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業區域變電系統運行管理制度
物業區域變電系統運行管理
110KV配電屏運行
1.1操作10KV屏上的任何斷路器均應執行操作票制度。
1.210KV雙電源分別來自--。任何時候雙電源不并列運行。中央信號盤運行。
2變壓器運行及事故處理
2.1正常運行
2.1.1干式變壓器投入運行前須作以下檢查:
2.1.1.1按市電網電壓狀況決定分接頭適當位置,各連接點應緊密。
2.1.1.2電纜外皮、變壓器芯、中性點、外殼接地良好可靠。
2.1.1.3變壓器通風系統正??煽?送電前關閉IP20保護罩的外門。變壓器室內通風應良好,備用消防用品完好。
2.1.2干式變壓器運行檢查項目:
2.1.2.1環境溫度不得超過40℃。
2.1.2.2聲音是否正常、有無雜音。
2.1.2.3接觸部分有無過熱現象。
2.1.3變壓器變換分接頭注意事項
2.1.3.1將變壓器停電并作好安全措施,注意位置對準確。
2.1.3.2變換后必須測量一次側線圈直流電阻,三相誤差不超過2%。
2.1.3.3投入運行后應檢查三相電壓是否平衡。
2.2事故處理
2.2.1變壓器有下列情況之一者,應立即停運。
2.2.1.1內部有強烈不均勻噪聲、火花放電聲。
2.2.1.2瓷套管嚴重破損,產生放電現象。
3母線、隔離開關、負荷開關(空氣開關)
3.1正常運行
3.1.1檢查項目
3.1.1.1連接處有無發熱現象及松動聲響。
3.1.1.2絕緣子有無破損、裂紋及放電聲響。
3.1.1.3刀片、刀夾及接觸絲有無松動過熱。
3.1.2隔離開關不能帶負荷拉閘,但在正常情況可以進行下列操作:
3.1.2.1分合母線的電容電流。
3.1.2.2分合電纜的電容電流。
3.1.3合隔離開關應使刀片在刀夾內的深度適當,接觸要緊密,把頭銷子要牢靠。
3.1.4操作單項隔離開關(或跌落保險)的順序,停電時先拉中間一相,再拉開上風向一相,后拉開下風向的一相,送電時則與此相反。
3.1.5負荷開關(空氣開關)能切斷正?;蜻^載時工作電流,任何情況下不準切斷短路電流。
3.2事故處理
3.2.1發現負荷開關冒煙或有火花、滅弧殼破裂燒壞時,應立即停電檢查滅弧腔。
3.2.2母線、隔離開關接觸部分過熱變色或絕緣子破裂不能繼續運行時應轉移和限制負荷,加強監視,嚴重時應停止運行。
3.2.3操作隔離開關時,若發現合不上、拉不下,應檢查支持瓷瓶及操作傳動機構,找出原因(如刀片歪斜、壓緊螺絲過緊、操作機構異狀等等)不許強拉硬送,應停電檢修。
3.2.4隔離開關在合閘時應迅速、果斷,要一合到底,甚至發生弧光也不許再拉開。隔離開關在拉閘時若已誤拉刀閘,即應迅速拉開,不要合回,以免擴大事故。
4配電盤及二次回路
4.1房屋情況、門窗、門鎖是否完整、有無漏隙。
4.2檢查高壓室消防設備及安全用具的完整性和有效期。
4.3配電盤線路應有詳細、明確的編號和用途。
4.4配電盤的零件、附件、有否有缺少、損壞,檢查警告牌、遮欄等防護裝置是否完整。
4.5信號裝置的指示應符合實際情況。
4.6二次回路的導線的截面積不小于1.5MM2的銅線,電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中不得有焊接處,應采用端子板聯接。
4.7二次回路工作必須根據圖紙進行,不得憑想象和記憶工作。
5電容器的運行及事故處理
5.1正常運行
5.1.1電力電容器無膨脹現象,內部無聲響,外部無火花、滲油,套管無破裂現象。
5.1.2熔絲是否熔斷(檢查三相電流是否平衡)。
5.1.3放電線圈二次回路指示燈是否正常。
5.1.4電容器禁止連續進行分合閘,每次重新合閘必須在分閘放電三分鐘后進行。
5.1.5電容器室的室溫不得超過35℃,若超過則應停止運行。
5.1.6長時間過電壓運行,不允許超過額定電壓的10%,否則應停止運行。
5.1.7電容器的檢修及更換熔斷器工作應在停電后按照操作規程將每只電容器放電后方可進行。
5.2故障處理
5.2.1有下列情況之一時,應將電容器停運:
5.2.1.1外殼嚴重膨脹或裂開
5.2.1.2嚴重漏油
5.2.1.3瓷套管破裂
5.2.1.4接觸部分發熱嚴重
5.2.1.5內部有嚴重的異響
5.2.1.6三相電流指示不平衡,經判斷非電流表故障。
5.2.2熔斷器的熔絲熔斷時,應檢查電容器的電容值,未經檢查不許投入運行。
6電力電纜
6.1電力電纜的檢查項目
6.1.1電纜終端接地是否良好,有無銹蝕、線接頭有無過熱、變色等現象。
6.1.2對敷設在地下的電纜應查看地面是否正常,有無挖掘痕跡,線路標樁是否完整無缺,電纜線路上不應堆置雜物和腐蝕性物質。
6.1.3電纜溝內是否有水,蓋板要完好。
6.1.4電纜的工作電壓不應超過額定電壓的15%,可以過載運行,380伏為10%,10千伏為15%,但時間不能超過兩個小時。
7蓄電池
7.1初充電
7.1.1電解液液面應超過保護板10-15毫米。
7.1.2電池靜置2-3小時,液溫不超過35°C的情況下,可開始充電,一般不得擱置24小時以上。
7.1.3將蓄電池之正極(+)接電源正極,蓄電池之負極(-)接電源負極。
7.1.4初充電量約為電瓶安時數的4-5倍初充。
7.1.5初充電流為10小時放電率電流的70%。
7.1.6充電完畢的現象:電流、電壓穩定三小時不變,電解液冒出均勻細密的氣泡。
7.2普通充電
7.2.1正常充電電流按10小時放電電流進行。
7.2.2正常充電時間一般為12-16小時。
7.2.3充電終止,必須具備充電完畢之現象。
7.3正常運行及維護
7.3.1蓄電池采用浮充電方式進行,浮充電流約為0.5安。
7.3.2蓄電池應經常處于滿充電狀態。
7.3.3每月對浮充電的蓄電池進行核對性放電一次,然后立即充電。在《值班日記》作好記錄。
7.3.4蓄電池不可過充電或過放電。
篇2:某變電站遠程自動抄表系統運行管理辦法
變電站遠程自動抄表系統運行管理辦法
E1變電站遠程自動抄表系統是提高用電管理信息水平,強化電能計量抄表的重要手段,是實現電量自動記錄與遠方監測,塊捷適時抄表,分片科學管理,提高企業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重要技術措施。為了明確其部門職責分工、系統運行管理、巡視檢查等方面的工作程序,特制定本辦法。
E2部門職責分工:
E2.1公司總工程師為主管領導,系統退出運行及一些重要參數的修改應經總工程師批準。
E2.2應指定專人作為系統管理人員,并設置在營銷部綜合管理部。系統管理員是負責整個系統的管理工作,并監督系統的運行情況,協調各有關部門及時解決出現的各種問題,其主要職責如下:
a)負責系統功能、參數、密碼的設置、修改及電量數據(如追補電量等)的輸入,并負責確認退出系統運行;
b)負責定期進行電量數據的備份保存,檢查系統是否受病毒侵襲;
c)負責對變電站運行人員及計量現場工作人員進行指導、培訓;
d)應定期檢查系統各項功能是否正常,如出現問題應及時聯系開發單位進行處理;
e)每月應檢查系統的運行情況是否正常、電量數據是否準確,及時協調有關部門查明不正常原因,并予以排除;
f)系統管理員應主動與各有關部門聯系,了解需求,并提供一些有關的報表曲線。
E2.3應指定專人作為主站值班人員,并設置在營銷部電能計量部,其主要職責為:
f)每日檢查系統是否有故障、錯誤信息或異常電量數據,及時協調有關部門查明原因并予以排除,如有特殊情況應縮短檢查周期;
g)定時校對系統時鐘,并與抄表機進行校對;
h)定期檢查系統的工作日記和故障記錄;
i)負責實時抄表、核對數據、查詢、生成及打印報表、曲線圖形等正常的系統操作;
j)系統如迂有重大問題時,應及時向系統管理員匯報。
E2.4電能計量部管理職責
a)電能計量現場工作人員負責電能表的輪換,以及電能表參數設置工作;
b)電能表至抄表機之間通訊線路的維護工作;
c)負責輸入或修改電能表參數等工作;
d)定期到各子站進行巡視,檢查變電站現場系統各部分(包括電能表、轉換模塊、抄表機、通訊線路等)是否運行正常;
e)經常檢查系統變電站部分的運行情況,出現問題要及時向系統管理員反饋。
E2.5變電站運行人員(無人值班變電站為巡檢中心運行人員)職責如下:
a)在進行線路旁帶時應當使用變電站現場監控電腦,并設置開始及結束旁帶操作;
b)定期用現場監控電腦進行實時抄表,并將數據及時與電能表進行核對;
c)在巡視期間應對變電站電能表、抄表機、通訊線路、備用電源進行檢查,出現問題要及時向系統管理人員反饋。
E2.6調度所通訊班組人員負責各變電站子站至公司計量主站之間的通訊線路的維護工作,確保通訊線路暢通。
E2.7公司計算機中心(科技開發公司)主要職責:
a)負責抄表系統與公司MIS系統及客戶服務管理信息系統等其它網絡之間的數據信息交換的管理、維護工作。
b)定期為系統查毒、殺毒。
E3系統運行管理
E3.1系統操作應嚴格按照“使用說明手冊”的要求進行,不得擅自改動系統軟件的程序,不得更改抄收到的任何原始數據。
E3.2在主站、各子站的計算機、服務器上嚴禁運行不明來歷的軟盤或光盤。
E3.3主站、服務器、各子站抄表機、電能表應配置備用電源。系統應保持24h不間斷運行。若確需將系統退出運行,應經主管領導批準并由系統管理員確認。
E3.4主站運行操作
E3.4.1系統管理員每月1日應對系統各項功能進行一次全面檢查。
E3.4.2當某個有關部門要求修改系統設置(如預抄間隔等等),應以書面聯系單形式經有關領導審批,由系統管理員進行修改。
E3.4.3主站的操作必須按不同人員的操作權限進行操作,不得越權操作。
E3.4.4主站值班人員應使用“母線平衡率報表”功能,每周進行一次各電壓等級的母線平衡率的計算,通過平衡率信息以檢查是否有系統未能發現的故障而導致電量丟失,及時向有關部門反饋并查找原因,排除故障。
E3.4.5主站值班人員每周對主站計算機的系統時鐘進行一次核對,并利用系統自動校時功能將正確的時間傳遞到下端抄表機及電能表。
E3.4.6當主站電腦提示故障、錯誤信息或異常電量數據時,應及時查明原因。對于ABC表的斷相信息,應檢查其二次電壓回路是否屬于正常停電(如線路冷備用或檢修等)。
E3.4.7當主站值班人員因出差或其他原因暫時離開時,必須指定一人作為臨時主站值班人員,雙方應進行移交手續,包括檢查系統功能是否正常,是否有未處理的故障或異常情況,檢查工作日志和故障記錄,交待主站值班人員的高級權限密碼(本公司抄表機密碼除外)及其他有關注意事項。主站值班人員返回時,應同樣辦理移交手續,并及時更改高級權限密碼。
E3.4.8系統的高級密碼及本公司抄表機密碼只允許由系統管理員進行修改,臨時主站值班人員或其他任何人不得進行修改。
E3.5子站現場操作
E3.5.1當主站因通訊或其他原因無法及時抄收時,計量人員應每隔三日內到各子站現場抄收電量數據,并由系統管理員轉存入主站(預抄間隔:當小于15min時,應相應縮短現場抄收的時間間隔;當大于15min時,則可相應延長)。
E3.5.2計量人員進行電能表現場設置及輪換表應事先通知主站值班人員(或系統管理員)。
E3.5.3輪換操作程序
a)進行電能表輪換工作時,應在輪換每一回線路的電能表前后分別在現場監控電腦上做一次輪換操作,嚴禁在多次工作完成前后再進行操作;
b)輪換表的表計信息輸入應嚴格一一對應,避免出現差錯。在輸入完某一線路的所有輪換表信息并按下“卸表”確認健后,應立即將該線路的電壓回路斷開及電流回路短接。當輪換完畢恢復電能表的電流、電壓回路后,應立即按下現場監控電腦上的“換表完畢”確認鍵。
E3.5.4旁帶操作程序
變電站運行人員在進行旁帶操作的過程中,必須在現場監控電腦上輸入旁帶開始或結束的信息。具體步驟如下:
a)在開始進行旁帶操作前應先在監控電腦上輸入旁帶開關及被旁帶線路開關編號:當被旁帶線路開關斷開后,應立即在監控電腦上按下旁帶“開始”確認鍵,然后再進行其他旁帶操作步驟;
b)當旁帶結束,要恢復原線路開關運行時,在操作前應先在監控電腦上選擇被旁帶的線路開關編號:當旁帶開關斷開后,應立即在監控電腦上按下旁帶“結束”確認鍵,然后再進行其他操作步驟。
E3.5.5當需要對電能表全位數量設置時,應按照輪換表的操作程序進行操作。即設置前當作舊表,設置后當作新表。
E3.5.6公司MIS系統或客戶服務管理信息系統等其他系統需要有關數據時,應到抄表系統服務器讀取。
E4巡視檢查
E4.1主站系統除系統管理員、主站值班人員(或指定人員)的正常巡視外,未經許可的人員不得進行任何操作。
E4.2電能計量部應每月到各子站現場巡視一次,檢查電能表、備用電源、抄表機之間及電表間的通訊是否有故障。
E4.3計量人員在變電站現場工作及日常周檢巡視時應檢查系統是否正常工作,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系統管理員反饋。
E4.4各變電站運行人員(巡視中心人員)應每日巡視檢查變電站現場的電能表,通訊線路備用電源工作是否正常,出現異常情況應及時向系統管理員反饋。
E4.5各工作班組及運行人員在系統故障處理完畢后,應及時將故障原因及處理情況向系統管理員通報,并由系統管理員做好記錄。
E5其他
E5.1各子站應分別指定一條專用電話線路給抄表系統使用,該線路不得并接其他分機。
E5.2當通訊線路出現故障時,通訊班組應盡量確保在三日內修復。
E5.3非經授權,任何人不得擅自拆封抄表機的鉛封。
E5.4建寧縣電力公司所屬各站所的現場操作規程由其各站所系統管理人員負責編制,并報公司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