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纜開斷技術安全措施

電纜開斷技術安全措施

2024-07-18 閱讀 2095

電力電纜敷設:(1)電纜敷設必須嚴格按照《電氣裝置安裝工程電纜線路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要求施工。(2)工藝流程:準備工作→檢查預埋管→揭電纜溝蓋板→沿溝敷設電纜→管口防水處理→掛標示牌→電纜高試→驗收送電。(3)施工方法:檢查電纜溝開挖深度、寬度應符合施工規范的要求。電纜溝、隧道或電纜保護管應先進行清理,確保順利敷設電纜。敷設前,應檢查電纜有無機械損傷,電纜盤是否完好。對10kV的高壓電纜應進行耐壓試驗。(4)電纜在運輸過程中,應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防止電纜受損傷。(5)電纜敷設過程中,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電纜芯線內進水,如用機械牽引,牽引力不得超過廠家要求。電纜敷設要采取安全措施,不得在地面、角鐵支架或其它硬、棱物體上拖拉。電纜敷設完畢后,電纜外表不得有鎧裝層壓扁、電纜相互絞擰、護層斷裂等未消除的機械損傷現象。(6)電纜敷設應在終端頭、轉彎及直線每隔50米處安裝電纜標示牌。標示牌上應注明線路名稱、電纜規格、型號、起止點及電纜長度,牌子掛裝要牢固。(7)電纜敷設遇到轉彎處,電纜最小彎曲半徑不小于電纜外徑的15倍。(8)對電纜終端頭及中間頭安裝的要求:電纜終端頭及中間頭是電纜線路的重要附件,其制作應由經過培訓的熟悉工藝的人員進行,并嚴格遵守制作工藝規程。其要求如下:a)檢查電纜附件。檢查電纜附件完好,熟悉廠家的安裝說明,嚴格執行電纜附件廠家的安裝規定。b)導體連接良好。安裝電纜終端頭要求電纜的線芯和接線端子有良好的連接;對電纜中間接頭,要求電纜線芯同連接管之間必須連接良好。c)絕緣可靠。要有能滿足電纜線路在各種情況下長期安全運行的絕緣結構,并有一定的電纜長度裕度。d)密封良好。施工中要使環境里的水分及導電介質不侵入,絕緣有良好的密封。e)接頭處要有足夠的機械強度,能適應不同情況的運行條件。(9)電纜施工中遇有通道是排管時,施工原則是先下層第一管、順序占用,施工時電纜嚴禁錯位,穿電纜時應首先對排管進行通管,確定排管暢通,若有管位不通,即時向項目管理負責人反映,避免電纜在施工中錯位。(10)電纜掛牌:每個井口必須掛牌,扎線使用鋁線,不能用其它線代替,線路牌應認真了刻寫、字跡清楚、內容完整。(11)根據本次工程特點,敷設電纜時,直線電纜溝在30米處設電纜滑車,在轉角處轉向導輪。沿線設專人看護,并檢查敷設電纜的通暢性。開斷電纜作業流程

開斷電纜的工作要求(1)針對本工程開斷電纜的特點,需開斷10kV銀河片區Ⅲ回#2戶外箱式環網開關站03D負荷開關與10kV銀河片區Ⅰ、Ⅱ、Ⅲ回聯絡戶外開關站030負荷開關段聯絡電纜,π接入新建四分路戶外箱式環網開關站,因此,停電工作前必須排查清楚10kV銀河片區Ⅲ回#2戶外箱式環網開關站03D負荷開關與10kV銀河片區Ⅰ、Ⅱ、Ⅲ回聯絡戶外開關站030負荷開關段聯絡電纜。(2)需開斷的電纜表面,除查對資料,核實電纜名稱外,還必須用手摸(從電纜兩端用手摸至電纜開斷點)、做試驗、系掛牌的方式進行識別,使其與其他運行中的帶電電纜區別開來,防止誤斷帶電電纜事故的發生。(3)開斷電纜的工機具應使用液壓電纜剪等專用工機具,且必須經過特性試驗。剪切機具與操作機具之間的耐壓應滿足相應電壓等級的要求,剪切機具外殼應接地良好。運行人員必須現場監督檢修人員使用合格的工機具。(4)切斷電纜前,全部工作人員應撤出到電纜溝外,操作機具的人員必須戴絕緣手套,絕緣鞋。(5)當因現場條件限制,在同溝道運行的電纜中無法辨別應開斷電纜的情況下,應申請其他帶電電纜陪停電,運行人員必須現場配合指認應開斷的電纜。(6)進行電纜檢修相關動火工作時,現場必須配置不少于兩只滅火器材。(7)電纜開斷后,應認真核對電纜兩端的相位,并做好標識。電纜修復后必須進行帶電核相。(8)電纜高壓試驗應嚴格遵守《電業安全工作規程》。分工必須明確,安全注意事項應詳細布置。試驗現場應裝設封閉式的遮欄或圍欄,向外懸掛“止步,高壓危險!”標志牌,并派專人看守。尤其是電纜通道各入口處必須派人看守,并保持通訊暢通,工作行動協調統一,且呼唱清晰宏亮。(9)試驗時操作人員應注意力集中。變更接線或試驗結束時,應先斷開試驗電源,放電,并將試驗設備的高壓部分短路接地。高壓直流試驗時,每告一段落或試驗結束時均應將電纜對地放電數次,并短路接地之后方可接觸電纜。7、開斷電纜技術措施(1)開斷電纜前,必須認真清理溝內所有電纜,對各條電纜作好相應標記。(2)人工排查電纜,用清水洗凈電纜上的淤泥,從電纜開斷點分別向送、受電側方向排查,必須排查到10kV銀河片區Ⅲ回#2戶外箱式環網開關站03D負荷開關及10kV銀河片區Ⅰ、Ⅱ、Ⅲ回聯絡戶外開關站030負荷開關。(3)非停電工作時,用3M線纜故障識別儀配合人工排查電纜,在10kV銀河片區Ⅲ回#2戶外箱式環網開關站03D負荷開關及10kV銀河片區Ⅰ、Ⅱ、Ⅲ回聯絡戶外開關站030負荷開關下樁頭處給開斷點發射信號(音頻),看表上數據是否支持判斷。(4)對于電纜溝距離地面較深或者無法清理電纜溝的電纜,用3M線纜故障識別儀進行定位,并且同無障礙物兩端所測出的數據做三次以上的比較,才可確定。(5)根據已知3M線纜故障識別儀所測數據,對開斷電纜相關數據多次設置、比較,進一步判斷。(6)停電工作時,將10kV銀河片區Ⅰ、Ⅱ、Ⅲ回聯絡戶外開關站030負荷開關進線電纜頭拆下,接地線脫開,用電纜探測儀,給進線電纜加高壓脈沖,在開斷點接受,觀察指針位置,根據電纜探測儀技術說明書判斷是否為開斷電纜。8、保證電纜誤接的技術措施電纜開斷后,電纜線芯核對工作必須認真仔細,對開斷電纜處的本體電纜線芯認真記錄,記錄工作涉及到電纜本體線芯、開斷的電纜段(拆除電纜)線芯及新放電纜段兩端線芯;圖示為電纜對接方式。黃黃黃綠綠綠紅紅紅9、保證電纜相位及雙電源點相位的正確性技術措施本工程為開斷10kV銀河片區Ⅲ回#2戶外箱式環網開關站03D負荷開關與10kV銀河片區Ⅰ、Ⅱ、Ⅲ回聯絡戶外開關站030負荷開關段聯絡電纜,π接入新建四分路戶外箱式環網開關站,并結合現有運行圖紙及現場情況,特制定如下核相方案:(1)停電工作前,辦理相關許可手續,在10kV銀河片區Ⅰ、Ⅱ、Ⅲ回聯絡戶外開關站030負荷開關二次側對10kV銀河片區Ⅰ、Ⅱ回核對相位,并認真記錄;(2)制作電纜頭時,必須嚴格執行電纜核相制度,電纜中間頭或電纜終端頭制作完成后,在兩端用萬用表再次進行電纜線芯的核對工作,并填寫《電纜頭制作及核相記錄表》。

篇2:機電電纜管理人員安全生產責任制

1、貫徹執行國家有關煤礦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標準、技術規范、指示、指令、三大規程和礦各項規章制度。

2、負責電纜的存放、保管、檢驗、編號、上賬、建卡、領取、回撤等具體工作。

3、深入現場,及時掌握井下電纜的實際分布及供電情況。

4、定期檢查各單位電纜的懸掛、使用、運行是否符合規定。

5、根據電纜的使用、庫存和生產需要等情況,編制電纜購置計劃。

6、參加機電安全質量標準化檢查,對檢查出的問題及時組織整改、復查、考核。

7、盡職盡責,杜絕“三違”現象。

8、完成領導安排的其它工作。

篇3:X煤礦電纜安全管理制度

1、高壓電纜由機電科統一管理使用。由電纜管理組驗收入庫(新進電纜及回收電纜),回收的電纜若有損壞時,給予修補。

2、電纜管理組對全礦燈信號,電力電纜統一管理,供應科不準向區隊發放16平方毫米以上電纜,要統一壓號。

3、電纜管理組人員要對電纜使用情況作到心中有數(即帳、卡、物對照)。

4、使用單位需要電纜時,應提前兩天寫出申請(注明使用地點,電纜規格,使用長度)經電管組批準,給予發放。需要入井的電纜,電纜組負責開,“入井證”。

5、電纜管理組監督各使用單位按“煤礦安全規程”要求管好、用好電纜。作到敷設合理,懸掛整齊,嚴禁拖地。

6、使用單位的電纜若有丟失損壞,有領用人單位負責人填寫丟失、損失報告書,電纜組根據情節輕重,按有關處罰規定給予罰款處理。

7、停用的電纜,使用單位必須及時回收交電纜組消帳,若經電纜組查出應限期交回。

8、各種電纜出庫一律由電纜組統一領登帳,按需要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