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施工機械保養措施

施工機械保養措施

2024-07-23 閱讀 8217

機械設備的保養指日常保養和定期保養。對機械設備進行清理、緊固、潤滑、防腐、修換個別易損零件,使機械保持良好狀態的一系列工作,是減少機械磨損、延長使用壽命,提高機械完好率,保證安全生產的主要措施之一,必須堅持“養修并重”的原則。

一、日常保養

1、日常保養工作主要是對某些零件進行檢查、清洗、調整、潤滑、緊固等。例如,空氣濾清器和機油濾清器因塵土污染或聚集金屬末與碳末,使濾芯失去過濾作用,必須經過清洗方能消除故障;錐形軸承或離合器等使用一段時間后,間隙有所增大,須經適當調整后,方可使間隙恢復正常;螺紋緊固件使用一段時間后也會松動,必須給予緊固,以免加劇磨損。

2、建筑機械的日常保養分為本班保養和定期保養兩類。

3、本班保養是指班前班后的保養,內容不多,時間較短,主要是:清潔零部件、補充燃油與潤滑油、補充冷卻水、檢查并緊固零件、檢查操縱、轉向與制動系統是否靈活可靠,并做適當調整。

二、定期保養

1、定期保養是指工作一段時間后進行的停工檢查工作,其主要內容是:排除發現的故障,更換工作期滿的易損部件,調整個別零部件,并完成保養的全部內容。定期保養根據工作量和復雜程度,分為一級保養、二級保養、三級保養和四級保養,級數越高,保養工作量越大。

2、定期保養是根據機械使用時間長短來規定的,各級保養的間隔期大體上是:一級保養50h,二級保養200h,三級保養600h,四級保養1200h(相當于小修);超過2400h以上即應安排中修;4800h以上,應大修。

3、各級保養具體內容應根據不同建筑機械的性能與使用要求而定。

三、保養要求

1、機械技術狀態良好,工作能力達到規定要求。

2、操縱機構和安全裝置靈敏可靠。

3、搞好設備的“十字”作業:清潔、緊固、潤滑、調整、防腐。

4、零部件、附屬裝置和隨機工具完整齊全。

5、設備的使用維修記錄資料齊全、準確。

四、冬季的維護和保養

冬季氣溫低,機械的潤滑、冷卻、燃料的氣化等條件均不良,保養與維護也困難。為此,建筑機械在冬季進行作業前,應作詳細的技術檢查,發現缺陷,須及時消除。機械的駕駛室應給予保暖,柴油機上裝保暖套,水管、油管用氈或石棉保暖,操縱手柄、手輪要用布包起來。冷卻系統、油匣、汽油箱、濾油器等必須認真清洗,并用空氣清凈。蓄電池要換上具有高密度的電解質,并采取保溫措施和采用不融化的冬季潤滑劑。冷卻系統重中,宜用冰點很低的液體(如45%的水和35%的乙烯乙氨酸混合液)。長期使用的機械,冷卻水必須全部放凈。為了便于啟動發動機,必須裝上油液預熱器。

采用液壓操縱的建筑機械,低溫時必須用變壓器油替代機油和透平油(因為甘油與油腳混合后,會形成凝塊而破壞液壓系統的工作)。

篇2:現場施工機械維護保養制度

一、操作人員必須執行機械設備的安全操作規程,操作參見國家和上海市的有關法律,法規。項目部的安全員應向操作人員進行安全技術交底。

二、大型設備的司機應按照規定認真填寫《施工起重機械運行記錄》,記錄每班作業試驗情況,各安全裝置,電氣電路檢查情況,設備作業情況,發現設備有異常情況應立即停機檢查維修,排除故障后方可繼續進行,同時將具體情況填寫記錄存檔。

三、大型設備由操作人員負責日常保養,保持設備整齊,清潔,潤滑和安全經濟運行,大型機械設備零件松動,運行有異響,振動及漏油,漏水現象,要及時維修,由安全員,機械操作工,電工負責人,填寫機械設備檢維修保養記錄。

四、外租的機械設備由外租單位負責維修保養,并交項目部安全資料管理存檔。

五、機械設備的大修和中修必須到經國家認證與相應資質的維修廠進行,項目部要和其簽訂合同保證修理質量。

六、定期保養:定期保養是指工作時間后進行的停工檢修工作。

篇3:施工機械保養維修制度

一、工作環境應干燥整潔,不得堵塞道路。

二、多人操作的工作臺,中間應設防護網,對面工作時應錯開。

三、清潔油、潤滑油和廢油,必須指定地點存放,廢油棉紗不得隨地亂扔。

四、機械解體應選擇平坦、堅實的地點存放,支撐牢固,使用千斤頂時必須用支架墊穩。

五、不準在震動的機械下面工作。

六、架空試車不準在車輛下面工作或檢查,不得在車輛前方站立。

七、檢查中的機械,應有正在修理,禁止移動的標志示警,檢修禁止轉動或發動正在檢修中的機械車輛,不得將手伸入齒輪箱。

八、試車時應隨時注意各種儀表、聲響。發現不正常立即停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