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成品油罐車進入油庫裝油作業須知

成品油罐車進入油庫裝油作業須知

2024-07-22 閱讀 9059

1.嚴禁隨身攜帶手機、香煙、打火機、火柴及其它易燃易爆物等危險品進入油庫。

2.入庫前,穿好防靜電工作服、勞保鞋、正確佩戴安全帽和入庫證。

3.罐車上配備以下安全防護設施:防火罩、靜電拖地線(金屬線與大地接地良好)、護欄以及車輛自備的滅火器。

4.駕駛員用《入庫證》進入庫區內,車上其他人員在庫外等待。

5.入庫裝油前,仔細檢查車輛狀況,包括以下內容:罐車完整性(有無滲漏),卸油閥門閉合狀態,接地、傳感組合連接器的有效性,發動機有無滴油現象,防火罩排氣管連接是否良好,電瓶狀態是否正常,輪胎氣壓是否充足無破壞,冬季罐體無冰雪,滅火器是否正常使用等。

6.按油庫規定路線緩慢行駛,時速不要超過5km/h,在庫區內禁止鳴笛、隨意停放車輛、亂扔紙屑垃圾等。

7.在庫區內謹慎駕駛車輛,防止發生交通意外。謹防損壞鶴管、靜電接地線、扶梯、隔離墩等發油設備、設施。

8.按照油庫指定的貨位裝油,不要隨意占用其他車輛的裝油貨位。等待裝油時,在駕駛艙準備。

9.在作業區裝油車輛駕駛員要聽從現場安全員的指揮或協調。

10.裝油車輛必須將防護欄拉起和佩戴安全帶才可裝油。

11.車輛進入裝油作業區駕駛員必須在駕駛室內等候排隊裝油。

12.裝油完畢后,必須關閉大小開關及排氣閥恢復裝油設備。

13.裝油完畢后駕駛員必須從上貨位的梯子下來,不準從油罐車上下,以防止跌傷。

14.裝油車輛不允許穿越裝油貨位。

15.裝油完畢嚴格執行鉛封管理辦法,必須由巡檢人員親自施封,駕駛員不得擅自施封。

篇2:油庫巡回檢查管理制度

第一條適用范圍本制度規定了油庫門衛人員夜間值班巡檢的內容與要求,適用于武清油庫。

第二條職責

一、油庫是巡回檢查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對油庫夜間巡回檢查工作進行管理。

二、油庫中控調度班是執行單位,負責油庫夜間的巡回檢查工作。

第三條管理內容與要求

一、巡檢路線中控室→鍋爐房→警消值班室→消防泵房→T101-102消防水儲罐→發電機室→陰極保護間→低壓配電室→高壓配電室→變壓器室→營業室→門衛→發油泵棚→油氣回收裝置→TG101-106汽油罐區→卸油泵棚→掃艙罐→棧橋接卸區→污水處理間→庫區值班室→庫房→庫區配電室→TD201-204柴油罐區→辦公樓門衛→中控室

二、檢查內容

1、卸油棧橋檢查內容:活動梯是否歸位加鎖,鶴管、膠管是否復位,閥門是否關嚴、有無滲漏,鐵路專用線有無異物。

2、卸油泵棚檢查內容:閥門加鎖,判斷泵棚是否有油氣(卸油組油氣報警器是否報警),泵棚有無其它異常跡象。

3、汽、柴油罐區檢查內容:檢查管線、閥門加鎖,有無滲漏,罐區有無油氣味及其它異常情況。

4、付油區檢查內容:付油棚、閥門加鎖、管線是否滲漏。

5、化驗室檢查內容:門窗是否關嚴加鎖,有無其它異常跡象。

6、鍋爐房檢查內容:鍋爐工是否脫崗、睡覺,鍋爐工作是否正常。

7、配電室檢查內容:高壓配電、發電機室門窗是否關嚴加鎖,有無其它異常跡象。低壓配電間是否有人值班。

8、宿舍樓檢查內容:配電箱電源是否正常,有無閑雜人員出入。

三、要求

1、每日20點至次日7點為巡檢時間,值班人員要每隔2小時巡檢一次。

2、值班人員必須按照規定的巡檢路線巡檢,要對各巡檢點進行認真細致的檢查,要在巡更儀上留下巡更信息。

3、值班人員在值班期間嚴禁脫崗、飲酒、睡覺,要時刻保持警惕,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油庫值班主任。

4、認真填寫巡檢記錄。

5、次日早晨天亮時要關閉公司院內、庫區所有的照明燈。

第四條實施證據《巡檢記錄》

篇3:油庫:安全技術交底

火是我們經常見到和接觸的,可控制的火是人類生產和生活一時也離不開的,而失控的火,則會造成嚴重的物資損失和人身傷亡,因此在油庫管理上,要嚴格控制火源,切實做好防火的工作,以確保油庫安全。油庫地址K54+700項目經理部

??一、油庫工作人員安全技術操作規程1、油庫工作人員要嚴守工作崗位,非本庫人員不得入內。

2、嚴禁攜帶火種,打火機及其它易燃易爆品,庫區內嚴禁吸煙,燃放煙花爆竹等。嚴禁存放易燃,易爆,助爆物品及受力容器。

3、不準使用不防爆電器設備,嚴禁明火照明。

4、加油室,車輛必須熄火,駕駛員不得離開,不準吸咽。

5、禁止穿戴有鐵掌和鐵釘鞋進入加油庫,禁止用鐵錘或金屬用具在庫區亂敲,以免產生火花,發生火災。

6、油庫內的工作人員,要熟練掌握各種滅火器的使用方法,一旦發生火情,及時使用滅火器撲救,做到忙而不亂。

7、油庫內的電器設備以及消防器材,必須定期檢查保養。

8、要有專人定期進行安全檢查,每次檢查出了問題的要及時整改。大問題要及時上報。

9、油庫工作人員在工作時要遵守安全操作規程,并相互監督。對違反操作規程的行為應立即制止。

二、油庫防火措施

油庫防火的中心問題是思想重視,措施落實。

1、防火主要是控制燃燒條件,消滅和控制火源。

即做到認真執行消防安全規定,嚴格遵守技術操作規程,加強油庫設備的維護和保養,貫徹"以防為主"的方針,建立、健全消防組織,普及防火、滅火知識,加強消防訓練與演習,使人人樹立防火觀念。

2、健全消防安全規則

油庫貯存大量的易燃物資,所以必須制訂切實可行的防火安全規則和技術操作規程。

3、進行防火檢查,及時消除隱患

堅持消防人員的值班制度,大的節假曰,入冬前,開春前,要進行群眾性的防火工作大檢查。

4、貫徹建筑防火規定

在制訂油庫規劃,進行建筑設備的檢修、更新、擴建和技術改造及施工時,都要貫徹防火措施規定。

5、嚴格控制火源

控制火源,是油庫防火的主要方面。

(1)嚴格執行進入庫區工作的規定。

(2)嚴格控制明火作業。

(3)嚴防金屬互相撞擊產生火花。

(4)防止動力設備產生火星。

(5)防靜電放電。

6、正確處理可燃物

(1)減少油蒸氣的積聚

(2)及時妥善處理其糨可燃物

如及時妥善處理沾有油料的棉紗、抹布等。

7、保證消防設備完好可靠

8、注意安全用電9、在油庫內就是要斷絕火源斷絕火源:①、不準攜帶過火柴、打火機或其他火種進入油庫和油品儲存區。嚴格控制火源流動和明火作業。②、油庫內嚴禁煙火,修理作業必須使用明火時,一定要采取安全防范措施后,方可動火。③、各種機械設備進入庫區加油時,必須在排氣管口加戴防火罩,停車后立即熄滅發動機,并嚴禁在庫內檢修車輛,也不準在作業過程中啟動發動機。如果缺少以上三個條件的任何一個,火就燃燒不起來。

?三、防火滅火設施管理

1、油罐上固定消防泡沫管,應定期檢查。

2、各崗位配齊必須消防器材,定期檢查,專人負責。

3、使用過期失效的滅火器用時補充更換。

四、消防工作

消防工作,是人們在同火災作斗爭過程中逐步形成和發展起來的一項專門工作。它具有安全保障的性質。在我國,消防工作是保衛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保護公共財產和公民生命財產安全的一項重要措施。

凡失去控制的燃燒并對公私財物和人身造成損失的都是火災。按照一次火災事故所造成的人員傷亡、受災戶數和財物直接損失金額,火災劃分為三類:

A、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特大火災:

死亡十人以上(含本數下同);重傷二十人以上;死亡、重傷二十人以上;愛災五十戶以上;燒毀財物損失五十萬元以上。

B、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為重大火災:死亡三人以上;重傷十人以上;死亡、重傷十人以上;受災三十戶以上;煉毀財物五萬元以上。

??C、不具有前列兩項情形的燃燒事故,為一般火災。

消防工作實行"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

"預防為主"就是在消防工作的指導思想上,要把預防火災放在首位,動員和依靠人發群眾,貫徹落實各項防火的行政管理措施、技術措施和組織措施,從根本上防止火災發生。只要人們從思想上、物質上、管理上狠抓落實,就可以從根本上取得同火災作斗爭的主動權。所以說火災是可以預防的。

"防消結合"是指同火災作斗爭的兩個基本手段--預防和撲救必須有機地結合起來。在做好預防工作的同時,必須積極主動地從人力、物力、財力等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以便一旦發生火災,能迅速有效地撲滅。

消防管理工作的總任務,就是要根據本工程施工特性來決定消防管理總目標,堅持"預防為主,防消結合"的方針,依靠各級部門進行嚴格管理、科學管理、依法管理,要有效地防止和減少火災危害,保我標段的正常施工和財產安全。

其具體任務是:

1、建立健全各級消防管理機構;

2、制定消防責任計劃,選擇并決定近期或遠期消防管理奮斗目標;

3、開展消防宣傳教育,普及消防知識;

4、建立健全消防法制,實行依法管理、從嚴管理;

5、對消防業務進行監督、檢查、控制、協調工作。四、油庫的相關安全知識:(一)、燃燒的相關知識燃燒著火,不是隨便就可以發生的,它是有件的。

1、要有可燃物

在油庫內要控制可燃物:①杜絕儲油容器溢油。對在裝卸油品操作中發生的跑、冒、滴、漏、溢油,應及時清除處理.②嚴禁將油污、油泥、廢油等倒入下水道排放,應收集放于指定的地點,妥善處理。③油罐、庫房、泵房、發油間以及油品調和車間等建筑物附近,要清除一切易燃物,如樹葉、干草和雜物等。④用過的沾油棉紗、油抹布、油手套、油紙等物,應置于工作間外有蓋的鐵桶內,并及時清除。

2、要有助燃物(一般是指氧或氧化劑)

就是要有能夠幫助燃燒,但本身不能燃燒的物質,氧氣就是最常見的助燃物,當無氧或缺氧時,燃燒就會停止或減弱。

3、著火源

足以把可燃物的部分或全部加熱到發生燃燒所需要的溫度和熱量的能源叫著火熱源。著火熱源叫著火源。著火熱源的種類很多,主要有以下幾種:

(1)明火,如火柴、打火機火焰、油燈火、氣焊火等。

(2)電氣火,如電路開開接觸不良及保險絲熔斷時跳火,線路短路,超負荷發熱引起著火等。

(3)撞擊、磨擦發生的火花。

(4)靜電火花,如油料在管路中輸送和加注時,產生的靜電跳火。

(5)雷擊起火。

(6)化學反應熱,包括自燃、遇火燃燒和能發生劇烈氧化反應物質的反應熱。

(7)聚集曰光熱。但是,在某些情況下,雖然具備了燃燒的三個條件,而由于可燃物質,助燃物質的數量不夠,氧氣不足或著火源的熱量不大,溫度不夠或三者沒有互相作用,燃燒也不能發生。因此,可燃物物質要發生燃燒還必須具備四個互補條件:

第一、必須具備一定數量的可燃物質,否則就不會發生燃燒。

第二、要有足夠的氧或氧化劑。

第三、著火源要有一定的溫度和熱量。

第四、燃燒條件的相互作用。

燃燒有許多種類型,主要是閃燃、著火、自燃和爆炸等。

在一定溫度下,易燃或可燃液體產生的蒸氣與空氣混合后,達到一定濃度時遇火源產生一閃即滅的現象,這種燃燒現象就叫做閃燃。液體發生閃燃的最低溫度,叫做閃點。達到閃點時,它的燃燒速度并不快,生成的蒸氣僅能維持一剎那的燃燒,還未來得及供應新的蒸氣繼續燃燒下去,所以閃燃一下就滅了。但閃燃往往是火警的顯蛔。液體的閃點越低,火險越大,它是評定液體火災危險性的主要根據。

滅火的原理就是破壞燃燒條件。由于燃燒必須同時具備可燃物、助燃物、著火源三個條件,于是也就相應產生了隔離、窒息、冷卻三種滅火方法。

1、隔離法

將可燃物質與著火物隔離。

2、窒熄法

就是隔絕氧氣(空氣)或稀釋空氣中含氧量,使油料等著火物質在無氧或缺氧的情況下而熄滅。窒熄法滅火是目前撲來油料火災(特別是初起火災)的主要方法。

3、冷卻法

就是降低著火物的溫度到著火點以下,終止燃燒。

4、抑制法

就是破壞燃燒過程中的游離基,而終止燃燒。(二)、油庫火災發生的原因及其特點A、油庫火災發生的原因

火災的形成同樣要具備燃燒的三個基本條件,即要有可燃物、助燃物和著火源,但是促使這三個方面的因素結合在一起,以致造成火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操作人員的思想不重視,麻痹大意,制度不嚴,管理不善,違紀操作規程外,還有其它客觀原因,一般來說,油庫火災的發生有下列幾種原因。

1、不遵守防火安全制度,違反操作規程。

2、思想麻痹。維修設備時,防備措施不當,引起油罐爆炸失火。

3、在有油蒸氣的場所使用非防爆電器、通訊設備、使用不符合技術要求的線纜及設備;安裝、維護不合乎規定、設備絕緣不良、超負荷、短路、隨意拉臨時線路;靜電接地裝置、避雷設施安裝、使用、維護不當而引起靜電放火、遭雷電擊等都會引起火災。

4、缺乏知識、蠻干造成油料失火。

5、未及時處理跑油、漏油及易燃、易爆物而引起著火爆炸。

6、壞人縱火破壞。

7、意外火災蔓延。如周圍山火的蔓延等。

除上述原因發生火災外,浸過油的棉布、棉紗等沒有按規定存放,隨意放在作業區或罐區,長時間不清理,也會引起自燃,造成油庫火災。

B、油料火災的特點

液體燃料火災,火勢猛烈,火焰溫度高,輻射量強。濃煙氣浪大,火焰速度快,蔓延迅速,危害涉及面廣,由于油料儲存和油品種類不同,其火災的特點也不同。

1、爆炸后燃燒

油罐火災,因故先發生爆炸,然后儲油罐內油品猛烈燃燒,這種情況是因為油罐內液面空間充滿著大量油蒸氣與空氣的混合體,當達到爆炸極限時,遇到明火或其它點火源,就會瞬時爆炸,產生高溫并加熱油品,使油蒸所迅速增加,在充足的空氣空間中進行猛烈的燃燒。

油罐火災先發生爆炸,對罐體其固定在罐體上滅火裝置,產生極大的破壞力,造成罐蓋炸開,罐頂脫離,罐體變形或破烈,使大量可燃液體流散,從而擴大燃燒范圍。

2、燃燒中爆炸

油罐發生火災,在燃燒中發生爆炸,這種燃燒爆炸發生于以下三種情況:

(1)油罐液面上空間,油蒸氣溫度很高,在一定條件下發生燃燒,燃燒過程中由于大量空氣充入儲罐內,使油蒸氣濃度達到爆炸極限范圍,在引爆條件下,就會燃燒狀態瞬間發生爆炸。

(2)油罐在火焰或高溫作用下,油蒸氣壓力急劇增加。在超過油罐所能承受的強度極限壓力時,油罐罐體就會發生爆炸。

(3)發生火災的油罐,使鄰近的油罐受到輻射熱的影響,罐內油蒸氣增加,并與空氣形成爆炸混合氣體,當其接觸到蔓延的明火時,即發生爆炸。

3、穩定燃燒

油罐內油位較高,液面上空間空所氣少,液面空間的油蒸氣與空氣混合濃度達到到爆炸極限范圍。當其遇到明火源時,只在油罐液面上進行穩定燃燒。如果在燃燒過程中,液面上外界條件變化不大,始終達不到爆炸極限范圍,那么這種燃燒將會延續到油品燒完為止。

4、爆炸后不再燃燒

油罐內油品溫度低于閃點,其蒸氣又處于爆炸范圍內,只有油蒸氣的爆炸混合氣(沒有儲油),當遇到明火時,將引起爆炸。因罐內沒有可燃液體,所以爆炸后,不再繼續燃燒。

5、燃燒焰起伏

原油罐發生火災時,燃燒過程中,火焰趨勢有起有伏,火焰起時,火焰高大,火勢猛烈,燃燒速度快,輻射熱量強;火焰伏時,燃燒火勢縮小,燃燒速度減慢,火焰矮小。這種燃燒起伏的原因,是由于原油成分內含有輕質和重質不同餾分造成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