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地質鉆探工程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地質鉆探工程安全生產操作規程

2024-07-16 閱讀 1784

一、修筑機場地基:

1、機場地基應平整、堅固、穩定、適用。鉆塔底座的填方部分,不得超過塔基面積的1/4。

2、在山坡修筑機場地基,當巖石堅固穩定時,坡度應小于80°;地形松散不穩時,坡度應小于45°。

3、機場周圍應有排水設施。在山谷、河溝、地勢低洼地帶或雨季施工時,機場地基應修筑攔水壩或修筑防洪設施。

4、機場地基應滿足鉆孔邊緣距地下電纜線路水平距離大于5m,距地下通訊電纜、構筑物、管道等水平距離應大于2m。

二、鉆探設備安裝、拆卸、搬遷:

1、安裝、拆卸鉆塔前,應對鉆塔構件、工具、繩索、挑桿和起落架等進行嚴格檢查。

2、安裝、拆卸鉆塔應在安裝隊長、機長統一指揮下進行,作業人員要合理安排,嚴格按鉆探操作規程進行作業,塔上塔下不得同時作業。

3、安裝、拆卸鉆塔時,起吊塔件使用的挑桿應有足夠的強度。拆卸鉆塔應從上而下逐層拆卸。

4、禁止穿戴釘子或者硬底鞋上塔作業。

5、安、拆鉆塔應鋪設工作臺板,塔板臺長度、厚度應符合安全要求。

6、夜間或5級以上大風、雷雨、霧、雪等天氣禁止安裝、拆卸鉆塔作業。

鉆塔安裝與拆卸應遵守下列規定:

1、起、放鉆架,應在機長統一指揮下,有序地進行。

2、豎立或放倒鉆架前,應當埋牢地錨。

3、豎立或放倒鉆架時,作業人員應離開鉆架起落范圍,并應專人控制繃繩。

4、鉆架腿之間應當安裝斜拉手。

5、鋼管鉆架應采用無縫鋼管制作,鉆架腿要在連接處的外部套上鋼管結箍加固。

6、起、放鉆架,鉆架外邊緣與輸電線路邊緣之間距離,應符合下表規定:

鉆架與輸電線路邊緣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

電壓(kv)

﹤1

1~10

35~110

154~220

350~550

最小安全距離(m)

4

6

8

10

15

鉆機設備安裝應遵守下列規定:

1、各種機械安裝應穩固、周正水平。傳動輪應縱向成線、橫向平行,傳動軸和傳動輪應保持水平。

2、安裝鉆機時,井架天車輪前沿切點,鉆機立軸中心與鉆孔中心應成一條直線。

3、各種防護設施、安全裝置應當齊全完好,外露的轉動部位應設置可靠的防護罩或者防護欄桿。

4、電氣設備應安裝在干燥、清潔、通風良好的地方。

設備搬運應遵守下列規定:

1、機動車搬運設備時,應有專人指揮;人工裝卸時,應有足夠強度的跳板;用吊車或葫蘆起吊時,鋼絲繩、繩卡、掛鉤及吊架腿應牢固。

2、多人抬動設備時,應有專人指揮,相互配合。

3、輕型鉆機整體遷移時,應在平坦短距離地面上進行,應采取防傾斜措施。

4、禁止在高壓線下和坡度超過15°坡上或凹凸不平和松軟地面整體遷移鉆機。

5、使用起重機械起吊鉆機設備時,應遵守《起重機械安全規程》。

升降鉆具:

1、升降機的制動裝置、離合裝置、提引器、游動滑車、擰管機和擰卸工具等應靈活可靠。

使用鋼絲繩應遵守下列規定:

A、鋼絲繩安全系數應大于7。

B、提引器處于孔口時,升降機卷筒鋼絲繩圈數不少于3圈。

C、鋼絲繩固定連接繩卡。應不少于3個;繩卡距繩頭,應大于鋼絲繩直徑的6倍。

D、鋼絲繩,應定期檢查;變形、磨損、斷絲鋼絲繩,應執行《起重機械用鋼絲繩檢驗和報廢使用規范》的規定報廢。

3、升降機,應平穩操作。嚴禁升降過程手觸摸鋼絲繩。

4、提引器、提引鉤,應有安全連鎖裝置;提落鉆具或鉆桿,提引器切口應朝下。

5、禁止手探摸懸吊鉆具內的巖心或探視管內巖心。

6、操作擰管機和插墊叉、扭叉,應由一人操作;扭叉應有安全裝置。

7、發生跑鉆時,禁止搶插墊叉或強行抓抱鉆桿。

鉆進:

1、開孔鉆進前,應對設備、安全防護設施、措施進行檢查驗收。

2、機械轉動時,禁止進行機器部件的擦洗、拆卸和維修;禁止跨越傳動皮帶、轉動部位或從其上方傳遞物件;禁止戴手套掛皮帶或打蠟;禁止用鐵器撥、卸、掛傳動中皮帶。

3、鉆進時,禁止用手扶持高壓膠管或水龍頭。修配高壓膠管或水龍頭應停機。

4、調整回轉器、轉盤時應停機檢查,并將變速手把放在空擋位置。

5、轉盤鉆機鉆進時,嚴禁轉盤上站人。

6、擴孔、掃脫落巖心、掃孔或遇溶洞、松散復雜底層鉆進時,應由機(班)長或熟練技工操作。

孔內事故處理:

1、孔內事故處理前,應全面檢查鉆塔(鉆架)構件、天車、游動滑車、鋼絲繩、繩卡、提引器、吊鉤、地腳螺絲等。

2、處理孔內事故時,應由機(班)長或熟練技工操作升降機,并設專人指揮;除直接操作人員外,其他人員應撤離危險區。

3、禁止同時使用升降機、千斤頂或吊錘起拔孔內事故鉆具。

4、禁止超負荷強行起拔孔內事故鉆具。

5、打吊錘時,吊錘下部鉆桿處應安裝沖擊把手或其他限位裝置;禁止手扶、握鉆桿或打箍;人力拉繩打吊錘時,應統一指揮;

6、使用千斤頂回桿時,禁止使用升降機提吊被頂起的事故鉆具。

7、人工反鉆具,搬桿回轉范圍內嚴禁站人;禁止使用鏈鉗、管鉗工具反事故鉆具。

8、反轉鉆機反鉆具,應采用低速慢轉。

9、使用鋼絲繩反管鉆具,連接物件應牢固可靠。

10、鉆孔爆破應遵守下列規定:

A、下入爆破筒前,應進行孔徑、孔深、偏斜度探測。

B、向孔內送藥包時,應慢速下放。

C、爆破前應確定爆破危險邊界,并做好爆破警戒工作。

機場安全防護設施:

1、鉆塔座式天車,應設安全擋板;吊式天車,應安裝保險繩。

2、鉆機水龍頭高壓膠管,應設防纏繞、防墜安全裝置和導向繩。

3、鉆塔工作臺,應安裝可靠防護欄桿。防護欄桿高度,應大于1.2m,木質塔板厚度應大于50㎜或采用防滑鋼板。

4、塔梯,應堅固、可靠;梯階間距,應小于400㎜,坡度小于75°。

5、機場地板鋪設,應平整、緊密、牢固;木地板厚度,應大于40㎜或使用防滑鋼板。

活動工作臺安裝、使用應符合下列規定:

A、工作臺,應安裝制動、防墜、防竄、行程限制、安全掛鉤、手動定位器等安全裝置。

B、工作臺地盤、立柱、欄桿,應成整體。

C、工作臺,應配置F30㎜以上麻繩手拉繩。

D、工作臺提引繩、重錘導向繩,應采用F9㎜以上鋼絲繩。

E、工作臺平衡重錘與地面之間距離,應大于2.5m。

F、活動工作臺每次準乘1人。

G、乘工作臺高空作業時,應先閉鎖手動制動裝置后方可進行作業。

鉆塔繃繩安裝應符合下列規定:

A、鉆塔繃繩應采用F12.5㎜以上鋼絲繩。

B、18m以下鉆塔應,應設4根繃繩;18m以上鉆塔,應分兩層,設8根繃繩。

C、繃繩安裝應牢固、對稱;繃繩與水平面夾角應小于45°。

D、地錨深度,應大于1m。

8、雷雨季節、落雷區鉆塔應安裝避雷針或其它防雷措施。?

安裝避雷針應符合下列要求:

A、避雷針與鉆塔,應使用高壓瓷瓶間隔。

B、接閃器,應高出塔頂1.5m以上。

C、引下線與鉆塔繃繩間距,應大于1m。

D、接地極與電機接地、孔口管及繃繩地錨間距離,應大于3m;接地電阻,應小于15Ω。

??機場用電:

1、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應分別設置。

2、每臺鉆機,應獨立設置開關箱,實行“一機一閘一漏電保護器”。

3、移動式配電箱、開關箱,應安裝在固定支架上,并有防潮、防雨、防曬措施。

4、機場電氣設備,應根據供電系統要求進行保護接零或保護接地。保護接地電氣接地地極電阻,應小于4Ω。

5、使用手持式電動工具應執行《手持式電動工具的管理、使用、檢查和維修安全技術規程》規定。

6、機場照明,應使用防水燈頭;照明燈泡,應距離塔布表面300㎜以上。

7、修理電氣設備時,應切斷電源,并掛警示牌或設專人監護。

機場防風、防洪:

1、大風天氣,應停止鉆探作業,并做好以下工作:

A、卸下塔衣、場房帳篷。

B、鉆桿下入孔內,并卡上沖擊把手。

C、檢查鉆塔繃繩及地錨牢固程度。

D、切斷電源,關閉并蓋好機電設備。

E、封蓋好孔口。

2、大風后重新開始鉆探作業前,應檢查鉆塔、繃繩、機電設備、供電線路等的情況,確認安全后方可繼續鉆探作業。

3、暴雨、洪水季節,在河灘、山溝、凹谷等低洼地帶施工時,應加高地基,修筑防洪設施。

4、易滑坡、崩塌、泥石流易發生地帶施工,應采取防范措施。

機場防火、防寒:

1、機臺,應成立防火組織;作業人員,應掌握滅火器材使用方法。

2、機場應配備滅火器材。

3、機場內取暖,火爐距油料等易燃物品應大于10m,距機場塔布應大于1.5m。

4、寒冷季節施工,應有保溫措施和取暖措施。

5、禁止明火直接加熱機油,及烘烤柴油機油底殼。

特種鉆探:

1、水上鉆探應遵守下列要求:

A、掌握工作區域有關水文、氣象資料,并采取相應的安全措施。

B、通航河流或湖泊施工作業,應遵守航務、港監等有關部門規定。

C、鉆塔(架)地腳,應與鉆探船牢固連接。

D、鉆探船四周,應設置牢固防護欄桿,平臺鋪設穩固可靠。

E、禁止在鉆探船上使用千斤頂及其他起重設備。

F、鉆探船舶平臺拼裝,應使用同噸位船只。

G、鉆探船舶地錨,應穩定、牢固可靠。

H、鉆探船舶,應配備足夠數量救生衣、救生圈等救生設備和消防設備,并經常檢查。

I、勘探船舶停泊作業,應設置信號燈或航標。

J、4級以上大風,應停止作業。

K、浮筒、木筏作為鉆探作業平臺時,平臺搭設,其基礎和結構應穩定、牢固。

2、坑道鉆探應遵守下列要求:

A、施工前,應進行場地安全檢查和鉆室支護。

B、施工仰孔,應當有安全措施。

C、遇含水層或涌水層時,應立即采用排水措施,禁止將鉆具提出鉆孔。

D、坑道內,應能良好通風。

水文地質調查應遵守的規定:

1、山泉水調查,在遇到風暴、懸崖、峭壁、峽谷、雷雨等情況時,應采取有效的防護措施。

2、露天泉水調查,調查人員應確認周圍是否是沼澤地或泥濘地,盡可能避開沼澤地或泥濘地區工作,必要時可搭建浮橋進入。

?3、下井調查前,應了解礦山井巷涌水量,含水層特點及其變化情況和地下水進入坑道的狀態、坑道充水水源、井巷涌水點分布、礦井排水系統等。

4、老礦區、廢棄坑道地區調查,應觀察坑道口灌水、草遮蓋情況。下坑觀測前,應通風并進行坑內有毒有害水體、氣體檢測。

5、陡峭險峻河岸及容易發生地質滑坡、山崩和塌方的傾斜河岸觀測,應采取防護措施。

動態水文觀測:

1、觀測員應掌握安全信號含義和發出方法。

2、夜間動態觀測,觀測員應佩戴個人照明器具。

3、禁止觀測員在草叢、灌木中或其他不易被發現的地方休息。

水文觀測井(孔、泉)布設與安裝:

1、觀測孔臺應高出地面0.5m。

2、選用飲用水井或淺井作動態觀測點,井口應安裝防護欄。

3、選擇露天泉井水作觀測點,泉井、引水渠、測流池、測流堰等應設置防護欄柵。

抽水實驗:

1、靠近實驗點的渠段及井口周圍應設置防護欄柵。

2、壓風機抽水實驗,高壓風管、水管接頭應嚴密、牢固。

3、潛水泵抽水實驗,潛水泵供電應使用漏電保護器。

4、在抽水實驗時注意觀測地面塌陷和建筑物移位。

篇2:鉆探工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第一條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做到先安全后生產,不安全不生產。

第二條自覺遵守勞動紀律,嚴格執行各項管理制度,維護正常的安全生產秩序。

第三條按時參加有關安全技術培訓和安全活動,刻苦鉆研業務,不斷提高技術素質和業務工作能力,做到應知應會。

第四條掌握煤礦安全規程、技術操作規程、作業規程的有關規定,熟悉有關管理制度對本工種崗位的要求,并按規程要求操作。

第五條熟悉掌握入井安全常識,保證自身安全,入井前不得喝酒,按照規定佩戴好勞動保護用品,隨身攜帶自救器和礦燈;嚴禁爬、蹬、跳運行中的車輛;斜巷行車時嚴禁行人。

第六條安裝或操作鉆探設備時必須注意敲幫問頂,防止冒頂、片幫傷人。

第七條熟悉鉆探設備性能和操作要求,并按規定操作。

第八條掌握鉆孔設計技術參數,并嚴格按要求鉆探。

第九條收集整理鉆探資料,并及時填寫匯總上報。

第十條在瓦斯、水等危險區鉆探,必須熟悉緊急避險措施與避災路線,以防在發生事故時能夠及時撤退到安全地點。

第十一條熟悉現場自救互救常識,發生事故后要立即向現場或礦有關負責人匯報,并積極自救、互救。

第十二條要熟悉避災路線,發生災害后能安全撤離。

第十三條對所在崗位安全工作負責。對因本人不具備安全常識或違章操作造成的事故負直接責任。

篇3:鉆探班組長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

第一條保證本班組在鉆探施工過程中遵守國家有關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規則、制度和技術規范。

第二條在需要連續作業的鉆探地點進行作業時,鉆探班組長要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第三條每班開始工作前,必須對施工地點進行全面的檢查,發現隱患立即處理,確保安全。

第四條協調好各工種之間的工作,根據其工種和工作要求、鉆探計劃咯操作規程等組織鉆孔施工。

第五條根據煤礦制定的各項工作標準、質量標準組織鉆孔施工工作,保證工程質量達到要求。

第六條監督本班特殊作業人員的持證上崗。

第七條鉆探施工中遇到特殊地質條件時,班組長要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決定施工方法,如決定不了,及時向工區值班領導匯報。

第八條監督瓦斯檢查員的檢查操作,按規定在瓦斯檢查手冊上簽字,發現不按章操作,要立即糾正、匯報。

第九條保證鉆探施工工程質量。

第十條發現鉆探工作地點安全監控系統、設備、儀器不能正常工作,鉆探班組長應及時匯報。

第十一條鉆探工作地點發生險情,不適宜進行操作時,要及時命令工人撤離,保證安全。

第十二條堅持敲幫問頂等安全檢查制度,及時進行安全檢查,嚴禁空頂作業。

第十三條必須盡職盡責,杜絕“三違”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