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安全技術管理規范
煤礦安全技術培訓是一項嚴肅、認真的安全基礎工作,搞好職工的安全技術培訓,努力提高煤礦職工隊伍的安全素質,是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根本,也是維護職工人身安全的基本保證。強化煤礦安全技術培訓,是煤礦安全工作的重要任務,是“安全第一,預防為主”方針的具體體現?!吨腥A人民共和國煤炭法》規定:“煤礦企業應當對職工進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未經安全生產教育、培訓的,不得上崗作業?!薄睹旱V安全監察條例》也對煤礦企業提出了強制性開展安全技術培訓工作的嚴格要求。對在新體制下加強煤礦安全技術培訓、提高安全培訓質量提出了新課題。這充分說明了煤礦安全技術培訓工作由于行業的特殊性,比其它行業顯得更為重要。
據統計,1981-1999年,全國煤礦職工死亡人數114878人,百萬噸煤死亡率為5.94。而同期美國煤礦死亡人數僅為1261人,特別最近三年煤礦死亡人數每年均控制在40人以下,1994年以后百萬噸煤礦死亡率一直保持在0.05以下。我國安全生產形勢如此嚴峻,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其中一個主要原因是人員安全意識差、能力較低,構建和完善安全生產培訓體系,加強各類人員的安全生產培訓是當前安全生產工作的主要任務之一。
從大量事故調查資料分析結果看,80%以上的事故都是“三違”(違章指揮、違章作業和違反勞動紀律)造成的。國外工業發達國家的經驗充分說明,強化安全生產培訓,提高人員安全素質是減少事故最有效的手段之一。但是,長期以來,很多企業并沒有真正意識到這個問題,或者認識不深,理解片面,對安全技術培訓工作抱著敷衍了事和走過場的態度,沒有給予充分重視。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煤礦機械化、自動化水平在不斷提高,國家的法律法規都在不斷健全和完善。為跟上時代的步伐,就必須杜絕“一勞記逸”的學習態度,樹立不斷培訓和努力學習的思想。為使安全培訓教育取得預期效果,必須注重培訓內容和形式的統一,同時考慮到煤礦行業的特點,根據培訓對象的不同因人而宜、因地制宜,制訂不同的培訓計劃。
1安全培訓內容
(1)法律法規教育。主要有法律基礎知識,如《行政訴訟法》、《行政復議法》、《行政處罰法》、《行政監察法》、《安全生產法》、《礦山安全法》、《煤炭法》和《勞動法》等。
(2)煤礦安全基礎知識。包括井下各種有毒有害氣體、粉塵的性質和危害及防治辦法;采、掘、機、運、通各個環節中的工作常識、要領及安全注意事項,如采掘工作面的安全技術、爆破安全技術、“一通三防”安全技術、礦井提升運輸安全技術、礦井電氣安全技術、井下現場救護常識等。
(3)煤礦安全技術法規。主要包括《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規程執行說明》、《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礦“一通三防”責任制和各種《操作規程》及《作業規程》等。
(4)煤礦事故分析和處理。主要是案例教育,包括煤礦各種事故產生的原因、特征、發生發展過程、分析技術方法的理論和防治對策等方面。
(5)計算機、互聯網通信等方面的信息技術。
在具體培訓中,可根據培訓對象不同安排選用不同的內容。
2培訓形式
(1)入礦培訓。對象為新招收的工人,一般是脫產培訓,按《煤礦安全規程》規定,時間為2個月。但在實際中很多礦并未嚴格按照規定進行培訓,內容簡化,時間僅有一個星期左右,使得進礦的新工人剛一參加工作在安全方面的素質就先天不足,從而為以后的違章埋下隱患。
(2)現場培訓。對象包括經過理論培訓的新工人和對工藝、設備等不熟悉的所有各種工作人員,時間可能只有幾分鐘,也可能長達數月之久。內容包括手工操作過程、工藝設備流程、工作原理和使用維護方法等。
(3)脫產集中培訓。對象為在煤炭企業工作的各類人員,根據工作崗位和性質,可制定不同的培訓內容和培訓周期。對特殊工種和各級安全監察管理人員,必須按規定進行上崗資格培訓和定期安全培訓,對其他工作人員也應進行定期安全培訓。
(4)在職培訓。對象為在煤炭企業工作,沒有時間或不需要進行脫產培訓的各類人員,如班前、班后安全培訓,利用會議間隙培訓,利用有關圖書資料自學等。
3安全培訓工作中應注意的事項
(1)對安全培訓設備與教學管理要兩手抓,不能一手硬一手軟。有些單位要么只重視更新培訓設備和教室的裝修,多媒體教室、實驗室、計算機房等一應俱全,但對培訓具體計劃和落實執行情況疏于管理,人員培訓缺少明確目標;要么只注意落實計劃和任務數,但由于設備陳舊,缺乏必要的教學手段,教室或專職教師不足,安全培訓流于形式,培訓的質量和效果難以保證。
(2)加強監督管理,防止安全培訓變成走過場。為不違反《煤礦安全規程》等有關規定,許多單位也對有關人員進行定期的安全培訓,但培訓模式和培訓內容比較單一,缺乏針對性,且只要參加學習就能通過考試,拿到合格證,難以收到應有的效果。而且,由于生產比較緊張,全員培訓經常得不到落實,生產能手、技術骨干和單位正職等人員需要參加培訓時經常因為人手緊和工作繁忙無法參加,為了完成“任務”,只好指派他人參加。最后培訓部門和接受培訓單位的培訓任務指標雖然完成了,雙方皆大歡喜,但并未達到全員培訓的目的。
(3)增加安全培訓投入。如在安全培訓資金安排上,美國煤礦提取比例為0.02美元/t;文化程度方面,美國礦工高中以上占77%,其中大專以上占15%。相比之下,我國煤礦職工素質低,企業在安全培訓方面的投入也較低。為提高本單位職工素質,增強安全意識,減少各種事故的發生,就必須加大安全培訓資金投入,才能從根本上改變安全的被動局面。
(4)加強和改進師資建設和教學方法。長期以來,作為安全培訓機構的專職教師往往沒有實踐經驗,專業技術課主要靠聘請生產技術人員來講授。雖然他們都具有一定的理論知識和較為豐富的實踐經驗,對各種規章制度比較熟悉,但受時間和精力限制,難以保證培訓內容的系統性。表現在教學上,對培訓的具體方法研究較少,講授時具體技術法規講的多,理論和案例講的少,而案例教學是培訓中具有針對性能夠提高培訓質量的關鍵一環,只有抽象,沒有具體,講授效果往往不盡人意,使安全培訓質量大打折扣。
篇2:煤礦安全基礎管理規范
1煤礦施工單位必須取得國家頒發的建筑業企業資質和安全生產許可證,并嚴格按資質等級許可的范圍承建相應規模的煤礦建設項目,嚴禁超資質能力施工。
煤礦建設項目招標時不得隨意肢解工程,二、三期工程原則上發包給1家有相應資質的施工單位,大型及以上項目施工單位不得超過2家。
高瓦斯及煤(巖)與瓦斯(二氧化碳)突出礦井、立井井深大于600m、斜井長度大于1000m或垂深大于200m的項目,施工單位必須具有相應的煤礦施工業績,同時具有國家特級施工資質。
2煤礦建設、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健全安全生產責任制度、安全目標管理制度、安全投入保障制度、安全教育與培訓制度、事故隱患排查與整改制度、安全監督檢查制度、安全技術審批制度、安全會議等制度。
3煤礦建設、施工單位必須設置安全生產管理機構,配備滿足安全生產需要的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和裝備。
4煤礦施工項目部必須配備滿足需要的礦建、機電、通風、地測等工程技術人員和特種作業人員。
5煤礦建設項目監理單位對煤礦安全施工承擔監理責任,必須取得國家頒發的、與工程項目規模相適應的監理資質?,F場監理人員必須取得監理資格證書,人員配備能夠滿足工程監理需要。
6煤礦建設單位必須對建設項目實行全面安全管理,為施工單位提供必要的安全施工條件,不得隨意壓減工程造價影響施工安全投入,不得強令施工單位改變正常施工工藝,不得強令施工單位搶進度、冒險施工。
煤礦建設項目由2家施工單位共同施工的,由建設單位負責組織制定和督促落實有關安全技術措施,并簽訂安全生產管理協議,指定專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進行安全檢查與協調。
7煤礦施工單位對煤礦安全施工承擔主體責任,各級主要負責人和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必須具備相應的安全生產知識和管理能力,經由具備相應資質的培訓機構培訓并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資格證書。
8煤礦施工單位和監理單位對煤礦建設項目工程質量負責,單位工程及隱蔽工程應及時進行工程質量驗收和認證。
9煤礦建設安全工作必須實行群眾監督,發揮職工群眾安全監督作用。職工有權制止違章作業,拒絕違章指揮;當工作地點出現險情時,有權立即停止作業,撤到安全地點;當險情沒有得到處理、不能保證人身安全時,有權拒絕作業。
10煤礦施工單位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照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的規定接受專門的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資格證書后,方可上崗作業。
11煤礦施工單位必須對職工進行安全培訓,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新招收的井下作業人員必須進行不少于72學時的安全教育培訓,考試合格后,必須在有安全工作經驗的職工帶領下工作滿4個月后經考核合格,方可獨立工作。露天煤礦建設工人必須進行不少于40學時的安全教育培訓,經考核合格,方可上崗作業。調整工作崗位或離崗一年以后重新上崗的,應當重新接受區、隊和班組級安全培訓。
不具備安全培訓條件的煤礦施工單位,應當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安全培訓機構,對員工進行安全培訓。
12煤礦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員工安全培訓檔案,記錄培訓及考核情況。
13煤礦建設單位在編制工程概算時,應保證工程建設期間的安全投入。施工單位應按國家規定提取使用安全費用。
14煤礦井下施工使用的涉及安全生產的產品,必須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未取得煤礦礦用產品安全標志的,不得使用。
15煤礦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各種設備、設施檢查維修制度,定期進行檢查維修,并做好記錄。嚴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施工設備。大型施工設備改造,必須在具備資質的機構進行性能檢測和鑒定后方可使用。
16煤礦施工應積極推廣使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嚴禁使用國家明令淘汰的施工工藝。試驗涉及安全生產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前,必須經過論證、安全性能檢驗和鑒定,并制定安全措施。
17單項工程施工組織設計由項目總承包單位負責組織編制,并根據年度施工進展情況進行調整。沒有實行總承包的由建設單位負責組織編制。
18單位工程施工組織設計、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由施工單位(工程處或項目部)組織編制,報上一級主管單位審批,批準后報送建設單位和監理單位;無上級主管單位的施工單位,報送建設單位批準實施。
19施工單位必須嚴格按批準的設計組織施工。當施工過程中發現設計存在重大缺陷,或者地質條件變化較大時,應立即停止施工。建設單位應及時組織相關各方制定應急安全防范措施,組織修改設計并按規定重新報批。
20工程施工前,項目技術負責人必須組織每個工作人員學習貫徹施工組織設計和作業規程。施工中必須嚴格按照施工組織設計和作業規程的規定作業。
21煤礦施工單位必須建立干部值班和下井帶班制度,保證井下24h有領導干部或生產經營管理人員輪流帶班,并建立下井帶班登記檔案。
22入井人員必須戴安全帽、隨身攜帶自救器和礦燈,嚴禁攜帶煙草和點火物品,嚴禁穿化纖衣服,入井前嚴禁喝酒。必須建立入井檢身制度和出入井人員清點制度。
23煤礦建設項目必須及時填繪反映實際情況的下列圖紙:
a)建設項目地質和水文地質圖;
b)井上、下對照圖;
c)巷道布置圖;
d)采掘工程平面圖;
e)通風系統圖及安全監測裝備布置圖(新建礦井從二、三期期開始);
f)井下運輸系統圖;
g)排水、防塵、壓風、抽放瓦斯等管路系統圖;
h)井下通信系統圖;
i)井上、下配電系統圖和井下電氣設備布置圖;
j)井下避災路線圖。
24露天煤礦建設必須及時填繪反映實際情況的下列圖紙:
a)地形地質圖;
b)工程地質平面圖、斷面圖,綜合水文地質平面圖;
c)采剝工程平面圖、斷面圖;
d)排土工程平面圖;
e)運輸系統圖;
f)輸配電系統圖;
g)通信系統圖;
h)防排水系統及排水設備布置圖;
i)邊坡監測系統平面圖、斷面圖;
j)井工老空與露天礦平面對照圖。
25煤礦建設項目必須有礦山救護隊為其服務。
26煤礦建設單位、施工單位應根據工程進展情況組織編制應急預案,成立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指定兼職應急救援人員,配備必要的救援器材、設備,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正常運轉。
應急救援領導小組應根據具體情況及時修訂應急預案,每年必須至少組織一次礦井救災演習。
27煤礦建設項目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施工單位必須立即報告上級主管單位和項目建設單位,由項目建設單位按國家規定向有關部門報告。
篇3:實行煤礦安全精細化管理規范
煤礦安全管理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各級管理者的盡心盡責,全體員工的廣泛參與,更需要資金、技術的支撐和法律法規的保障,煤礦安全生產涉及到方方面面,物的不安全狀態,人的不安全行為,環境的不安全因素,以及管理上的缺陷,是影響煤礦安全生產的四大因素,只要其中一個環節斷鏈,隨時都有可能發生事故。安全管理是一項基礎工作,需要有一整套完整的制度和機制去加以約束和激勵,并在生產實際中加以落實,并嚴格兌現。下面就安全管理制度的完善、員工作業行為的規范以及加強現場安全管理,談談我們的一點看法。通過不斷實踐,我們認為:安全管理的精細化離不開安全生產規章制度的完善和創新、員工作業行為的不斷規范化和標準化,以及現場監督檢查的經常化和具體化來實現。
一、不斷健全和完善各種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企業制度是企業的憲章,是企業的治本之策,也是企業員工的行為準則。它具有規范性,同時,更具有強制性和約束力,是企業安全生產的保障。健全的規章制度和完善的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可以很好地形成全方位管理、全過程控制和全員性參與的安全管理格局,真正實現從上到下一級抓一級、從下到上一級對一級負責。
按照“安全、安定、提升企業素質,全力打造平安、和諧、精益毛郢”的工作思路,制定全年的安全目標管理規劃。制定了安全管理精細化實施細則,分別就安全風險抵押金及聯保責任、安全管理責任追究、安全質量標準化動態檢查、安全質量考核、“三違”的定性和管理。停止作業牌管理等共七個方面作了具體規定,成為全年安全管理的綱領性文件。
強化制度化建設,進一步完善落實各項規章制度、科區聯席會議制度、班前會責任確認制度、關于加強干部工作作風的管理規定、科(區)長、書記記分考核制度、質量標準化動態檢查制度,作為五項制度并嚴格考核,提高全員的安全質量責任意識。不定期的對地面,井下單位進行抽查,并每月進行通報。真正從源頭上確?!叭巳?、事事、時時、處處”都有嚴謹、規范的制度來約束。相反,如果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必將在安全管理中出現這樣那樣的漏洞和不足,定會給安全生產帶來不利的影響。上半年,全礦井下消滅了重傷以上事故,輕傷1人次,安全形勢較為穩定。
二、規范員工作業行為,提高礦井質量標準化水平,大力夯實安全基礎工作
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是建立煤礦安全長效機制的根本途徑。搞好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當然離不開有嚴格的檢查驗收標準、具體的目標管理、完善的考核辦法等等。但是,加強員工業務技能培訓,規范員工現場作業行為,增強員工質量標準化意識尤為重要。
堅持以人為本,努力使每個職工做到由“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轉變。
加強安全技能培訓,增強三個能力,即有計劃地抓好文化知識培訓,全面提高職工掌握安全知識和安全技術技能的能力;堅持課堂教育、現場教育相結合,抓好安全基礎知識、三大規程、安全技術和典型經驗的學習培訓,使井下職工人人熟記安全知識,精通安全技術、做到準確判別和預測現場安全隱患,提高自我防護和互保能力;切實抓好質量標準、崗位作業標準、技術規范和技術標準的貫徹培訓,做到上標準崗,干標準活,提高職工規范化管理和標準化操作的能力。真正把安全質量問題消滅在萌芽狀態。
為了豐富培訓內容,創新培訓載體,在生產一、二線單位利用班前會、周六安全學習日時間,開展“每日一題”、“每周一案例”、“每月一考核”、“每季一評比”的“四個一”活動,嚴格考核,檢查制度。對取得優勝的單位給予一定的獎勵,提高了廣大員工的安全技術素質和安全責任意識,為打造一支“精一、會二、通三”的員工隊伍奠定基礎。
強化現場安全質量管理,消除臨時、突擊達標觀念,牢固樹立“安全第一,質量為本”的思想,以井下環境治理為突破口,提高員工按章操作的自覺性。合理優化、量化施工工藝流程,在采掘區隊現場懸掛作業流程圖板,每一道工序都有具體的規定說明,每一道工序都有規定的時間段并可根據不同的地質條件進行調整,真正做到細化、量化、安全生產的全過程。精細到每一項工作、每一個崗位都有章可循、有量可計、有質可考。
在井下采煤、掘進、機電、運輸、通風專業實施“亮點”工程培育,采煤可以是兩巷、工作面車窩大棚管理等,掘進可以是頭面七條線管理,斜巷設施等;機電、運輸可以是系統、管線吊掛,硐室設施等;通風可以是風筒管理、通風設施等。通過實施,起到了以點帶面的作用。有力地推動了我礦質量標準化水平。
相反,如果我們不重視提高職工操作水平,不重視規范職工作業行為,不重視增強職工安全質量責任意識,有的職工就會持有經驗主義、僥幸心理,就會埋下安全隱患;將給安全生產帶來各種不安定的因素,最終釀成各種事故。
三、強化現場監督檢查,促進安全管理精細化工作深入實施
加強現場安全監督檢查,及時發現并消除現場存在的各類安全隱患,是抓好安全生產的關鍵環節。進一步強化干部現場跟班,跟班的時間、匯報的地點均作了明確規定。跟班干部與工人同上同下、跟班到點,做到及時發現并處理現場出現的安全隱患,將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
加大動態檢查力度,不定期對井下各生產系統、采掘頭面進行動態抽查,查出的問題及時聯系到責任單位限期進行整改。另一方面,安監處與勞動人事部門聯合對干部現場跟班、特種作業人員上崗情況進行檢查,與礦工會一起組織職工代表井下巡視安全。另外,安監處還充分利用休息日時間,組織大班安監人員對井下出煤系統進行突擊檢查,對“三違”行為給予嚴厲打擊。使“三違”和事故均有了明顯下降。
為真正實現“控制全過程,班班達標準”,強化班組安全管理,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制,牢固樹立“事故是可防可控”的觀點,在采掘區隊開展班評估驗收整治活動。通過專項整治活動的開展,提高區隊現場管理水平,強化現場跟班區隊長的安全質量意識,本文來自文秘之音網真正實現在現場消滅安全質量事故,在源頭上杜絕安全隱患。重點對現場交接班驗收及現場存在的隱患整改情況進行檢查,另一方面對收集上來的評估表,對照安監員小班監察記錄,大班監察記錄,井口信息卡進行綜合、評定,存在的問題及時通報。
加強小班安全巡回檢查工作,嚴格控制生產全過程。為此,專門印制了《安監處精細化實施標準》小冊子,要求每一個安監員認真學習,熟練掌握,嚴格對照標準要求,認真履行自己的監督檢查職責。《實施標準》分別就安監員的首要標準、應知應會、各專業必查項目及要求、基本行為、工作責任、工作程序、評價考核等七個方面的具體標準進行了規范。另外,小班安監員每班下井隨身攜帶本專業檢查表,對沿途及頭面的安全質量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聯系落實整改,現場不能馬上整改的及時反饋,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限期進行整改,并跟蹤落實整改情況,做到隱患閉合管理。同時,實行走動式管理,對小班安監員現場交接班、每班三匯報等時間、地點都作了具體規定。
通過對現場管理定量規定和全過程監控,使我礦的安全生產形勢有了持續穩定的發展??傊?安全是煤礦永恒的主題,是煤礦最大的政治,是職工最大的福利。安全工作是煤礦各項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抓好煤礦各項工作的前提,我們只有進一步完善管理、做到以人為本,細化、量化各項安全指標,并認真進行落實實施,才能更好地促進煤礦安全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