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路機安全操作技術
正確地使用壓路機,首先是應對司機進行崗前培訓,使其具有所必需的理論知識和操作技能。司機在使用壓路機的過程中,應注意到工前準備,啟動運行,停車存放和吊裝運送等各個環節,并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一、壓路機工作前的準備為了保證壓路機能可能靠地工作,在事先應檢查下列各項,并將發現的不正常現象予以消除。在確認安全正常后,方可啟動。(1)按儀表盤說明熟悉各操縱機構的位置和操縱動作。(2)檢查各聯接部位的緊固件不應有松動現象。(3)發動機的燃油、潤滑油、冷卻水加足,并檢查有無管接頭松脫與漏損現象。(4)蓄電池電量充足,發動機啟動電路暢通。(5)液壓油箱儲油足夠,油管接頭無松脫滲漏現象。(6)變速器、分動箱、驅動橋、輪邊減速器及振動室的油位在正常范圍內。(7)傳動皮帶松緊程度得當。(8)制動系統工作可靠。(9)輪胎充氣壓力符合要求。(10)調節刮泥板,使之貼近輪面,但不應壓得太緊。不需刮泥時可將其抬起。(11)將差速鎖和轉向鎖脫開。(12)需調節壓路機的靜線壓力時,可按說明書要求加載配重物。(13)需使用灑水時,應加滿水箱。(14)若在夜間或霧天工作,應確認照明設備有效。(15)長時間停放后再度使用,應檢查液壓油和潤滑油是否變質,必要時更換新油。二、啟動發動機首先將換向操縱手柄和振幅選擇開關置于中位。對于機械傳動壓路機,還應將變速操縱桿置于空檔,并脫開主離合器。合上電源開關,打開燃油箱與液壓油箱的開關閥,然后按發動機說明書的程序啟動發動機,并怠速空運轉暖車4~5min。在此過程中,應注意觀察電壓表、液壓油溫表、發動機油溫表和水溫表的讀數是否正常,以及油壓報警燈和空濾器報警燈是否熄滅,若發現異常,應立即停車進行檢查維修。水冷發動機在寒冷天氣啟動有困難時,應將潤滑油和冷卻水預熱到60~80℃再注入。三、壓路機的運行與作業壓路機司機應按如下的程序開動壓路機和進行壓實作業。(1)松開手制動器。(2)將變速桿置于低速檔位。(3)按需要將振幅選擇開關置于相應位置。(4)確認壓路機運行無障礙物。(5)按既定方向開動壓路機起步運行。對機械傳動壓路機,應在主離合器脫開的情況下振動換向操縱桿掛檔,再松開主離合器踏板并逐漸加大油門,壓路機就起步運行。主離合器在接合或脫開時應平穩緩和,不應用力過猛。接合時必須使踏板能回到原位,以便離合器片能完全接合。分離時必須將踏板踩到底,以便離合器片能完全脫離。在操作時必須防止離合器處于半離合狀態,以免摩擦襯片燒損。對液壓傳動壓路機,應先提滿發動機轉速,然后直接輕移換向操縱桿起步,并用此桿的推拉位置來改變壓路機的行走速度。(6)左右轉動方向盤及試剎車,檢查轉向功能與制動功能是否靈活正常,有問題的要調整。(7)壓路機需要變速運行時,機械傳動壓路機應先脫開主離合器再進行操作,液壓傳動壓路機應在換向操縱桿中位時進行操作。壓路機進入正常運行時,不得用發動機怠速的方法改變其行走速度,以免影響振動頻率和轉向靈活性。(8)壓路機進入作業面進行壓實施工。根據鋪層材料和施工工藝所規定的工作速度、振動參數和碾壓遍數往復滾壓工作面,并操縱振動開關進行振動壓實。在振動壓實過程中,改變壓路機運行方向應先關斷振動,待壓路機反向開動后再起振;在振動接入時不能轉換振幅選擇開關,需要改變振幅時必須先關斷振動,稍等幾秒鐘后才能轉換振幅,然后重新起振。對有自起振功能的壓路機,也可以使用振動選擇開關自行起振。(10)壓實瀝青混凝土路面時,應使用操縱開關及時噴灑乳化劑或水。壓路機在運行和作業過程中,司機應始終注視其運行方向,并利用方向盤隨時調整。還應注意觀察各種儀表讀數是否處于正常范圍,及各種報警裝置有無反映。壓路機發生任何故障,均應立即停車修理。四、壓路機的制動與停車機械傳動壓路機均設有腳制動器,可用于壓路機運行過程中的制動停車。液壓傳動壓路機在正常情況下將換向操縱桿置于中位即可實現工作制動,遇有緊急情況可通過腳踏板或手動開關操縱應急制動器剎車。壓路機緊急制動停穩后,應立即松開制動器。壓路機工作完畢,應按下列程序停車。(1)停止振動。(2)將換向操縱桿置于中位,使壓路機停止運行。對于機械傳動壓路機,扳動換向操縱桿之前應先脫開主離合器。(3)調節發動機油門,使發動機低速運轉幾分鐘。(4)操縱熄火捏手,使發動機停止運轉,并將啟動旋鈕轉至“0”位。(5)接合手制動器。(6)關閉燃油箱與液壓油箱的開關閥,拉開電源開關。在寒冷季節,停車后應將發動機的冷卻水及壓路機的配重水與灑水全部放掉,或加注防凍液,以防冰凍。五、壓路機的停放、吊裝與運送(1)壓路機應停放在安全地帶,不要停放在施工現場及坑洼積水處。(2)壓路機停放在路旁時,應確認不會引起交通事故,在夜間應設置信號燈。若在斜坡上停放,應在車輪下塞上止動楔塊或類似物件,以防壓路機滑動。(3)壓路機每次作業完畢,應用煤油清洗掉機器上的灰塵污物。較長時間停放的壓路機,應放掉所有的水,并作適當維護保養。(4)振動壓路機停放超過一個月,就應用支承工具將框架抬起,但抬起的程度不能使振動輪離開地面,以防引起減振塊損壞。(5)輪胎壓路機或輪胎驅動壓路機長期存放,其輪胎應處于充氣狀態,并將車架墊起,使輪胎不再承受負荷。(6)壓路機的存放地點應干燥而不露天,或者用防雨布遮蓋好,并且檢查在附近不得有易燃品及其它無關雜物。(7)吊裝壓路機時應先將轉向鎖扣緊,避免兩節車架有相對轉動。吊鏈或鋼絲繩的長度應是以使駕駛室不會受到擠壓。(8)除壓路機說明書上有拖引說明者外,一般的壓路機都不會允許牽引運送。短距離的運送可以行駛轉移,20Km以上者應使用平板車運送到目的地。壓路機在平板車上也應扣緊轉向鎖、拉緊手制動,并塞定車輪及用鐵絲固定住車架。六、壓路機的保養要點一般,壓路機的例行保養由駕駛人員獨立完成;一級保養工作以駕駛人員為主,在保修人員的指導和協助下完成;二級、三級保養及特殊保養則主要由保修人員承擔、駕駛人員配合完成其中所包括的例行保養和一級保養的作業項目與內容。壓路機的例行保養和一級保養可在作業現場完成,二級、三級及特殊保養則應在保修車間或保修廠(場)內進行。禁止在現場露天條件進行高號保養。壓路機技術保養一般分為例行保養、定期保養、特殊保養三類。1.例行保養例行保養也稱班次保養,簡稱例保。它是指每班作業前、作業后及作業中間歇時,對壓路機所做的技術保養工作。例行保養以檢查為主,輔以必要的潤滑、緊固、調整和補充油、水、電的工作。例行保養的內容主要有:1)檢查各機構、系統,主要零部件,隨機工具及附件的完整齊備情況。2)檢查燃油、潤滑油、液壓油、冷卻水的質和量,不足時予以補充。3)檢查蓄電池連接線、電解液密及液面高度、存電情況等,不正帶時予以調整與補充。4)檢查壓路機有無漏油、漏水、漏氣、漏電現象,若有,則應查明原因,及時修復。5)檢查和緊固碾壓輪、振動裝置、傳動機構、操縱機構及柴油機等關鍵部位的螺栓、銷軸等。6)檢查和調整壓路機的配重,輪胎氣壓等。7)做好壓路機全機潤滑工作。2.定期保養按壓路機累計工作時間的長短,定期保養分為一級保養、二級保養和三級保養。一般,一級保養,壓路機累計工作時間間隔為100~150h;二級保養,壓路機累計工作時間間隔為500~600h;三級保養,壓路機累計工作時間間隔為1000~1200h。1)一級保養一級保養簡稱一保,它屬于低號保養。一級保養的目的是維護壓路機的完好,確保兩次一保間隔期內正常運轉一般,一級保養以清潔、潤滑、緊固為主,輔以必要的調整。一級保養的內容主要有:(1)實施例行保養的內容。(2)清洗柴油機機油泵集濾網。(3)清洗空氣濾清器、柴油濾清器等。(4)清除冷卻水箱和機油散熱器芯片和外表的灰塵與油污。(5)清洗機油濾清器、液壓油濾清器、曲軸箱通氣濾網等。(6)清除各部分的灰塵和油污,疏通變速器、液壓油箱、柴油箱、蓄電池等處的通氣孔。(7)用溫水沖洗蓄電池外部,檢查蓄電池技術狀況。(8)檢查和調整各部位傳動皮帶、鏈條的張緊度。(9)檢查和緊固各部位螺栓、銷軸等。(10)按使用說明書或潤滑圖表的規定進行全機潤滑。2)二級保養二級保養簡稱二保,它也屬于低號保養。二級保養的目的是保持各機構、系統和主要零部件良好的工作性能,確保壓路機在兩次二保間隔期內能正常運轉。一般,二級保養以檢查、調整為主,輔以更換易損零件的工作。二級保養的內容主要有:(1)實施一級保養的內容。(2)檢查和調整噴油器的噴油壓力及噴油霧化質量。(3)檢查和調整噴油泵的噴油提前角及供油情況。(4)檢查和調整柴油機的氣門間隙。(5)檢查冷卻水泵工作情況,必要時更換封水圈。(6)檢查氣缸套阻水圈是否漏水,必要時更換或修復阻水圈。(7)根據情況更換柴油濾清器、機油濾清器、空氣濾清器的紙質濾芯。(8)清洗柴油機冷卻系(水冷)。(9)檢查和調整主離合器、換向離合器、制動器的間隙和技術狀況。(10)檢查傳動機構齒輪嚙合情況和軸向間隙,必要時予以調整。(11)檢查碾壓輪的軸向間隙,必要時及時調整。(12)檢查操縱機構各鉸接銷軸及孔的磨損情況,必要時,予以更換或調整。(13)檢查刮泥板磨損程度,若磨損到原始寬度1/2時,應更換新刮泥板。(14)檢查叉腳鉸接軸,轉向鉸接軸的磨損程度,必要時,可沿圓周方向轉過90°裝復繼續使用或更換新件。(15)檢查和調整機油壓力、液壓系統工作壓力。(16)檢查各部位油封、密封圈密封情況,必要時,可更換新件。(17)檢查振動輪橡膠減振器的技術狀況,必要時,更換新件。(18)檢查和調整電氣設備。(19)清除排氣管及消聲器內的積碳。(20)排除發現的故障和采取控制機件繼續劣化的措施。(21)按規定進行全機潤滑二級保養的檢查和調整工作,一般是以不解體總成的檢查調整為主。3)三級保養三級保養簡稱三保,屬于高號保養。三級保養的目的是對關鍵部位進行徹底檢查,發現和消除故障隱患,確保壓路機在兩次三保間隔期內能正常運轉。一般,三級保養以總成解體檢查、調整,消除故障隱患為主,輔以部分零部件的修復、更換工作。三級保養是對壓路機所做的全面技術保養。七、壓路機常見故障分析壓路機常見故障見前發動機及底盤故障分析,這里僅介紹壓路機液壓轉向系統及振動輪常見故障(一)液壓轉向系統常見故障分析液壓轉向系統出現故障時,一般應先從液壓油泵和轉向油缸開始依次向轉向器進行分析判斷,確定故障所在。壓路機液壓轉向系統的常見故障主要有:1.轉向動作慢、無力造成轉向動作慢、無力的原因主要有:1)液壓油泵供油不足造成液壓油泵供油不足的原因可能是:(1)液壓油箱貯油量過少或濾清器堵塞,造成液壓油泵吸油不足。(2)液壓油溫度過高或粘度小,造成液壓油泵內漏增多,容積效率降低。(3)液壓軸泵的零件嚴重磨損,造成油泵排量過低。(4)液壓油泵傳動皮帶過松,油泵未能達到正常工作轉速。液壓油泵的技術性能可按本章第一節介紹的方法進行檢測,確定故障原因后,予以排除。若液壓油泵供油嚴重不足,則應將柴油機熄火,再檢查,以免使油泵燒損。2)轉向油缸工作不佳轉向油缸工作不佳主要表現為:(1)液壓油外漏。主要是油缸端蓋、接頭密封不良,活塞桿油封損壞等原因所致。(2)轉向油缸嚴重內漏。主要是活塞、缸筒嚴重磨損,缸筒變形,皮碗老化、開裂等原因所致。轉向油缸有外漏現象,可緊固連接螺栓和接頭或更換密封墊和油封。若轉向油缸內漏嚴重,則應采取適宜的修復方法修復或更換相關零件,以恢復其正常的配合間隙(表7-3)。3)溢流閥(限壓閥)開啟壓力低或關閉不嚴,使系統內工作壓力過低,造成轉向動作遲緩無力,油溫增高,轉動方向盤感覺沉重(轉閥式轉向器)。造成溢流閥(限壓閥)開啟壓力低或關閉不嚴的原因主要是:彈簧彈力不足或折斷;閥與閥座密封面嚴重磨損或夾有雜質。4)雙向緩沖閥單邊卡死在開啟位置或密封不平,使溢流閥塊處產生較大的噪聲,液壓油溫度升高,造成轉向動作遲緩無力。5)轉向器滑閥、轉閥等偶件嚴重磨損,使轉向器內漏過多,造成轉向動作遲緩無力。6)轉向壓輪立軸或鉸接軸軸向間隙過小。軸承損壞,使轉向壓輪偏轉受阻,造成轉向動作遲緩無力。液壓轉向系統出現轉向遲緩無力的故障時,一般是從液壓油、液壓油泵、轉向油缸到轉向器依次診斷,確定故障原因后,酌情排除。2.液壓油中有泡沫造成空氣混入液壓轉向系統的原因主要有:1)液壓油箱油量過少。2)濾清器濾網堵塞。3)液壓油箱通氣孔堵塞。4)液壓油管連接不嚴密。5)液壓油泵油封損壞。6)添加液壓油時方法不正確,使空氣混入液壓油。若混入少量空氣,可使柴油機熄火,靜置一段時間后,將空氣排出。若液壓油中混入大量空氣,則應更換新液壓油,并注意排凈系統內的空氣。3.轉向沉重所謂轉向沉重是指采用轉閥式轉向器的液壓轉向系統,在轉動方向盤時,感覺很吃力,甚至轉不動方向盤。造成轉向沉重的原因不同,所反映的故障現象也不同。轉向沉重的故障現象和產生的原因主要有:1)慢轉方向盤較輕,快轉則感覺沉重慢轉方向盤時感覺正常,而快轉方向盤時感覺沉重,這主要是因為液壓油泵供油不足所致。造成液壓油泵供油不足的原因,參閱前面的介紹。2)快轉、慢轉方向盤均感覺沉重,并且轉向動作遲緩引起快轉、慢轉方向盤均感覺沉重,并伴有轉向動作遲緩,這一故障現象的原因主要是轉向器單向球閥卡死在開啟位置或關閉不嚴。若用手錘輕輕敲擊安裝單向球閥位置的轉向器閥體,一般能使單向球閥在液壓油進油壓力的作用下關閉,消除故障現象。若不奏效,則應拆下單向閥清洗,并用鋼球沖擊閥座后,裝復。3)轉向油缸無負荷(不與轉向臂連接)時,轉動方向盤感覺較輕,轉向油缸重負荷(與轉向臂連接)時,轉動方向盤感覺沉重。引起此故障是現象的原因主要是液壓轉向系統工作壓力過低。此時應調整溢流閥或清洗溢流閥。4.轉向失靈轉向失靈主要表現為:1)壓路機跑偏引起壓路機跑偏的原因主要是轉向器不能自動回復中位。對于滑閥式轉向器而言,可能是回位彈簧彈力不足或折斷,閥桿滑動卡滯,平衡孔堵塞,操縱桿運動不靈活。對于轉閥式轉向器而言,可能是彈簧片折斷,撥銷彎曲,方向盤軸與閥芯同軸度超差或頂死。2)一側能轉向,另一側不能轉向或動作遲緩引起壓路機一側能轉向,而另一側不能轉向或轉向動作遲緩的原因主要有:對于滑閥式轉向器而言,主要是因為閥桿滑動受阻,操縱拉桿調整不當,使滑閥操縱不能到位所致。對于轉閥式轉向器而言,主要是因為雙向緩沖閥單邊卡死及關閉不嚴,溢流閥、緩沖閥開啟壓力過低。一般可通過清洗和調整,以排除轉向器上述故障。3)方向盤自動轉動或左右擺動轉閥式轉向器會產生方向盤自行轉動或左右擺動,無法實行轉向操作。這主要是由于裝配轉向器時,聯接軸與轉子的裝配位置不對,引起配流紊亂所致。必須參閱圖7-19所示重新裝配轉向器。(二)振動輪的常見故障分析1.振動輪不振或振動力弱造成振動輪不振或振動力弱的原因可能是:1)傳動皮帶過松或損壞。2)起振離合器打滑。3)液壓油泵供油不足。4)起振控制閥嚴重磨損或卡滯,電磁控制閥損壞。5)液壓馬達嚴重磨損或漏油,聯軸器損壞。6)液壓油箱油量少,液壓油粘度低,液壓系統工作壓力低,液壓油管破裂或接頭漏油。7)減振器老化變硬,彈性降低。根據振動輪的具體結構和故障的情況,予以調整、修復或更換相關的零部件。2.振動效果差所謂振動效果差,即振動出現非正常的振顫、噪聲及機身或框架嚴重振動。造成振動效果差的原因可能是:1)減振器受油脂侵蝕,變軟或斷裂。2)減振器、液壓馬達及其它部位的連接螺栓松動、折斷。3)軸承松曠或損壞。4)鉸接轉向節松曠。5)固定偏心塊松動或活動偏心塊嚴重磨損。6)液壓油品質劣化或油中混入空氣、水分。7)振頻調節不當,處于機身或框架共振臨界點附近。8)刮泥板貼合過緊。根據具體故障原因,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排除。表9-15?液壓懸掛系統故障排除故障現象故障原因排除方法無負荷能提升有提升不能增長或提升緩慢1.提升器殼體內油面太低2.油路內吸入大量空氣3.吸油濾清器堵塞4.安全閥壓力過低5.油缸密封圈損壞6.油泵嚴重內漏(1)齒輪軸套端面磨損或拉傷(2)軸套端面密封圈損壞1.加至規定油面2.排除低壓油路中的泄漏點3.清洗濾網4.調節安全閥5.更換6.(1)維修或更換(2)更換密封圈無負荷不能提升1.液壓油泵吸不上油,系統內無油壓(1)提升器殼體內嚴重缺油(2)油管接頭密封圈損壞,或液壓油泵自緊油封密封不良2.油缸密封圈損壞或失效3.回油閥卡死在開啟位置4.安全閥關閉不嚴(1)彈簧折斷,或彈力不足(2)安全閥錐面上有臟物或嚴重磨損1.(1)加油至規定油面(2)更換2.更換3.清洗或更換4.1)更換(2)清洗或更換提升器不能下降1.主控制閥卡提升位置2.下降速度調節閥處在全關閉狀態1.清洗2.旋回調節手輪,使下降速度調節閥處于開啟狀態機具靜沉降過大或提升后有顛動現象(點頭)1.主控制閥與閥套嚴重磨損,使之密封不良2.油缸拉毛。活塞與油缸密封不良3.單向閥密封不嚴4.安全閥密封不嚴5.配用的農具不合規格,超過規定重量6.機油不合規格,粘度或油溫過高,內部泄漏增加1.更換零件2.更換密封圈或油缸活塞3.清洗或修理4.研磨、檢查彈簧性能,必要時更換5.應使用規定的配套農具6.用規定牌號機油,注意油溫。
篇2:路基壓路機的作業安全規定
1、先看清壓路機前后左右無障礙和人員后才能啟動。
2、變換壓路機前進后退方向應待滾輪停止后進行,嚴禁利用換向離合器作制動用。
3、壓路機靠近路堤邊緣作業時,應根據路堤高度留有必要的安全距離,碾壓傍山道路時,必須由里側往向外側碾壓。上坡時變速應在制動后進行,下坡嚴禁脫檔滑行。
4、兩臺以上壓路機同時作業,其前后間距不得小于30cm;在坡道上列成縱隊行駛時,其間距不得小于20m。
5、振動壓路機還應遵守如下規定:
①起振和停振必須在壓路機行走時進行;在堅硬路面上行走,嚴禁振動。
②碾壓松軟路基,應先在不振動情況下碾壓1至2遍,然后再進行振動碾壓。
③換向離合器、起振離臺器和制動器的調整,必須在離臺器脫開后進行;在急轉彎時不得用快述檔;嚴禁在尚未起振情況下調節振動頻率。
篇3: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壓路機司機
一、認真貫徹落實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執行安全操作規程,保證安全生產。
二、工作前檢查機械燃油、潤滑、冷卻水液壓油是否充足,機械部件連接是否堅固,齊全有效。
三、在新填筑的路基上進行碾壓時,應事先清除障礙物,應從中間向兩側碾壓,滾壓路面應基本平整。
四、兩臺以上壓路機同時碾壓時,其間距不得小于3米,坡道上縱隊行駛間距不得小于20米。
五、嚴禁用壓路機拖拉其它機械或物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