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現場檢維修作業安全操規程

現場檢維修作業安全操規程

2024-07-16 閱讀 5775

火災、高處墜落灼燙機械傷害觸電物體打擊噪音粉塵輻射

4防護用品

工作服、安全帽鞋手套護目鏡口罩耳塞

5操作流程

5.1作業前

5.1.1操作人員上崗前需接受專項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獨立。特種業應持操作人員上崗前需接受專項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獨立。特種業應持操作人員上崗前需接受專項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獨立。特種業應持證上崗。

5.1.2生產現場的檢修項目須制定方案,對過程中存在危險因素進行風分析并生產現場的檢修項目須制定方案,對過程中存在危險因素進行風分析并生產現場的檢修項目須制定方案,對過程中存在危險因素進行風分析并定安全措施,確檢修項目負責人。

5.1.3所有檢修作業必須嚴格落實和執行安全措施。

5.1.4檢修項目負責人應組織員做好機具準備,到齊全、安可靠對起檢修項目負責人應組織員做好機具準備,到齊全、安可靠對起檢修項目負責人應組織員做好機具準備,到齊全、安可靠對起檢修項目負責人應組織員做好機具準備,到齊全、安可靠對起重吊裝工具等設備進行檢查試驗,確保整個修過程的安全。

5.1.5設備檢修前由項目負責人辦理停送電手續,切斷主源及現場開關。

5.1.6檢修項目負責人組織所有員到現場,明確的職、工作要求及安檢修項目負責人組織所有員到現場,明確的職、工作要求及安檢修項目負責人組織所有員到現場,明確的職、工作要求及安全注意事項,完成作業前現場安交底。

90/186

5.1.7檢維修作業現場實行統一指揮、監督。

5.1.8檢維修作業所涉及的危險必須辦理工許可;

5.1.9外委相關方施工人員進場前,需做有針對性的現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外委相關方施工人員進場前,需做有針對性的現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外委相關方施工人員進場前,需做有針對性的現安全教育并經考核合格后入場施工。

5.1.10根據檢修作業的需要,現場配備安全帶、防護用品和滅火器等應急救援材。根據檢修作業的需要,現場配備安全帶、防護用品和滅火器等應急救援材。

5.1.9按規范要求穿戴好個人防護用品。

5.2作業中

5.2.1檢修過程自始至終必須有項目負責人在現場指揮,嚴禁中間缺或提前離開。如遇特檢修過程自始至終必須有項目負責人在現場指揮,嚴禁中間缺或提前離開。如遇特檢修過程自始至終必須有項目負責人在現場指揮,嚴禁中間缺或提前離開。如遇特殊情況需離開現場時,必須重新指定負責人由其檢修過程中的一切事宜并告知殊情況需離開現場時,必須重新指定負責人由其檢修過程中的一切事宜并告知殊情況需離開現場時,必須重新指定負責人由其檢修過程中的一切事宜并告知殊情況需離開現場時,必須重新指定負責人由其檢修過程中的一切事宜并告知場作業及監護人員。

5.2.2凡對機電傳動部份的設備檢修,必須切斷源并要懸掛“禁止合閘”警告牌。

5.2.3凡對(氣動)設備檢修,要在已切斷的閥門“禁上開啟”警告牌。

5.2.4檢修使用行燈必須采低壓(檢修使用行燈必須采低壓(36伏或以下)電源,罐體內(粉料、攪拌機伏或以下)電源,罐體內(粉料、攪拌機伏或以下)電源,罐體內(粉料、攪拌機伏或以下)電源,罐體內(粉料、攪拌機伏或以下)電源,罐體內(粉料、攪拌機拌車罐)、潮濕等場所用拌車罐)、潮濕等場所用12伏,且絕緣良好使用電動工具要接地可靠。

5.2.5現場檢修人員必須服從指揮,做到“四不施工”、拆。“四不施工”、拆。“四不施工”、拆。“四不施工”、拆。

5.25.1檢修安全措施不落實工;檢修安全措施不落實工;

5.2.5.2設備工具不合格施;設備工具不合格施;

5.2.5.3高空作業和多層次交叉無防護措施不工;高空作業和多層次交叉無防護措施不工;

5.2.5.4沒有明確檢修任務不施工。沒有明確檢修任務不施工。

5.2.5.5設備帶壓不拆

5.2.5.6傳動設備電源未斷不折;傳動設備電源未斷不折;

5.2.5.7工具不合格拆;工具不合格拆;

91/186

5.2.5.8設備高溫不拆;

5.2.6現場檢修施工區域應設置明顯的警示、防護;器材物品要放整齊穩固、保持通道暢;預留孔洞坑溝要設護欄或蓋板因施工需被破壞的安全防裝穩固、保持通道暢;預留孔洞坑溝要設護欄或蓋板因施工需被破壞的安全防裝穩固、保持通道暢;預留孔洞坑溝要設護欄或蓋板因施工需被破壞的安全防裝穩固、保持通道暢;預留孔洞坑溝要設護欄或蓋板因施工需被破壞的安全防裝穩固、保持通道暢;預留孔洞坑溝要設護欄或蓋板因施工需被破壞的安全防裝穩固、保持通道暢;預留孔洞坑溝要設護欄或蓋板因施工需被破壞的安全防裝穩固、保持通道暢;預留孔洞坑溝要設護欄或蓋板因施工需被破壞的安全防裝置及其它設施要時修復,前警示標志。嚴禁車輛和非檢人員進入現場置及其它設施要時修復,前警示標志。嚴禁車輛和非檢人員進入現場置及其它設施要時修復,前警示標志。嚴禁車輛和非檢人員進入現場置及其它設施要時修復,前警示標志。嚴禁車輛和非檢人員進入現場止非檢修人員在警戒線內通過;嚴禁高空拋物。

5.2.7檢修中如需臨時運轉設備,必須現場確認安全通知相關崗位在專人指揮及監護下檢修中如需臨時運轉設備,必須現場確認安全通知相關崗位在專人指揮及監護下檢修中如需臨時運轉設備,必須現場確認安全通知相關崗位在專人指揮及監護下檢修中如需臨時運轉設備,必須現場確認安全通知相關崗位在專人指揮及監護下開啟設備。

5.2.8檢修現場要保持足夠的照明,尤其是在夜間作業。

5.2.9檢修現場區域需從高處往下清理物料時,必須設專人監護警戒線并掛好禁止通行檢修現場區域需從高處往下清理物料時,必須設專人監護警戒線并掛好禁止通行檢修現場區域需從高處往下清理物料時,必須設專人監護警戒線并掛好禁止通行安全標志。

5.2.10現場起重作業,禁止任何人員站在檢修吊裝口處手扶護欄現場起重作業,禁止任何人員站在檢修吊裝口處手扶護欄現場起重作業,禁止任何人員站在檢修吊裝口處手扶護欄站吊裝口下(防護欄內)作業。

5.2.11在檢測提升設備及運送時,必須有上下聯系通訊工具并專人指揮待在檢測提升設備及運送時,必須有上下聯系通訊工具并專人指揮待在檢測提升設備及運送時,必須有上下聯系通訊工具并專人指揮待系確認安全后,方可在操作室進行開停機;

5.2.12檢修拆除高空懸著的設備件時,必須用鋼索或手拉葫蘆固定牢防止被拆除著的設備件時,必須用鋼索或手拉葫蘆固定牢防止被拆除著的設備件時,必須用鋼索或手拉葫蘆固定牢防止被拆除備件落地反彈發生意外;

5.2.13檢修過程中,應注意隨時發現和辨識新的隱患風險對控制措施做必要補充檢修過程中,應注意隨時發現和辨識新的隱患風險對控制措施做必要補充檢修過程中,應注意隨時發現和辨識新的隱患風險對控制措施做必要補充并要根據工作環境條件對控制措施進行必的細化;

5.2.14高空作業,嚴格執行《安全操規程》;高空作業,嚴格執行《安全操規程》;高空作業,嚴格執行《安全操規程》;

5.2.15受限空間作業,嚴格執行《安全操規程》;受限空間作業,嚴格執行《安全操規程》;受限空間作業,嚴格執行《安全操規程》;

5.2.16動火作業,嚴格執行《安全操規程》;動火作業,嚴格執行《安全操規程》;動火作業,嚴格執行《安全操規程》;

5.2.17臨時用電,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臨時用電,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臨時用電,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92/186

5.2.18吊裝、起重作業,嚴格執行《設備安全操規程吊裝、起重作業,嚴格執行《設備安全操規程》;

5.3作業后

5.3.1對檢修設備進行全面查,確認內部無人或雜物方可封蓋門。

5.3.2現場檢修人員要對維進行清恢復。

5.3.3設備檢維修結束,需對施做運行前安全條件確認保證各種防護()裝置齊全、有效,方可開機。

5.3.4對檢維修過程進行總結評估,保留相關記錄。

5.3.5檢修項目負責人與工作許可共同組織設備驗收,雙方無疑問后填寫檢修項目負責人與工作許可共同組織設備驗收,雙方無疑問后填寫檢修項目負責人與工作許可共同組織設備驗收,雙方無疑問后填寫作結束時間,并經雙方簽名后收回工票。

6應急措施

6.1發生火災時,應先切斷危險源就地啟用滅器材;必要動公司級的急救發生火災時,應先切斷危險源就地啟用滅器材;必要動公司級的急救發生火災時,應先切斷危險源就地啟用滅器材;必要動公司級的急救援方案。

6.2發生物體打擊事故后,應馬上組織搶救傷者根據害情況進行處置。

6.3發生機械傷害時,應先切斷危險源防止二次根據情況進行處置。

6.4發生高處墜落時,對傷員進行必要的包扎、止血固定措施并根據害情況發生高處墜落時,對傷員進行必要的包扎、止血固定措施并根據害情況置。

6.5發生車輛傷害事故,應馬上組織搶救者并立即報告級。

6.6發生燒(燙)傷時,如小面積則立即用大量干凈的水沖洗至少發生燒(燙)傷時,如小面積則立即用大量干凈的水沖洗至少發生燒(燙)傷時,如小面積則立即用大量干凈的水沖洗至少發生燒(燙)傷時,如小面積則立即用大量干凈的水沖洗至少30分鐘,涂燒傷膏分鐘,涂燒傷膏后送醫院救治。

6.5發電觸電時,切斷電源,使觸電人盡快擺脫觸電。

篇2:混凝土泵送安全操作規程

1.混凝土泵應安放在平整、堅實的地面上,周圍不得有障礙物,在放下支腿并調整后應使機身保持水平和穩定,輪胎應楔緊。

2.泵送管道的敷設應符合下列要求:

1)水平泵送管道宜直線敷設;

2)垂直泵送管道不得直接裝接在泵的輸出口上,應在垂直管道前端加裝長度不小于20m的水平管,并在水平管近泵處加裝逆止閥;

3)敷設向下傾斜的管道時,應在層、輸出口上加裝一段水平管,其長度不應小于傾斜管高低差的5倍。當傾斜度較大時,應在坡度上端裝設排氣活閥;

4)泵送管道應有支承固定,在管道和固定物之間應設置木墊作緩沖,不得直接與鋼筋或模板相連,管道與管道間應連接牢靠;管道接頭和卡箍因扣牢密封,不得漏漿;不得將已磨損管道裝在后端高壓區;

5)泵送管道敷設后,應進行耐壓試驗。

3.砂石粒徑、水泥強度等級及配合比應按出廠規定,滿足泵機可泵性的要求。

4.作業前應檢查并確認泵機各部螺栓緊固,防護裝置齊全可靠,各部位操縱開關、調整手柄、手輪、控制桿、旋塞等均在正確位置,液壓系統正常無泄漏,液壓油符合規定,攪拌斗內無雜物,上方的保護網格完好無損并蓋嚴。

5.輸送管道的管壁厚度應與泵送壓力匹配,近泵處應選用優質管子、管道接頭、密封圈及彎頭等應先完好無損。高溫烈日下應采用濕麻袋或濕草袋遮蓋管路,并應及時澆水降溫,寒冷季節應采取保溫措施。

6.應配備清洗管、清洗用品、接球器及有關裝置。開泵前,無關人員應離開管道周圍。

7.啟動后,應空載運轉,觀察各儀表的指示值,檢查泵和攪拌裝置的運轉情況,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作業。泵送前應向料斗加入10L清水和0.3m³的水泥砂漿潤滑泵及管道。

8.泵送作業中,料斗中的混凝土平面應保持在攪拌軸軸線以下。料斗格網上不得堆滿混凝土,應控制供料流量,及時清除超粒徑的集料及異物,不得隨意移動格網。

9.當進入料斗的混凝土有離析現象時應停泵,待攪拌均勻后再泵送。當集料分離嚴重,料斗內灰漿明顯不足時,應剔除部分集料,另加砂漿重新攪拌。

10.泵送混凝土應連續作業;當因供料中斷被迫停止時,停機時間不得超過30min。暫停時間內應每隔5-10min(冬季3-5min)作2-3個沖程反泵-正泵運動,再次投料泵送前應先將料攪拌。當停泵時間超限時,應排空管道。

11.垂直向上泵送中斷后再次泵送時,應先進行反向推送,使分配閥內混凝土吸回料斗,經攪拌后再正向泵送。

12.泵機轉動時,嚴禁將手或鐵鍬伸入料斗或用手抓握分配閥。當需在料斗或分配閥上工作時,應先關閉電動機和消除蓄能器壓力。

13.不得隨意調整液壓系統壓力。當油溫超過70℃時,應停止泵送,但仍應攪拌葉片和風機運轉,待降溫后再繼續運行。

14.水箱內應貯滿清水,當水質混濁并有較多砂粒時,應及時檢查處理。

15.泵送時,不得開啟任何輸送管道和液壓管道;不得調整、修理正在運轉的部件。

16.作業中,應對泵送設備和管道進行觀察,發現隱患應及時處理。對磨損超過規定的管子、卡箍、密封圈等應及時更換。

17.應防止管道堵塞。泵送混凝土應攪拌均勻,控制好坍落度;在泵送過程中,不得中途停泵。

18.當出現輸送管堵塞時,應進行反泵運轉,使混凝土返回料斗;當反泵幾次仍不能消除堵塞,應在泵機卸載情況下,拆管排除堵塞。

19.作業后,應將料斗內和管道內的混凝土全部輸出,然后對泵機、料斗、管道等進行沖洗。當用壓縮空氣沖洗管道時,進氣閥不應立即開大,只有當混凝土順利排出時,方可將進氣閥開至最大。在管道出口端前方10m內嚴禁站人,并應用金屬網籃等收集沖出清洗球和砂石粒。對凝固的混凝土,應采用刮刀清除。

20.作業后,應將兩側活塞轉到清洗室位置,并涂上潤滑油。各部位操縱開關、調整手柄、手輪、控制桿、旋塞等均應復位。液壓系統應卸載。

篇3:模板工程安全施工措施

1、工作前應戴好安全帽,檢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防止掉落傷人。工作時應集中思,避免釘子扎腳、空中墜落。

2、安裝與拆除5m以上的模板,應搭設腳手架,并設防護欄桿,禁止在同一垂直面上下操作。高作業處要系安全帶。

3、不得在腳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4、復雜結構模板的安裝與拆除,事先應有切實安全措施。組合鋼模板,拆除時上下應有人接應,隨裝拆隨運送,嚴禁從高處擲下。

5、支撐、前杠等不得搭在門窗框架和腳手架上,通路中間的斜撐、拉桿應放在1.8以上處,支模過程中,如需中途停歇,應將支撐、搭頭、柱頭板等搭牢;拆模間歇,應將已拆除的模板、前杠、支撐等運走或妥善堆放。

6、拆除模板一般用長撬棍。應防止整塊模板掉下,以免傷人。

7、模板上有預留洞口,應在安裝后蓋好洞口。混凝土板上的預留洞口中,應在模板拆除后隨即將洞口蓋好。

8、人力搬運或傳遞鋼模板,應該順序自上而下進行,不得從中間抽取。手拿板楞,拿牢輕放,搬運鋼模板,不得隨意擲拋,行走道路應平整、暢通。

9、抬運鋼模板時,捆抬繩索、工具等要牢固,并應步調一致。

10、板車運輸,擺放要整齊平穩,鋼模板不得高出車廂上口,前后應設擋板,嚴禁快速推拉行走。

11、按規格擺放在指定地點,堆放高度一般不得高于1.5m,其下部地基墊物要平整、穩固。

12、清灰時應戴防護眼鏡、防塵口罩等個人防護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