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機修車間總結表技術保障部管理程序

機修車間總結表技術保障部管理程序

2024-07-23 閱讀 1202

1.?目的

全員化、低成本、持續性地對生產工藝和設備實行技術保障、技術改造、技術創新。

2.?適用范圍

適用于生產工藝設備和安全生產的管理和控制。

3.?職責

3.1負責對生產工藝和設備實施技術保障和技術改造;

3.2制訂設備維護保養、大修、改造計劃并實施落實;

3.3負責編制設備的操作規程和維護規程;

3.4監督設備狀態檢測和運行狀態統計分析工作;

3.5制訂公司生產備件安全庫存方案并協助監控;

3.6負責設備技術資料的收集和檔案的建立健全;

3.7負責設備的選型、安裝、驗收以及更新、報廢等管理工作;

3.8負責全公司設備事故和安全生產的日常管理工作。

4.定義

4.1生產工藝:指生產某種產品所需要的過程。

4.2生產設備:指在工業企業中直接參加生產過程或直接為生產服務的機器設備,主要包括機械、動力及傳導設備等。

4.3設備操作規程:是操作人員正確掌握操作技能的技術性規范,其內容是根據設備的結構運行特點以及安全運行等要求,對操作人員在全部操作過程中必須遵守的事項、程序及動作等作出規定。

4.4設備維護規程:是對設備日常維護保養方面的要求和規定。

4.5設備檔案:是指設備從規劃、設計、制造、安裝、調試、使用、維修、改造、更新直至報廢的全過程中形成的圖樣、方案說明、憑證和記錄等文件資料。

4.6操作工包機制:操作工人負責承擔一定區域內的設備維護保養工作制度。

4.7設備事故:指設備因非正常損壞造成停產或效能降低,停機時間和經濟損失超過規定限額者。

5.程序

5.1?生產工藝和設備的技術改造

采用國內外先進的、適用的新技術、新設備、新工藝、新材料,對現有設施、生產工藝條件及輔助設施進行的改造.詳見《技術改造程序》。

5.2?設備的操作規程和維護規程的制訂

設備投產前,技術保障部應制訂設備的操作規程和維護規程,由技術總監審批后頒布執行。

操作規程內容包括:

(1)操作設備前對現場清理和設備狀態檢查的內容和要求;

(2)操作設備必須使用的工作器具;

(3)設備運行的主要工藝參數;

(4)常見故障的原因及排除方法;

(5)開車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項;

(6)點檢的具體要求;

(7)停車的程序和注意事項;

(8)安全防護裝置的使用和調整要求;

(9)交接班的具體工作和記錄內容。

設備維護規程內容包括:

(1)設備要達到整齊、清潔、潤滑、緊固、防腐、安全等的作業內容、作業方法、使用的工器具及材料、達到的標準及注意事項;

(2)日常檢查維護和定期檢查的部位、方法和標準;

(3)檢查和評定操作工人維護設備程度的內容和方法等。

5.3設備檔案的建立健全

技術保障部負責對設備基礎資料的收集、整理、保管工作,設備檔案資料按每臺單機整理,存放在設備檔案內,檔案編號與設備的工藝位號一致。設備檔案保存在設備檔案柜內,檔案柜統一放置于資料室。設備檔案包括設備基本資料、易損件規格數量、維修記錄等,做到資料齊全,登記及時、正確。

5.4操作工包機制

設備的維護保養嚴格實行操作工包機制,由各車間主管劃分責任區域和規定保養內容。日常保養應有記錄。停機檢修時,車間主管填寫《維修工作票》,由班組長指導實施,技術保障部加強監督與檢查,并以此為依據,對操作工績效考核中的設備維護保養項進行打分。

5.5設備的大、項修理管理工作

由技術保障部根據日常點檢、定期檢查、狀態監測和故障修理記錄所積累的設備狀態信息,結合設備專項檢查鑒定的結果,綜合分析后,對技術狀態劣化須修理的設備,應列入年度、月度修理計劃,并進行修理作業計劃的編寫和項目申請,由工廠總經理審批后交生產部下達執行。修理期間,技術保障部需進行跟蹤檢查。修理結束后,技術保障部組織機修主管、使用部門負責人等進行鑒定驗收,填寫《設備修理竣工報告單》,并存檔。

搜集資料→編制草案→平衡審定→下達執行→檢查驗收→記錄存檔

修理作業計劃的主要內容包括:

(1)作業程序;

(2)分階段、分部作業所需的工人數、工時數及作業天數;

(3)對分部作業之間相互銜接的要求;

(4)需要委托外單位勞務協作的事項及時間要求;

(5)對相關部門配合協作的要求等。

5.6設備事故的管理

設備事故產生的原因分三種:(1)責任事故;(2)質量事故;(3)自然事故。按經濟損失的大小分為一般事故、重大事故、特大事故。

一般事故發生后,由發生事故單位的責任人,立即組織班組長、操作工、機修工在技術保障部有關人員參加下進行調查、分析,及時修復。

重大事故發生后,應由工廠總經理組織有關部門和發生事故單位的負責人,共同調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制定措施,組織力量,進行搶修,盡快恢復生產,盡量降低停產損失。

設備事故的處理要遵循“三不放過”的原則,設備事故發生部門在三日內要認真填寫《設備事故報告單》,一般事故由技術保障部負責對設備事故進行調查、分析,簽署處理意見,重大和特大事故應由工廠總經理批示,上報處理。

設備事故的所有原始記錄和有關資料,均應存入設備檔案。

5.7安全生產管理

技術保障部主管兼安全員,在公司安全主任和副主任的指導下,負責公司安全技術的管理工作。貫徹各項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制度以及安全工作的指示和規定,對各部門安全員進行安全技術指導。參與制訂、修訂公司的《安全管理手冊》,并檢查執行。配合上級安全部門開展安全檢查活動,每天深入現場檢查巡視,及時制止和糾正違章作業行為,對安全隱患和問題制訂整改措施并督促執行。對特殊作業,必須開具《特殊作業證》。

6.相關文件

6.1?《技術改造程序》

6.2?《設備操作規程》

6.3?《設備維護規程》

6.4?《安全管理手冊》

?

篇2:機修車間崗位職責范本

1、每天早晨6:30按時參加機電例會,車間負責匯報昨天工作完成情況,并落實機電礦長當天所安排工作,車間負責人寫出當天工作計劃交機電科。

2、每天早晨7:40按時召開車間班前會,對當天工作合理分工并根據分工情況教育職工工作中所注意的技術問題和安全隱患注意事項。

3、每天早晨車間開班前會后,先到二庫清查昨天井下打平地設備及需整修配件,分類放好,做到心中有數,需維修設備及時維修。

4、職工在工作中車間負責人加強巡回檢查,督促職工工作積極性,提高勞動效率,并檢查職工工作中所出現的問題及時處理解決,特別是外修人員或高空作業人員要落實負責人,特殊作業要按有關措施施工。

5、嚴把物資、材料消耗關,當天車間所需用材料由負責人統一審核,統一開票,做到能利用廢舊物資的,杜絕領新物資,當天從二庫清查廢舊物資合理利用。

6、每天定時到絞車房、風機房、空壓機房、沉淀池等機房的機械設備運行情況認真檢查,對地面皮帶機、篩選系統每班巡回檢查一次,發現問題及時組織人員處理,保證各機電設備、地面各氣管、水管良好運行。

7、每月1號、11號、21號對副井絞車主提升鋼絲繩繩鼻向后30米用卡尺測量10個點,并認真做好記錄,根據測量數據和《煤礦安全規程》對鋼絲繩做出正確判斷,保證副井提升系統安全運行。

8、車間負責人每天下班前到各崗位及外修工作地點巡回檢查一次,并做到當天工作情況心中有數,并到機電科匯報和填寫記錄。

篇3:車間機修工職責

不同行業的機修工,其崗位職責也有所不同。以下為大家提供一則車間機修工崗位職責,僅供各位參考。

一.遵守公司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做好本職工作,上班時不脫崗串崗.吃零食.做私事,不從事任何與工作無關的事情。工余時不扎堆戲鬧閑聊,至規定場所休息。

二.樹立全局觀念,,服從番禺車間主任工作按排,不挑精揀肥損公肥私,以良好的心態和技能做好工作.。

三、板護罩的使用工作,以及竣工車輛的車內吸塵清潔工作。不得在客戶車內吸煙.聽音樂和翻動物品。

四.以“5s”要求為標準,做好安全.衛生.文明生產工作,保持工作場地及衛生包干區整潔明快,物品擺放定位合理,設備狀況清潔完好,有使用維護記錄。

五.上班時須穿著整潔工作服和使用必要的勞防用品,注意行車和工作時的安全狀況,未經批準人員嚴禁駕駛車輛,避免各種工傷及生產事故發生。

六.努力學習技術,積極參加培訓,提高維修技能和維修質量,優質按時完成車輛維修工作,不斷提高一次維修合格率和客戶滿意度。

七.愛護公司桌.椅.工具及水電設施等財物,節約用電用水,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行為規范,維護公司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