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地質測量安全規程

地質測量安全規程

2024-07-16 閱讀 2968

(一)野外調查的基本安全要求

1、工作前,要了解工作區域的自然環境、人文、地理、交通、治安狀況。

2、全體人員要經體檢、確認合格。在疫源地區工作要接種疫苗,在傳染病流行地區要注射預防針劑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

3、調查小組配備保健箱和急救包,作業人員應學會一定的自救、互救知識和技術,掌握保健箱的藥品用途、用量、用法及注意事項。

4、在少數民族地區工作進駐前需經培訓,學習有關風土民情知識,遵守當地風俗、生活習慣。

5、認真檢查生產工具、儀器及通訊聯絡設備,以確保性能良好,符合安全要求。

6、在社會治安差或野獸頻繁出現的地區,必要時應配一定數量的防護器械,并由專人負責保管和使用。

7、按規定發放個人勞動防護用品,并正確使用。

8、組織作業人員學習安全技術及實際登山攀巖、涉水、定向、找水等有關安全技術知識與技巧。

9、禁止單人進行野外地質調查作業,禁止食用不能識別的動植物,禁止飲用未經檢驗合格的新水源和未經消毒處理的水。

(二)出發前的安全檢查

1、出發前,檢查干糧、飲用水、藥物、生產工具、儀器、安全帶、拉繩等必備物品,注意收聽當地天氣預報,明確工作路線。

2、工作服應穿著舒服便于步行和野外操作,以免引起擦傷。在叢林草莽地區作業時,應打綁腿。

3、鞋襪不可過大過小,寬窄合適,鞋尖應有1.5cm空隙,鞋帶緊松適宜,以免引起腳泡。

4、需騎馬(或其它牲畜)時,要熟悉所乘牲畜的脾氣和特性,并經過一定的適應性訓練,方可使用。

5、分組活動前,應預先仔細約定會合時間和地點。

篇2:內業成果地質測量圖件資料管理制度

1、內業成果資料必須按井下巷道的編號填制封皮,并注明成果完成時間,存檔保管。

2、地質測量圖件的圖號,按圖紙編號分類編制填寫,除按坑口需用和科室使用份數外,必須留兩份按坑口分裝存檔保管。

3、各種測量原始記錄薄在內業成果整理結束后,必須按坑口分類一并和內業成果存檔保管。

4、全礦范圍內的各種地質資料和地質勘探資料,必須分項存檔保管。

5、內業成果和地質測量圖件等秘密資料是國家和企業的寶貴財富,任何人不得私自向外單位和個人提供轉借,否則后果自負。

篇3:地質測量科安全生產責任制范例

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全面貫徹落實《安全生產法》《煤礦安全規程》等國家有關地質測量、水文地質的法律、法規,負責全礦生產地質、水文地質及礦山測量的安全技術工作。

2、負責貫徹落實地質測量的安全技術管理制度和安全生產責任制。

3、嚴格管理、保證地質、水文、測量資料的準確性。

4、經常深入井下一線,收集整理各種地質資料,確保礦井資料的準確延續。

5、負責全礦井的地質報告修編工作,負責審批盤區和綜采工作面地質說明書及有關地質資料。建立健全各種臺帳。定期進行地質災害預報。

6、負責全礦的水文地質工作,做到“有疑必探,先探后掘”,嚴禁“頂水采煤”。

7、負責全礦井的測量工作,井下貫通測量和各種巷道測量工作,認真貫徹執行貫通通知單制度。

8、負責全礦“三量”的管理,保證實現、實施各種管理制度,保證實現局下達的回采率。

9、負責全礦的地質、水文地質、測量人員的業務培訓工作,不斷提高業務人員的專業素質。

10、負責對周邊小窯采掘現狀進行監督檢查,做到情況清、底子明。有入侵及危害大礦安全的行為的要按要求進行行政執法,并向上級部門及時反應,防止發生貫通事故。

11、參與制定年度災害預防及處理計劃

12、編制地震、地質災害應急預案,及時傳達地惡性,做好防震減災工作。

13、對因工作失誤資料丟失,數據不準確造成的事故負相關技術及管理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