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鋼筋加工廠隊長工作崗位職責

鋼筋加工廠隊長工作崗位職責

2024-07-23 閱讀 6059

1根據項目部管理制度及有關文件精神制定鋼筋加工廠日常管理辦法及措施。

2全面負責鋼筋加工廠日常(包括生活)及施工生產及安全控制工作。

3配合施工技術部門對施工人員進行崗前技術質量、安全培訓教育。

4根據項目部每月下達的施工任務,精心組織確保施工生產順利進行。按時完成月度施工計劃。

5加強施工人員與各種生產機具的管理,建立嚴格的交接班制度,節能降耗,對施工人員及機械設備安全負責。

6文明施工,處理好現場監理和業主有關人員的工作關系。

7配合分管領導做好施工協調工作。

8加強鋼筋加工廠設備的日常保養工作與維修,確保正常運轉。

9負責對鋼筋的收料監控工作,簽字確認。

10完成項目部安排的其他工作

篇2:鋼筋彎筋機作業安全檢查提示卡模板

序號檢查項目檢查標準(內容)提示結論1彎筋機1、彎筋機操作平臺安裝平穩、牢固、有防雨棚。2、操作平臺應有防護裝置,必須牢固。3、傳動部分有防護網罩。2電器1、設專用的配電箱,有防水設施。2、電源線無破損,絕緣性能好。3、電器開關配置齊全,有漏電保護裝置。3模具1、彎筋機軸符合使用規定。2、彎筋機檔板安裝必須牢固。4操作人員1、持證上崗。2、操作人員必須佩帶安全帽。檢查意見和建議:單位:檢查人簽字:年月日整改落實情況:單位:負責人簽字:年月日

篇3:進風斜井明槽段鋼筋混凝土澆筑安全技術措施

一、?編制目的

進風斜井明槽段即將進行鋼筋混凝土澆筑工作,使巷道成型達到設計要求,滿足生產需要,進一步推進工程進度。同時,為了保證在施工期間鋼筋混凝土的澆筑質量和安全特編制本措施。

二、?工程概況

白布煤礦位于貴州省大方縣縣城南部,行政區劃屬高店鄉及馬場鎮管轄,地理坐標為經度~,緯度~,進風斜井表土段已開挖并初期支護(錨網噴砼+格柵拱架支護)到位,進風斜井開挖斷面為18.5m2,巷道坡度為-16.5°,為直墻半圓拱,發碹厚度為350mm,澆筑長度62米。由里往外澆筑。

三、?支護設計

進風斜井明槽段設計斷面為直墻半圓拱形,凈寬4.2m,凈高3.6m,墻高1.5m,井筒凈斷面積13.2㎡,毛寬4.9m,高4.3m,毛斷面積18.5㎡,傾角-16.5°。

永久支護方式采用鋼筋混凝土支護,設計強度為C30,澆筑厚度300mm,內層筋采用Φ18mm螺紋鋼筋,間排距300mm×300mm,外層筋采用Φ22mm螺紋鋼筋,間排距300mm×300mm,連接筋采用Φ8mm圓鋼,間排距600mm×300mm,鋼筋保護層100mm,內外層鋼筋間距300mm。底板采用混凝土鋪底,強度為C30,鋪底厚度300mm。墻基礎300mm。混凝土配料采用P.042.5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砂、Φ20~40mm石子和干凈水配制。

四、?施工準備

1、組織有關人員熟悉圖紙,領會設計意圖,參加業主組織的圖紙會審。

2、料場備足澆筑混凝土所需水泥、砂、石子及外加劑。

3、施工用水:利用場地內的供水系統向施工地點供水。

4、施工用風:利用場地內的壓風系統向施工地點供風。

5、攪拌機:井口附近布置JS-750型攪拌機兩臺。

6、振搗器具:ZNF50型風動震動棒2臺。

7、模板:明槽段支護內外模板均采用定型鋼模板,內部模板規格為1500×100×50mm,外部模板規格為1500×300×50mm。

8、鋼筋:按設計要求加工鋼筋。

9、加固模板所需材料:鋼管、木板等。

五、?明槽發碹工序工藝

(1)墻部及底部鋼筋綁扎

墻部鋼筋綁扎時,首先固定2~4根豎筋,在豎筋上畫好水平筋分檔線,在下部及齊胸處綁兩根橫筋定位,并在橫筋上畫好水平筋的分檔線,接著綁其余豎筋,最后再綁其余橫筋。豎筋與伸出搭接筋的搭接處至少要綁3道水平筋,其搭接長度及位置要符合設計要求。

每側墻體均放置預先按墻厚度加工好的墻間支撐,即頂模筋,頂模筋分兩種:一種設于墻體梯架筋上,間距750mm;另一種根據實際需要增加插放式頂模筋。頂模筋的長度比墻體厚度尺寸小1~2mm。頂模筋兩端需涂刷防銹漆。

(2)支設墻部模板

①支模嚴格按照以下施工流程施工:抄平放線→鋼筋綁扎→隱蔽工程驗收→組裝墻體一側模板→組裝另一側模板→模板驗收

②鋼模板規格為1500mm×300mm×50mm,背面使用100×50mm木方作為加勁肋,間距為600mm,多層板模加勁肋后的加固連桿為φ48mm鋼管,間距為600mm~750mm,墻體下端部處鋼管距端部不大于375mm。墻沿加勁肋設置穿墻止水螺栓。

③安裝墻模前應沿外墻外側上口粘貼好寬30mm,厚5mm的海綿條,以保證墻體上下施工縫處順直不漏漿。

④安裝一側的多層板模,按位置線就位,并安裝好拉桿及斜撐,安裝焊有止水片的防水穿墻螺栓。

⑤清掃墻內雜物,再安裝另一模板,調整斜撐(拉桿)使模板垂直后,擰緊穿墻螺栓。

⑥支撐體系:橫向次龍骨臨時固定在模板背面,用鉛絲綁扎在螺栓上。再將豎龍骨靠在橫龍骨上,然后用“3”型卡將龍骨固定,擰上螺母,擰緊。然后加斜支撐,每道墻兩側均設3道斜支撐,根部一道水平支撐。。

⑦模板安裝完畢后檢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緊固,上口拉通線進行微調,模板拼縫及下口是否嚴密,辦預檢手續。

⑧墻部模板支設并經驗收合格后,即進行墻部混凝土的澆注。砼澆注工藝見后述“混凝土砌碹施工”。

(3)拱部模板支設

①拱部內模支護

A.內模用鋼模板按設計的弧度拼裝。

B.支撐體系采用鋼管式腳手架和定型型鋼支架體系,立桿間距1.2m,立桿與墻間距控制在350mm以內,立桿上下設3道水平桿;型鋼支架和型鋼拱形架間距1.2m并且和墻體采用剛性連接,同時與腳手架連接增加剛度。(見附圖)

C.拱部內模支護完畢后,在組立拱部外模前,先進行拱部鋼筋的綁扎施工。

②拱部外模支設

A.采用¢48鋼管作為拱部支撐骨架,頂板外模采用鋼模板,鋪設沿跨距長度方向布置,短邊拼縫設5×10海綿條,長邊拼縫不設海綿條。

B.多層板與木間用2寸半鐵釘固定,周邊鐵釘間距按300mm布置,中間沿木楞方向間距為500mm,要將角部多層板釘牢,防止角部開口現象。

(4)混凝土砌碹施工

澆筑順序應由里向外、先墻后拱的順序施工,待墻體拆模后再進行拱頂砼澆筑,砼標號C30。

①混凝土材料選擇及配合比

混凝土配制采用10-30mm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中粗砂含泥土雜質不大于3﹪,PO32.5普硅水泥,采用地面干凈水。

混凝土配合比(重量比),水泥:中粗砂:石子:水=1:1.65:2.7:0.42,BR-3型防水劑加入量為水泥用量的10%,抗滲標號S8。

②混凝土的制作和運送

采用S500型強制式攪拌機拌制砼,攪拌站處安裝混凝土輸送泵,砼經混凝土輸送泵輸送至澆注地點入模。

③混凝土澆筑

澆筑混凝土應連續進行,間隔時間不應超過2h,每層澆筑厚度控制在1.5倍振搗棒有效半徑內,澆注前預先安排好混凝土上下料點位置和振搗器操作人員數量。

④混凝土振搗

使用插入式振搗棒要快插慢拔,插點要均勻排列,逐點移動,順序進行不得遺漏,震搗棒插入下層砼中50-100mm,震搗砼表面出漿,無氣泡上浮為止。移動間距不大于振動棒的作用半徑。振搗上一層時要插入下一層50~100mm,以消除兩層間的接縫。混凝土澆筑振搗完畢,若浮漿過多要及時清除。

⑤混凝土的養護

設專職人員進行砼的養護工作,澆筑后12h內進行灑水養護,墻部拆模后,澆水養護3天,拱部初凝2h后澆水養護,養護時間不少于7天

⑥施工縫的處理

施工縫處須待已澆筑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小于1.2Mpa時才能繼續澆筑。在施工縫處繼續澆筑混凝土時,要把己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的水泥薄膜和松動石子以及軟弱混凝土層清除干凈并加以充分潤濕和沖洗干凈且不得積水,在澆筑混凝土前先在施工縫處鋪設一層與混凝土配比成分相同的約50mm厚的水泥砂漿,然后澆筑混凝土。

六、質量標準及保證措施

(1)嚴格執行《礦山井巷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和《煤礦井巷工程質量檢驗標準》(MT5009-94)的有關規定。

(2)模板的縫隙要堵嚴,預防跑漿。

(3)使用混凝土材料時碎石含泥量不大于1%,黃河沙含泥土雜質不大于3%,水泥過期、無效、過硬、結塊不得使用。

(4)混凝土接茬偏差:≤15mm;砼表面平整度偏差:≤10mm。

(5)砼砌碹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

(6)澆筑過的砼表面不得有蜂窩、孔洞現象。

(7)嚴格檢驗制度,做到各工序、各環節的現場檢驗把關,上道工序不合格不進行下道工序。

(8)砼配制以實驗的室提供的依據為標準,施工過程中要嚴格計量。試驗室未提供砼配合比前,嚴禁進行砼砌碹工作。

(9)砼澆筑過程要對稱入模。

(10)明槽砌碹驗收標準

凈寬:中線左右允許偏差,合格為0~+50mm;優良為0~+30mm。

凈高:允許偏差,合格為0~+50mm;優良為0~+30mm。

砼砌碹厚度不得小于設計厚度。

?(11)模板組立質量標準及保證措施

?模板組立質量標準:

1、基礎深度-30~+100mm。

2、軸線位移≤5mm;

3、底模上表面標高±10mm;

4、截面內部尺寸±10mm;

5、墻部垂直度≤10mm;

6、相鄰模板高差≤5mm;

7、表面平整度≤10mm;

8、立模前按中腰線仔細檢查井幫掘進規格,若有小于設計尺寸之處必須處理達到設計要求,方準立模;

9、模板組裝后用中線控制模板尺寸,按拱頂、拱基、墻基三個部位。只有每個點測量尺寸均在質量標準要求范圍之內,才算模板校正合格。校正合格的模板必須加固牢靠。模板未校正合格和未進行加固時,不準澆筑混凝土;

10、模板變形超過設計要求,必須及時維修、校正或更換,只有符合設計要求方準使用;

11、脫模:按規定養護后,方可拆碹、拆模。

鋼筋綁扎質量標準及保證措施

鋼筋綁扎質量標準:1)、受力鋼筋間距±20mm,排距±10mm;(12)、拉筋間距±30mm;3)、保護層±10mm。

1、鋼筋品種、規格、質量、性能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2、鋼筋表面必須清潔,有裂縫、斷傷、刻痕的鋼筋嚴禁使用;

3、綁扎鋼筋時,不得歪斜或錯上錯下等現象,鋼筋結點要靠嚴綁緊;綁扎鋼筋搭接長度不小于35d;

4、鋼筋搭接方式、搭接長度90%及以上符合設計和作業規程的規定為合格;全部符合設計和作業規程的規定為優良;

5、鋼筋綁扎缺口、松口的數量:不超過應綁扎量的20%,且不連續為合格;不超過應綁扎量的10%,且不連續為優良;

6、受力鋼筋間距允許偏差±20mm,排距允許偏差±10mm,構造筋間距允許偏差±30mm,鋼筋保護層允許偏差±10mm。

(13)砼攪拌質量保證措施

砼使用材料:水泥采用P.O42.5#普通硅酸鹽水泥,中砂,石子粒徑在Φ20~40mm之間;質量配比為:水泥:砂子:石子:水=100Kg:181Kg:366Kg:49Kg。水泥稱量允許偏差±2%,砂子、石子±3%。

設定專職人員操作配料機,采用井口攪拌站攪拌,攪拌上料次序:先上石子、砂子,后上水泥。攪拌時間不得少于2分鐘。拌和料要隨拌隨用,摻加防凍、早強劑后運輸存放時間不得超過20分鐘。

(14)砼澆筑及振搗質量保證措施

澆筑砼時,兩幫要同時澆注,每澆注300mm深時,振搗一次。振搗時要插入下層混凝土70mm,每次移動距離不大于振搗器作用半徑的1.5倍,振動時間一般為20-30秒,下插要快,提拔要慢,防止留有插孔痕跡,但不要觸及模板。施工地點配置2臺風動振動器,隨著澆注,用振動器及時震搗,直至砼泛漿呈糊狀為止,震搗器要離開模板70mm,并要插到每層底部。

(七)其他安全保證措施

1、參加施工的管理人員、操作人員要對本施工措施熟知、掌握,并在施工過程中嚴格操作;

2、非操作人員不得進入正在施工的作業區;

3、施工過程中指定專人加強觀察,確保安全;

4、工作臺搭設必須牢固可靠,工作臺采用Φ40mm鋼管搭設,平臺鋪設采用80㎜厚木板。腳手架平臺的立柱根部固定牢靠,不得有傾斜趨勢;并要設置剪刀支撐和斜頂桿件,扣件連接緊固;

5、作業平臺上,禁止打鬧;

6、施工人員及進入施工區域人員,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

7、按照規定使用安全勞動用品;

8、在澆筑砼時,工作臺正下方及斜坡下方嚴禁有人,工作臺上人員要時刻注意腳下,防止滑落傷人;

9、拆模時,應清理好退路上的材料和雜物,人員要站在安全地點并在斜坡上方,與工作無關人員要遠離現場,以防發生意外;

?10、拆除模板時下方嚴禁行人;

?11、搭工作臺必須有專人負責統一指揮,工作臺搭設必須牢固可靠;

?12、每次上工作臺工作前必須先檢查工作臺的穩定情況,確認無問題后方可上臺施工,施工時要由班長統一指揮并設專人站在安全地點負責安全監護工作,防止工作臺上掉落雜物及人員踩空造成事故發生;

?13、工作臺上不許存放過多的物料,防止倒塌發生事故。每次施工前和施工后必須將工作臺上的雜物清理干凈;

?14、工作臺上的材料要放置平穩,小型工器具要裝入專用的工具袋內,易脫手的工具要用繩栓住,使用時將繩套在手腕上,不用時要掛在可靠的地方,上下傳遞對象必須手接手送,禁止拋擲;

15、安裝支架時,支架中部的拉桿必須距軌面2米以上,軌道兩邊必須預留出足夠行車的空間,防止絞車提升時拉翻支架,釀成事故。

16、在施工期間,無論任何時候,不管絞車是在下放材料或是提升運輸時,明槽段所有施工人員必須進入躲避硐或撤至地面。

17、所有施工人員必須認真學習本措施并簽字后方準上崗。

(18)鋼筋綁扎及砼澆注過程中嚴格遵守以下規定

①在工作臺上的人員不得過多,每人必須佩帶保險帶。

②模板支設必須牢固,防止出現跑模的現象。

③工作臺下方嚴禁有人。

④綁扎鋼筋時,人員要互相照應,拿穩抓牢,防止滑落傷人。

(19)模板施工安全措施

①工作前應戴好安全帽,檢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板手等工具必須用繩鏈系掛在身上,防止掉落傷人。工作時應集中思想,避免釘子扎腳和空中滑落。

②不得在腳手架上堆放大批模板等材料。

③高處拆模時,應有專人指揮,上下應有人接應,隨裝拆隨運送,嚴禁從高處擲下。

④拆除模板一般用長撬棍,以防止整塊模板掉落傷人。

八、其它

其它未盡事宜嚴格按照新版《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工人技術操作規程》及公司下發有關文件執行,傳達本措施時一并傳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