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電廠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管理措施
隨著火電機組數量和容量的增加,電廠壓力容器的數量和參數也隨著增加,這就需要加強壓力容器的安全技術管理,按規章制度解決電廠壓力容器安全運行的一系列問題。國家頒發的有關壓力容器的一系列條例、法規和標準,對加強壓力容器的安全技術管理十分重要,因而必須持之以恒地認真貫徹執行。但各電廠壓力容器的安全技術管理方法不同,執行規章制度的深度和力度也不一樣,導致壓力容器安全事故經常發生,因此分析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措施,很有必要。
1火電廠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管理存在的問題
1.1壓力容器的選擇、驗收無專業管理人員參加
做好新建機組壓力容器的選擇、驗收工作是壓力容器安全運行的保證,使用單位的壓力容器管理人員應及時掌握新壓力容器的技術特性和安全狀況。但某些單位的擴建處(技改處)無壓力容器專業人員,使用單位也無壓力容器管理人員參加此項工作,給壓力容器移交生產后的技術管理增加了困難。
1.2在役的壓力容器技術資料不全
新壓力容器的驗收工作不到位,缺乏完整的技術資料,使壓力容器定期檢驗不能正常進行。
1.3壓力容器的管理制度不健全或執行不力
有的單位雖制訂了壓力容器管理制度,但執行不嚴,有的單位則無此項管理要求。具體表現為:
(1)單位無專業壓力容器管理人員;
(2)無全年度壓力容器定期檢驗計劃;
(3)沒有對車間(分場)運行人員進行壓力容器的操作培訓;
(4)單位缺乏壓力容器數量統計和安全狀況等級的概念;
(5)沒有對安全附件(安全閥、壓力表、水位計)進行校驗或檢修;
(6)壓力容器超期服役,沒有定期進行檢驗或檢驗不按要求進行;
(7)無臺帳和技術登錄簿。
1.4壓力容器的改造未進行技術審批
壓力容器的改造應有嚴格的審批制度,應經有關技術負責人進行審查。例如改進高壓加熱器水位測量裝置,需要在筒體上開孔,開孔的位置和焊接工藝及其開孔的加強計算等均需技術主管簽字。但有的單位卻不經技術審批就私自開孔、胡亂施焊、隨意更換設計材料,這些均是不合法的。
1.5壓力容器的檢修單位無資質
現在電力行業的檢修沿襲傳統的模式,壓力容器的檢修單位沒有經過省級安全監察機構審批。
1.6不按規定進行壓力容器安全附件的校驗
《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規定了安全閥每年至少校驗1次,壓力表的校驗和維護及精度等級也應符合國家計量部門的規定。但在壓力容器使用中,由于設備運行停不下來,或安全閥位置太高不好拆卸,或單位不重視等原因,致使安全附件不能校驗和檢修,有的安全附件甚至好多年都不進行拆卸,腐蝕銹死,不能起到保護安全的作用。
1.7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無安全狀況等級
對使用單位來說,壓力容器檢驗結論報告是相當重要的,結論報告至少包括:
(1)壓力容器安全狀況等級;
(2)壓力容器能否繼續運行的意見;
(3)繼續使用至下一個檢驗周期的時間;
(4)繼續使用的最高工作參數;
(5)壓力容器(含安全附件)使用的限制性條件及注意事項;
(6)檢驗及審核人的簽字和檢驗單位的印章。
現在很多電廠的壓力容器只進行專項檢驗,但專項檢驗不能代替定期檢驗,所以應注意區分定期檢驗和專項檢驗,并要有壓力容器檢驗后的安全狀況等級和結論。
1.8定期檢驗時各部門之間的配合不密切
為了保證壓力容器檢驗的質量和檢驗員的安全,應根據《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有關條款,做好以下工作:
(1)容器內部溫度低于35℃時人員方可進入;
(2)將容器內部的介質排凈,隔斷氣液或蒸汽的來源,設置明顯的隔離裝置,切斷有關電源;
(3)壓力容器內部氧氣含量應達到18%~23%(體積比)。必要時應配備通風、安全救護設備;
(4)行燈電源不準超過12V;
(5)清掃內部腐蝕部位和易產生裂紋的部位;
(6)容器內部檢驗時,容器外部應有專人監護,并有可靠的聯絡措施。
所有這些工作都需要各部門之間的密切配合,
如電廠壓力容器定期檢驗時,檢修班組負責開啟容器、通風和打磨焊縫,有資格的單位進行檢驗,金屬檢驗室配合檢驗。但在實際工作中存在部門之間不協調的問題,因此要求在檢驗前辦理好工作票,檢驗中各部門要密切配合。
2提高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管理的建議
(1)新建(擴建)機組的壓力容器制造質量應按要求進行監檢,擴建部門應設專人負責整理和建立新建機組的壓力容器專檔,并與生產單位辦好檔案移交工作,以便今后更好地開展定檢工作。
(2)新建(擴建)機組負責壓力容器管理的技術人員應向生產部門的壓力容器專責移交新建機組的壓力容器清單,便于盡早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辦理"壓力容器使用證"。生產單位的壓力容器技術管理人員應參加新設備投運及安全閥的校驗工作,建立《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登錄薄》,并逐步使之完善。主管領導應有牢固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管理意識,領導和指導有關壓力容器的重要問題的處理。
(3)應對在役壓力容器的安全閥建立完善的檔案,并按規定進行校驗。安全閥的校驗值(啟座、回座壓力)應由車間技術員和生產技術科壓力容器專責共同審定和簽字認可。
(4)應注意壓力容器定期檢驗和金屬監督的關系,不能混淆。建立健全壓力容器管理系統軟件,實現微機管理。
(5)壓力容器的定期檢驗應該突出重點,避免眉毛胡子一把抓。壓力容器管理技術人員應該經常深入現場,了解壓力容器的運行狀況,對設備缺陷應做到心中有數。制訂檢驗計劃時應把所發現的問題作為重要的檢驗項目,并落實責任人。
(6)在建立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管理制度的同時,要建立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獎懲制度;在明確壓力容器專責職責范圍的同時,要實行專業監督和群眾監督相結合的方法,獎懲分明,充分調動職工和技術人員的積極性。
篇2:壓力容器防火防爆安全技術管理規定
1、氧氣瓶要有防震膠圈,瓶嘴有安全帽,禁止沾染油脂,要輕搬輕運,不得碰撞。
2、使用氧氣、乙炔兩瓶之間安全距離不小于3米,兩瓶距明火水平距離不小于10米,并禁止放在高壓線下使用。
3、鍋爐、風包、氣包必須有安全閥、壓力表。茶爐禁止充壓使用,高低壓蒸汽禁止連通混合使用。
4、凡屬安全設施,如防爆門、人孔、切斷閥、逆止閥、降壓閥、放散閥等,不得隨意改變捆綁,增加配重。
5、打開壓力容器時,切記先放氣,后打開,不得隨放隨打。
6、存放油類、木材、綿紗、乙炔、氧氣、易爆物品的地方,必須備有水管、沙子、滅火器等消防用具。各電氣操作室禁止存放上述物品,必須備有四氯化碳和二氧化碳滅火器。
7、臨時席棚、帆布棚、油氈棚,禁止靠近高溫火源或搭在高壓線下邊。
8、焊接或開始割時,應檢查周圍,有易燃物要清除掉,采取防火措施。
9、嚴禁私帶火種進入易燃易爆區。
10、危險域域動火,必須辦理動火審批手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后,方可動火。
篇3: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管理規定辦法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公司鍋爐壓力容器管理的指導思想,管理機構,管理范圍;鍋爐壓力容器設計、訂貨、制造、進廠復驗、安裝、使用登記、使用管理、修理改造、定期檢驗、耐壓試驗、安全附件管理等規定。
本標準適用于公司鍋爐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的管理。
2總則
2.1為貫徹執行國務院發布的《鍋爐壓力容器安全監察暫行條例》,加強鍋爐壓力容器一生管理,確保鍋爐壓力容器安全運行,特制定本標準,本標準沒有提到的內容執行國家有關部門有關規定。
3管理職責
3.1公司設備動力部負責基建鍋爐壓力容器設計、訂貨、制造、復驗、安裝過程中的質量監督,公司內所有單位的在用鍋爐、壓力容器的監督管理。
3.2使用鍋爐壓力容器的單位應由設備員負責本單位鍋爐壓力容器日常管理及使用。
4管理內容和要求
4.1壓力容器管理
4.1.1壓力容器管理與檢驗執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察規程》〔以下簡稱《容規》〕,原勞動部頒發的《在用壓力容器檢驗規程》〔以下簡稱《檢規》〕、《壓力容器使用登記管理規則》,原化工部頒發的《在用化工壓力容器檢驗規程》(以下簡稱《化檢規》)。
4.1.2壓力容器管理范圍
同時具備下列條件的壓力容器:
a)工作壓力大于等于0.1MPa;
b)工作壓力與容積的乘積大于等于25Mpa.L;
c)盛裝介質為氣體、液化氣體以及介質最高工作溫度高于或者等于其標準沸點的液體。
4.1.3壓力容器設計
4.1.3.1設計單位對不能進行耐壓試驗的壓力容器,應在圖樣上注明對使用的特殊要求,并應與使用單位協商提出推薦的使用年限和保證措施。
4.1.3.2設計單位對不能進行內部檢驗的壓力容器應注明計算厚度,使用中定期檢驗和耐壓試驗的要求。
4.1.3.3公司設備動力部負責壓力容器設計單位質保體系和設計質量的監督管理。對定型壓力容器的選型有權提出意見。
4.1.4壓力容器訂購
4.1.4.1壓力容器及安全附件,必須訂購有相應制造資格廠家的產品。合格證或質量證明書須有安全監察機構監檢章。
4.1.4.2訂購的壓力容器交貨時,必須同時帶有壓力容器產品質量證明書。
4.1.5壓力容器制造與組焊
4.1.5.1壓力容器制造單位必須取得制造資格。
4.1.5.2公司設備動力部負責壓力容器制造單位質保體系監督管理。
4.1.6壓力容器進廠復驗
4.1.6.1壓力容器進廠時須經設備動力部復檢。
4.1.6.2復檢內容
a)產品合格證,質量證明書,竣工圖及其它有關材料。進口壓力容器應具有商檢委托檢驗報告。
b)各單位要責成壓力容器專業技術人員對進廠的壓力容器進行宏觀檢查,發現嚴重缺陷要向設備動力部報告,由壓檢中心復檢并出具檢驗報告。
4.1.6.3復檢不合格的壓力容器不能安裝,應及時通知有關部門處理。
4.1.7壓力容器安裝
4.1.7.1從事壓力容器安裝的單位必須是已取得相應制造資格的單位或者是經安裝單位所在地的省級安全監察機構批準的單位。
4.1.7.2液化石油氣儲存容器、容積大于等于10m3的壓力容器、Ⅲ類壓力容器、成套生產裝置中同時安裝的各類壓力容器等安裝時,安裝單位或使用單位應到市級安全監察機構辦理報裝手續。
4.1.7.3由公司組織的設計、訂貨、安裝的基建項目,公司設備動力部應對安裝質量進行監督。
4.1.7.4安裝的全部交工資料由設備動力部審查后交資料室存檔。
4.1.8壓力容器使用登記
4.1.8.1新壓力容器使用前,設備動力部必須備好合格證、質量證明書、竣工圖、安裝交工資料及計算機數據磁盤,經市安全監察機構檢查,逐臺評定安全狀況等級,注冊發放使用證后,才能投入使用。
4.1.9壓力容器使用管理
4.1.9.1設備動力部必須對每臺壓力容器建立檔案并填寫“壓力容器檔案”,全部壓力容器應建立“化工壓力容器臺賬”。
4.1.9.2壓力容器嚴禁超溫、超壓、超負荷運行。
4.1.9.3壓力容器的操作人員應持證上崗。由公司負責定期進行專業培訓與安全教育,統一辦理壓力容器操作證。
4.1.9.4停用的壓力容器應及時辦理報停手續。
4.1.9.5停用兩年以上的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合格后方可重新使用。
4.1.9.6更新的壓力容器應及時建立新檔案和辦理使用證。
4.1.10壓力容器修理改造
4.1.10.1從事壓力容器修理和改造的單位,必須是已取得相應的制造資格的單位或者是經省級安全監察機構審查批準的單位。
4.1.10.2壓力容器的重大修理或改造方案應經原設計單位或具有相應資格的設計單位同意,報市級安全監察機構審查備案。
壓力容器重大修理是指主要受壓元件的更換、矯形、挖補,壓力容器的筒體縱向接頭、筒節和筒節(封頭)連接的環向接頭以及封頭的拼接接頭的焊補。
壓力容器重大改造是指改變主要受壓元件的結構或改變壓力容器運行參數、盛裝介質或用途等。
4.1.10.3壓力容器修理或改造后,必須保證其結構和強度滿足安全使用要求。
4.1.10.4壓力容器修理改造單位應向使用單位提供相應的修理改造技術資料。
4.1.10.5壓力容器修理改造的文件包括:
a)壓力容器修理改造申請審批表;
b)壓力容器責任工程師下達修理改造任務書;
c)設計圖紙;
d)施工方案及工藝;
e)焊接工藝評定;
f)原材料的材質證件或抄件;
g)檢驗報告;
h)驗收報告。
4.1.11壓力容器檢驗
4.1.11.1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周期執行《容規》規定。各單位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年度計劃由設備動力部統一編制并經主管副總確認實施。
4.1.11.2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工作由公司設備動力部組織落實其他有資質的檢驗單位。
4.1.11.3安全狀況等級評定可參考《化檢規》執行。有嚴重缺陷的壓力容器應及時進行修復或采取措施處理;大型關鍵性在用壓力容器經定期檢驗發現大量的難于修復的超標缺陷,因生產急需,應通過缺陷安全評定來判斷能否監控使用到下一周期。
4.1.11.4需結合設備〔機組〕大修理同步檢驗的壓力容器,設備動力部提出申請,并列出此類容器明細表,履行審批備案手續后執行。
4.1.11.5無法進行內外部檢驗的壓力容器應符合《容規》要求。
4.1.12安全附件檢驗
4.1.12.1安全閥、壓力表、液面計、緊急切斷裝置、安全聯鎖裝置、測溫儀表等安全附件檢驗,分運行檢查和停機檢查。
4.1.12.1.1安全閥
a)安全閥參數應由生產技術崗位與設備動力部共同確定,有審批報告并形成受控文件。
b)安全閥一般每年至少校驗一次。
c)安全閥校驗必須到公司認可的具備校驗資格的校驗單位進行。
d)無法修復的安全閥,應予報廢、校驗單位應出具意見通知書。
e)校驗記錄、鉛封、標牌和報告書,項目應齊全,符合有關規程和規定。
f)安裝安全閥時,在裝置設備員確認安全閥各種參數符合設備要求后,方可安裝。
4.1.12.1.2壓力表、測溫儀表按計量部門規定的期限校驗,公司設備動力部定期安排。
4.1.12.1.3液面計要實行定期檢修制度,根據實際運行情況規定檢修周期,但不應超過壓力容器內外部檢驗周期。
4.1.12.1.4公司設備動力部應建全部壓力容器安全閥統計臺帳。
4.1.12.1.5安全附件不得任意移位和拆除。
4.2壓力容器事故與故障
4.2.1壓力容器發生事故或故障時,發生事故或故障的單位必須在30分鐘內將情況報到設備動力部。
4.2.2壓力容器事故的處理執行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頒發的《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事故處理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