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電梯運行管理作業規范制度

電梯運行管理作業規范制度

2024-07-18 閱讀 1888

電梯運行管理作業規范

一、管理分工及職責

1.機電維修部主管負責檢查電梯運行管理工作的實施情況。

2.機電維修部班組長負責電梯運行管理工作的組織實施。

3.電梯管理員具體負責電梯的運行管理。

二、管理程序及要求

(一)巡視監控

1.電梯管理員每天應對小區內所有電梯的主要部位至少巡視一次。

2.巡視監控的主要內容如下:

①曳引電機有無異常噪音或氣味,是否溫度過高(燙手),曳引電機軸承是否需要加注潤滑油,螺栓是否松動;

②減速箱是否需要加注潤滑油,油色、油位是否正常,聯軸器是否牢固可靠,螺栓有無松動;

③指示儀表、指示燈是否正確,各繼電器接觸動作是否正常,有無異常聲響;

④變壓器、電阻器、電抗器溫度是否正常,有無過熱現象;

⑤制動器動作是否正常,制動線圈是否過熱,制動輪上是否有油污;

⑥曳引輪、曳引繩、限速器、機械選層器、測速機等運行是否正常,有無異常聲響;

⑦通訊設施是否靈敏暢通,指示牌、標示牌是否完好,盤車手輪、開閘板手等救援工具是否已放置在指定位置;

⑧轎廂照明是否正常,廳外轎內指層、指令及指示燈是否正常;

⑨廳門及轎門踏板是否清潔干凈;

⑩轎廂和對重導靴油盅油量是否足夠;

⑾電梯運行有無異常振動或聲響,舒適感也無明顯變化;

⑿開關門有無異常(順暢),轎廂內應急燈是否可靠;

⒀底坑限速器、張緊裝置、開關和碰鐵距離是否異常;

⒁補償鏈是否有異響;

⒂底坑有無積水或臟物。

3.巡視過程中如發現上述情況有不正常時,電梯管理員應及時采取措施予以解決。處理不了的問題應及時如實地匯報給機電維修部主管,在主管的協同下加以解決。整改時,應嚴格遵守《電梯維修保養標準作業規程》。

(二)異常情況處置

1.發生火災的處置:

①樓層發生火災時,電梯管理員應立即擊碎玻璃,按動"消防開關"使電梯進入消防運行狀態,電梯運行到基站后,應使乘客保持鎮靜,疏導乘客迅速離開轎廂;

②井道內或轎廂發生火災時,電梯管理員應即刻停梯,疏導乘客迅速離開轎廂,切斷電源。用干粉和1211滅火器滅火,控制火勢蔓延;

③對于上述兩種情況,電梯管理員應及時通知小區消防中心,按《火警、火災應急處理標準作業規程》處置。

2.電梯濕水的處置:

①當底坑內出現少量進水或浸水時,應將電梯停在二層以上,斷開電梯總電源;

②當樓層發生水淹而使井道或底坑進水時,應將轎廂停于進水層站的上一層,斷開電梯總電源;

③當底坑、井道或機房進水較多時,應立即停梯,斷開電梯電源總開關;

④發生濕水時,應迅速阻斷漏水源;

⑤對濕水電梯應進行除濕處理,如用干抹布擦拭、熱風吹干(溫度不能太高)、自然通風(用工廠用鼓風機)、更換管線等。確認濕水已消除,各絕緣電阻達到要求并且試梯運行無異常后,方可投入正式運行。

3.停電造成停梯或故障造成停梯時的困人救援按《電梯困人救援標準作業規程》處理。

(三)電梯機房管理

1.非值班人員不準進入機房,若需要進入,須經機電維修部主管同意,并在值班人員的陪同下方可進入機房。

2.機房內嚴禁存放易燃、易爆或危險物品,機房內應配足消防器材,禁止吸煙。

3.每周打掃一次機房的衛生,做到地面、墻壁、天花、門窗、設備設施表面無積塵、無銹蝕、無油漬無污物,油漆完好、整潔光亮。

4.機房應當通風良好、光線足夠、門窗開啟靈活。

5.機房應當做到隨時上鎖,鑰匙由當值管理員保管,管理員不得私配鑰匙。

(四)交接班要求

1.接班人員應準時來接班。

2.接班人員應認真聽取交班人員交代,并查看《電梯運行日記》,檢查工具、物品是否齊全,確認無誤后在《電梯運行日記》表上簽名。

3.有下列情況之一者不準交接班;

①上一班運行情況未交代清楚;

②記錄不規范、不完整、不清晰;

③機房不干凈;

④接班人未到崗;

⑤故事正在處理中或交接班時發生故障,應由交班人負責繼續處理,接班人協助進行。

(五)對于電梯運行情況,應完整、規范地記錄在《電梯運行日記》表內,于每月的3號前將上一個月的記錄整理成冊后交機電維修部存檔,保存期為兩年。

篇2:附屬醫學院電梯運行管理規定

F醫學院電梯運行管理規定

第一條為保證電梯正常運行,保障電梯搭乘安全,更好地服務廣大教職醫護員工,特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電梯單位主管部門為后勤管理處,具體維保單位為各電梯日常維修保養單位,電梯運行管理及保潔單位為各物業公司。

第三條后勤管理處教室與宿舍管理科負責學校所有電梯管理,按照一梯一檔建立電梯檔案資料,負責督促電梯維保單位按照合同對電梯進行維保,督促物業公司進行日常管理和保潔。

第四條電梯每年經過國家專業檢測部門檢測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學校至少應有一名經過培訓合格的電梯安全管理員負責電梯管理。

第五條電梯機房除電梯工作人員、消防人員外,任何人不得進入,機房內的設備非電梯工作人員不得操作。

第六條乘坐電梯時不得將身體倚靠轎門,不得長時間站在轎廂門中間阻止電梯運行以免發生危險,不得倚靠在暫不停靠的層站電梯門上或坐在電梯門套內。

第七條發生火警時,切勿搭乘電梯。電梯內人數過多時,應分批搭乘,以免超載發生危險。發現有水滲入電梯或電梯槽底有積水時,應立即停止使用,以免觸電。

第八條電梯運行中出現突然故障,廂內乘員應按動警鈴或通過電話與管理人員聯系,在發出求救信號后安靜等待,由專業維修人員排除故障,開啟轎門。禁止乘員打開轎廂安全窗、敲打、撬動電梯轎門。

第九條禁止用電梯裝運易燃易爆危險品及超長超寬超重或易污染轎廂的物品。需要使用電梯運輸貨物或建筑材料,須征得電梯管理人員同意;裝璜材料和建筑垃圾須包扎或包裝后在規定時間裝運,防止灑落或擦傷廂體。

第十條禁止在電梯轎廂內亂涂亂刻、張貼、抽煙,乘坐電梯禁止在轎廂內打鬧、跳躍、嬉戲、玩耍。幼兒、兒童乘電梯須有成人陪同乘坐。

篇3:日常電梯運行管理規章制度

電梯日常運行管理規章制度

電梯常規檢查制度

1、電梯常規檢查的分類

電梯常規檢查分日檢、月檢、年檢和不定期抽查四種。

2、電梯常規檢查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監督實施,并負責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申報年檢,協助領導,組織單位有關部門對電梯安全情況進行抽查。電梯日常檢查與維護人員按照《電梯日常(月度)檢查表》內容負責具體日檢和月檢工作。

3、電梯常規檢查應填寫好檢查表,并由負責檢查的主持人簽字,在檢查中發現的問題應及時報告有關人員及時處理。

4、電梯日常檢查和保養的內容、項目參照《電梯日常(月度)檢查表》和電梯產品隨機文件所帶的使用維護說明書的要求進行。

5、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要及時按照"定人、定時、定措施"的原則進行處理,并就處理結果進行跟蹤檢查。

電梯日常維護保養制度

1、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必須由依照本條例取得許可的安裝、改造、維修單位或者電梯制造單位進行,并與電梯維護保養資格的專業保養單位簽訂維護保養合同。

2、電梯應當至少每15日進行一次清潔、潤滑、調整和檢查。

3、電梯每次進行維護保養都必須有相應的記錄,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必須向電梯專業維護保養單位索要當次維護保養的記錄,并進行存檔保管,作為電梯檔案的內容。

4、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在維護保養中嚴格執行國家安全技術規范的要求,保證其維護保養的電梯的安全技術性能,并負責落實現場安全防護措施,保證施工安全。

5、電梯的日常維護保養單位,應當對其維護保養的電梯的安全性能負責。接到故障通知后,應當立即趕赴現場,并采取必要的應急救援措施。

6、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對在電梯日常檢查和維護中發現的事故隱患應及時組織有關人員或外委有關單位進行處理,存在事故隱患的電梯嚴禁投入使用。

7、電梯重大項目的修理和改造應有經資格認可的維修單位承擔,并按規定向質量技術部門的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機構備案后方可實施。

定期報檢制度

1、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在電梯安全檢驗合格標志有效期滿前一個月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特種設備安全檢驗機構申請定期檢驗。

2、電梯停用一年后重新啟用,或發生重大的設備事故和人員傷亡事故,或經受了可能影響其安全技術性能的自然災害(如火災、水淹、地震、雷擊、大風等)

后也應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機構申請檢驗。

3、電梯經較長時間停用,但尚未超過一年時間的,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可向單位設備管理部門申請內部安全檢驗,認為有必要的可向特種設備安全監督檢驗機構申請安全檢驗。

4、申請電梯安全技術檢驗應以書面的形式,一份報送執行檢驗的部門,另一份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保管,作為電梯管理檔案保存。

電梯作業人員培訓考核制度

1、電梯作業人員必須持質量技術部門的特種設備操作人員的操作證方可獨立從事相應的工種。

2、電梯作業人員的培訓包括:外委培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和單位內部培訓兩種。

3、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建立該類人員的培訓、教育檔案,及時通知有關人員參加電梯作業人員的換證考試,保持操作證的有效性。

4、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每年應編制當年度電梯作業人員的培訓計劃,報告單位領導批準后實施。

5、單位內部培訓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負責組織實施,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培訓的內容主要包括:國家有關電梯的法律、法規、規章的學習;電梯事故的案例的分析;電梯有關技術知識的學習。必要時可組織人員進行筆試。每次培訓必須作好相應有記錄。

6、參加外委培訓(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組織)的人員必須經單位領導同意,培訓合格的予以報銷相應的費用。

7、電梯作業人員未按規定參加培訓,或培訓考核不合格的按有關制度予以處分或扣獎。

8、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培訓考核按質量技術監督部門的規定要求進行。

電梯意外事件和事故的應急救援措施及緊急救援演習制度

1、電梯發生意外事件或事故應按國家規定,及時報告有關人員或部門,發生一般事故(指無人員傷亡,設備損壞不能正常運行,且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以下的設備事故)和嚴重事故(指造成死亡1~2人,或者受傷19人(含19人)以下,或者直接經濟損失50萬元(含50萬元)以上100萬元以下,以及無人員傷亡的設備爆炸事故)后,應當立即向質量技術監督部門報告。查明事故發生的原因,提出相關的預防措施。

2、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確定意外事件和事故的緊急救援小組成員,并報單位領導批準,成員人員必須包括一名單位的行政領導,電梯安全管理人員和電梯日常維護保養人員。

3、每年至少要進行一次應急演習,成員人員都必須參加。

4、演習內容、時間、排險方法、急救預案由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擬定,行政領導批準后實施。

5、演習結束后,電梯安全管理人員應將該次演習的情況作書面記錄,并進行總結,對存在的問題在下次演習中進行調整、修改。

電梯技術檔案管理制度

1、電梯技術檔案的種類:

A、電梯隨機出廠文件(包括產品出廠合格證、安裝使用維護保養說明書、電梯主要部件型式試驗報告書、裝箱單、機房井道布置圖、電氣原理圖接線圖、電梯功能表、主要部件安裝示意圖、易損件目錄);

B、竣工驗收報告;

C、特種設備監督檢驗機構電梯驗收報告和定期檢驗報告;

D、日常檢查、維護保養記錄,大修、改造記錄及檢驗報告;

E、運行情況記錄和交接班記錄;

F、事故及故障記錄;

G、注冊的登記表。

2、電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員及檔案管理人員應認真貫徹國家檔案工作的方針、政策,做好檔案、資料的接收、登記、整理、保管、借閱等事宜,為電梯的安全運行提供準確的信息資料。

3、電梯日常管理人員應監督電梯作業人員作好各種記錄,及時將各種記錄移送檔案部門保管。

4、電梯日常管理人員每月應將各種記錄送交檔案管理部門保管。

5、有關人員部門需借用電梯資料的應經電梯日常管理人員同意簽署意見后向檔案管理部門借閱,并按規定作好借閱登記手續,按時歸還借閱資料。

6、電梯的各種資料應按年度由檔案管理部門裝訂成冊。

7、電梯相關資料的銷毀應經電梯日常安全管理人員的允許才可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