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電防護知識安全措施
高壓送電是目前較為普遍的輸電方式,同時也對安全用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施工現場面臨的高壓線路防護問題也越來越突出。本工程地處巢湖市城鄉結合部,高壓電網、低壓桿線構成空中密網,覆蓋著整個北外環路建設工程各個施工現場,嚴重影響工程建設施工。路基工程施工中:挖方段形成無數的“獨立墩”,填方段被切成眾多的“豆腐干”,遇到山體滑坡要采取“緊急救護”;橋涵工程施工中:基礎施工樁基要“讓位”,物件安裝時間要“等待”,橋梁施工現場不得不設置“禁止作業區”。種種這些,都是為了外電防護的絕對安全。人們往往存在這樣一種意識:只有接觸到高壓線路才會觸電,因而對高壓輸電線路附近沒有接觸高壓線卻發生了觸電事故的現象迷惑不解。這實際上是一種認識誤區。因為在高壓輸電線和高壓配電裝置周圍存在著強大的電場,處在此電場內的導體會因靜電感應作用而出現感應電壓,當人們觸及這些帶有感應電壓的物體時,就會有感應電流通過人體流向大地而使人受到電擊傷害。研究表明:10KV高壓輸電線的最小安全距離極限為0.95m,最小操作安全距離為6m,當金屬物體(如:鋼筋頭、吊車臂、井架等)伸至距離高壓線0.4m時,由于高壓輸電線路的靜電場作用而產生感應電壓,當人抓住鋼筋另一頭時,就有電流通過鋼筋流過人體入地從而導致人觸電死亡;如電流通過鋼絲輪胎入地,則導致輪胎爆炸。由此可知,高壓輸電線路附近的強電場作用,可以對人體構成潛在的危害。為了確保施工現場用電安全,防止外電線路對施工人員的傷害,根據建設部頒布的《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中規定的在建工程(含腳手架具)的外側邊緣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必須保持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外電防護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外電線路電壓1KV以下1-10KV3-110KV154-220KV330-500KV最小安全操作距離4m6m8m10m15m注:上下腳手架斜道嚴禁搭設在有外電線路的一側
本項目工程施工現場按照相關標準規定的安全操作距離大于一般規定的安全距離,主要是考慮到施工現場的動態諸多因素,如搭設鋼管腳手架,配制鋼筋和電氣配管等施工操作工序,其鋼材長度在6m左右;鋼筋籠、模板的吊裝,泵送混凝土作業等,不確定因素較多,若安全操作距離規定過小,易發生觸電事故。但是,施工現場的工程位置往往不是可以任意選擇的,如果施工作業受到現場位置限制而無法保證規定的安全距離時,這時為了確保施工安全,在起重作業、泵送混凝土作業現場,我們必須安排專人在現場進行指揮、督促,避免發生以外情況??紤]到施工現場的實際情況,結合我們的實踐經驗,對高壓電線的防護總結出一套切實可行的方法。一、不得強行施工。若現場作業場所非常狹窄,無法實現上述中所給出的數據,即無法控制可靠的安全距離,這時即使有專人在現場指揮、督促亦無防護意義,唯一的安全措施就是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停電,遷移外電線路或改變工程位置等。否則,不得強行施工。二、采取積極的安全防護措施。若現場的防護措施能夠滿足上述所要求的安全距離,則可根據施工現場實際情況采取如下幾種不同防護方法。1、安排專人在現場指揮、督促。即由現場專(兼)職人員具體實施,施工作業在搬(抬)運鋼筋的過程中嚴禁豎直扛運,必須平直搬(抬)運;吊車、泵車選擇安全的作業位置,確保與外電線路的安全距離。2、設置頂部屏蔽防護裝置。若在施工過程中距離頂部電線3米(工人操作1米)時,需要設置單獨的防護裝置,主要考慮在高壓線的下面作業可引起高壓線短路且人員操作時可觸及高壓線的危險,需設置頂部防護屏障。3、設置跨越架隔離防護裝置。起重吊裝跨越高壓線,需搭設╥型防護架。但應注意:搭設的遮攔應有足夠的剛度和強度,以免發生遮攔斷裂、歪斜及變形的影響。對于搭設的遮攔要有專人從事監護管理。在橋梁施工現場對通車路段交通安全防護,同樣可以設置、使用跨越架隔離防護裝置。4、保留外電線桿墩臺。在路基開挖段內的高低壓線桿保留一定規模的墩臺,其大小應根據土質情況和線桿高度、受力狀況而定。并確定專人進行跟蹤觀察,特別是雨雪天氣,防止墩臺塌方導致線桿倒塌。一旦出現倒塌垮塌,應及時加固,防止線桿倒塌后電擊傷人。5、提高外電防護安全意識。外電防護安全,貫穿本工程施工的全過程,全面提高全體人員的外電防護安全意識,是外電防護安全最基本的保證。不但施工作業人員要提高安全意識,更主要的是現場技術管理指揮人員安全意識的提高,顯得更為重要。××××公司北外環路項目經理部?二OO九年五月份?
篇2:外電線路防護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外電線路防護工程安全技術措施
1)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電架空線路正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他雜物等。
2)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應符合表16―1規定。
3)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時,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表16―2規定。
4)起重機嚴禁越過無防護設施的外電架空線路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吊裝時,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在最大偏斜時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表16―3規定。
表16―1在建工程(含腳手架)的周邊與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
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l~1035~110
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O6.08.O
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220330~500
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lO15
表16―2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架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垂直距離
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
最小垂直距離/m6.O7.O7.O
表16―3起重機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
安全距離/m<
沿垂直方向1.53.O4.O5.O6.O7.O8.5
沿水平方向1.52.O3.54.O6.O7.O8.5
5)施工現場開挖溝槽邊緣與外電埋地電纜溝槽邊緣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O.5m。
6)當達不到第1~4條中的規定時,必須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并應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架設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采用線路暫時停電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人員監護。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安全距離不應小于表16―4所列數值。防護設施應堅固、穩定,且對外電線路的隔離防護應達到IP30級。
表16―4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
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
≤lO
最小安全距離/m
1.72.O4.O
5.O6.O
7)當第6)條規定的防護措施無法實現時,必須與有關部門協商,采取停電、遷移外電線路或改變工程位置等措施,未采取上述措施的嚴禁施工。
8)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開挖溝槽時,必須會同有關部門采取加固措施,防止外電架空線路電桿傾斜、懸倒。
篇3: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中外電防護的有關規定
一、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JGJ46-20054.1外電線路防護4.1.1在建工程不得在外電架空線路正下方施工搭設作業棚建造生活設施或堆放構件架具材料及其它雜物等
4.1.2在建工程(含腳手架具)的周邊與外電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應符合表4.1.2規定表4.1.2在建工程(含腳手架具)的周邊與架空線路的邊線之間的最小安全操作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110220330~500最小安全操作距離(m)4.06.08.01015注:上下腳手架的斜道不宜設在有外電線路的一側4.1.3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外電架空線路交叉時,架空線路的最低點與路面的最小垂直距離應符合表4.1.3規定表4.1.3施工現場的機動車道與架空線路交叉時的最小垂直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11~1035最小垂直距離(m)6.07.07.04.1.4起重機嚴禁越過無防護設施的外電架空線路作業在外電架空線路附近吊裝時,起重機的任何部位或被吊物邊緣在最大偏斜時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應符合表4.1.4規定表4.1.4起重機與架空線路邊線的最小安全距離電壓(KV)安全距離(m)<沿垂直方向1.53.04.05.06.07.08.5沿水平方向1.52.03.54.06.07.08.54.1.5施工現場開挖溝槽邊緣與外電埋地電纜溝槽邊緣之間的距離不得小于0.5m4.1.6當達不到本規定第4.1.2~4.1.4條中的規定時,必須采取絕緣隔離防護措施,并應懸掛醒目的警告標志牌架設防護設施時,必須經有關部門批準,采用線路暫時停電或其他可靠的安全技術措施,并應有電氣工程技術人員和專職安全人員監護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安全距離不得小于表4.1.6所列數值防護設施應堅固穩定,且對外電線路的隔離防護應達到IP30級表4.1.6防護設施與外電線路之間的最小安全距離外電線路電壓等級(KV)最小安全距離(m)1.72.02.54.05.06.0
杭州鵬云置業有限公司杭政儲出【2011】3號地塊樁基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