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修安全管理規程
(1)檢修保養設備時,必須斷電并掛安全警示牌,必要時設專人監護。嚴禁在運行中檢修、保養等工作。設備內部維修時,必須使用24伏以下的照明,嚴禁在回轉體附近,放料口下操作、穿行和停留。高處作業必須系好安全帶。當有人在機器內部工作時需要人在外面照看,同時拌合機電源應切斷,不經外面人員認可控制室操作手不能擅自開機。
(2)負責記載安全日志,對發現的問題要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上報廠部負責人決定。
(3)《安全巡檢處置方式》:
①可能危及到生命安全和發生重大生產事故的,應立即啟動一鍵制動按鈕,停止整個生產線的運作,然后進行安全隱患的排除工作。
②有可能造成生產損失的,應立即和控制室操作員聯系,查明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一時不能查清的,應停機檢修。
③有可能造成生產環節遲滯的問題,應在停機后進行檢修。
④所有安全問題和設備故障可能導致人財物的損失的,一律詳細記載入安全日志,寫明原因、發展、可能造成的事故、排除措施、預防措施等。
(4)樓體電焊時必須將稱量系統斷電。
(5)注意空壓機氣包水氣生成,定時和不定時放水,以免影響產品品質。
篇2:機修車間安全管理制度
1、使用機修工具器械時,按照要求規范操作。并制止他人違章操作。
2、正確使用保管各種防護物品和器具,工作中穿好個人防護用品。
3、在作業之前必須仔細檢查機械工具、電動工具是否完好無損,是否能正常使用。
4、保持機修車間的設備清潔,保證工作場所安全衛生。
篇3:機修車間防火防爆安全管理制度
一、基本原則
貯罐區、生產廠區為禁火區,禁火區內使用電、氣焊(割)噴燈及在生產裝置易燃、易爆區域使用電鉆、砂輪、切割機等產生火焰、火花及熱表面的臨時性作業,均為動火作業,必須按動火三級管理要求申請辦理動火證。
二、動火作業分三級管理
1、特殊動火:指運行狀態的易燃、易爆生產裝置和灌區等重要部位的具有特殊危險的動火作業。(槽車、電解槽、冷凍機房、貯罐等)。
2、一級動火:易燃、易爆區域(即:甲、乙類火災危險區域)的動火作業。(過銨車間、倉庫及車間周圍)
3、二級動火:指一級動火及特殊動火以外的動火作業。
4、車間或單獨廠房內全部停車,裝置經清洗、置換分析合格,并采取隔離措施后的動火作業,根據其火災危險性大小,全部或局部降為二級動火管理。
5、遇節、假日或生產不正常情況下的動火,應升級管理。
三、動火分級終審權規定
一級動火由動火部位所屬車間主任、部門負責人復查后報總經理終審批準。
四、動火作業等級劃分
1、公司原料庫區:主要原料丙烯腈,屬易燃液體化工原料,火災危險性大,其貯罐、物料管路、設備等動火作業為特殊動火,其他部位為一級動火。
2、生產部:生產裝置運行狀態下,主要的物料管路、容器、設備的動火作業為特殊作業,其他部位及生產裝置以外區域內動火唯一級動火。
3、公用設施:廠區內公用設施需要動火作業,根據其動火部位火災危險性大小,為一級動火或二級動火。
4、各生產車間、部門動火作業使用氣焊、氣割作業時,嚴禁使用氣體打火機作為引火工具。
五、動火作業的阿安全要求及措施
1、特殊動火和一級動火必須經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其動火證的有效期為一天,(24小時)二級動火證在動火環境無異常時有效期為六天(144小時),出現異常需立即停止并重新辦證。2、動火證應填明動火等級,動火有效期,申請辦證單位、動火部位、工作內容、安全防火措施,動火分析的取樣時間、取樣點、分析結果,開始動火時間以及各項責任人和各級審批人的簽名和意見。
3、在對易燃易爆物質的設備管道及場所動火作業時,要進行氣體分析。可燃氣體在空氣中濃度不大于0.2%(體積比)時方可動火。取樣要有代表性,特殊動火的分析樣品要保留到動火作業結束。取樣與動火的間隔時間不得超過30分鐘,如超過此間隔期或動火作業中間停止作業時間超過30分鐘,均必須重新取樣分析。氣體分析儀由安辦保管,由安辦人員負責進行氣體分析,需要做氣體分析的動火作業基本上都屬于特殊或一級動火,其火災危險性較大,因此節假日、夜間原則上不允許做此項工作,若遇特殊情況需作氣體分析時,通知安辦人員取樣分析。
4、動火作業時應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1)凡可能與易燃、可燃物互通的設備、管道等部外的動火,均應加堵盲板與系統徹底隔離,切斷,必要時應拆掉一段連接管道。
(2)有易燃可燃物的設備、管線、容器等,必須經清除沉積物、清洗、轉換分析合格后,方可動火,進入設備內動火時要辦“設備內作業許可證”。
(3)動火部外應準備有適用的防火器材或滅火措施。5.5級以上大風,停止室外動火作業。
六、各項責任人的職責
1、動火項目負責人對執行動火作業負全責,必須在動火前詳細了解作業內容和動火部位及周圍情況。參與動火安全措施的制定,并向作業人員交待任務和防火安全注意事項。
2、動火人在接到動火證后,要詳細核對其各項內容是否落實和審批手續是否完備。若發現不具備動火條件時有權拒絕動火,并向安全防火部門報告。動火人要隨身攜帶動火證,嚴禁無證作業及審批手續不完備作業。每次動火前30分鐘(含動火停歇超過30分鐘的再次動火)均應主動身現場當班生產崗位班長呈現動火證。
3、動火監護人員負責動火現場的安全防火檢查和監護工作,應指定責任心強,有經驗、熟悉現場,掌握滅火手段的人擔當,監護人需在動火證上簽字認可。監護人在作業中不準離開現場,當發現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作業,及時聯系有關人員采取措施,作業完成后要會同動火項目負責人、動火檢查人、消除殘火,確認無遺留火種,方可離開現場。
4、現場崗位班組長負責生產與動火作業的銜接工作,動火作業中生產系統如有緊接或異常情況時,應立即通知停止動火作業。
5、動火分析人對分析結果負責,根據動火證的要求及現場情況,親自去樣分析在動火證上如實填寫取樣時間、分析結果并簽手認同。
6、各級審查批準人必須對動火作業審批負全責,必須親自到現場詳細了解動火部位及周圍情況,審查并確定動火等級,審查并完善防火安全措施,審查動火證審批程序是否完備,在確定符合條件后,方可簽字批準動火。節假日、夜間需輸動火證時,其動火安全措施檢查落實,動火的審批由公司值班人員具體負責。
7.公用設施動火辦理動火證時,距動火部位30米之內的車間負責人必須在動火證上簽字,并安排專人負責檢查,監護工作,確保動火作業不危機本單位的安全生產,距動火部位30米范圍內有兩個或多個車間十,以火災危害大的車間為主,若周圍車間火災危害性相同,則以上風向車間為主。
?機修車間
?2011年08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