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氫站進出安全須知
制氫站為公司一級防火區域,進出制氫站的相關人員應自覺遵守以下規定:
1、制氫站周圍十米以內禁止停靠一切車輛,嚴禁吸煙及動火作業;
2、未經值班人員許可,任何人不得進入制氫站;
3、制氫站設備停運時為無人值班區域,進入時需與試驗班聯系(聯系電話2341),設備運行時可通過大門上安裝的對講門鈴與值班人員取得聯系;
4、進入制氫站時應走正門(鐵柵欄門)進入;
5、進入制氫站前應在門口安裝的消靜電裝置上消除靜電,并將隨身攜帶的火種交出放入火種箱;
6、進入制氫站人員嚴禁穿帶鐵釘的鞋、不能穿可能引起火花的衣服(如人造纖維、絲綢、毛料等),隨身攜帶的手機、對講機應關閉;
7、進入制氫站應嚴格按值班人員要求進行出入登記;
8、進入制氫站進行檢修工作的,應使用銅制工具,必須使用鋼制工具時,須按規定涂上黃油;
9、制氫站內進行的一切工作,應聽從制氫站值班人員安排。
篇2:液氨制氫爐安全操作規程
1.檢查氣、電、水各系統是否符合要求。如有問題,應先排除故障后,才能進行下步工作。
2.進行觸媒活化:
通電使設備升溫至650℃,然后打開放空閥,并立即打開氨閥,通入氨氣,此時氫閥關閉,氣體不通過凈化系統。等到嗅出氨的刺激性味道不大時,活化就可停止。
3.接通水源打開氫閥,關閉放空閥,可正常送氣。
4.停車,切斷電源。先關氨氣閥,再關氫氣閥,最后切斷水源。
5.操作過程中,注意防爆防火。操作者嚴禁吸煙,設備周圍不準進行明火作業或有可能產生火花的作業。工作人員不得穿有帶釘子的鞋。如果需要在氫爐附近動火,必須事先測定該場所空氣中的含氫量不得大于3%,并經過安技部門同意后才可進行。
6.經常檢查設備密封性,自動溫度控制是否靈敏可靠。
7.觸媒需更換時的現象:
(1)氨分解率降低,氣體刺激性增加;
(2)分解氨的火焰顏色由深橘紅變黃色;
(3)系統阻力的增加,從壓力表讀數可判斷。
8.更換觸煤程序:
(1)松開與分解爐并聯的各氣體進出口、接頭,取出熱電偶;
(2)把整個設備向一側傾斜;
(3)抽出爐底的擋板,并取出爐底的石棉板然后把分解爐由下部抽出;
(4)將分解爐倒置,使法蘭朝上,松開緊固螺釘,移開法蘭;
(5)把爐內觸媒倒出來,并清潔爐體;
(6)裝入新鮮觸媒約10千克。粘度為7~9毫米的3千克,9~13毫米的7千克,分層裝入,并用氨進行檢漏試驗;
(7)將分解爐裝入設備并檢查設備密封性。
篇3:氨分解制氫系統生產安全操作規程
1、開機檢查
1)、檢查設備氣、電各系統是否暢通或是否漏氣,電氣接觸不良或儀表失靈等現象,發現問題及時修復。
2)、氣路系統各閥門應處于關閉狀態。
3)接好進出水管道,打開冷卻系統閥門。
4)接通外部電源。
5)有氨瓶的時是否連接好。
6)汽化器設定溫度,電接點穴溫度計或電接點菜壓力表。
2、開機程序
1)管路吹掃用氨氣掃分解爐和氣體管路,以置換系統中的空氣,吹掃時間表2-4小時。
2)接通電源,打開電控箱電源開關,溫控儀指示燈亮,分解爐加溫指示燈亮,觀察電流表工作是否正常,設備開始加熱升溫。
3)開減壓閥、排污閥,使設備內的殘余氣體在升溫過程中放空至室外。
4)爐膛溫度較低時,氨不易分解,不能通氣,爐溫升至500C以上時,緩慢打開進氨閥,進氣流量調整在放空囗無濃烈氨味為準,所產生的分解和水由排污閥及放空閥放至室外。隨著爐溫的升高,進氣流量逐漸增大;當爐溫達到800C時,將進氣流量盡量打大,并在此狀態下穩定3-5小時,待放空囗氣體用鼻嗅無明顯的氨味或觀察氣體燃燒時火焰呈桔紅色或取樣分析測定小于0.1%,觸媒已得充分活化。
5)、再生純化純化裝置的時候,等分解爐活化之后,按純化正常操作來再生純化裝置,第一次時間可以把全部用來再生,這時分解爐進氨量為滿負荷的20%可以,再生好后,切稱之后可以往用氣點通氣.
6)、通化后靠純化出囗閥調節流量,其他閥門開得稍微大一點,調節進氨閥和減壓閥的大小可控制分解氣體的流量以及后級壓力大小,如在氮氫配比系統中如果氫含量過大或過小并且靠調節配比閥門效果不明顯時可以調節進氨前減壓閥,注意減壓閥的開啟方向和普通閥門相反。
3、停止操作
氨分解
1)、關閉所有進氨閥、再打開放空閥,使設備內的殘余氣體排至室外;
2)、關閉分解爐電源,再關閉總電源。待分解爐內殘氨基本分解完畢后關閉。否則由于殘氨的分解引起壓力升高,導致儀表設備損壞。
3)關閉所有閥門,整個裝置可能地處于不與外部空氣接觸的狀態。便于下次使用時觸媒不再活化。
純化裝置:關閉純化出氣閥,打開放空閥,關閉干燥電源,等到壓力降到常壓關閉所有閥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