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高溫天氣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高溫天氣施工安全注意事項

2024-07-22 閱讀 1088

一、高溫天氣施工注意事項

1、凡患持久性高血壓、貧血、肺氣腫、腎臟病、心血管系統和中樞神經系統疾病者,一般不宜從事高溫和高處作業工作。

2、避免獨自一人在惡劣條件下作業。

3、高溫作業者應多喝茶水、綠豆湯和含鹽濃度0.1~0.3%的清涼飲料,但切忌暴飲,每次最好不超過300毫升。

4、加強個人防護。選穿淺色衣服并根據作業需要配戴好各種防護用具,防止陽光曝曬。做好防曬措施。露天施工要避免陽光直射頭部,避免皮膚直接吸收輻射熱,帶好舒適透氣的安全帽、衣著寬松。

5、控制加班加點,切實做到勞逸結合;施工隊應加強工人集體宿舍管理,保證工人吃好、睡好、休息好。科學合理的飲食。建議食堂準備大量的蔬菜、適當的水果及適量的動物蛋白質和脂肪,補充體能消耗。

6、施工現場嚴禁赤膊和穿拖鞋上崗,加強對安全防護用品佩戴使用的檢查,確保勞動防護措施的真正落實。

7、施工現場電焊時在下層火花著落處要設有圍板攔住防止擴散,嚴禁吸煙和使用明火;氧氣乙炔瓶在使用過程中應嚴格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做好防曝曬工作。

12、為防止高處墜落,心情不好時,身體患有高血壓、心臟病,恐高癥者不準進行高處作業;外腳手架、腳手板、未同步跟上即安全條件不具備時,不準上高空作業。

二、發生中暑的表現及應急措施

1.中暑癥狀的表現

(1)先兆中暑。其癥狀為:在高溫環境中勞動一段時間后,出現大量流汗、口渴、身體感到無力,注意力不能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一般情況下此時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但不會超過37.5度。

(2)輕癥中暑。其癥狀為:除有先兆中暑癥狀外,還可能出現頭暈乏力,面色潮紅,胸悶氣短,皮膚灼熱而干燥,體溫上升到38.5度以上。此時如不及時救護,就會發生熱暈厥或熱虛脫。

(3)重癥中暑。一般是因未及時和未適當處理出現的輕癥中暑(病人),導致病情繼續嚴重惡化,隨之出現昏迷、痙攣或手腳抽搐。此時中暑病人皮膚往往干燥無汗,體溫升至40度以上,若不趕緊急救,很可能危及生命安全。

2、發生中暑的應急措施

(1)有中暑先兆及輕癥者:立即離開高溫作業環境,到陰涼、安靜、空氣流通處休息,松解衣服,飲用清涼飲料(淡鹽水或濃茶)。

(2)重癥或高熱型者需進行急救:

a.迅速降溫,置病人于涼爽通風處,解開衣服;

b.可在病人頭部、兩腋下、腹股溝區等處放置冰袋;

c.用冰水、冷水、酒精擦身或噴淋;最終使體溫降至380C左右,并防止溫度復升;

d.按摩四肢,防止血液淤滯。

(3)熱痙攣者除上述處理外,給予飲用含鹽飲料,有條件的靜滴500~1000ml生理鹽水。

(4)對病情嚴重的病人,要立即動用各種手段,盡快把病人送往醫院。

篇2:汛期高溫及惡劣天氣安全管理措施

一、夏季高溫安全管理措施:

高溫期要適當調整露天作業作息時間,避免中午從事焊接等高溫作業,保證職工的茶水供應,做好職工的防署降溫工作。

高溫期間,混凝土施工配合比要作適當調整,控制減水劑的用量,要延長終凝時間,克服坍落度損失,澆筑混凝土前對模板要充分澆水濕潤,拆模后,加強對混凝土的養護。

高溫期使用的砂漿、混凝土要隨拌隨用,并在2小時內用完,磚要提前澆水,抹灰面和裝飾面的基層,施工前也要提前澆水濕潤。

注意搞好食品衛生,做好防病驅病。

本地區,夏季氣溫較高,且空氣濕度也較大,因此夏季施工應以“防暑降溫”為重點,只有抓好安全生產,才可確保工程質量。

1、保健措施

1)對高溫作業人員進行就業前和入暑前的健康檢查,凡檢查不合格者,均不得在高溫條件下作業。

2)積極與當地氣象部門聯系,盡量避免在高溫天氣進行大工作量施工。同時作好防范雷雨大風和強雷暴天氣工作,及時發布有關預警通知(施工現場設有天氣預報公示牌),做好有關防范和應對工作,確保施工安全。

3)對高溫作業者,供給足夠的合乎衛生要求的飲料,含鹽飲料。

2、組織措施

1)采用合理的勞動作息制度,凡當日氣溫達到37°C以上,施工現場露天作業在11時至15時不得安排人員施工。

2)改善宿舍,職工生活條件,確保防暑降溫物品及設備落到實處。

3)根據工地實際情況,盡可能調整勞動力組織,采用勤倒班的方法,縮短連續作業時間。

3、技術措施

1)確保現場水、電供應暢通,加強對各種機械設備的維護與檢修,保證其能正常操作。

2)在高溫天氣施工的如混凝土工程,抹灰工程,應適當增加其養護頻率,以確保工程質量。

3)加強施工管理,各分部分項工程堅決按國家標準規范、規程施工,不能因高溫天氣,而影響工程質量。

4)嚴格施工現場火災事故發生,對職工宿舍、設備配電及臨時照明線等配有專職安檢人員負責檢查,對存在火災隱患的要督促整改人員完成整改,確保安全生產。

5)做好對塔吊、施工升降機等大型機械設備基礎固定狀況和各種防倒塌性能。

二、汛期及惡劣天氣安全管理措施

目前,我市已進入建筑施工高峰期、高溫、大風、暴雨等惡劣氣象因素振鐸,做好建筑工地防范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待來的災害,及時組織現場搶險就在減少災害損失,現制定有關措施;

1、加強組織領導

項目成立汛期防范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災害工作領導小組,明確領導責任,責任人員及其工作職責。制定專項工作方案,組織應急搶險隊伍,準備搶險救災物質,扎扎實實作好各項應急準備工作。

2、建立值班制度,加強信息管理

各施工、監理、建設單位,要密切關注氣象部門通過電視、廣播、報刊等媒體爆發的大風暴雨預警信號,各建筑工地得知大風暴雨災害天氣預報后,應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負責處理應急情況,要加強信息溝通和信息報告,對發生的險情,災情以及搶險,善后處理等情況要按規定及時報告有關部門。

3、預警信號發布后,立即進行專項檢查和防范

各有關方面預警信號發布后,要立即對建筑工地防范大風,暴雨等惡劣天氣災害的情況進行專項檢查。各項目部要立即組織建設、施工、建立人員對工地全面檢查,及時消除因患主要檢查一下內容:

1)加強深基坑,高邊坡支護的檢查。

深基坑、高邊坡、管溝放坡和及其支護情況的穩定性檢查,按規定設置觀察點,貫徹邊坡及其周圍建筑物,構筑物的變化,發現因黃及時采取有效措施,要預測和防范可能發生的坍塌及其對工地生產生活設施和周圍環境的影響,對地下工程和土方工程,重點要作好防止大雨淹灌、排水防澇工作,可能出現的安全問題,要及時撤離人員,防止造成人員傷亡。

2)強大型設備的檢查。

做好塔吊機械設備的基礎,附墻拉筋,攬風繩等結構穩定的關鍵措施及塔吊起重臂遇大風自歐旋轉情況的檢查,確保大型設備防御大風、暴雨、雷擊、倒塌的基本性能,風力四級以上時,一律停止大型設備拆裝作業,六級以上強風或暴雨天氣,一律停止作業。

3)加強臨時用電檢查

施工現場領事用電必須符合標準規范要求,重點要做好各配電箱的防雨措施的架空線路的放風措施,除排洪設備外,所有作業場所在大風暴雨天氣都應停止供電。

4)加強腳手架和高大模板工程加查

重點檢查立竿基礎,排水措施,架體結構及其與建筑結構的拉結情況,做到基礎平整、穩固、排水通暢、拉結有效、腳手板施工工藝的工程,要有可靠的大模板穩固措施。

5)加強生產生活措施

圍墻,排水系統檢查,對施工現場的宿舍、廚房、辦公室、倉庫等領事設施進行全面的安全檢查,處于危險臨時設施不得住人,應全部撤離,妥善安置,對住人的工棚,經加固后仍不能達到安全要求的,也應全部撤離,對工地外墻,尤其是位于學校,集貿市場,城區人性道路邊等人員密集地段的工地圍墻要檢查其穩固情況,對存在安全隱患的,要立即采取加固措施,加固后仍達不到的要堅決予以拆除,工地的排水防澇系統要確保暢通。

4、大風暴雨來臨時,所有建筑工地一律停工,做好搶險救災工作

當氣象部門發布黃色、橙色、紅色大風暴雨等預警信號時,所有建筑工地必須停工。要及時切斷生產電源,做好建筑工地及其施工人員的管理,全力以赴防范大風暴雨可能帶來的災害,應啟動相應的企業和建筑工地應急搶險預案,保證搶險及救災人員與物資在30分鐘內到達制定位置,及時投入搶險救災工作,

5、出現險情或災害時,案應急預案及時采取應對措施

當建筑工地出現險情或發生災害時,應根據應急預案,及時采取相應措施,并報告質量問題監督站,及行業主管部門,報告內容;險情或災害情況、工程名稱、地點、施工單位、聯系人、聯系電話、本單位是否需要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應在危險地段,危險部位現場劃出影響范圍,設立警戒標志,視危險情況設專人員負責安全警戒,

6、大風暴雨后應進行全面檢查,

大風暴雨過后,各單位要盡快對受災情況進行調查和上報,恢復生產前,要對所有用電設施和線路進行全面排查,消除大風暴雨帶來的各種安全因黃,按照檢查、整改、驗收的程序,填寫專項書面報告,并經項目經理負責人簽字后,方可恢復安全的施工作業。

7、組織防范大風暴雨災害的應急預案演練

項目應制定防范大風暴雨災害專項預案,組建搶險救災隊伍,備足救災物資,落實施工人員避險場所。防范大風暴雨領導小組要定期召集各建筑工地項目部開展對應急預案的研討、修訂和演練,并對各工地項目部的搶險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和搶險救災物資檢查,提高其應急實戰能力,確保應急預案在緊急情況時能有效運行。

廣州富利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

2013年5月

篇3:異常高溫天氣應急預案格式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做好異常高溫天氣員工勞動保護和企業安全生產工作,保護員工的安全和健康,迅速、有效地處理、控制及預防異常高溫天氣引發的各類事故,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的安全有序進行。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病防治法等,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并指導各企業異常高溫天氣的應對工作。

1.4引用術語

1.4.1月平均氣溫距平

月平均氣溫距平(△T)按下式計算:

△T=T—T(—)式中:

T——某月月平均氣溫;T(—)——某月氣溫多年氣候平均值。

1.4.2標準差

標準差(σ)按下式計算:

式中:

n——一般取30;

Ti——某年某月平均氣溫;——某月多年氣候平均值。

2?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分析

2.1高溫天氣一般是指日最高氣溫超過35℃的一種災害性天氣(日最高氣溫≥35℃連續5天或以上為高溫期。單獨出現為高溫日)。根據世界氣象組織(WMO)規定,區域內當月平均氣溫距平大于或等于兩個標準差(ΔT≥2б)為異常高溫,一般多發生于每年夏季。高溫天氣的主要影響系統為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受其影響,高溫期的濕度通常大于年內月平均值,即異常高溫天氣伴隨著濕度增大的可能。

2.2異常高溫天氣,企業受其危害主要有以下幾種表現:

1)在室內通風差和室外設備的安裝和維修及露天施工作業時,以及在電機房、煤倉、鍋爐、汽機房及輸煤皮帶等高溫場所工作時,易造**員中暑,甚至造成死亡事故;

2)工作環境、身體狀況、精神狀態等影響,作業人員造成操作錯誤和發生意外導致其他事故;

3)氣溫、濕度等氣候條件和運行環境影響,造成設備事故;

4)由于氣溫影響而導致電力負荷持續升高,發電生產能力不能滿足需要,造成電網事故和其他社會影響的生產事故等。

5)異常高溫天氣易引發火災事故

2.2異常高溫天氣的危害程度

危害程度主要從異常高溫天氣的氣溫、人身傷害、設備異常事故以及其他三個方面表述。

2.2.1Ⅲ級狀態:

1)企業所在地區異常高溫天氣連續×天或日最高氣溫≥35℃連續×天;

2)員工出現頭昏、頭痛、口渴、多汗、全身疲乏,心悸、注意力不集中、動作不協調等癥狀以及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表現的先兆中暑現象;

3)生產設備系統出現不正常運行狀態,主要輔助運轉設備等監視參數報警等。

2.2.2Ⅱ級狀態:

1)企業所在地區異常高溫天氣連續×天或日最高氣溫≥38℃連續×天;

2)員工除有先兆中暑的癥狀外,出現面色潮紅、大量出汗、脈搏快速等表現,體溫升高至38.5℃以上輕、中度中暑現象;

3)主要輔助運轉設備故障或主機系統主要監視參數報警,多臺機組被迫降出力運行或單臺機組被迫停運與電網解列等;

2.2.3Ⅰ級狀態:

1)企業所在地區異常高溫天氣連續×天或日最高氣溫≥40℃;

2)員工出現熱射病、熱痙攣、熱衰竭、日射病等重度中暑現象;

3)多臺機組被迫停運與電網解列,對電網穩定運行造成影響。

4)異常高溫天氣引發的火災。

3?應急處置的基本原則

以“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為生產方針,以保護員工的生命、健康權益為首要,以“保人身、保電網、保設備”為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實行各級行政領導責任制,最大程度減少和避免異常高溫天氣造成的人身傷害、設備生產事故以及影響電網穩定運行事故。

4?組織機構及職責

4.1異常高溫天氣應急指揮領導小組

組?長:廠長

副組長:黨委書記、生產副廠長、經營副廠長

成員:策劃、安監、運行、檢修、政工、物資、燃料供應

醫療、行政、保衛消防、車輛管理等部門負責人

4.2領導小組職責

1)負責對企業職工進行必要的勞動保護和職業健康以及安全生產技能培訓。根據生產實際提出修訂異常高溫天氣應急救援預案意見。

2)負責組織全廠異常高溫天氣應急救援演練,監督檢查各部門應急演練工作的開展和存在問題整改措施的落實。

3)根據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及上級文件精神,制訂并檢查督促落實夏季防護設備、勞動保護用品和防暑降溫措施計劃、資金費用及工作安排,

4)研究、落實異常高溫天氣員工作息時間;組織做好員工生活、后勤等方面的服務工作。

5)組織進行異常高溫天氣的巡查或專項檢查,及時了解工作環境、人員與設備狀況,發現問題,立即解決。

6)對發生事件啟動應急救援預案進行決策,調配各應急救援力量和物資,及時掌握突發事件現場的態勢,全面指揮應急救援工作,必要時向有關部門發出增援請求。

7)根據華能集團公司《重大事項報告制度》、《電力生產事故調查規程(試行)》和國家有關規定做好事件上報與調查處理工作。

8)危機狀態消除后,宣布應急行動結束。

4.3各部門職責

4.3.1策劃部職責

1)參與預案的審核和編制;

2)負責搶險現場的組織協調工作與應急救援技術方案和搶險物資資金的落實。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3)組織制訂、落實夏季生產設備系統(尤其是防暑降溫設備)檢查、維護工作計劃,適時組織進行檢查,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4)做好夏季高溫季節電力市場預測評價與電網調度的聯系協調工作;

5)對生產現場工作環境進行監測;對應急處置提出指導意見,防止發生次生和擴大事故;

6)密切關注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根據發布的高溫預警信號及時督促生產部門做好勞動保護和生產現場管理工作;

7)負責應急處置工作總結。

4.3.2檢修部門職責

1)根據夏季及異常高溫天氣特點,以保護員工健康為前提,合理安排設備維護檢修工作計劃、勞動組合和工作時間;

2)按職責分工,加強設備管理,組織落實夏季設備維護檢查工作;根據要求,組織進行專項檢查,采取積極措施,保證防暑降溫設備處于正常良好狀態;

3)按要求參加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與異常高溫天氣應急處置以及搶險搶修工作。

4.3.3運行部門職責

1)根據企業特點和運行實際以及異常高溫的危害程度,以員工勞動保護、值班人員精神狀態、設備系統穩定連續運行等方面綜合考慮,提出運行值班時間和人員組合等建議,報領導小組同意后組織實施;

2)做好勞動保障、后勤服務工作;

3)做好與電網調度的聯系協調;加強操作監護管理,按規程規范要求,督促做好設備運行方式的調整,發現異常與缺陷及時相關人員進行處理,并協同做好設備檢修過程中安全技術措施;

4)按要求參加應急救援預案的演練與異常高溫天氣應急處置以及搶險搶修工作。

4.3.4物資管理部門職責

1)根據要求,負責購置合格的勞動保護用品;

2)提供必需的搶救物資。

4.3.5燃料供應部門職責:

根據夏季及異常高溫天氣及機組發電狀況、電網負荷等實際,燃料供應特點,保證燃料供應。

4.3.6醫療部門職責

1)根據夏季及異常高溫天氣,適時組織員工(尤其是高溫工作環境下)體檢,對體檢發現有職業禁忌癥者提出調換工作場所的建議;

2)組織對工作場所進行巡查,發現人員身體不適,應及時進行處理;有中暑前兆或人員中暑表現時,在進行救治的同時,應立即報告。

3)當本單位救治力量無法滿足急救需要時,應向地方醫療單位申請救援并及時將重癥病員轉院搶救。

4.3.7工會、行政部門、人資部門職責:

1)做好工業衛生及勞動保護宣傳教育工作,提高員工自我勞動保護意識;負責高溫崗位職工統計上報等管理工作。

2)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組織做好員工勞動保護和夏季保健用品的發放;

3)組織做好勞動保護監督檢查工作,針對異常高溫天氣生產特點,加強高溫區域生產崗位巡查,發現異常,協同生產部門及時處理;

4)協同做好職工生活、后勤保障等方面的服務工作,督促做好飲食衛生安全工作。

5)行政部門負責接受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并及時在辦公信息系統或廠內通知中進行公布

4.3.8保衛消防部門職責

1)根據夏季氣候及異常高溫天氣特點,做好易燃易爆物品和重點防火防爆部位的重點監控工作;

2)根據要求,協同生產部門做好異常高溫天氣應急處置工作

4.3.9安監部門職責

1)負責組織應急預案的編寫與適時修訂工作;

2)牽頭組織對防暑降溫工作進行專項或經常性監督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督促整改;

3)按規定參與或組織事故調查及事故信息報送工作。

4.3.9車輛管理部門職責

根據命令,隨時派出足夠車輛參加應急處置工作。

5?預防與預警

5.1危險源監控

1)根據電力生產工藝流程、設備運轉狀況等情況,重點做好防暑降溫設備、發電機組主要裝置、熱力系統運轉設備及動力裝置、電氣與熱控及運行控制單元、小室以及電纜半層和輸煤系統等設備、裝置的監視調整、檢查維護和計劃檢修,保證設備處于良好狀態;

2)根據異常高溫天氣人員易中暑實際情況,做好集控室和各運行值班室、室外檢修及其他高溫作業場所的防暑降溫設備、人員狀況等情況的巡查與監督。

5.2預防措施

1)建立健全企業勞動保護和安全規章制度,按規定及時發放勞動保護用品,并配備常用的防暑藥品。

2)加強職工必要的勞動保護和職業健康以及安全生產技能培訓,采取積極措施提高和增強職工所需安全生產技能以及事故預防和應急處理能力。

3)制訂年度防暑降溫檢修維護工作計劃,夏季前(每年ⅹ月前)完成防暑降溫設備專項檢查、整改以及各生產場所、值班室、辦公室空調、通風設備的檢查維護工作,確保職工良好的工作環境;

4)關注氣象部門的天氣預報,根據發布的高溫預警信號及時調整作業時間,嚴格控制加班加點;改善工人勞動作業條件,減輕工人勞動強度。避免高溫時段室外作業,對于容器、孔洞等密閉的作業環境,要保證通風措施。

5)改善運行休息宿舍等員工休息場所的內外環境,確保員工的充分休息,減少因高溫天氣造成的疲勞。

6)提供符合衛生標準的含鹽清涼飲料(含鹽飲料包括鹽汽水、茶水、中藥和各種湯類等),含鹽濃度應為0.1%-0.3%,并保證清涼飲料的清潔衛生。

7)對有心血管器質性疾病、高血壓、中樞神經器質性疾病、明顯的呼吸、消化或內分泌系統疾病和肝、腎疾病患者應列為高溫作業禁忌癥。

8)在夏季異常高溫天氣期間工會、行政及醫務管理人員定期到生產現場進行巡回檢查,發現有關問題及時進行解決和處理。

9)加強對飲用水、食品的衛生管理,嚴格執行食品衛生管理制度,做好衛生防疫工作,避免食品變質引發中毒事件。

10)夏季前做好迎峰度夏專項檢查,制定生產設備檢查維修計劃,并按計劃抓好落實、整改,保證生產設備處于正常狀態。

11)做好電力市場預測與評估,加強與電網調度的聯系與協調,并做好夏季迎峰度夏電力用煤的采購、運輸與儲存工作。

12)加強運行、檢修現場管理,嚴格各項安全作業規程制度的執行,發現問題,立即協調予以解決,防止異常情況的擴大派生、衍生各類設備事故。

5.3預警

5.3.1根據第2.2條,將異常高溫天氣預警分為Ⅰ、Ⅱ、Ⅲ三個級別,分別代表重大、較大、一般:

1)一般(Ⅲ級)

氣象部門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氣溫達35℃以上;或人員出現先兆中暑現象;或設備主要監控參數出現異常報警;

2)較大(Ⅱ級)

氣象部門發布高溫橙色預警信號,氣溫達38℃以上;或人員出現輕、中度中暑現象;或主要設備發生異常;

3)重大(Ⅰ級)

氣象部門發布高溫黃色預警信號,氣溫達40℃以上;或人員出現重度中暑現象;或發生影響電網安全穩定運行事故;或發生火災事故等。

5.3.2異常高溫時期,行政部門應及時將氣象部門發布的高溫黃色、橙色、紅色預警信號及其它氣象信息匯報領導小組組長、通報領導小組成員,并在廠內通知中進行公布。

5.3.3異常高溫引發設備、人身或其他次生、衍生事故,值長、檢修工作負責人或事發部門負責人應按類別、程序立即通知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及領導小組成員單位。

6?信息報告

6.1信號規定:異常高溫天氣主要采用企業計算機生產辦公信息系統、內部通知、宣傳欄、現場事故音響、對講機和電話等報警。

各職能部門負責人同時應按照華能集團、產業公司及地方主管部門相關規定做好信息上報工作。

6.2應急通信:

姓名

?辦公電話

?手機

?職務及崗位

?廠長

?黨委書記

?生產副廠長

?經營副廠長

?策劃部負責人

?安監負責人

?運行部門負責人

?檢修部門負責人

?行政部門負責人

?物資部門負責人

?政工部門負責人

?人勞部門負責人

?燃料供應負責人

?車隊管理負責人

?保衛消防負責人

?醫療部門負責人

運行主控室

廠部值班

24小時值守

廠總機

市急救中心

火警

7?應急處置

7.1響應分級與響應程序

根據第2.2、5.3條,異常高溫天氣的事故類型和危害程度和可能造成的影響以及控制事件的能力,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異常高溫天氣對應分為Ⅰ、Ⅱ、Ⅲ三個應急響應等級:

1)Ⅲ級由值長,或發生異常事件的部門負責人指揮處置;

2)Ⅱ級由應急領導小組副組長負責指揮,事發部門負責人協助;

3)Ⅰ級由應急領導小組組長負責指揮。

4)應急指揮領導小組成員部門負責人根據4.3條所列職責分工承擔相應的應急響應處置工作。

7.2處置措施

根據第2條、7.1條內容,異常高溫天氣的應急處置主要有氣溫異常、人身傷害、設備事故以及其他三個方面內容:

7.2.1氣溫異常應急處置:

7.2.1.1?Ⅲ級應急處置:

企業所在地區異常高溫天氣連續×天或日最高氣溫≥35℃連續×天,根據生產工作情況,采取換班輪休等方法,縮短員工連續作業時間,除特殊情況,不安排加班加點;員工露天連續作業時間原則不超過×小時/日(原則12小時/日)。

7.2.1.2Ⅱ級應急處置:

企業所在地區異常高溫天氣連續×天或日最高氣溫≥38℃連續×天、調整縮短工作時間,原則當日工作時間不超過×小時/日(原則4小時)。

7.2.1.3Ⅰ級應急處置:

企業所在地區異常高溫天氣連續×天或日最高氣溫≥40℃,停止室外工作,無特殊因素可安排人員停工休息。

7.2.1.4下列人員在身體狀態允許條件下,不受上述應急處置限制,但應根據生產和人員狀況實際合理進行安排:

1)緊急事故搶險作業人員;

2)運行值班或不得缺人值班或其他生產關鍵崗位人員。

7.2.1.5綜合員工身體及精神狀態、疲勞程度、現場工作實際及生產安全等因素,經領導小組研究、同意,可采取以下應急處置措施:

1)縮短運行輪崗作業時間;

2)安排運行等關鍵崗位人員在廠集中休息,并保證良好的休息環境和生活條件。

7.2.2人身傷害應急處置

7.2.2.1Ⅲ級應急處置:

當發現人員出現先兆中暑表現,救援人員應迅速將其撤離引起中暑的高溫環境,選擇陰涼通風的地方休息,并多飲用一些含鹽分的清涼飲料;暫停作業。

7.2.2.2Ⅱ級應急處置:

1)當發現人員出現輕度或中度中暑癥狀,首先應將患者迅速搬離高溫環境到通風良好而陰涼的地方,解開患者衣服,用冷水擦拭其面部和全身;

2)給患者補充淡鹽水或含鹽的清涼飲料,或用電扇向患者吹風,或將患者放置在空調房間(溫度不易太低,保持在22℃~25℃)。);

3)同時用力按摩患者的四肢,以防止血液循環停滯;

4)當患者清醒后,給患者喝些涼開水,有條件應給病員服用十滴水或人丹等防暑藥品;

5)暫停作業,對工作場所的通風降溫設施等進行檢查,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環境溫度。

6)若為運行值班崗位人員,應及時安排人員替換,保證生產。

7.2.2.3Ⅰ級應急處置:

1)對于重度中暑者,除立即把其從高溫環境中轉移到陰涼通風處外,,應將患者迅速送往醫院進行搶救,并在途中采取7.2.2.2所列相應消暑措施,以免發生生命危險。

2)對工作場所的通風降溫設施等進行檢查,找出中暑原因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工作環境溫度,確保設備機組安全運行。

3)若發生多人中暑,應立即聯系當地醫療單位予以增援。

7.2.3設備異常事故的應急處置原則按設備技術規范、運行規程和事故處理規程等進行。

1)異常高溫天氣可考慮增設冷卻風扇強制通風、表面水冷等措施對某些高溫設備進行降溫;

2)機組主要裝置及輔助設備溫度等重要監視參數異常報警后采取措施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考慮與電網調度申請,機組降出力運行,以保證機組的安全連續運行。

3)機組被迫停運,應迅速與電網調度聯系,組織搶修,恢復運行,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盡最大努力減小對電網的沖擊與影響。并按規定做好上報工作。

7.2.4異常高溫天氣引發火災

1)異常高溫天氣引發火災,啟動企業《火災應急預案》。事發部門(運行值)負責人應立即組織先期滅火;接報警后,領導小組組長(副組長)立即趕赴事發現場進行現場指揮撲救,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負責人同時組織相關人員按職責分工協同做好應急救援工作;

2)行政、醫療部門負責人組織人員進行巡查,清點人員,并根據現場實際做好后勤保障,發現人員有中暑表現,立即按7.2.2條進行救治;

7.3領導小組應經常向上級主管單位報告本企業受異常高溫影響情況。若受異常高溫影響后果達重特大事故等級,應迅速啟動華能集團公司相應預案。

8?后期處置

8.1根據事故現場局面控制,次生、衍生危險隱患消除、環境指標符合標準后經應急處置領導小組批準,應急處置結束命令由Ⅰ、Ⅱ、Ⅲ級應急響應負責人發布。

8.2在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根據人員中暑程度,各職能部門按職責分工,做好各項救治善后工作;涉及到設備因素,各級應急響應負責人在組織分析的基礎上,立即進入恢復啟動或設備修復程序,同時根據設備損害的情況,組織做好設備的檢修采購工作。

8.3領導小組組織相關部門和人員對應急處置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中暴露出來的不足,組織對應急預案進行修訂。

8.4按國家有關法律法規和《華能集團事故調查規程(試行)》有關規定,完成異常高溫事件(發生原因、處理經過、人員傷害及經濟損失、整改內容等情況)調查報告的編寫和上報工作。

9?應急物資與裝備保障

9.1物資部門ⅹ月前應完成應急物資與裝備的購置,使用管理部門負責對應急物資與裝備定期進行檢查與維護,保證其完好;安監、醫療等部門協同使用管理部門做好人員培訓工作,保證應急物資與裝備的正確使用。

9.2員工勞動防護用品按企業“職工勞動保護用品管理條例”有關規定購置、發放。

9.3購置、發放夏季保健藥品,值班室、檢修班組配備、存放十滴水等消暑藥品。

9.4作業現場、值班地點存放含鹽0.3%清涼防暑飲料或菊花茶、西洋參茶、金銀花茶等。

9.5必要的通風降溫設備。

9.6必要的設備檢修零部件。

10?培訓與演練

10.1將應急預案培訓納入企業年度培訓計劃,按照"統一計劃、適時安排、分類實施、分級負責、突出重點、適應需求"原則,采取定期和不定期相結合的形式,組織進行相關知識和技能培訓。

10.2根據企業生產實際,制訂企業預案演練計劃,結合運行、檢修等生產部門反事故演習和技術練兵,舉行不同類型的應急演練,以檢驗、完善和強化應急準備和應急響應能力。

11?附則

11.1本預案檢查評估由企業應急指揮領導小組組織進行,應急管理工作實行以責論處的原則,并根據國家相關法律法規、華能集團和和企業相關獎懲規定進行考核獎罰。

11.2本預案由企業安監部門負責組織生產部門制訂并適時修改、更新;修訂最長時間不大于3年。

11.3本預案文字解釋與上報上級主管部門備案工作由××部門負責。

11.4本預案自發布之日起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