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報告調查處理

生產安全事故應急救援報告調查處理

2024-07-22 閱讀 4350

項目部制定事故的應急救援預案,并定期進行演練,確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

1.項目部成立以項目經理為組長,副經理、主任工程師、施工員、安全員、勞務分包方負責人等為組員的應急領導小組。應急隊伍由勞務分包方作業人員擔任。

2.項目部應急設備、設施準備:

一、通信設備:利用現場的固定電話和手機進行聯系,包括項目經理及各管理人員手機號碼予以公布。

二、消防器材:配備足夠的滅火器材和消防水源,在施工現場入口處設置明顯標識。

三、急救設備:現場應配備急救藥品或利用社會醫療機構處理突發事故,公布距施工現場最近醫療急救機構電話和乘車路線圖,由現場書記負責。

四、車輛準備:現場自備車輛或社會上的車輛、的士。

五、應急照明:現場配備雙回路供電系統,保證及時供電照明。配電箱應明確標識。

六、防洪器材:施工現場的挖掘工具作防洪工具。

七、個人防護用品:安全帽、安全帶等。

八、危險部位:現場安全通道、應急設施及易發生火災、爆炸等部位應標上標識。

3.宣傳教育:項目部應對全體施工人員進行應急知識教育,提高全體施工人員的應急應變能力,組織各種形式的應急知識學習,加強全體施工人員的應急常識。

4.應急演練:項目部應定期進行應急演練,測試應急響應的應變能力、應急響應的可行性,改進應急程序,并記錄保存。

5.如果發生重傷、死亡事故,應急領導小組要及時組織搶救,并保護現場。該事故必須在2小時之內報公司項目管理部,根據事故性質,24小時之內上報建設主管部門和有關部門,并保護好現場,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認真調查,分析和處理,并按時結案。

6.各施工現場必須建立工傷事故檔案制度,未發生傷亡事故時也應如實填寫《建設系統傷亡事故月報表》,按月向公司安全主管部門上報,發生事故不得隱瞞、虛報和拖延不報。

篇2: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和報告處理制度

一、企業要從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生產事故應急救援預案,并且每年至少組織一次演練,使管理人員和操作人員熟悉緊急情況下應當采取的應急措施,確保應急預案的有效性。

二、配備必要的應急救援器材、設備,并進行經常性維護、保養,保證正常運轉。

三、生產經營單位發生生產安全事故后,在事發現場有關人員應當立即向本單位主要負責人報告。

四、單位主要負責人接到報告后,應于1小時內報告有關部門并積極組織搶險,不得遲報、謊報、瞞報、漏報和事故后逃匿,不得故意破壞事故現場、毀滅有關證據。

五、報告事故應當包括下列內容:

1、事故發生單位概況;

2、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以及事故現場情況;

3、事故的簡要經過;

4、事故己經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的傷亡人數(包括下落不明的人數)和初步估計的直接經濟損失;

5、已經采取的措施;

6、其他應當報告的情況。

六、支持和配合事故調查工作,并認真汲取事故教訓,開展警示教育,制定實施切實可行的整改和防范措施,避免類似事故再次發生。

七、應當依法妥善處理事故的善后工作,按國家和省有關規定向事故傷亡人員支付賠償金,并積極配合事故調查組進行事故調查。

篇3:工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特大事故報告制度

工程應急救援組織機構特大事故的報告

1、報告特大事故發生后,除按有關規定上報外,必須立即以電話、快報等形式迅速報告市政府,事故報告應包括內容如下:

①、事故發生的時間、地點、單位。

②、事故發生的簡要經過、傷亡人數、直接經濟損失的初步估計。

③、事故發生后采取的措施及事故控制情況。

2、在接到特大事故發生的報告時,領導小組下達救援令和要求,由領導小組辦公室傳達指令,并調度救護組,立即趕赴事故現場,并進行救援。

3、救援救護組在接到領導小組救援令后,立即組織車輛、救援器材和救護人員,趕赴現場,由救援救護組組長負責現場指揮,按照領導小組的指令和救援方案,實施救援搶險工作,保持與領導小組的通訊聯系,隨時將施工情況報告領導小組。

4、后勤保障組在接到領導小組救援令后,立即趕赴現場,做好水、電、燃氣管制工作,提供搶險所需的臨時電源,保證通訊暢通,及時搶救傷員,迅速落實死、傷人員等情況,協調相關單位準備好下一步善后處置情況報告領導小組。

5、救援搶險工作結束后,立即報告領導小組,領導小組征求安全事故調查組的意見后,下達救援搶險工作結束指令,清理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