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冬季建筑工程施工注意事項

冬季建筑工程施工注意事項

2024-07-23 閱讀 6554

一、土方工程

1、土方工程不宜在冬季施工,如必須在冬季施工時,其施工方法應經技術經濟比較后確定。施工前應周密計劃,作好準備,做到連續施工。

2、采用防止凍結法開挖土方時,可在凍結前用保溫材料覆蓋或將表層土翻耕耙松,其翻耕深度應根椐當地氣候條件確定,一般不小于30公分。

3、冬期填方每層鋪土厚度應比常溫施工時減少20%--25%,預留沉降量應比常溫施工時適當增加。

4、冬期填方應符合下列規定:

⑴、填土前應清除基底上的冰雪和保溫材料;

⑵、填方邊坡表層1m以內,不得用凍土填筑;

⑶、填料中凍土塊應均勻分布、逐層壓實,其含量應符合設計要求。

5、地面面層下的填方,填料中不得含有凍土塊。填土完成后至地面施工前,應采取防凍措施。

二、混凝土結構工程

1、多年氣溫資料,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C時,混凝土結構工程應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并應及時采取氣溫突然下降的防凍措施。

2、冬期澆筑的混凝土,在受凍前混凝土的抗壓強度不得低于下列規定:

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為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30%;

礦渣硅酸鹽水泥配制的混凝土,為設計的混凝土強度標準值的40%,但不大于C10的混凝土,不得小于5.0N/mm2。

3、配制冬期施工的混凝土,應優先選用硅酸鹽水泥或普通硅酸鹽水泥。水泥標號不應低于32.5,最小水泥用量不宜少于300kg/m3,水灰比不應大于0.6。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嚴禁使用高鋁水泥。

4、冬期澆筑的混凝土,宜使用無氯鹽類防凍劑,對抗凍性要求高的混凝土,宜使用引氣劑或引氣減水劑。

5、采用素混凝土時,氯鹽摻量不得大于水泥重量的3%;

6、混凝土所用骨料必須清潔、不得含有冰、雪等凍結物及易凍裂的礦物質。在摻用含有鉀、鈉離子防凍劑的混凝土中,不得混有活性骨料。

7、拌制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應符合下列規定:

⑴、防凍劑溶液的配制及防凍劑的摻量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的有關規定;

⑵、嚴格控制混凝土水灰比,由骨料帶入的水分及防凍劑溶液中的水分均應在拌合水中扣除;

⑶、攪拌前應用熱水或蒸汽沖洗攪拌機,攪拌時間應取常溫攪拌時間的1.5倍;

⑷、混凝土拌合物的出機溫度不宜低于10。C,入模溫度不宜低于5。C。

8、混凝土在澆筑前應清除模板上的冰雪和污垢。運輸和澆筑混凝土的容器應具有保溫措施。

9、模板和保溫層應在混凝土冷卻到5。C后方可拆除。當混凝土與外界溫差大于20。C時,拆模后的混凝土表面應采取使其緩慢冷卻的臨時覆蓋措施。

10、用防凍劑的混凝土的養護應符合下列規定:

⑴、在負溫條件下養護,嚴禁澆水且外露表面必須覆蓋;

⑵、混凝土的初期養護溫度不得低于防凍劑的規定溫度,達不到規定溫度時應立即采取保溫措施;

⑶、摻用防凍劑的混凝土,當溫度降低到防凍劑的規定溫度以下時,其強度不應小于3.5N/mm2;

⑷、當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溫度與環境溫度差大于15。C時,應對混凝土采用保溫材料覆蓋養護。

三、砌體工程

1、當室外日平均氣溫連續5d穩定低于5。C時,砌體工程應采取冬期施工措施。

2、冬期施工所用材料應符合下列規定:

⑴、石灰膏、電石膏等應防止受凍,如遭凍結,應經融化后使用;

⑵、拌制砂漿用砂,不得含有冰塊和大于10mm的凍結抉;

⑶、砌體用磚或其他塊材不得遭水浸凍。

3、普通磚、多孔磚和空心磚在氣溫高于0。C條件下砌筑時,應澆水濕潤。在氣溫低于、等于0。C條件下砌筑時,可不澆水,但必須增大砂漿稠度。

4、采用摻外加劑法時,砂漿使用溫度不應低于+5。C;采用氯鹽砂漿法時,砂漿使用溫度不應低于+5。C;采用凍結法當室外空氣溫度為0—10。C時,砂漿使用最低溫度不應低于10。C;

5、在凍結法施工的解凍期間,應經常對砌體進行觀測和檢查,如發現裂縫、不均勻下沉等情況,應立即采取加固措施。

6、當采用摻鹽砂漿法施工時,宜將砂漿強度等級按常溫施工的強度等級提高一級。

7、配筋砌體不得采用摻鹽砂漿法施工。

四、裝修工程

1、室內石灰砂漿和水泥地面,一般應采取熱作法施工,保持一定正溫度。抹灰層的砂漿硬化期不得受凍。

2、抹灰施工時,砂漿溫度不宜低于+5。C。

3、表面有油漆刷漿的工程,砂漿內不得摻鹽。

4、凍結法施工的墻,室外抹灰時應待其完全解凍后進行。室內抹灰時應待抹灰的一面解凍深度大于墻厚的二分之一時方可進行。

篇2:屋面工程施工注意事項措施

屋面工程施工注意事項:

1防水專業工人必須經過專業技能培訓,并持證上崗。

2屋面每層施工前,必須辦理各專業的施工聯檢單,并嚴格執行"三檢制度"。

3每層施工后,質檢人員要作好相應的隱檢記錄。

4分項工程施工質量檢驗批數量要求為:找坡層、找平層、防水層、保溫層、隔離層和保護層,均為每100平方米抽一處,每處抽查面積10平方米,且不得少于3處。

篇3:腳手架工程施工注意事項規程

腳手架工程施工注意事項

-1立柱

1.1立柱上的對接扣件應交錯布置,兩個相鄰立柱接頭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各接頭中心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步距的三分之一。

1.2開始搭設立柱時,每隔6跨設置一根拋撐,至連墻件安裝穩固后,可根據情況拆除。

1.3搭至有連墻件的構造層時,搭設完該處的立柱、縱向水平桿、橫向水平桿后,應立即設置連墻件。

-2縱、橫向水平桿

2.1對接接頭應交錯布置,不應設在同步、同跨內,相鄰接頭水平距離不應小于500mm,并避免設在縱向水平桿的跨中。

2.2搭接接頭長度不應小于1m,并等距設置3個旋轉扣件固定,端部扣件蓋板邊緣至桿端的距離不應小于100mm。

2.3縱向水平桿的長度一般不宜小于3跨,并不小于6m。

2.4同一步縱向水平桿必須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與內、外角柱固定。

2.5雙排腳手架的橫向水平桿靠墻一端至墻裝飾面的距離不應大于100mm,大于100mm的,底部用安全網兜實。

2.6外架超出女兒墻1.5m,應加上縱向水平桿。

-3連墻件、剪刀撐、橫向支撐

3.1連墻件應均勻布置,形式可優先采用花排,也可以并排,連墻件宜靠近主節點設置,偏離主節點的距離不應大于300mm。連墻桿與腳手架連接采用兩個扣件(與內、外排立桿各扣一個),采用螺栓或焊縫與由建筑物伸出的預埋件相連。

3.2剪刀撐、橫向支撐應隨立柱、縱橫向水平桿等同步搭設。每道剪刀撐跨越立柱的根數宜在5-7根之間,每道剪刀撐寬度不應小于4跨,且不小于6米,斜桿與地面的傾角在45°-60°之間。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

3.3橫向支撐除在腳手架的兩端設置外,中間每隔6跨設置一道。橫向支撐的斜桿應在1-2步內,由底至頂層呈之字形連續布置,斜桿應采用旋轉扣件固定在與之相交的立桿或橫向水平桿的伸出端上。

-4扣件

4.1扣件規格必須與鋼管外徑相同。主節點處,固定水平桿、剪刀撐、橫向支撐等扣件的中心線距主節點的距離不大于150mm。

4.2對接扣件的開口應朝上或朝內。

4.3各桿件端頭伸出扣件蓋板邊緣的長度不應小于100mm。

-5腳手板

5.1搭設在外排立柱的內側。

5.2上欄桿上皮高度1.2m,中欄桿高度0.6m。

5.3擋腳板高度不應小于15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