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監護管理制度范本

監護管理制度范本

2024-07-22 閱讀 5952

一、監護人職責

1、用火監護人應有崗位操作合格證,應了解用火區域或崗位的生產過程,熟悉工藝操作和設備狀況;應有較強的責任心,出現問題能正確處理;應有處理應對突發事故的能力。

2、應參加由安全監督管理部門培訓組織的用火監護人培訓班,考核合格后由安全監督管理部門發放用火監護人資格證書,做到持證上崗。

3、在接到“中國石化用火作業許可證”后,應在安全技術人員和單位領導的指導下,逐項檢查落實防火措施;檢查用火現場的情況;用火過程中發現異常情況應及時采取措施;監火時應佩戴明顯標志;用火過程中不應離開現場。

4、當發現用火部位與“中國石化用火作業許可證”不相符合,或者用火安全措施不落實時,用火監護人有權制止用火;當用火出現異常情況時有權停止用火;對用火人不執行“三不動火”又不聽聽勸阻時,有權收回“中國石化用火作業許可證”,并報告有關領導。

二、監護管理制度

監護管理制度是保證人身安全及操作正確的主要措施。執行工作監護制度為的是使工作人員在工作過程中有人監護、指導,以便及時制止違章作業、違反勞動紀律的行為,杜絕和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監護人應熟悉現場的情況,應有工作的實際經驗,其安全技術等級應高于操作人。

1、完成工作許可手續后,監護人應向工作班人員交待現場安全措施、重點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項;監護人必須始終在工作現場對工作班人員的安全認真監護。

2、監護員負責作業現場設備、設施使用監督工作,并監督無關人員不得進入作業現場,作業人員穿戴好勞動保護用品。

3、發貨作業現場兼職監護員

(1)付油作業現場兼職監護人員,監督進入發貨現場司機穿戴好防靜電工作服、戴好安全帽。負責指導車輛進入正確貨位,車輛停置后,放置作業指示牌。

(2)監督靜電接地連接,放置好發油鶴管和防溢油探頭,通知發貨員開始發貨。發貨期間,巡視車輛及付油設備,發現異常,立即停止付油。

(3)發貨完備后,監護人負責指揮車輛離開,檢查作業現場,設備回復原位。

4、工作負責人或工作票簽發人,應根據現場的安全條件、施工范圍、需要等具體情況增設專人監護和批準被監護的人數;專責監護人不得兼做其它工作。

5、工作期間,監護員若因故必須離開工作點時,應指定代替人,交代清楚,并告知工作班人員;返回時,也應履行同樣的交接手續;監護員需長時間離開,應由原工作票簽發人變更新的監護員,兩工作監護員應做好必要的交接。

6、值班員如發現監護員違反安全規程或任何危及工作人員安全的情況時,應向工作負責人提出改正意見,必要時可暫時停止工作,并立即報告上級。

篇2:八一醫院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第一醫院重癥監護病房醫院感染管理制度

重癥監護病房(ICU)的消毒隔離除病房消毒隔離制度外還應遵守以下規定:

1布局合理,分治療室(區)和監護區。治療室(區)內應設流動水洗手設施,監護區每床使用面積不少于9.5m2。

2、每天進行空氣消毒。

3、患者的安置應將感染患者和非感染患者分開,特殊感染患者單獨安置。診療護理活動應采取相應的隔離措施,控制交叉感染。

4、工作人員進入ICU要穿專用工作服、換鞋、戴帽子、戴口罩、洗手,患有感染性疾病患者不得進入。

5、嚴格執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認真洗手或消毒,必要時戴手套。

6、注意患者各種留置管路的觀察、局部護理與消毒,加強醫院感染監測。

7、加強抗感染藥物的應用管理,防止患者發生菌群失調;加強細菌耐藥性監測。

8、加強急救設備的管理與消毒,保證各急救物品的完好,防止交叉感染。

9、嚴格探視制度,限制探視人數;探視者應更衣、換鞋、戴帽子、戴口罩,與患者接觸前要洗手。

10、對特殊感染或高度耐藥菌感染的患者,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

11、ICU的空氣、物表、工作人員手每月做生物監測1次。

篇3:五一醫院醫院重癥監護室消毒隔離制度

第一醫院醫院重癥監護室消毒隔離制度

一、監護室內應有安靜、舒適及隔離的環境,布局流程合理,明確分為治療區和監護區、醫護生活辦公區、污物處理區,以保證病員的安全,防止交叉感染。

二、設足夠的流動水洗手設備或速干手消毒液等消毒設施。安設循環風紫外線空氣。

三、監護室內謝絕家屬探望,有特殊情況隨時與工作人員聯系。進入監護室的工作人員必須更換拖鞋、衣、帽;外出時更衣。非工作人員不準隨意進入監護室。

四、每日用消毒液擦拭門窗、桌、椅、床、柜以及拖地兩次;每日定時進行空氣消毒,時間至少在1小時以上;每周室內徹底清掃一次,各種裝備、儀器的表面,定時用清水擦拭,經常保持清潔。

五、每季度對環境、物表以及消毒液進行微生物監測一次,對不合格的指標或接近標準的指標,必須做分析并再次監測,直至合格。

六、每日檢查各類治療包的有效期、器皿及用物,每周滅菌一次。各類穿刺導管放置期限不超過三天(冬天不超過五天)。

七、使用呼吸機時間較長的病人應標明啟用時間,定時更換管道,最長使用時間不得超過7天;呼吸機管道每次使用后,及時用水沖洗干凈并迅速晾干,放入消毒液中浸泡消毒后,將其導管清洗干凈,涼干后注明消毒時間,按時間順序擺放于治療盤內,用無菌治療巾覆蓋并存放于治療柜內備用,最長有效期不得超過7天。

八、嚴格執行無菌操作規程,認真洗手;接觸血液、體液、分泌物、排泄物等可疑污染操作時應戴手套,操作結束時立即脫掉手套并洗手。

九、特殊感染或高危感染病人,尤其要作好針對性的消毒隔離措施以及職業防護措施。

十、患者轉出ICU、監護室后,必須進行床單元的終末消毒,其它物品按病室消毒隔離措施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