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用電安全措施

施工用電安全措施

2024-07-18 閱讀 2953

1、施工用電是施工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本工程的施工用電從現場700KVA箱變或柴油發電機組引出來后,工地設有專門總配電間,內設總配電柜,總配電柜采取接地、接零。然后分出四路配電支路,線末端均設總配電箱,總配電箱設有接地和總漏電保護器,由總配電箱至各施工機械的分配電箱之間采用三相五線銅芯電纜線,分配電箱里再設各分級漏電保護器,這樣布設即可達到三級保護。考慮到可能出現停電因素,配備兩臺200KW柴油發電機組作為業主提供700KVA箱變不足的補充或應急施工及照明備用電源。施工用電線路走向及配線布置詳見“施工總平面布置圖”。

2、施工用電安全技術措施和電器防火措施

(1)采用統一用電管理規則,設專用配電房集中控制。

(2)人員責任:配電房設專人管理1名,工地設電工4名,均有電工操作證。

(3)全系統均采用TN-S制供電,設置專用保護零線,使用五芯電纜,實行“三級配電,二級保護,一機一閘,一漏一箱”,做好現場照明的使用安全。

(4)具體措施:

1)在配電房內配電柜各分路各配200A自動空氣開關1臺,并按各分路負載大小調定整定電流值。

2)在回路分配箱內設100A漏電保護器,分別保護塔吊、井架專門箱和潛水泵機專門箱,各用電設備均逐臺匹配相應的電箱和漏電開關。在鋼筋加工回路分配箱中設150A漏電開關,各用電設備均逐臺匹配相應的電箱和漏保開關。在樓層,分配箱內各設漏電開關,分別保護樓層專門箱,各用電設備均逐臺匹配相應的電箱和漏電開關。

3)各回路從配電房到分配箱段全部采用五芯絕緣電纜穿鐵管埋地敷設,從分箱到專門箱,專門箱到開關箱的引線,根據現場條件,能采用埋設電纜的盡量采用設電纜,以避免不必要的干擾和損壞,利于組織文明施工。

4)照明部份,潮濕地方采用36V安全電壓,現場照明總體上每臺塔吊上設2盞鏑燈,為避免鏑燈觸發器因突然送電而損壞,每臺鏑燈均專設一個電箱,鑰匙專人保管,為避免因動力設備故障引起漏電保護器動作而使現場照明失電,鏑燈電源必須從Ⅰ級分配箱進線端引出。所有帶金屬外殼的燈具均采用3芯供電。

(5)系統采用TN-S制供電,為保障系統正常工作,要求工作零線和保護零線采用不同顏色的導線,以示嚴格的區分。在配電房和Ⅰ級分配箱處,配電線路中間處,配電線路末端處,做防雷接地的電器設備處(井架)等必須設置重復接地點,待建筑物的避雷接地網形成后,再使重復接地點與避雷接地網連接。注意:保護零線、接地引線、接地體之間必須保證電器連接。

篇2:施工用電安全管理規定

1.施工用電的布設必須按經批準的施工組織總設計進行,并符合當地供電部門要求。

2.配電系統實行分區配電。各類配電箱安裝和內部設置必須符合有關規定,箱內電器可靠完好。其選型、定值符合規定。各類配電箱、開關箱應外觀完整、牢固、防雨、防塵。箱體外涂桔黃色安全標志,箱門上設警示圖標文字,箱內無雜物。箱體應可靠接地、接零并用臨時安全圍欄圍住。

3.施工供電可實行分階段供電。供電電纜必須埋入凍土層以下并設走向標志。架空供電線路離地面高度不得低于6米。

4.臨時供電線路的敷設必須整齊、統一且不影響人員通行、設備搬運和安裝。

5.施工階段,采用高塔安裝小太陽燈集中照明。安裝階段,室內照明可采用正式照明的管線與臨時燈具相結合。

6.安器集中布置在二、三級盤內。用電設備采用刀閘、插座與電源連接。閘蓋齊全,保險絲符合規定要求,嚴禁私拉亂接。

7.溝道、爐膛、金屬容器內采用48V以下安全電源供電。易燃、易爆作業場所采用防爆燈具和開關。

8.施工現場獨立的配電系統應采用三項五線制的接零保護系統,與外電線路共用同一供電線路系統時,電氣設備應根據當地要求,做保護接地或接零,嚴禁一部分設備保護接地。

9.電焊機應單獨設開關。電焊機外殼做接地保護。電焊機應集中放置或使用集裝箱。電焊機設置地點應防潮、防雨、防砸。電焊機一次線長度應小于5米,并安裝可靠防護裝置。二次線應集中布置,排列整齊,施工點設二次線接線快速插頭箱,編號對應。

10.供電人員佩帶特制袖標,巡回現場檢查,無袖標人員嚴禁私自接地。

篇3:施工用電安全管理制度

一、為確保施工用電的安全,依據《JGJ46-2005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制定本制度。

二、施工現場的用電設施、設備的安裝、檢修、維護,必須由專業電工負責實施。電工經培訓考核合格,并持有上崗證。

三、施工用電的線路及設備,嚴格按批準的施工組織設計安裝設置,并符合當地供電部門的規定。

四、施工現場用電必須執行三項基本原則:

1、必須采用TN-S接地、接零保護系統(三相五線系統);

2、必須采用三級配電系統;

3、必須采用兩級漏電保護和兩道防線;

五、施工現場用電設備在5臺以上或設備總容量在50KW以上者,應編制用電組織設計。

六、供配電系統應按三級配電兩級保護設置,并遵守以下四項規則:

1、分級分路及一級總配電箱、二級分配電箱、三級開關箱;

2、動照分設及動力配電箱與照明配電箱分別設置。若動力與照明合置于同一配電箱內共箱配電,則動力與照明應分路配電。

3、壓縮配電間距及配電室外,分配電箱與開關箱合用電設備之間的空間距離應盡量縮短。

4、環境安全及配電系統對其設置和運行環境必須安全。

七、配電室的設置。

1、配電室的設置應靠近電源和用電負荷中心;進、出線方便。配電室上方的配電設施和變壓器必須要有安全防護欄,并滿足安全距離的要求。

2、配電室內的配電箱(柜)的安裝必須符合規范要求。

八、配電線路的敷設。

1、配電線路的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進行選擇,必須符合規范規定。

2、架空、電纜線路和室內配線的敷設必須符合規范、規程的要求。

3、嚴禁將電線路搭靠或固定在機械、欄桿、鋼筋、管子、扒釘等金屬件上。電線路的架設高度,與建筑物的距離以及和公路等平行或交叉時,要符合《規范》中的規定。

九、用電設備的使用安全。應根據施工現場的環境采取相應的技術措施;所有的用電設備必須一箱一閘一漏,以保證用電安全。

1、供電與電氣設備:施工機械、機具和電氣設備,在安裝前按照安全技術標準進行檢測,經檢測合格后方可安裝,經驗收確認狀況良好后才可運行。

2、使用各種機械設備時,必須檢查下列內容:設備的外殼接地裝置及膠皮線情況;電線的端部與設備接線端子的連接情況及設備的搬移地點及在間斷工作時電源開關關閉情況,經檢查合格方準使用。電氣設備要加裝漏電保護器,電氣設備要有良好的接地保護。

3、檢查、修理壓漿機械及管路,要停機并切斷風源與電源

4、夜間作業時,設足夠的照明設備。

5、在操作洞內電氣設備時,要符合以下規定:

(1)隧道施工照明線路電壓在施工區域內不大于36V。

(2)非專職電氣操作人員,不得操作電氣設備。

(3)洞內照明的燈光保證亮度充足、均勻及不閃爍。

(4)隧道內動力電和照明電分開使用,嚴禁混用。

6、操作高壓電氣設備主回路時,必須戴絕緣手套,穿電工絕緣膠鞋并站在絕緣板上。

7、凡易燃、易爆等危險品的庫房或洞、孔、室,采用防爆型燈具或間接式照明。

8、手持式電氣設備的操作手柄和工作中必須接觸的部位,要有良好的絕緣,使用前要進行絕緣檢查。

9、施工用電纜、管路,在埋設好套管后從中穿過公路

10、施工用電有用電計劃,明確電源、配電箱位置及線路方向,制定安全用電技術措施和電器防火措施,電線不漏電,管線不侵限。并設置明確、醒目的標示牌。

11、住地及施工現場必須有布置設計,實施后經驗收合格,方可使用。設計和驗收小組須對照相關規定提出要求,并作出驗收結論,匯簽合格。

十、施工現場用電設備的檢修、檢測。

1、所有電力設備設專人檢查、維修和調整工作并設警示標志。

2、電氣設備的檢查、維修和調整工作,由專職的電氣維修工進行。

3、作業隊應按規定定期對所有用電設備絕緣、漏電進行檢測,并做好記錄。發現安全隱患,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

十一、施工用電的防雷措施。

1、防雷部位和防雷設施的確定:參照現行國家標準《建筑物防雷設計規范》。

2、施工現場需要考慮防直擊雷的部位主要是塔式起重機、高大設備、及鋼腳手架等。上述設施、設備使用中,應根據環境的情況,設置防雷裝置。

十二、電氣設備的防火措施。電氣防火措施應從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兩個方面考慮。

1、電氣防火技術措施:

(1)合理配置用電系統的短路、過載、漏電保護電器。

(2)確保PE線連接點的電氣連接可靠。

(3)在電氣設備和線路周圍不堆放并清除易燃易爆物和腐蝕介質或作阻燃隔離防護。

(4)不在電氣設備周圍使用火源,特別在變壓器、發電機等場所嚴禁煙火。

(5)在電氣設備相對集中場所,配置可撲滅電火災的滅火器材。

(6)按《規范》規定設置防雷裝置。

十三、電氣防火組織措施。

(1)建立易燃易爆物和腐蝕介質管理制度。

(2)建立電氣防火責任制,加強電氣防火重點場所煙火管制,并設置禁止煙火標志。

(3)建立電氣防火教育制度,定期進行電氣防火知識宣傳教育,提高各類人員電氣防火意識和電氣防火知識水平。

(4)建立電氣防火檢查制度,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不留任何隱患。

(5)建立電氣火警預報制,做到防患于未然。

(6)建立電氣防火領導體系及電氣防火隊伍,并學會和掌握撲滅電氣火災的方法。

(7)電氣防火措施可與一般防火措施一并編制。

十四、施工用電安全檢查。

1、每班均由專職電工檢查。

2、每天作業班組長必須安全用電進行檢查。

3、每周項目部必須對各工點的用電設施、設備進行一次檢查。

4、公司每季對在建項目的現場用電安全進行一次檢查。

5、各級檢查要嚴格按規范進行,發現安全隱患,立即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同時應做好檢查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