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組行走部剔液壓螺絲安全技術措施
一、工程概況:
工作面正常回采經過F107斷層,因斷層處巖體較硬,機組割矸通過時震動大,導致固定機組行走部處一條液壓螺絲折斷。為了保證工作面正常生產,現決定將折斷在機組行走部內的液壓螺絲取出并更換新液壓螺絲。為保證施工安全順利經行特制定本安全技術措施。
二、施工時間:
2012年7月25日-2012年8月23日
三、施工組織:
項目負責人:
技術負責人:
機電負責人:
安全負責人:
三、施工工藝:
打眼-取折斷液壓螺絲-安裝新液壓螺絲-緊固新液壓螺絲
四、施工工具:
1、普通幫鉆;
2、經過加工后可以套在幫鉆上使用的直柄麻花鉆頭。
3、經過加工后有足夠的長度能將折斷在行走部處的螺絲套住、擰緊、并取出的螺帽。
五、施工過程:
1、大班人員用“圓板牙”在直柄麻花鉆頭尾部磨出纖尾扣,并把加工好的直柄麻花鉆頭安裝在纖尾上;
2、將直柄麻花鉆頭套在幫鉆上后在舊液壓螺孔處打眼至折斷在行走部內的液壓螺絲處;
3、退出鉆機、鉆頭,用加工好的螺帽申進鉆孔中將折斷在行走部中的螺絲套住、擰緊并取出;
4、上新液壓螺絲并緊固
六、危險源辨識:
1、工作人員在操作過程中未執行手指口述,造成人員受傷;
2、工作現場風、水管路及其它工具材料碼放不整齊,導致工作人員被絆倒受傷;
3、鉆機與風管連接處未安設截止閥或停止打鉆時工作人員未關閉截止閥,導致工作人員在取鉆頭或取鉆機時碰觸鉆機開關而造成人員受傷;
4、連接風、水管路時未使用合格的U型銷,風管斷開導致人員受傷;
5、點眼時,工作人員未使用點眼器,造成人員受傷;
6、打眼時,擦出火花且瓦斯超限發生爆炸。
七、安全技術措施:
1、操作人員在施工過程中必須嚴格執行“手指口述”確認法,杜絕因配合不當而造成人員受傷;
2、工作現場標準化必須達標,不準將工具、材料隨便亂扔,以免絆倒或砸傷現場工作人員;
3、連接風、水管路或風管與鉆機連接時,必須使用合格的U型銷;
4、嚴格杜絕戴手套打鉆、拿、取鉆桿,點眼時必須使用點眼器。打眼過程中不準用手抓鉆桿,不準戴手套領鉆;
5、鉆機與風管連接處必須安設截止閥,停止打眼時必須及時關閉截止閥,以免操作人員碰觸鉆機開關傷人;
6、打眼過程中必須有專人用水澆鉆孔處,以免產生火花;
7、所有現場的操作必須在瓦斯低于1%的情況下進行;
8、
八、避災路線:
1、水災、頂板災害避災路線
3219巷→3219巷里程牌1200米處臨時避難硐室→3310面1#橫川
工作面→
3220巷→3220巷21#橫川臨時避難硐室→3310面2#橫川
→3102巷→三盤區永久避難硐室→3101巷→640北大巷→主斜井→地面
2、火災、瓦斯災害避災路線
(1)上風側
工作面→3219巷→3219巷里程牌1200米處臨時避難硐室→3310面1#橫川→3102巷→三盤區永久避難硐室→3101巷→640北大巷→主斜井→地面
(2)下風側
措施巷以里:工作面→3220巷→3220巷21#橫川臨時避難硐室→措施巷→3219巷→3310面1#橫川→3102巷→三盤區永久避難硐室→3101巷→640北大巷→主斜井→地面
措施巷以外:工作面→3220巷→3310面2#橫川→3102巷→三盤區永久避難硐室→3101巷→640北大巷→主斜井→地面
篇2:帶壓堵漏(緊螺絲)安全操作規定
?1目的
為防止帶壓堵漏(緊螺絲)過程中出現管道爆破危及人身安全等事件發生,特制定此規定。
2引用標準及關聯子系統?
3.1引用標準
3.1.2《電業安全工作規程》(熱力和機械部分)
3專用術語定義
無
4執行程序(略)
5.1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
5.1.1堵漏(緊螺絲)前準備
5.1.1.1在壓力管道發生泄漏后,運行人員立即負責建立隔離區域及警告標識,并通知相關專業技術人員,專業技術人員必須立即查明管道泄漏的部位,負責聯系專業帶壓堵漏人員到場進行勘察,以確定補漏工作是否安全可行
5.1.1.2在檢查管道泄漏需進行附加工作時(如扒保溫等),必須辦理工作票手續,做好風險預控,采取隔離、防護措施,否則禁止進行檢查
5.1.1.3泄漏部件突然爆破風險較大、現場就地空間狹小無處躲閃、隔離措施不能可靠執行需停機處理時,必須停機后處理
5.1.1.4勘察后認為帶壓堵漏可行,由專業堵漏單位制定帶壓堵漏必須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由設備維護部專業點檢人員制定帶壓緊螺絲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
5.1.1.5計劃性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工作票要求提前一天上票,發電運行部、燃化除部負責在第二天早會上通報,突發性且急需處理的堵漏工作當天隨時上票處理
5.1.1.6對于低溫低壓管道(溫度低于65°C并壓力小于1.6MPa為界限)工作不執行此規定,但在進行低溫低壓管道堵漏(緊螺絲)工作時必須作好防范隔離措施,由工作負責人對工作的安全性負責
5.1.1.7此規定適用于溫度≥65°ang=EN-US>C或壓力≥1.6MPa的管道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盤根熱緊)工作
5.1.2堵漏時操作要領及注意事項
5.1.2.1帶壓堵漏操作必須由有合法資質帶壓堵漏部門的專業帶壓堵漏人員進行
5.1.2.2該項工作必須有可靠的安全措施,現場勘察后認為帶壓堵漏可行,由專業堵漏單位制定或與設備維護部專業點檢人員共同制定帶壓堵漏必須的技術措施和安全措施,經設備部專業點檢長初審,由安健環部安監人員、生產技術部專業主管審核,公司總工程師或副總工程師簽字批準
5.1.2.3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工作嚴格執行《工作票管理制度》和《動火票管理制度》,發電部、燃化除部工作許可人在確認各項安全措施、技術措施已正確執行情況下方可允許開工。堅決杜絕無票、無安全防范措施進行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盤根熱緊)工作
5.1.2.4現場準備完畢后由當值值長負責召集安健環部安監人員、生產技術部專業主管現場到位與值班員審核安全、技術措施落實情況,并許可開工
5.1.2.5帶壓堵漏(帶壓緊螺絲)工作必須指派專人進行監護,堵漏工作開始前工作負責人和部門安健環專責人以及相應的點檢人員必須到現場檢查安全技術措施確已可靠執行,其逃生路線暢通、簡捷,堵漏(緊螺絲)人員防護用具確已正確佩戴,警告標識已正確設置,隔離區域已正確建立,開工后工作負責人進行全過程監護,部門安健環專責人及相關點檢人員進行安全和技術措施抽查并進行現場風險提示
5.1.2.6開工后,現場監護人員在安全地點進行遠方監控,其它無關人員禁止進入隔離區域
5.1.2.7盤電公司安健環部安健環監察人員、生產技術部專業主管、部門安健環專責人在泄漏原因不明、技術方案未落實、安全措施未到位的情況下,有權停止工作
5.1.3堵漏后的監督事項
5.1.3.1對于帶壓堵漏后又發生泄漏的漏點,專業技術人員與專業帶壓堵漏人員必須對漏點進行新的風險評估、分析泄漏原因、評估卡具是否能再次充壓,在原因不明、卡具不能再次充膠的情況下禁止帶壓堵漏工作,只是補膠工作的可執行原安全技術措施,對于重新進行卡具制作及堵漏工作的按本規范執行程序第5.1.1-5.1.2條規定進行
5.1.3.2帶壓堵漏焊接補漏工作所采用的鋼材和焊接材料,必須根據泄漏部件的工作溫度和工作壓力進行強度核算,以保證其工作性能。補漏工作由于受汽水影響,焊接質量不能保證長期運行使用,堵漏后專業人員加強對焊接補漏工件的監督檢查工作,并利用設備停運機會進行徹底處理或更換
5.2帶壓緊螺絲操作要領及注意事項
5.2.1熱力系統帶壓緊螺絲工作必須使用標準把手,在任何情況下不允許接長把手進行操作
5.2.2第一次熱緊螺絲,每個螺絲只允許旋轉螺母三分之一周(120°),然后觀察其熱緊效果
5.2.3第二次熱緊螺絲,每個螺絲只允許旋轉螺母半周(180°),然后觀察其熱緊效果
5.2.4兩次熱緊后,如泄漏減弱,可重復5.2.2、5.2.3的操作
5.2.5兩次熱緊后,如無明顯的效果,應停止工作,由安健環部、生產技術部、設備部三方專業主管重新進行風險評后再決定是否可繼續進行該項作業
5.2.6任何情況下的帶壓緊螺絲,每個螺母累計旋轉最多不允許超過兩周(720°)
5.2.7法蘭或門體環行布置的螺絲熱緊操作時,應遵循“先對角,后同排”的原則,每個螺絲的緊力盡可能保持均勻、同步
5.2.8帶壓緊螺絲熱緊過程中,遇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立即停止作業:
5.2.8.1螺母旋轉不動;
5.2.8.2法蘭盤、門體、螺絲發生開裂等異常情況;
5.2.8.3熱緊過程中泄漏聲音增大
5.3何種情況不宜操作帶壓緊螺絲
5.3.1分析、判定法蘭墊或盤根已損壞;
5.3.2泄漏聲音較大,并伴有明顯的水、汽噴出;
5.3.3化學汽、水取樣門,熱工壓力表取樣門、壓力表鎖母、變壓器鎖母;
5.3.4螺絲小于10mm?,且法蘭或門體環行布置的螺絲少于四個的法蘭盤及門體;
5.4機組啟動過程中的盤根熱緊
由設備維護部相關專業每年制定一次盤根熱機安全技術措施,經設備部專業點檢長初審,由安健環部安監人員、生產技術部專業主管審核,公司總工程師或副總工程師簽字批準;工作過程中部門安健環專責人進行不定期觀察,發現問題及時完善修編安全技術措施,熱緊前通知運行當值值班人員
5.5對于夜間發生的漏點進行夜間堵漏工作,由公司生產處室值班人員、生產處室專工值班人員及設備部值班人員現場到位監護。
篇3:螺絲刀安全使用規定范文
螺絲刀安全使用規定
1.螺絲刀的平口必須平直,厚薄要適當,要與螺絲槽口配合好,使用螺絲刀用力時,其用力的方向不要對著自己或別人,以防脫落。
2.螺絲刀柄不應有裂縫、倒刺,以防傷手。
3.使用螺絲刀緊螺絲時,兩只手要配合好角度,以防脫口,螺刀扎手。
4.螺絲刀手柄露刀桿時,禁止與帶電螺絲接觸。
5.螺絲刀禁止代替鏨子使用。
6.電工使用螺絲刀時,刀與手柄之間的金屬刀桿要采取絕緣措施,以防觸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