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干化項目安全注意事項
牢記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控制不安全的環境因素,確保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要求做到以下五方面,共36條安全注意事項。
一、生產廠區內十五個不準
1、加強明火管理,廠區內不準抽煙。
2、生產廠區內,不準未成年人進入。
3、上班時間不準睡覺、干私活、串崗、離崗或從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活動。
4、在班前,班上不準喝酒。
5、不準使用汽油等易燃液體擦洗設備、用具和衣服。
6、不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不準進入生產崗位。
7、安全裝置失效或不齊全的設備不準使用。
8、不是自己管的設備、工具不準擅自使用。
9、檢查設備時,安全措施不落實、不準開始檢修。
10、停機檢修后的設備,未經徹底檢查,不準啟用。
11、未辦高處作業證,不系安全帶,腳手架、跳板不牢,不準登高作業。
12、不準違規使用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
13、未安裝觸點保安器的移動式電動工具,不準使用。
14、未取得安全作業證的職工,不準獨立作業;特殊工種職工,未經取證,不準作業。
15、不準從事違反其它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活動。
二、操作工的六大嚴格
1、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2、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
3、嚴格控制工藝指標。
4、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5、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6、嚴格執行安全規定。
三、動火作業六大禁令
1、動火證未經批準,禁止動火。
2、不與生產系統可靠隔絕,禁止動火。
3、不清潔,置換不合格,禁止動火。
4、不消除周圍易燃物,禁止動火。
5、不按時作動火分析,禁止動火。
6、沒有消防措施,禁止動火。
四、進入容器、設備的八個必須
1、必須申請、辦證、并取得批準。
2、必須進行安全隔離
3、必須切斷動力電,并使用安全燈具
4、必須進行置換、通風
5、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
6、必須佩戴規定的防護工具。
7、必須有人在器外監護,并堅守崗位。
8、必須有搶救后備措施。
五、機動車七大禁令
1、禁止無證、無令開車
2、禁止酒后開車。
3、禁止超速行車和空檔車
4、禁止帶病行車
5、禁止人貨混載行車。
6、禁止超標裝載行車。
7、禁止無阻火器車輛進入禁火區。
篇2:污泥干化項目安全注意事項
牢記安全生產的基本方針: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杜絕人的不安全行為,消除物的不安全狀態,控制不安全的環境因素,確保人身安全和設備安全。要求做到以下五方面,共36條安全注意事項。
一、生產廠區內十五個不準
1、加強明火管理,廠區內不準抽煙。
2、生產廠區內,不準未成年人進入。
3、上班時間不準睡覺、干私活、串崗、離崗或從事與本職工作無關的活動。
4、在班前,班上不準喝酒。
5、不準使用汽油等易燃液體擦洗設備、用具和衣服。
6、不安規定穿戴勞動保護用品,不準進入生產崗位。
7、安全裝置失效或不齊全的設備不準使用。
8、不是自己管的設備、工具不準擅自使用。
9、檢查設備時,安全措施不落實、不準開始檢修。
10、停機檢修后的設備,未經徹底檢查,不準啟用。
11、未辦高處作業證,不系安全帶,腳手架、跳板不牢,不準登高作業。
12、不準違規使用壓力容器等特種設備。
13、未安裝觸點保安器的移動式電動工具,不準使用。
14、未取得安全作業證的職工,不準獨立作業;特殊工種職工,未經取證,不準作業。
15、不準從事違反其它法律、法規明文規定的活動。
二、操作工的六大嚴格
1、嚴格執行交接班制度。
2、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
3、嚴格控制工藝指標。
4、嚴格執行操作規程。
5、嚴格遵守勞動紀律。
6、嚴格執行安全規定。
三、動火作業六大禁令
1、動火證未經批準,禁止動火。
2、不與生產系統可靠隔絕,禁止動火。
3、不清潔,置換不合格,禁止動火。
4、不消除周圍易燃物,禁止動火。
5、不按時作動火分析,禁止動火。
6、沒有消防措施,禁止動火。
四、進入容器、設備的八個必須
1、必須申請、辦證、并取得批準。
2、必須進行安全隔離
3、必須切斷動力電,并使用安全燈具
4、必須進行置換、通風
5、必須按時間要求進行安全分析。
6、必須佩戴規定的防護工具。
7、必須有人在器外監護,并堅守崗位。
8、必須有搶救后備措施。
五、機動車七大禁令
1、禁止無證、無令開車
2、禁止酒后開車。
3、禁止超速行車和空檔車
4、禁止帶病行車
5、禁止人貨混載行車。
6、禁止超標裝載行車。
7、禁止無阻火器車輛進入禁火區。
篇3: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辦法
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辦法
為加強我縣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工作,確保網絡安全運行,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特制定電子政務網絡安全管理辦法。
1、各單位網絡管理人員必須精心維護好單位的網絡設備,做到防塵、防熱、防潮、防水、防磁、防靜電等,以增加設備使用年限。縣政府辦將定期對各單位的網絡管理情況進行檢查,發現不能達到以上要求的單位,將對其進行通報批評,對由于管理人員疏忽造成網絡安全事故的,將追究相關管理員及單位領導責任。
2、各聯網單位不得隨意更改政務網絡接入設備配置,不得擅自切斷電子政務網絡設備電源,不得擅自挪動相關設備和切斷、移動相關傳輸線路,不得擅自與其他網絡對接,不得隨意增加交換機、集線器以及接入信息點數量,如需進行以上變動,應向縣政府辦信息科提出申請,經批準后方可實施。
3、各聯網單位要增強網絡安全意識,嚴禁登陸瀏覽黃色網站(網頁),禁止下載、使用存在安全隱患的軟件,不得打開來歷不明的電子郵件附件,不得隨意使用計算機文件共享功能,防止計算機受到病毒的侵入。
4、工作時間禁止玩網游、下載電影及大型軟件,以保證本單位網絡速度。縣政府辦信息科將采取技術措施對互聯網出入口的數據進行監控,對發現的問題將在全縣范圍內進行通報,并按照相關規定嚴肅處理。
5、政務網計算機使用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政務網信息與網絡安全的責任和義務,所有關于本單位網站、論壇、信息錄入等密碼要嚴格保密不得泄露,一旦泄露立即報政府辦信息科進行密碼修改。
6、各接入單位應當定期制作計算機信息系統備份,備份介質實行異地存放。對可能遭受的侵害和破壞,應當制定災難防治預案。
7、要配備計算機系統補丁升級和病毒防治工具,定期進行系統補丁升級和病毒檢查。使用新機、新盤及拷貝的軟件、數據,上機前應進行系統補丁升級和病毒檢查。
8、辦工人員嚴禁下列操作行為:
(1)非法侵入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和聯網設備操作系統;
(2)未經授權對他人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功能進行刪除、修改、增加和干擾,影響計算機信息系統正常運行;
(3)故意制作、傳播計算機病毒等破壞程序;
(4)將非業務用計算機或網絡擅自接入政務內網,將業務用計算機或網絡接入互聯網或其他非政府機關的網絡;
(5)在政務網使用的計算機及網絡設備在未采取安全隔離措施的情況下同時連接政務網和其它網絡;
(6)將存有涉密信息的計算機擅自連接國際互聯網或其他公共網絡;
(7)擅自在政務網上開設與工作無關的網絡服務;
(8)發布*、淫穢色情等有害信息;
(9)擅自對政務網計算機信息系統和網絡進行掃描;
(10)對信息安全事(案)件或重大安全隱患隱瞞不報;
(11)擅自修改計算機ip或mac地址。
9、在發生緊急事件時,為避免造成更大損失和影響,信息科有權或者要求有關部門采取以下措施:
(1)拆除可能影響安全或有安全隱患的設備或部件;
(2)隔離相關的終端、服務器或網絡;
(3)關閉相關的終端、服務器或網絡;
10、各節點單位要加強計算機病毒的防治工作,切實履行下列職責:
(1)建立本單位的計算機病毒防治管理制度;
(2)采取計算機病毒安全技術防治措施;
(3)對本單位節點微機使用人員進行計算機病毒防治教育和培訓;
(4)使用具有計算機信息與系統安全專用產品銷售許可證的網絡安全產品,定期檢測,做好殺毒軟件的升級,清除計算機信息系統中的計算機病毒,并備有檢測清除記錄;
(5)禁止在政務網上使用來歷不明、可能引發病毒傳染的軟件;對于來歷不明的可能帶有計算機病毒的軟件應使用正版殺毒軟件檢查、殺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