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電纜試扎裝置安全措施
電力電纜線路是目前電網中傳輸和分配電能的主要元件之一。相對架空線路而言,電力電纜線芯外包裹著一定厚度的絕緣,具有防止人身電擊的優勢,但也因此造成無法在電纜終端以外的位置進行直接驗電,給工作人員正確判斷電纜是否帶電帶來了一定的困難。
為了防止誤判斷帶電電纜給工作人員帶來的傷害,在原能源部頒布的《電業安全工作規程》中作出了如下規定:“鋸電纜以前,必須與電纜圖紙核對是否相符,并確切證實電纜無電后,用接地的帶木柄的鐵釬釘入電纜芯后,方可工作。”這其中所提到的“接地的帶木柄的鐵釬”(一般稱之為“電纜刺錐”)就是電纜安全試扎裝置的原型,其原理是采取保護接地的方式,消除誤判斷電纜帶來的安全隱患。
1電纜安全試扎裝置
隨著電纜事業的飛速發展,交聯聚乙烯絕緣電纜逐步取代油紙絕緣電纜,被應用在越來越廣泛的領域中。但絕緣硬度較高,靠人力將“接地的帶木柄的鐵釬”釘入到電纜線芯之中難度大為提高,同時由于工作人員距離工作地點較近,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針對這個問題,國內外各工具生產廠研制生產了包括遙控射釘型高壓電纜安全試扎裝置(以下簡稱遙控射釘刺錐)在內的一系列產品,努力降低電纜斷切工作中存在的安全風險。
2遙控射釘刺錐原理
遙控射釘刺錐是利用射釘槍原理,由自動機械部件、電子檢測控制電路和機電控制部件構成,其結構示意見圖1。
遙控型高壓電纜安全試扎裝置由控制體與槍身組成;控制體部分主要擔任電氣控制與槍機控制,工作時,當控制器接收到遙控指令時,經過嚴格的判定,確認接收信號的正確性時,控制執行機構進行操作,執行機構帶動槍栓摳動扳機。撞針撞擊射釘彈引發爆破,爆破氣體推動活塞打擊射釘,并將射釘打入需要處理的電纜內。
3遙控射釘刺錐的可靠性檢驗
這種以射釘槍原理制成的高壓電纜安全試扎裝置投入市場以來,由于其具有以火藥為動力、遠距離操作等特點,解決、消除了電纜刺錐難以刺入交聯聚乙烯電纜、工作人員距離地點較近等問題和安全隱患,受到了許多電纜施工、維護單位的歡迎,甚至將其作為電纜工作必備的安全工具之一。
但是,也有部分單位及電纜專家對這種安全裝置的可靠性提出了質疑。為了確保現場工作人員安全,有關部門對該裝置進行了檢驗。
3.1現場實際檢驗
檢驗單位分別選取10kV三芯統包交聯聚乙烯電纜、110kV*LPE電纜各一段作為樣本進行檢驗。由于統包及單芯電纜在結構上具有相似性,因此檢驗結果適用于各電壓等級的該種類型的電纜。
3.2現場檢驗方案
將10kV電纜固定在托架上,用遙控刺錐依次對準提前標好的試扎點垂直將射釘射入(每個試扎點相對偏移一定的角度,本次檢驗選取30°)。當12根射釘均勻射入電纜后,采用電鋸緊貼射釘位置將電纜切斷,通過觀察截面情況,對遙控刺錐可靠性進行檢驗。
將110kV電纜固定在托架上,用遙控刺錐垂直射入,采用電鋸緊貼射釘位置將電纜切斷,通過觀察截面情況,對遙控刺錐可靠性進行檢驗。
3.3現場檢驗照片及分析
圖2~5為檢驗過程中具有代表性的四張照片。其中前三張為10kV統包電纜檢驗中,第一次、第三次、第五次試扎后的電纜斷面圖;圖5為110kV單芯電纜檢驗后的斷面圖片。
從圖2~5試驗結果中可以看出:
110kV單芯電纜的試扎射釘準確刺入電纜線芯中;
10kV統包電纜第一次試扎射釘完全刺入電纜一相線芯中;
10kV統包電纜第三次剛剛接觸其中一相線芯;
10kV統包電纜第五次試扎沒有碰到電纜任何一相線芯。此時,射釘同電纜線芯仍保持一定厚度絕緣,即使電纜帶電也可能不會通過射釘對地進行放電。在后期的檢測過程中也多次觀察到相同的結果。
3.4現場檢驗結論與結果分析
通過試驗,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此種遙控刺錐在進行單芯電纜試扎工作中,能夠比較可靠地實現線芯接地的目的。
由于統包電纜結構的原因,使用此種遙控刺錐,確實存在電纜線芯無法可靠接地的情況。
如果遙控射釘刺錐沒有使工作人員對帶電電纜做出正確的判斷,而直接對其進行斷切等操作,后果將不堪設想。退一步來說,即使無人對該電纜進行操作,此時電纜絕緣已經遭到破壞,隨時有放電的可能,也會給周邊的工作人員帶來嚴重安全隱患。
因此,遙控射釘刺錐在應用過程中,具有嚴重的局限性。
4電纜安全試扎裝置替代新產品
既然已經知道遙控射釘型高壓電纜安全試扎裝置,在應用上的局限性,那么目前應該選取安全型來替代,實現對統包電纜的安全試扎。
經過對國內外知名電纜工具廠家的調查和研究,發現一種目前已經較成熟的設備,即帶電電纜安全切刀。該設備以電纜切刀為基礎,刀頭處設接地點,液壓泵與刀頭間增加了一定長度的絕緣油管。這種設計有效彌補了遙控射釘型刺錐的不足,接地的環形切刀刀頭可以使電纜線芯接地和斷切同時完成,較長的絕緣油管也能夠同樣使人員實現遠控操作,大大降低了斷切電纜工作的風險性,有效地保證了現場人員的人身安全。
5結束語
盡管遙控射釘型高壓電纜安全試扎裝置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和優越性,但卻不可否認其在應用中存在的局限性。因此,從人身安全的角度出發,必須在統包電纜安全試扎工作中選取更加可靠、有效的工具設備,真正確保安全工作“萬無一失”。
篇2:采場高壓電纜安全管理規定
為加強采場高壓電纜安全管理,防止人身傷害事故發生,特制定本規定。
1、機臺發現本設備電纜接地,對地放電時并戴好勞動保護,立即用絕緣桿把機臺控制電纜的跌落保險拉掉,掛上“有人作業、禁止合閘”標牌,電纜包好,檢查無誤,經與本機臺聯系好后方能重新送電。
2、電纜短路或突然停電時,先檢查本機臺電纜及跌落保險,如發現跌落保險熔斷絲已斷,及時通知帶班長聯系停電,接到確認停電后再更換維修跌落保險。聯系停送電必須同一人,然后在處理本機臺故障。
3、兩機臺合用一個跌落保險時,不是本機臺拉掉的保險,在未和另一個機臺取得聯系時,不能隨便恢復送電。
4、當機臺電源電纜有接線變化時,當班司機要負責向下一班交代清楚,值班電工、班長、區長等非直接操作人員發現電氣故障,都有責任通知機臺操作工人,聯系停送電必須同一人,停電處理。
5、所有正常的停送電,如架線、倒電纜等,必須和班長取得聯系,由帶班長通知各作業機臺停止作業后,通知礦調度室停電,工作完成,再由帶班長聯系送電。
6、事故停電后必須查清原因,查不清原因任何人不準聯系恢復送電。
7、禁止借停電時間進行不拉跌落保險的電氣維修。
8、跌落保險熔斷絲不能用其它材料代替,不能隨意提高熔斷絲的承載能力。
9、在采場上空發生大的雷雨時,將沒有進行作業的電鏟、潛孔鉆、碎石器的高壓開關拉掉,來得及時可以拉掉跌落保險。
10、如雷雨離采場較遠,設備可正常作業;如出現大雷、暴雨時電鏟要停止作業,并拉掉高壓開關,等雨停后檢查高壓開關柜沒有漏雨,方可送電。如有漏雨,必須向區、帶班長匯報,以有關人員處理后方可送電。
11、帶班長、電工、崗位工必須清楚采場高壓電纜線路狀況,線路改動后及時向下班人員交清。
12、新上設備操作人員四個月內不允許聯系停送電,必須由同班老司機負責,實習人員一律不允許停送電。
13、設備修理時必須掛警示牌(有人作業嚴禁送電),停電、送電必須同一人。
14、嚴禁車輛碾軋電纜。嚴禁行人跨越踩踏電纜。
15、移動電纜時必須使用有良好絕緣的電纜勾,嚴禁用手直接抓電纜。
16、電纜應保持絕緣良好;敷設在地表部分,應有警示標志;橫穿道路時,應采取防護措施。
17、在長度150m范圍內,橡套電纜接頭應不超過10個,否則應予以報廢。
18、如遇雷雨等特殊天氣需停電時,黑山公司代班長直接和礦調度室聯系停送電;柏泉公司班長直接聯系停送電,其他公司執行本單位相關規定。
19、違反本規定按公司相關制度予以考核,直至追究刑事責任。
本制度有公司安全處起草并負責解釋,自發布之日其執行。
篇3:下放高壓電纜安全技術措施
根據工期安排,我礦井下安裝臨時變電所,需在副斜井下放兩趟MYJV223×95高壓交聯電纜,用于井下10KV高壓供電。為保證安全可靠下放,特制定如下安全技術措施。
一、勞動組織:
施工總負責人:
現場施工負責人:
現場技術負責人:
現場安全負責人:
二、準備工作:
1、提前在副斜井中躲避硐側按設計要求打眼并掛好電纜掛鉤;
2、把高壓電纜運到副井井口;
3、加工一個長6m,寬1.5m,高1m的架子,下放時盤放電纜;
4、把加工好的盤電纜架焊接在兩輛平板車上,焊接要牢固;
5、準備好線皮、鋼絲繩,下放時在井口固定電纜。
三、下放方法和步驟:
1、把高壓電纜按8字型盤放在平板車上的架子中,上井口預留200電纜不盤,直接從井口拉到10KV變電站;
2、用鋼絲繩、線皮在井口固定好電纜(保證電纜外皮不受損傷)防止電纜下放過程中下竄;
3、采用副斜井JK-2提升絞車(鋼絲繩直徑φ21.5mm)進行慢速下放(速度小于0.5m/s);
4、從井口開始,人工從平板車上把電纜一點一點卸下,擺放在巷道中靠躲避硐一側;
5、兩趟電纜全部拉到預定位置時,分別把兩趟高壓電纜掛在電纜鉤上;
6、按照事先設計的供電系統圖接線。
四、安全技術措施:
1、絞車運輸安全技術措施:
(1)絞車司機必須經過專業培訓,持證上崗。
(2)上井口電纜要采取可靠措施固定,防止下放過程中電纜下竄。
(3)提升信號由專人負責,不得隨意亂發指令。提升絞車的操作必須由專人負責。
(4)慢速下放(速度1m/s),下放過程中,由現場負責人統一指揮,遇到緊急情況要立即打點停車,嚴禁損傷電纜。
2、所有參與此次下放工作的的人員都要學習本措施。
3、其他未盡事宜,嚴格按照《煤礦安全規程》及審批意見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