火隔板遮蔽。6.嚴格審批電纜溝內部動火工作,做好防火措施后,方可動用明火。7.對超溫、絕緣降低、超載、漏油、腐蝕、損壞嚴重的電纜應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患。8.應加強對電纜的巡回檢查、檢修、檢測等工作。及時清除電纜及周圍的積油、積粉、積水。
3.(二)變壓器火災火力發電廠油浸變壓器內裝有大量的絕緣油,多達十幾噸至幾百噸。內部還有紙板、木材、布、棉紗等絕緣材料。變壓器一但內部發生嚴重過載、短路,可燃的絕緣油和絕緣材料就會受高溫或電弧作用分解、膨脹以致氣化,使變壓器內部的壓力急驟增加,重則造成外殼爆炸,大量噴油,擴大火災。分析火災原因:1.絕緣損壞引起變壓器火災。變壓器硅鋼片之間絕緣老化或者夾緊鐵蕊的螺栓套管損壞使鐵蕊產生很大渦流,引起發熱而溫度升高,加速絕緣老化發生短路起火。2.導線接觸不良引起的變壓器火災。變壓器線圈接頭由于焊點不牢、虛焊,焊點兩端不牢引起的火災事故。3.雷擊過電壓引起變壓器火災。4.負載短路引起變壓器火災。5.接地不良引起的變壓器火災。6.動用明火檢修變壓器時,沒有做好防火措施引起變壓器火災。預防對策:1.變壓器在檢修、運行中防止水、雜質、檢修工具進入器身;防止損壞變壓器線圈、鐵蕊。2.要加強對變壓器的檢查、檢修、檢測工作,發現隱患及時消缺。3.防止變壓器運行中超溫,溫度保持在85攝氏度--90攝氏度。4.經常檢查套管、清潔套管;經常檢查分接開關是否接觸良好。5.大型變壓器要有油水分離設施,并符合安全生產規定要求。6.要確保變壓器事故放油儲油坑清潔暢通。7.變壓器短路保護要確保良好狀態。8.要有良好接地保護措施。9.應定期對運行中變壓器油進行色譜分析,發現異常及時采取措施,消除隱
防止電氣設備發生火災的措施:
為防止電氣設備發生火災,提高值班人員的防火意識,保證設備的安全運行,特制定本措施。
1加強運行人員安全教育,提高運行人員的安全思想意識,增強預防火災時的能力。
2嚴格執行電氣設備的巡檢制度,發現火情要及時匯報并采取有效措施制止火情的發展。
3電氣設備在運行中,要嚴格按照設備的額定參數及“運規”規定的要求運行,禁止設備超參數運行。
4事故情況下,設備過負荷運行時,應及時采取措施,禁止超過“運規”規定的事故過負荷時間。
5要嚴格執行電氣設備的測絕緣規定,備用設備在投運前(備用時間高壓設備超過一周,低壓設備超過兩周),應進行絕緣測量,對絕緣不合格的設備禁止投入運行。
6發電機運行中要嚴密監視其進、出風、線圈及油系統的溫度,并按規定定時抄錄溫度值,發現溫度超過規定值時,應檢查發電機冷卻水、冷凝器是否正常并采取措施,不能恢復時,應按“運規”規定的時間,將發電機降負荷或停機。
7變壓器在運行中,其冷卻裝置必須投入運行。冷卻裝置未投入的變壓器禁止帶負荷運行,變壓器運行中其上層油溫最高不得超過95℃(強迫油循環的變壓器為85℃),超過規定值時,應降低變壓器的負荷,使溫度降至允許值,若不能恢復時,應將變壓器退出運行。
8電纜應按規定定期進行預防性試驗,加強對運行中電纜的外殼溫度的檢查,其外殼溫度不允許超過65℃(110KV的為50℃),超過規定值時,應及時調整運行方式,降低電纜的負荷。
9電氣設備的保護裝置應可靠正確,設備投運前必須投入相應的保護,每班應至少對保護裝置進行檢查一次,以保證保護的可靠投入。
10對進入控制室、開關室、電子間等處的電纜孔洞,必須用防火材料堵死。電纜溝應裝設防火墻或防火門,電纜上的積灰要及時清掃。
11靠近熱體或可能有油噴濺到電纜上的,應作防油、防熱體烤焦等隔離措施。
12開關室、電纜層等電氣間禁止存放易燃易爆物品。
13對火災報警裝置應按規定定期進行檢查、試驗,使其始終處于良好工作狀態。
14嚴格執行現場動火工作規定,現場動火工作必須辦理工作票,并應做好相應的防范措施。
15現場消防器材應配備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