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酸性強堿性藥品使用規定
(一)在進行酸、堿類工作地點,應備有自來水、毛巾、藥棉及急救時中和用的一定濃度的弱酸和弱堿溶液。
(二)使用濃酸或濃堿的人員,應熟悉藥品的性質和操作方法。根據工作需要穿橡膠靴,戴口罩、橡膠手套和防護眼鏡等。
(三)使用濃酸時,應在通風柜內進行。
(四)稀釋濃酸時,應將濃酸緩慢地少量滴入水中,并不斷地攪拌,禁止用水快速倒入濃酸中。
(五)當濃酸傾撒在室內時,應先用堿中和,再用水沖洗,或先用泥土吸收,掃除后再用水沖洗。
(六)搬運堿桶及溶解堿時,必須戴口罩、橡膠手套和防護眼鏡,使用專用工具。打碎大塊堿時,可先用布包住,以免細塊飛濺。配制、稀釋濃堿時,必須在通風良好地方或通風柜內進行,溶解速度要緩慢,并用木棒不斷攪拌。
篇2:SOP文件:酸性磷酸酶(ACP)染色
SOP文件:酸性磷酸酶(ACP)染色
[原理]
酸性磷酸酶在酸性環境中水解甘油磷酸鈉,產生磷酸根。磷酸根與硝酸鉛作用生成磷酸鉛,定位于胞漿中的磷酸鉛再與硫化銨反應生成棕黑色硫化鉛沉淀。
[試劑]
1.2mol/L乙酸緩沖液(pH4.7):1mol/L乙酸100ml加1mol/L氫氧化鈉54.4ml,再加蒸餾水至500mL。
2.孵育液:乙酸緩沖液12m1,508/L硝酸鉛2m1,32g/L β—甘油磷酸鈉4ml,蒸餾水74ml。
3.硫化銨溶液:硫化銨1—2ml加蒸餾水到100m1。
4.4.28/L甲基綠:甲基綠2g加蒸餾水100ml。
[操作]
(1)新鮮涂片滴加95%乙醇10滴,固定10分鐘。
(2)水洗后晾干。放入孵育液37℃2—4小時。
(3)水洗數次,置于10g/L硫化銨染色3分鐘;
(4)自來水沖洗后,用20g/L甲基綠復染10分鐘,水洗,待干后鏡檢。
[臨床意義]
(1)單核細胞和組織細胞呈陽性反應。
(2) Gaucher3細胞呈強陽性反應,而尼曼—匹克(Nie-mann-Picks)氏細胞為陰性。
(3)毛細胞性白血病常為陽性反應(加1—酒石酸后不被抑制)。
(4) T淋巴細胞為陽性。且被酒石酸抑制;而B淋巴細胞為陰性。
[附注]
(1)涂片要新鮮,并應盡早固定染色。若不能及時測定,應固定后放冰箱保存。
(2)硫化銨試劑出現深黃色,提示有大量硫離子消耗,若染色效果不佳,應先考慮硫化銨試劑變質,應予更換后再做試驗。
篇3:強酸性或強堿性藥品使用注意事項
(1)酸、堿類藥品都是容易起化學反應的物品,工作地點應備有自來水、藥棉和急救時中和用的溶液。
(2)使用時要穿好保護服裝,在搬運密封的強酸和濃苛性溶液的壇子時,應將壇子放在牢固的木箱和框子內,并用軟物塞緊,木箱或籃框上應有牢固的把手。
(3)凡使用強酸、強堿的一切操作,都必須在室外或寬闊和通風良好的地方進行。配制稀酸時禁止將水倒入酸內,應將濃酸少量緩慢滴入水中并不斷攪動,以防劇烈發熱。開啟苛性堿桶和溶解苛性堿時,均須戴手套、口罩和防護鏡。
(4)發生強酸滲漏,應先用堿中和,再用水沖洗,或先用泥土吸收經掃除后再用水沖洗。當濃酸濺到眼睛內或皮膚上時,應迅速用大量水沖洗,再用0.5%的碳酸氫鈉溶液清洗,經過上述緊急處理后立即送醫務室急救。
(5)鍋爐啟動前或長期運行后,都要對其進行清洗。鍋爐的清洗一般采用酸性介質,故稱為酸洗。目前常用氫氟酸洗鍋爐,清洗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氫氟酸應盛裝在聚乙烯或硬橡膠容器內,桶蓋密封,不準放在日光下曝曬。
2)參加濃酸系統工作人員除必要的防護用具以外,還須戴防毒口罩。
3)淡酸系統如有泄漏,應用紅白帶圍起并派人看守。
4)嚴禁將酸洗廢液直接排人河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