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線路防護安全措施
一、目的由于拆遷原因*****(存在主要建筑物:檢修組合庫、培訓中心、辦公樓、汽車庫)存在大量外電線路,尤其是檢修組合庫與培訓中心、辦公樓之間存在一條南北走向橫穿車輛基地的220KV高壓線路(東太甲乙線57–61#),該線路為非拆除高壓線路。因此依據相關法律法規和標準規范制定安全措施以避免在此區域內施工時發生重大電力事故和破壞電力設施的行為。二、編制依據《安全生產法》國家主席令第70號《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國務院令239號《電力設施保護條例實施細則》公安部令第8號《黑龍江省電力設施建設與保護條例》2009.6.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三、在建工程與220KV高壓線路的位置關系圖說明:根據設計圖紙,220KV高壓線路與檢修組合庫、培訓中心、辦公樓、汽車庫的位置關系如下:建筑物水平距離汽車庫培訓中心綜合辦公樓檢修組合庫距高壓線邊線16m14m29m15m注:此距離為建筑物外墻面與高壓線邊線之間的最短距離。四、安全措施1.架空線路電力設施保護措施1)架空電力線路的保護區:導線邊線向外側水平延伸并垂直與地面所形成的兩平行面內的區域各電壓等級導線的邊線在計算最大風偏情況下,距離建筑物的最小水平安全距離為:電壓等級距離建筑物最小水平距離10千伏絕緣導線0.75米10千伏裸導線1.5米35千伏3.0米66—110千伏4.0米154—220千伏5.0米330千伏6.0米500千伏8.5米考慮到現場實際施工影響,因此將東太甲乙線57–61#220KV高壓線路的保護區向外水平延伸1米,即在建工程與220KV高壓線路的位置關系圖中B和B′之間的區域2)電力設施保護措施(1)電力線路設施的保護范圍:a.架空電力線路:桿塔、基礎、拉線、接地裝置、導線、避雷線、金具、絕緣子、登桿塔的爬梯和腳釘,導線跨越航道的保護設施,巡(保)線站,巡視檢修專用道路、船舶和橋梁,標志牌及其有關輔助設施;b.電力電纜線路:架空、地下、水底電力電纜和電纜聯結裝置,電纜管道、電纜隧道、電纜溝、電纜橋,電纜井、蓋板、人孔、標石、水線標志牌及其有關輔助設施;c.電力線路上的變壓器、電容器、電抗器、斷路器、隔離開關、避雷器、互感器、熔斷器、計量儀表裝置、配電室、箱式變電站及其有關輔助設施;?(2)任何施工隊伍或個人,不得從事下列危害電力線路設施的行為:a.向導線拋擲物體;b.擅自在導線上接用電器設備;c.擅自攀登桿塔或在桿塔上架設電力線、e.利用桿塔、拉線作起重牽引地錨;f.在桿塔、拉線上懸掛物體、攀附施工機具;g.在下列范圍內取土、打樁、鉆探、開挖或傾倒酸、堿、鹽及其他有害化學物品;10-35千伏架空線路桿塔、拉線基礎外緣5米;66-220千伏架空線路桿塔、拉線基礎外緣10米。h.拆卸桿塔或拉線上的器材,移動、損壞永久性標志或標志牌;i.移動、損壞電力線路設施的永久性標志或者安全警示標志;J.在架空線路導線兩側各300m的區域內放風箏、氣球等飄動物體。(3)任何單位或個人在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內,必須遵守下列規定:a.不得在保護區內搭設作業棚、活動板房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垃圾、礦渣、易燃物、易爆物等影響安全供電的物品;b不得焚燒建筑和生活垃圾;(4)沿電力線路保護區(圖中BB′保護區邊線)設置安全警示標志,必要時拉設安全警示帶。(5)在高壓線桿塔周圍搭設高度不小于1.8米的維護,掛設警示標志并預留出活動維護通道。2.施工安全距離1)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先安全距離應符合表4.2.1規定:表4.2.1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06.08.010152)起重機嚴禁越過無防護設施的外電架空線路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吊裝時,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在最大偏斜時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表4.2.2規定表4.2.2電壓(KV)安全距離(m)<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1.52.03.54.06.07.08.53)當達不到表4.2.1和4.2.2中的規定時必須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并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表4.2.3所列數值表4.2.3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最小安全距離(m)1.72.02.54.05.06.03.施工安全保證措施1)在架空線路保護區內施工時應先經過電力行政主管部門批準后方可施工。施工前必須對所有施工人員進行有關電力保護安全技術措施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2)在架空線路保護區內進行挖掘和打樁作業時必須經過電力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并采取安全防護措施。3)起重機起重吊裝作業時必須滿足表4.2.2中的安全距離規定。當起重機械的任何部位進入架空電力線路保護區施工時必須要經過電力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4)塔吊作業:塔吊旋轉半徑與保護區(BB′)交叉時,大臂旋轉不得進入保護區。5)絕緣隔離防護設施搭設要求:(1)應單獨編制絕緣隔離防護設施的搭設方案,并經過有關部門的批準。(2)搭設絕緣隔離防護時應符合表4.2.3中的安全距離規定。(3)搭設絕緣隔離防護架時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人員監護。(4)防護設施應穩定、堅固,且對外電線路的隔離防護應達到IP30級(即防止大于2.5mm的固體物體侵入)。(5)絕緣隔離防護上應掛設醒目的安全警告標識。6)挖掘機、裝載機、汽車起重機等機械車輛在經過外電架空線路時不得將鏟斗、起重臂揚起,樁機機械和行走式起重機械必須將樁架和起重臂拆除方可通過。7)需要在外電線路保護區內進行土方作業時必須經過電力行政主管部門的批準,且堆土最高位置與外電架空線路的垂直距離不得小于7米。8)長螺旋鉆機起立時與220KV高壓電線的水平距離必須大于10米,需要穿越高壓線路時必須拆除后方可通過。9)遭遇大風天氣時任何大型起重機械和樁機不得通過和靠近高壓線路。******?2011年4月21日
篇2:外電線路防護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外電線路防護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1)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電架空線路正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等。
2)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應符合表16―1規定。
3)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時,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表16―2規定。
4)起重機嚴禁越過無防護設施的外電架空線路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吊裝時,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在最大偏斜時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表16―3規定。
表16―1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
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l~1035~110
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O6.08.O
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220330~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lO15
表16―2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架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垂直距離
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
最小垂直距離/m6.O7.O7.O
表16―3起重機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
安全距離/m<
沿垂直方向1.53.O4.O5.O6.O7.O8.5
沿水平方向1.52.O3.54.O6.O7.O8.5
5)施工現場開挖溝槽邊緣與外電埋地電纜溝槽邊緣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O.5m。
6)當達不到第1~4條中的規定時,必須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并應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架設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采用線路暫時停電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人員監護。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表16―4所列數值。防護設施應堅固、穩定,且對外電線路的隔離防護應達到IP30級。
表16―4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
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
≤lO
最小安全距離/m
1.72.O4.O
5.O6.O
7)當第6)條規定的防護措施無法實現時,必須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停電、遷移外電線路或改變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嚴禁施工。
8)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開挖溝槽時,必須會同有關部門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電架空線路電桿傾斜、懸倒。
篇3:外電線路防護架搭拆作業安全技術交底范本
外電線路防護架搭拆作業安全技術交底范本
工程名稱交底日期:年月日
施工單位分項工程名稱:外電線路防護架搭拆作業
交底提要
交底內容:
一、一般要求:
1.參加外電線路,由特種作業的架子進行架設工作的人員必須持證上崗;
2.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入場教育,考核合格,并熟悉工作環境;
3.作業人員必須經過體格檢查,凡患有心臟病,高血壓,精神病,貧血,年老體衰,視力不好,癲癇病等不適合高處作業的人員禁止安排此項工作;
4.作業人員的衣著要靈便,作業時穿軟底防滑鞋,不得赤腳,穿拖鞋、硬底鞋和帶釘易滑的鞋。戴好安全帽,系好下顎帶,高處作業時必須系安全帶,高掛低用;
5.操作時,要嚴格遵守各項安全操作規程和勞動紀律,嚴禁在作業過程中追逐、打鬧。
6.嚴禁酒后操作。
二、搭設要求:
1.嚴格執行安全技術交底,防護架必須搭設堅固,穩定;
2.作業點必須設警戒區,由專人看守,嚴禁非作業人員進入施工區域,并設標志牌;
3.施工過程中發現安全設施有缺陷或隱患,務必及時處理并立即對危及人身安全的隱患應立即停止作業;
4.所有安全防護設施和安全標志,嚴禁任何人擅自移動和拆除。如因施工需要而暫時移位的須報經施工負責人審批后才能拆除,并在工作完畢后立即復原;
5.在搭設過程中要思想集中,要統一指揮,上下呼應,互相關照;
6.搭設用的主要材料必須是符合安全要求,合格的絕緣不導電體材料,綁扎用的鐵絲長度必須在保證捆綁過程中與線路邊線的安全距離,并由專人備好后再送到操作人手中。所有材料、工具嚴禁拋投,必須用專用工具袋裝好,用繩系好后上下傳遞;
7.搬運材料時,人員應前后呼應,統一指揮,步調一致,同起同落,嚴防砸傷。從大堆上抬材料時,注意材料從上面滾下砸傷,搬運過程中,轉彎時注意過往行人及車輛;
8.五級以上大風、大霧、雨雪天氣時,禁止進行搭設作業,風雨雪后須先檢查架子的穩定性,并保證材料干燥后,再進行施工搭設;
9.搭設過程中,如遇休息,下班,必須將已搭設好的架子加固好,保證不傾覆,坍塌,并清理現場及架上雜物,設警戒區、標志牌,派專人看守后再下班休息;
10.搭設過程中必須保證桿件不能傾倒,架子上嚴禁存放任何物件。
11.搭設防護設施時,必須經電業部門批準,采用線路暫時停電,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施工隊安全員堅守現場實施全方位監控。
12.架子搭好后,應在架子及壓欄明顯部位設標志牌。
13.搭設完畢后應履行驗收手續。
14.拆除外線防護時的拆除順序與安裝順序相反,應由上至下進行,一步一清、嚴禁一次放倒,嚴禁立體交叉作業。拆下的材料要從上往下傳遞,拆除的部件禁止拋擲,拆除金屬材料時應注意與外線路的安全距離,并注意金屬材料因應力引起的崩竄,使金屬材料接觸外電線路而引起的觸電事故,其它應執行以上安全技術交底1-13條。
審核人交底人接受交底人
1、本表頭由交底人填寫,交底人與接受交底人各保存一份,安全員一份;
2、當做分部、分項施工作業安全交底時,應填寫"分部、分項工程名稱"欄;
3、交底提要應根據交底內容把交底重要內容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