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防止油料靜電引燃引爆的措施

防止油料靜電引燃引爆的措施

2024-07-22 閱讀 9604

靜電放電并不一定造成靜電著火,靜電著火必須具備下列條件:

其一,必須存在靜電產生和積聚的條件,并且在靜電放電時具有足夠的放電能量。靜電放電的能量太小,便沒有足夠的能量去點燃可燃混合氣。事實上,靜電火花放電的能量一般都超過油蒸氣的最小引燃能量。其二,必須存在適當濃度的可燃性混合氣體。即使有足夠的放電能量,如果可燃蒸氣的濃度不在爆炸和燃燒范圍內也不能發生爆炸和燃燒。

1減少產生靜電的措施。油料內的雜質是靜電起電的重要因素,然而使油料達到高純度是困難的也是不經濟的,從目前的技術現狀看,還沒有能完全杜絕靜電產生的措施。因此,對于防止石油靜電危害來說,不能完全消除靜電電荷的產生,只能減少靜電產生。

(1)、控制油料流速。油料流速越高,靜電量越大。《石油庫設計規范》規定,汽油、煤油和輕柴油等油料的灌裝速度不大于4.5m/s。在空罐進油過程中當管路浸沒小于200mm時,或浮頂油罐浮頂未浮起前;或油罐車裝油時,鶴管進油口未浸沒前,或成品油中夾有明顯水分、空氣和雜質等情況下,流速都應限制在1m/s以內。(2)、控制加油方式。油罐及油罐車從頂部噴濺裝油時,油料必然要沖擊油罐壁,攪動罐內油料,使其靜電量急劇增加,且油料蒸發加劇,而從底部或將鶴管伸至接近油罐車底部,可以減少油料噴濺、起泡沫,避免新電荷產生;減少油料的霧化、蒸發,可以避免油氣達到著火和爆炸濃度范圍;避免油料流經電容最小的油罐中部,不致產生較大的油面電位;可避免在局部范圍內因油柱集中下落形成較高的油面電荷密度;在裝油后期,油面電位達到最大值時,油面上部沒有突出的金屬,可以避免局部電場增加,不致發生火災。

(3)防止不同油料相混或油料含水和空氣。不同油料相混或油料含有水和空氣時,都會使靜電量增加,油中含水5%,會使起電增加10-50倍。

2加速靜電的泄漏,防止或減少靜電的積聚。靜電的產生本身并不危險,實際的危險在于電荷的積聚,因為這樣能儲存足夠的能量,從而產生火花放電將可燃性氣體引燃引爆。油料中的電荷不容易泄漏,因而使不斷產生的靜電荷在油料中越積越多。為了加速油料電荷的泄漏,可以采取接地、設置靜電消除器以及增加油料導電率等措施。

(1)、接地和跨接。靜電接地是指將設施設備通過導線接地體等手段與大地連成阻值較小的通路,以使電荷導入大地。對于儲油容器,由于油料是絕緣體,帶電后不能靠容器的接地來迅速導走油料的電荷,但容器接地能減小電荷向大地泄漏的電阻,從而加快油料電荷的泄漏。同時,容器接地使容器本身及相關金屬設備與大地之間構成了良好通路,消除了容器外表面電荷產生火花放電的可能性。

(2)、加抗靜電添加劑。抗靜電添加劑的作用不是“抗”靜電,而是加入微量這些物質時,可以成十倍、成百倍地增加油料的電導率,使其電荷得不到積聚,加速靜電泄漏,消除靜電危險。

(3)、設置靜電緩和器。

(4)、設置靜電消除器。

(5)、經過過濾器時,油料要有足夠的漏電時間。經過過濾器的油料,由于與過濾器發生劇烈摩擦,大大增加了接觸和分離的強度,可能使油料的電壓增加10-100倍。為了避免把大量電荷注入容器,裝有過濾器的油料管線,在其出口要留有一定長度或流經一段時間,將其大量電荷泄漏掉,再注入容器。通常規定經過過濾器的油料要有30s以上的緩和時間,因此經過過濾器的油料,必須在接地管線中繼續流經30s以上的管長后,才允許進入容器。為了避免靜電事故,設備管線的合理布置對控制靜電有很大關系,如過濾器不要靠近油罐、裝車臺,應留有一定的緩和長度;管線盡量少拐彎、變經等。

3消除火花放電。采取了減少靜電產生和積累的措施已為消除火花放電提供了預防措施,但仍有放電的危險存在。火花放電的危險之一是油罐、油罐車等及其附屬設備之間的放電。防止的辦法之一就是將它們都跨接起來,即作良好的電氣連接,并作可靠的接地,如同減少靜電積聚的方法一樣。火花放電的危險之二是容器內的油料與容器內壁及其他的突出金屬(如毛刺、加油栓、鶴管口等)發生放電,或油面上的金屬漂浮物(墊片、量油桶、浮子等)與容器壁發生放電。防止這種火花放電的方法是嚴格執行有關規定,主要有:

(1)、裝油過程中,嚴禁上罐或罐車進行人工檢測、測溫、采樣等作業。裝油完畢后,必須靜置一段時間才能進行人工檢測、測溫、采樣。汽車油罐車應靜置大于2分鐘,油罐應靜置20-30分鐘。

(2)、給油罐車加油時,鶴管口應插到罐車底部。

(3)、油料加注、用車輛運輸等過程中,及未達到靜置時間時,嚴禁有任何金屬體落入容器內或不接地的金屬物體浮于油料表面。

篇2:油料存放:安全技術交底

工程名稱: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分項工程名稱作業部位交底部門交底人施工期限年月日至年月日接受交底班組或員工簽名:交底內容:(1)各類油漆,因其易燃或有毒,應存放在專用庫房內,不準與其他材料混堆。(2)對揮發性油料必須存放于密閉容器內,必須設專人保管。(3)油漆涂料庫房應有良好的通風,并應設置消防器材。懸掛醒目的“嚴禁煙火”的標志.(4)庫房與其他建筑物應保持—定的安全距離.嚴禁住人。(5)嚴禁在庫內吸煙和使用明火.照田燈具必須防爆,施工現場嚴禁吸煙,使用任何明和可導致引起火災的電器設備。(6)施工用的汽油要遠離作業區,專人給噴燈加油。噴燈不準帶火放置,隨用隨點燃.(7)消防器材應設在易發生火災明顯部位,所有的消防器材均要涂上紅油漆,設置標志牌。補充作業指導內容:

篇3:油料庫安全操作規程

{PE.ContentPageid="contentpage"mode="none"}1.油庫重地,未經領導許可不得入內。

2.進入油庫區內,嚴禁攜帶火柴、打火機等發火物和易燃物。

3.油庫區內禁止吸煙,油庫周圍30米以內禁止使用明火。庫內應保持通風良好。

4.發生火警時,應立即報告,并充分使用現場消防設備進行滅火。禁止用水滅火。

5.油庫內一切電器設備,應按設計規范采用防爆密閉型設備,夜間停電應用手電筒,不準用明火燈。

6.啟閉油罐(桶)的人孔、油蓋、測量液面和取樣等作業時,禁止使用黑色金屬或石頭等發火花的工具。操作時應戴口罩站在上風,避開揮發氣體。

7.禁止使用滲漏或注油孔不嚴的罐或桶儲存四乙基鉛汽油。

8.報警系統應定期檢查,確保有效。

9.不同油料應分開存放。

——摘自《機械工人安全技術操作規程》

{/PE.Content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