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限空間作業防范措施
從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對有限空間作業活動的危險性認識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極易引發多人傷亡事故。同時,有限空間中作業存在的危害,極大多數情況下均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在有限空間內作業,認真落實以下防范措施:
(一)在有限空間外敞面醒目處,設置警戒區、警戒線、警戒標志,未經許可,不得入內。
(二)對任何可能造成職業危害、人員傷亡的有限空間場所作業應做到先檢測后監護再進入的原則。先檢測確認有限空間內有害物質濃度,作業前30分鐘,應再次對有限空間有害物質濃度采樣,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有限空間。
(三)進入自然通風換氣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間,應采用機械通風,通風換氣次數每小時不能少于3次。對不能采用通風換氣措施或受作業環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風換氣的場所,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并使用空氣呼吸器或軟管面具等隔離式呼吸保護器具。嚴禁使用過濾式面具。
(四)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有限空間安全設施監管制度;同時應對從事有限空間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教育。
(五)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具備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身體無妨礙從事相應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符合相應工種作業需要的資格。
(六)生產經營單位在作業前應針對施工方案,對從事有限空間危險作業的人員進行作業內容、職業危害等教育;對緊急情況下的個人避險常識、中毒窒息和其他傷害的應急救援措施教育。
(七)有限空間作業現場應明確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監護人員不得進入有限空間。
(八)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具;應與監護人員進行有效的安全、報警、撤離等雙向信息交流;作業人員意識到身體出現危險異常癥狀時,應及時向監護者報告或自行撤離有限空間。
當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發生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時,應急救援人員應在做好個體防護并配戴必要應急救援設備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救援。其他作業人員千萬不要貿然施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篇2: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范工作措施
有限空間作業安全防范措施
從有限空間作業事故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到,如果對有限空間作業活動的危險性認識不足,防范措施不到位,極易引發多人傷亡事故。同時,有限空間中作業存在的危害,極大多數情況下均是完全可以預防的。在有限空間內作業,必須嚴格執行浙江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的《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技術規程》(DB33/707―2008),認真落實以下防范措施:
(一)在有限空間外敞面醒目處,設置警戒區、警戒線、警戒標志,未經許可,不得入內。
(二)對任何可能造成職業危害、人員傷亡的有限空間場所作業應做到先檢測后監護再進入的原則。先檢測確認有限空間內有害物質濃度,作業前30分鐘,應再次對有限空間有害物質濃度采樣,分析合格后方可進入有限空間。
(三)進入自然通風換氣效果不良的有限空間,應采用機械通風,通風換氣次數每小時不能少于3次。對不能采用通風換氣措施或受作業環境限制不易充分通風換氣的場所,作業人員必須配備并使用空氣呼吸器或軟管面具等隔離式呼吸保護器具。嚴禁使用過濾式面具。
(四)生產經營單位應建立有限空間作業審批制度、作業人員健康檢查制度、有限空間安全設施監管制度;同時應對從事有限空間作業人員進行培訓教育。
(五)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具備對工作認真負責的態度,身體無妨礙從事相應工種作業的疾病和生理缺陷,并符合相應工種作業需要的資格。
(六)生產經營單位在作業前應針對施工方案,對從事有限空間危險作業的人員進行作業內容、職業危害等教育;對緊急情況下的個人避險常識、中毒窒息和其他傷害的應急救援措施教育。
(七)有限空間作業現場應明確監護人員和作業人員。監護人員不得進入有限空間。
(八)有限空間作業人員應遵守有限空間作業安全操作規程,正確使用有限空間作業安全設施與個體防護用具;應與監護人員進行有效的安全、報警、撤離等雙向信息交流;作業人員意識到身體出現危險異常癥狀時,應及時向監護者報告或自行撤離有限空間。
當有限空間作業過程中發生急性中毒和窒息事故時,應急救援人員應在做好個體防護并配戴必要應急救援設備的前提下,才能進行救援。其他作業人員千萬不要貿然施救,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傷亡。
篇3:儲罐防腐工程有限空間作業監護措施
儲罐防腐工程有限空間作業及監護措施
1、安全管理部門給進入有限空間作業的人員頒發作業許可證,作業許可證須有安全生產負責人簽發。
2、頒發許可證應具備以下條件:a)有經培訓合格的作業負責人員、監護人員、檢測人員和持證作業人員b)有經檢驗合格的檢測儀器c)有符合國家標準、經檢驗合格的專用防護用具及電氣照明設備。
3、進入有限空間的人員及其攜帶物品均應逐個清點,并記錄時間,完成作業后,經查明無遺留物、無火種后,方可撤離。
4、建立每班的作業記錄制度,并應備檔。
5、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必須對空氣中含氧量及粉塵含量進行現場測量,在常壓條件下,有限空間空氣中含氧量應為19-23%,若空氣中含氧量低于19%,應設有報警信號。如噴砂及涂裝作業時,空氣中氧含量低于19%,監護人應立即通知作業人員停止作業,離開有限空間,加大通風量及排風量,再次測量氧含量直到氧含量達到正常值方可再進行作業。在有限空間進行噴砂作業必須對粉塵量每2h進行一次檢測,粉塵含量不得高于其爆炸下限濃度的30%,如噴砂作業時,空氣中粉塵含量高于30%,監護人應立即通知作業人員停止作業,離開有限空間,加大通風量及排風量,再次測量粉塵含量直到粉塵含量達到正常值方可再進行作業。
6、在有限空間防腐涂裝作業必須對現場的可燃性氣體濃度每隔2h進行一次監測。有限空間空氣中可燃性氣體濃度應低于可燃燒極限或爆炸極限下限的10%。如在涂裝作業時,空氣中可燃性氣體高于可燃燒極限或爆炸極限下限10%,監護人應立即通知作業人員停止作業,離開有限空間,加大通風量及排風量,再次測量可燃氣體含量直到可燃氣體含量達到正常值方可再進行作業。
7、在有限空間防腐涂裝作業必須對現場的有毒有害氣體濃度進行監測,不得超過下表。
有害物質名稱最高允許濃度(mg/m?)有害物質名稱最高允許濃度(mg/m?)
二甲苯100溶劑汽油350
甲苯100苯40(注)
丙酮400乙醇1500
煤油300
注:苯除通過呼吸道吸收外,還易通過皮膚吸收。
8、防腐涂刷作業必須對可燃氣體及有毒有害氣體進行實時監測,如果超標立即停止作業,加大通風及抽風排量,保證以上數值在最高允許之內。
9、進入有限空間從事涂裝作業的人員要嚴格按照GB/T11651規定著裝,必須穿防靜電工作服,防靜電防砸勞保鞋,戴防毒面具,所發放個人防護用具應符合GB/T11651的規定,個人防護用具由單位集中保管,定期檢查,保證其性能有效。
10、在有限空間進行涂裝作業時,應避免各物體間的相互摩擦、撞擊、剝離,在噴漆場所不準脫衣服、帽子、手套和鞋等。
11、在有限空間作業,必須設置警戒區、警戒線及警戒標志,未經許可,不得入內,嚴禁火種或可燃物落入有限空間。
12、警戒區應設置足夠的滅火器材,每個罐內應配備6個泡沫滅火器及200kg消防砂,專職安全員應定期檢查,定時巡查,監護安全生產。
13、涂裝作業完畢后,必須繼續通風并至少保持到涂層實干后方可停止。在停止通風10min后,最少每隔1h檢測可燃氣體濃度一次,直到符合允許規定后方可拆除警戒區。
14、作業監護人員必須經過業主HSE部培訓合格后方可上崗。
a)作業監護人員必須檢查作業人員的作業許可證和攜帶的防護用具,并做好作業監護記錄;
b)作業監護人員必須佩帶防護用具,堅守崗位,嚴密監護;
c)作業監護人員不準離開崗位,在監護范圍內遇有緊急情況,作業人員發出呼救信號時,作業監護人員應立即發出營救信號,設法營救。
d)發現作業人員有反常情況或違章操作,作業監護人員應立即糾正,并使其撤離有限空間。
15、監護人員在作業人員每次進入有限空間作業前,對作業人員的作業許可證統一管理并建立記錄,每次下班后對作業人員進行逐個核查,以保證所有人員離開有限空間后方可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