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物料提升機(井字架龍門架)使用防護

物料提升機(井字架龍門架)使用防護

2024-07-23 閱讀 5529

井字架(龍門的使用應符合《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技術規范》JGJ88-92要求,拆除、安裝物料提升機要進行安全交底,劃定防護區域,專人監護。物料提升機安裝及使用要求:

物料提升機吊籠必須使用定型的停靠裝置,設置超高限位裝置,使吊籠動滑輪上升最高位置與天梁最低處的距離不小于3m。天梁應使用型鋼,經設計計算確定。

卷揚機安裝在平整堅實位置上,應設置防雨、防砸操作棚,操作人員要有良好的操作視線和聯系方法。因條件影響視線,必須設置專門的信號指揮人員或安裝通訊裝置。

卷揚機必須要牢固可靠,鋼絲繩不得拖地使用,凡經通道處的鋼絲繩應予以遮護。

提升鋼絲繩不得接長使用,端頭與卷筒用壓緊裝置卡牢。鋼絲繩端部固定繩繩卡與徑匹配,數量不少于4個,其間距不小于繩徑的6倍,繩卡滑鞍放在受力繩一側。

物料提升機應設置附墻架,附墻架材質應與架體材質相符。附墻架與架體及建筑之間采用鋼性件連接,不得連接在腳手架上。附墻架設置要符合設計要求,但間隔不大于9m,且在建筑用頂層要設置附墻架。

當物料提升機受到條件限制無法設置附墻架時,可采用纜風繩穩固架體。纜風繩選用鋼絲,繩徑不小于9.3mm。20m以下的設一組纜風繩,每增架10m架設一組,每組4根。纜風繩與地面夾角在60°~45°之間,下端與地錨相連,地錨按規定設置。必須使用花籃螺栓調節拉緊鋼絲繩。

井字架(龍門架)、外用電梯首層進料口一側應搭設長度不小3-6m,寬于架體(梯籠)兩側各1m,高度不低于3m的防護棚,防護棚兩側必須用密目安全網進行封閉,樓層卸料平臺應平整、堅實,便于施工人員施工和行走,并設置可靠的工具式防護門,兩側應綁兩道護身欄,并用密目網封閉。

通道監控

建筑物的出入口處采用鋼管架子搭設長3米、寬于出入通道兩側各1米的防護棚,棚頂滿鋪不小于5厘米厚的腳手板,并與架子栓結牢固;非出入口和通道兩側必須立掛安全網封閉嚴密。設置正反斜支撐。

建筑物東南角距居民樓太近,施工時應根據實際情況,搭設護頭棚。

通道內不得堆放雜物。

洞口、臨邊防護監控

臨口臨邊防護掛明顯警示牌。防護欄桿應由上、下兩道橫桿及欄桿柱組成,上桿離地高度不低于1.2m,下桿離地高度為0.5~0.6m,并設置固定的高度不低于180㎜的擋腳板,用密目安全網進行封閉。

護欄除經設計計算外,橫桿長度大于2m時,必須加設欄桿柱。欄桿柱的固定及與橫桿的連接形成的整體構造應在任何一處均能經受任何方向的1000N外力。

樓板、屋面和平臺處人孔、天窗、地板門、管線、設備預留等洞口,均應按洞口防護設置穩固的蓋件。樓板預留洞:1.5米×1.5米以下的孔洞加設固定蓋板,1.5米×1.5米以上的孔洞,四周設兩道鋼管護身欄桿,中間支掛水平安全網。洞口蓋板未經允許任何人不得隨意移動。

電梯井口設不低于1.2米高的金屬防護門或防護欄桿。電梯井內首層和首層以上每隔兩層并最多隔10m設一道安全網。安全網要封閉嚴密。電梯井內不得做垂直運輸通道和垃圾通道。

墻面等處的豎向洞口,凡落地的洞口應設置防護門或綁防護欄桿,下設擋腳板。低于80㎝的豎向洞若觀火,應加設1.2m高的臨時護欄。

分層施工的樓梯口、樓梯段邊及休息平臺處必須安裝臨時護欄。頂層樓梯口應隨工程結構進度安裝正式防護欄桿。回轉式樓梯間應支設道層水平安全網,每隔4層設一道水平安全網。

陽臺欄板應隨工程結構進度及時進行安裝。

建筑物樓層臨邊四周、料臺與挑平臺周邊,雨篷與挑檐邊,無外腳手架的屋面與樓層周邊及水箱與水塔周邊等處,無防護結構時,必須搭設兩道防護欄桿并立掛安全網封閉。屋面可利用外架子做防護,建筑物頂部腳手架要高于平屋面女兒墻1m,高出部分要綁兩道護身欄,安全網封到頂。陽臺欄板應隨層安裝,不能隨層安裝的,必須設兩道防護欄桿或立掛安全網封閉。樓梯踏步及休息平臺處,須用鋼管設兩道防護欄桿。

井架與施工用電梯和腳手架等與建筑物通道的兩側邊,必須設防護欄桿。地面通道上部應裝設安全防護棚。雙籠井架通道中間,應予以分隔封閉。

各種垂直運輸接料平臺,除兩側設防護欄桿外,平臺口還應設置安全門或活動防護欄桿。

接料平臺兩側的欄桿,必須自上而下加掛安全立網或滿扎竹笆。當臨邊的外側面臨街道時,除防護欄桿外,敞口立面必須采取滿掛安全網或其他可靠措施作全封閉處理。

(12)位于車輛行駛道旁的洞口、深溝與管道坑、槽所加蓋板應能承受不小于當地額定卡車后輪有效承載力2倍的荷載。

(13)下邊沿至樓板或底面低于800mm的窗臺等豎向洞口,如側邊落差大于2m時,應加設1.2m高的臨時護欄。

(14)對鄰近的人與物有墜落危險性的其他豎向的孔、洞口,均應予以蓋設或加以防護,并有固定其位置的措施。

(15)當結構的外側面臨街道時,除搭設防護欄桿加密目安全網外,敞口立面必須采取可靠措施作全封閉處理。

(16)施工現場通道附近的各類洞口與坑槽等處,除設置防護設施與安全標志外,夜間還應設紅燈示警。

篇2:龍門架井架物料提升機安拆安全技術交底

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安拆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大廈

施工單位:

設備名稱:龍門架/井架作業內容

交底部門: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交底內容:

1.安裝與拆卸作業前,應根據現場工作條件及設備情況編制作業方案。對作業人員進行分工交底,確定指揮人員,劃定安全警戒區域并設監護人員,排除作業障礙。

2.提升架體實際安裝的高度不得超出設計所允許的最大高度。

3.安裝作業前檢查的內容一般包括:

1)金屬結構的成套性和完好性;

2)提升機構是否完整良好;

3)電氣設備是否齊全可靠;

4)基礎位置和做法是否符合要求;

5)地錨的位置、附墻架連接埋件的位置是否正確和埋設牢靠;

6)提升機的架體和纜風繩的位置是否靠近或跨越架空輸電線路。必須靠近時,應保證最小安全距離,并應采取安全防護措施。

4.安裝架體時,應先將地梁與基礎連接牢固。每安裝2個標準節(一般不大于8m),應采取臨時支撐或臨時纜風繩固定,并進行初校正,在確認穩定時,方可繼續作業。

5.安裝龍門架時,兩邊立柱應交替進行,每安裝2節,除將單肢柱進行臨時固定外,尚應將兩立柱橫向連接成一體。

6.利用建筑物內井道做架體時,各樓層進料口處的停靠門,必須與司機操作處裝設的層站標志燈進行聯鎖。陰暗處應裝照明。

7.架體各節點的螺栓必須緊固,螺栓應符合孔徑要求,嚴禁擴孔和開孔,更不得漏裝或以鉛絲代替。

8.裝設搖臂把桿時,應符合以下要求:

1)把桿不得裝在架體的自由端處;

2)把桿底座要高出工作面,其頂部不得高出架體;

3)把桿應安裝保險鋼絲繩,起重吊鉤應裝設限位裝置;

4)把桿與水平面夾角在45°~70°之間,轉向時不得碰到攬風繩;

5)隨工作面升高把桿需要重新安裝時,其下方的其他作業應暫時停止。

9.在拆卸纜風繩或附墻架前,應先設置臨時纜風繩或支撐,確保架體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2個標準節(一般不大于8m)。

10.拆卸龍門架的天梁前,應先分別對兩立柱采取穩固措施,保證單柱的穩定。

11.拆卸作業中,嚴禁從高處向下拋擲物件。

12.拆卸作業宜在白天進行。夜間作業應有良好的照明。因故中斷作業時,應采取臨時穩固措施。

13.卷揚機應安裝在平整堅實的位置上,宜遠離危險作業區,視線應良好。因施工條件限制,卷揚機安裝位置距施工作業區較近時,其操作棚的頂部應按第5.0.1條中防護棚的要求架設。

14.固定卷揚機的錨樁應牢固可靠,不得以樹木、電桿代替錨樁。

15.當鋼絲繩在卷筒中間位置時,架體底部的導向滑輪應與卷筒軸心垂直,否則應設置輔助導向滑輪,并用地錨、鋼絲繩拴牢。

16.提升鋼絲繩運行中應架起,使之不拖地面和被水浸泡。必須穿越主要干道時,應挖溝槽并加保護措施。嚴禁在鋼絲繩穿行的區域內堆放物料。

補充作業指導內容:

篇3:龍門架井架物料提升機安全管理技術交底

龍門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機的安全管理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大廈

施工單位:

設備名稱:龍門架及井架物作業內容

交底部門: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

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

交底內容:

1.提升機使用中應進行經常性的維修保養,并符合下列規定:

1)司機應按使用說明書的有關規定,對提升機各潤滑部位,進行注油潤滑;

2)維修保養時,應將所有控制開關扳至零位,切斷主電源并在閘箱處掛"禁止合閘"標志,必須時應設專人監護;

3)提升機處于工作狀態時,不得進行保養、維修,排除故障應在停機后進行;

4)更換零部件時,零部件必須與原部件的材質性能相同,并應符合設計與制造標準;

5)維修主要結構所用焊條及焊縫質量,均應符合原設計要求;

6)維修和保養提升機架體頂部時,應搭設上人平臺,并應符合高處作業要求。

2.提升機應由設備部門統一管理,不得對卷揚機和架體分開管理。

3.金屬結構碼放時,應放在墊木上,在室外存放要有防雨及排水措施。電氣、儀表及易損件的存放,應注意防震,防潮。

4.運輸提升機各部件時,裝車應墊平,盡量避免磕碰,同時應注意各提升機的配套性。

補充作業指導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