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輸配電線路安全要求

輸配電線路安全要求

2024-07-23 閱讀 8659

(1)施工現場臨時用電輸電干線,采用電纜埋地或局部架空敷設。

(2)電纜敷設時,其要求如下:①電纜穿越施工現場建筑物、道路等處,以及引出地面2m或引至地下0.2m處,必須設內壁光滑無毛刺的保護套管,管口應密封;②電纜與其附近的熱力管道的平行距離不得小于2m,交叉距離不得小于1m;③電纜接頭應設在保護箱內,做到防水、防塵,牢固可靠,按規范做好絕緣包扎,保證絕緣強度,不得承受外力;④橡皮電纜架空敷設時,應沿墻壁或電桿設置,并采用絕緣可靠固定,嚴禁使用金屬裸線綁扎。兩固定點間距應保證該電纜所能承受的荷重,其最大弧垂距地(樓層)不得小于2.50m。

(3)施工現場臨時配電干線,若架空敷設時,必須采用絕緣銅(鋁)線,架設在專用線桿(架)上,嚴禁架設在樹木或其他易造成電線破損或導電的物體上。

(4)電桿采用砼桿或木桿。砼桿不得有露筋、裂紋;木桿不得腐朽、扭曲,其梢徑不小于13cm。

(5)按照導線機械強度要求,絕緣銅線截面不小于10mm攩2攪;絕緣鋁線不小于16mm攩2攪。跨越鐵路、主要道路、通航河流時,電力線路檔距內架空絕緣線:銅線最小截面不小于16mm;鋁線不小于35mm攩2攪的多股導線。橫跨高度:架空線路跨戟鐵路、公路時與路面最大弧垂應不低于6m。

(6)現場臨時線路架設,應明確使用期限,期滿須立即拆除。

(7)高層建筑的臨時供電,必須采用電纜埋地穿管引入。垂直敷設的電纜應利用所建工程的豎井、垂直孔洞等采用鋼制套管保護引上,并盡量靠近用電負荷中心,固定點每層不得少于一處。水平敷設宜沿墻固定,距樓層平面不得少于1.8m。

篇2:輸配電線路安全運行考核辦法

為認真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進一步加強輸、配電線路的安全運行管理,切實做好各種事故及障礙的防范工作,杜絕輸、配電線路各種事故及障礙的發生,按照安全生產重獎重罰、獎懲分明的原則,依照上級有關規定,結合我公司的實際情況,特制定本考核辦法。

一、考核范圍:

10kV及以上輸、配電線路。

二、考核:

1設備異常:

1.1?10kV線路發生接地:

1.1.1未發現接地原因扣2分;

1.1.2對于未發現接地原因又在8小時內造成線路跳閘或隱瞞故障原因扣3分。

1.2?66kV線路發生接地:

1.2.1未發現接地原因扣6分;

1.2.2對于未發現接地原因又在8小時內造成線路跳閘或隱瞞故障原因扣12分。

2二類障礙:

2.1發生10kV線路故障跳閘,重合成功:

2.1.1線路因樹木原因、小動物原因,導致變壓器燒毀或線路跳閘的扣6分;

2.1.3因發生誤操作事故造成弧光短路引起線路跳閘的扣12分;

2.1.4對于未查明障礙原因扣6分;在8小時內造成線路跳閘、隱瞞故障原因扣12分;

2.2發生66kV線路故障跳閘,重合成功:

2.2.1線路因設備原因、鳥害原因、外力破壞(有證據)、污閃原因造成線路跳閘的,扣6分;

2.2.2線路因樹木等管理原因造成線路跳閘的,扣8分;

2.2.3由于變電所所內設備原因造成線路跳閘的,扣8分2.2.4因發生誤操作事故造成弧光短路引起線路跳閘的,一次罰款誤操作扣單位16分;

2.2.5對于未查明障礙原因一次扣8分;在8小時內造成線路跳閘、隱瞞故障原因扣16分。

3一類障礙:

3.1發生10kV線路故障跳閘,重合不成功:

3.1.1線路因設備原因、鳥害原因、外力破壞(有證據)、污閃原因造成線路跳閘的,扣8分;

3.1.2線路因樹木原因、小動物原因、令克燒毀、變壓器燒毀造成線路跳閘的,扣10分;

3.1.3因發生誤操作事故造成弧光短路引起線路跳閘的,扣20分;

3.1.4對于未查明障礙原因一次扣10分;未查明原因后經試送不成功或查明原因并將故障處理完畢后經試送不成功一次扣20分;

3.1.5隱瞞故障原因一次扣20分。

3.2發生66kV線路故障跳閘,重合不成功:

3.2.1線路因設備原因、鳥害原因、外力破壞(有證據)、污閃原因造成線路跳閘的,扣12分;

3.2.2線路因樹木等管理原因造成線路跳閘的,扣16分;

3.2.3由于變電所所內設備原因造成線路跳閘的,扣16分;3.2.4因發生誤操作事故造成弧光短路引起線路跳閘的,一次罰款誤操作扣單位20分;

3.2.5對于未查明障礙原因一次扣16分;未查明原因后經試送不成功或查明原因并將故障處理完畢后經試送不成功一次扣32分;

3.2.6隱瞞故障原因一次扣20分。

4線路越級跳閘:

4.1如出現線路越級跳閘,按照該線路電壓等級的一類障礙設備原因分別給予線路管理單位、設備檢修單位2倍扣分。

三、獎勵

110kV線路管理單位:

1.1給予所管轄線路100天內全部沒有發生一類障礙但發生二類障礙或接地的線路管理單位加6分;

1.2給予所管轄線路100天內全部沒有發生一類障礙、二類障礙及接地的線路管理單位加12分;

266kV線路管理單位:

2.1給予所管轄線路100天內全部沒有發生一類障礙但發生二類障礙或接地的線路管理單位加10分;

2.2給予所管轄線路100天內全部沒有發生一類障礙、二類障礙及接地的線路管理單位加20分;

四、建立“說清楚”制度

1凡發生線路一類障礙,線路管理單位負責人應在次日生產調度會上“說清楚”;

2出現以下情況也必須“說清楚”:

2.1一個月內一條10kV線路發生2次一類障礙;

2.2連續三個月一條10kV線路發生一類障礙和二類障礙;

2.3?一個月內一條66kV線路發生2次一類障礙或二類障礙;

2.4連續二個月一條66kV線路發生一類障礙或二類障礙;

2.5發生線路越級跳閘事故;

3“說清楚”單位向經理及有關單位“說清楚”時,必須有分管經理簽字的“說清楚”書面材料,線路管理單位安全第一責任人必須參加。

五、其他事宜

1線路發生二類障礙需12小時內,發生一類障礙在恢復送電24小時內,由線路管理單位寫出書面材料報分管部室及安監部,預期不報扣4分。

2每月由調度室根據調度運行記錄匯總線路事故、障礙或異常情況,報安監部。安監部匯總整理后寫出公司安全運行情況報公司領導。

3如調度室少報一次線路事故、障礙或異常情況,一律按照瞞報處理,每出現瞞報一條線路給調度室扣20分,并攜分管經理簽字的瞞報“說清楚”書面材料向經理及有關單位“說清楚”,“說清楚”時調度室主任、書記必須參加。

4變電所內線路保護裝置故障信息必須保持完整,未經安監部同意清空的按照瞞報線路事故處理,每出現一次給調度室扣20分,并攜分管經理簽字的瞞報“說清楚”書面材料向經理及有關單位“說清楚”,“說清楚”時調度室主任必須參加。

5如線路跳閘后變電設備出現故障使開關無法正常跳、合閘時,按照該線路電壓等級的一類障礙設備原因給予設備檢修單位罰款,按照二類障礙給予該線路管理單位罰款。

6線路跳閘或接地后無論是否重合成功,調度員都應及時通知有關單位,沒有通知的扣4分。

7節日期間(五一勞動節、國慶節、元旦、春節)發生線路設備事故、障礙或異常,雙倍罰款。

8線路跳閘后經分析是由所采用的材料、設備質量原因造成線路跳閘的,給予設備采購單位每次扣6分。

9由于不可抗拒的自然災害,如覆冰、水災、地震、暴風雨(超過設計標準)不法分子破壞等不作考核。

10如遇特殊情況,由公司安全領導小組研究決定處理意見。

11獎勵與罰款由安監部根據設備線路運行情況開據通知單報公司財務部。如不按時繳納罰款,財務部在被罰款單位負責人工資中扣除,不得報銷。

12各類事故的認定按《國家電網公司電業生產事故調查規程》(國家電網生[2003]426號文)及《國家電網公司農電事故調查與統計規定》(國家電網生[2004]5號文)的規定認定。

注:本辦法自2008年1月1日起執行,由安監部負責解釋。

?

篇3:輸配電線路安全技術規定

1.施工現場供電線路的安裝架設應嚴格按照《上海地區低壓用戶電氣裝置規定》和《電氣安裝工程施工圖冊》進行,做到規范化、條理化,嚴禁亂拖亂拉。

2.架空線電桿的材質、直徑、間距及埋深,必須符合規程要求。

3.施工現場不得架設裸導線;輸電干線、分支線及設備電源線的絕緣應符合規程要求;合桿多層架設的層間距不小于0.6m;不準成束架設,不準直接綁扎在金屬支架。

4.架空導線的截面必須滿足安全載流量、機械強度和電壓損失的要求;銅導線截面積不得小于6m2,鋁導線截面積不得小于16m2。工作零線與保護零線應分開。

5.施工現場的架空線路與施工建筑物、大型起重設備必須保持規程規定的安全距離;架空線路與地面、道路必須保持規程規定的高度。

6.固定設備的配電線路均不得沿地面明敷,埋地敷設必須穿管,埋置深度不小于0.5m,管內導線不得有接頭,管口應密封。

7.施工現場位于高壓架空線一側,須搭設防護架,井架和腳手架高于高壓線的部位必須全部張設安全網,起重機械不得在高壓線下方作業,在其一側工作時,起重臂、鋼絲繩和吊物與高壓線必須保持規程規定的安全距離。

8.豎井(沉井)建筑施工用的動力及照明干線垂直敷設時,應采用護套電纜線,其固定點間距不大于3m。

9.使用堅韌橡皮電纜,應按用電設備合理敷設,不準在地面路面上亂拖亂拉,應采取有效的保護措施;拖線箱電源線長度不大于30m,移動電動工具引線長度不大于5m。

10.移動電具必須使用有接地(零)芯線的堅韌橡膠軟線作電源線,絕緣良好,不得有接頭。

11.施工現場的臨時線的架設,必須經動力設備部門批準,并簽注使用期限,期滿后必須立即拆除;臨時線必須由專職電工負責安裝、維修和拆除。

12.每幢建筑物的電源進線不得超過兩路,如需用多路電源,應從分電箱合理配電。

13.六級以上大風、大雪及雷雨天氣,應立即組織巡視檢查,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