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養犬管理規定
小區養犬管理規定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規范小區內犬只飼養行為,維護公共秩序,保障業主的人身安全和健康,維護小區環境衛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動物防疫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等相關法律法規,結合本小區實際情況,制定本規定。
第二條 本規定適用于本小區內的犬只飼養人(以下簡稱養犬人)及其飼養的犬只。
第二章 養犬登記與免疫
第三條 養犬人應當在取得犬只后30日內,向所在地的區、縣公安機關辦理養犬登記,領取養犬登記證。
第四條 養犬人應當在領取養犬登記證30日內,攜犬只到所在地的動物防疫機構進行狂犬病等免疫接種,取得犬只免疫證明。
第五條 養犬人應當在犬只身上佩戴免疫標志,并將養犬登記證復印件在小區物業服務中心備案。
第三章 養犬行為規范
第六條 養犬人應當遵守法律、法規,尊重社會公德,遵守物業管理規約,不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不得破壞環境衛生和公共設施。
第七條 養犬人應當加強對犬只的管教,不得放任、驅使犬只傷害他人,不得放任犬只恐嚇他人。
第八條 養犬人遛犬時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一)在規定時間內遛犬;
(二)為犬只佩戴束犬鏈,束犬鏈長度不得超過兩米;
(三)及時清理犬只糞便;
(四)不得在禁入區域內遛犬。
第九條 養犬人不得在小區公共區域內飼養犬只,不得遺棄、虐待犬只。
第四章 犬只禁入區域
第十條 下列區域為犬只禁入區域:
(一)小區內的兒童游樂場、健身場所等公共活動場所;
(二)小區內的餐飲店、商店等商業服務場所;
(三)小區內的樓道、電梯等公共空間。
第五章 犬只擾民與處理
第十一條 養犬人發現犬只疑似感染狂犬病或者疑似患有其他嚴重人畜共患傳染病的,應當立即向當地動物防疫機構報告,并配合有關部門采取隔離控制等措施。
第十二條 犬只傷害他人的,養犬人應當立即將受害人送至醫療機構診治,并先行墊付醫療費用。
第十三條 因犬只傷人、擾民等引發的糾紛,當事人可以協商解決,也可以向物業服務企業、人民調解組織申請調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第六章 附則
第十四條 本規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由小區物業服務中心負責解釋。
篇2:小區養犬管理規定10
小區養犬管理規定范本(十)
1.凡在小區內養犬的住戶,均應當按照當地政府養犬管理辦法辦理養犬證;進行年檢,并且到物業部辦理登記。
2.養犬人在辦理養犬手續時,可以由物業部代為辦理,也可自己到當地派出所前臺辦理。
3.辦理養犬證時,應攜帶住戶證(租房協議)、養犬人身份證,辦證費600元,年檢費300元。代理辦證時應出據保安部證明,養犬人身份證(護照)號,聯系電話。
4.物業公司依法對養犬人進行文明養犬的宣傳教育管理,應當對違法不文明行為進行勸告制止。
5.小區住戶每戶只準養一只犬,不準養烈性犬、大型犬。
6.養犬人應當遵守下列規定:
7.攜犬出戶時,應當拴犬鏈,由成年人牽領,攜帶養犬證,應當避讓行人。
8.對犬在戶外排泄的糞便,攜犬人應當立即清除。
9.不得進入小區的超市、健身娛樂場所。
10.不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犬叫影響他人休息時,養犬人應當采取措施予以制止。
11.定期為犬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
12.當發生犬傷害園區其他住戶人員時,養犬人應當負責將受傷人員送往醫院治療,并且承擔賠償責任。
13.在小區內不得從事犬類養殖、銷售、舉辦犬展覽,開辦動物診所等項經營活動。
14.因養犬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發生糾紛時,物業公司可以進行調解,如果一方不接受調解,物業公司應當向公安部門反映,對于公安部門的處理決定,養犬人應當履行。
篇3:小區養犬管理規定5
小區養犬管理規定(五)
1、養犬不得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犬吠影響他人休息時,養犬人應當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
2、不得攜犬進入公共綠地;
3、攜犬出戶時,應當對犬束犬鏈,由成年人牽領,攜犬人應當攜帶養犬登記證,并應當避讓老年人、殘疾人、孕婦和兒童;
4、攜犬出戶時,對犬在戶外排泄的糞便,攜犬人應當立即清除;
5、對烈性犬、大型犬實行拴養或者圈養,不得出戶遛犬;因登記、年檢、免疫、診療等出戶的,應當將犬裝入犬籠或者為犬戴嘴套、束犬鏈,由成年人牽領;
6、定期為犬注射預防狂犬病疫苗;
7、犬傷害他人的,養犬人應當立即將被傷者送至醫療機構診治,并先行墊付醫療費用。
8、因養犬人或者第三人過錯,致使犬傷害他人的、養犬人或者第三人應依法賠償他人損失。
9、對傷人犬或者疑似患有狂犬病的犬,養犬人應當及時送交公安機關設立的犬類留檢所,由動物防疫監督機構進行檢疫;。
10、因養犬干擾他人正常生活發生糾紛的,當事人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訴。
11、業主委員會可以召集業主會議,就本小區有關養犬管理規定事項依法制定公約,并組織監督實施,業主應當遵守公約。
12、業主會議經討論決定,可以在本小區內劃定禁止遛犬的區域和時間。
13、本管理規定的法律依據為《****市養犬管理規定》(二○○*年*月*日通過),具體實施以該項法律為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