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措施
安全用電自我防護技術交底
施工現場用電人員應加強自我防護意識,特別是電動建筑機械的操作人員必須掌握安全用電的基本知識,以減少觸電事故的發生。對于現場中一些固定機械設備的防護和操作人員應進行如下交底:
開機前認真檢查開關箱內的控制開關設備是否齊全有效,漏電保護器是否可靠,發現問題及時向工長匯報,工長派電工解決處理。
開機前仔細檢查電氣設備的接零保護線端子有無松動,嚴禁赤手觸摸一切帶電絕緣導線。
嚴格執行安全用電規范,凡一切屬于電氣維修、安裝的工作,必須由電工來操作,嚴禁非電工進行電工作業。
電工安全技術交底
操作人員嚴格執行電工安全操作規程,對電氣設備工具要進行定期檢查和試驗,凡不合格的電氣設備、工具要停止使用。
電工人員嚴禁帶電操作,線路上禁止帶負荷接線,正確使用電工器具。
電氣設備的金屬外殼必須做接地或接零保護,在總箱、開關箱內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實行兩級漏電保護。
電氣設備所用保險絲,禁止用其他金屬絲代替,并且需與設備容量相匹配。
施工現場內嚴禁使用勁塑料線,所用絕緣導線型號及截面必須符合臨電設計。
電工必須持證上崗,操作時必須穿戴好各種絕緣防護用品,不得違章操作。
當發生電氣火災時即切斷電源,用干砂滅火,或用干粉滅火器滅火,嚴禁使用導電的滅火劑滅火。
凡移動式照明,必須采用安全電壓。
施工現場臨時用電施工,必須執行施工組織設計和安全操作規程。
夯土機械安全技術交底
夯土機械的操作手柄必須采取絕緣措施。
操作人員必須穿戴絕緣膠鞋和絕緣手套,兩人操作,一人扶夯,一人負責整理電纜。
夯土機械必須裝設防濺型漏電保護器。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小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小于0.1s。
夯土機械的負荷線應采用橡皮護套銅芯電纜。其電纜長度應小于50m。
焊接機械安全技術交底
電焊機應放置在防雨和通風良好的地方,嚴禁在有易燃、易爆物品周圍施焊。
電焊機一次線長度應小于5m,一、二次側防護罩齊全。
焊機機械二次線應選用YHS型橡皮護套銅芯多股軟電纜。
手柄和電纜線的絕緣應良好。
電焊變壓器的空載電壓應控制在80V以內。
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施焊人要有用火證和看護人,必須穿戴絕緣鞋和手套,使用護目鏡。
手持電動工具安全技術交底
手持電動工具依據安全防護的要求分為I、II、III類。
I類手持電動工具的額定電壓超過50V,屬于非安全電壓,所以必須作接地或接零保護,同時還必須接漏電保護器以保安全。
II類手持電動工具的額定電壓超過50V,但它采用了雙重絕緣或加強絕緣的附加安全措施。雙重絕緣是指除了工作絕緣以外,還有一層獨立的保護絕緣,當工作絕緣損壞時,操作人員與帶電體隔離,所以不會觸電。II類手持電動工具可以不必做接地或接零保護。II類手持電動工具的銘牌上有一個“回”字。
III類手持電動工具是采用安全電壓的工具,它需要有一個隔離良好的雙繞組變壓器供電,變壓器副邊額定電壓不超過50V。所以III類手持電動工具也是不需要保護接地或接零的,但一定要安裝漏電保護器。
手持電動工具安全技術交底
手持電動工具的開關箱內必須安裝隔離開關、短路保護、過負荷保護或漏電保護器。
手持電動工具的負荷線,必須選擇無接頭的多股銅芯橡皮護套軟電纜。其性能應符合GB1169-74《通風橡套軟電纜》的要求。其中綠/黃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只能用作保護線。
施工現場優先選用II類手持電動工具,并應裝設高額定動作電流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小于0.1s的漏電保護器。
特殊潮濕環境場所作業安全技術交底
開關箱內必須裝設隔離開關。
在露天或潮濕環境的場所必須用II類手持電動工具。
特殊潮濕環境場所電氣設備開關箱內的漏電保護器應選用防濺型的,其額定漏電動作電流應小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不大于0.1s。
在狹窄場所施工,優先使用帶隔離變壓器的III類手持電動工具。如果選用II類手持電動工具必須裝設防濺的漏電保護器,把隔離變壓器或漏電保護器裝在狹窄場所外邊并應設專人看護。
手持電動工具的負荷線應采用耐氣候型的橡皮護套銅芯軟電纜并不得有接頭。
手持式電動工具的外殼、手柄、負荷線、插頭、開關等必須完好無損,使用前要做空載檢查,運轉正常方可使用。
篇2:建筑施工臨時用電計劃范本
建筑工程施工臨時用電計劃范本
一、工地總用電量
提升設備:3×7.5=22.5(KVA)
攪拌機:(7.5×2+4×5)=35(KVA)
電焊機:5×10=50(KVA)
其它機械:(2×3+2×3+2×1.5+3×2.2+3×2.2+
8×1.1+9×1.5+5.5+32+4×1.5+10×2.2)=110(KVA)
施工照明:(130+45+110)×10%=29(KVA)
總用電量P=1.08×(K1∑p1/cosΦ+k2∑P2+K3∑P3)×1.1
總用電量P=1.08×(0.6×167.5/0.75+0.6×50+
0.8×29)×1.1=222.4(KVA)
應選擇變電器為200(KVA)。
二、施工用電線路布置
本工程供電方式采用TN-S系統(三相五線制)根據施工總平面圖布置,共須設置A、B二個總柜,供現場設備、照明使用,采用聚氯乙烯護套電纜直接埋地敷設從配電房引至各主柜,具體線路走向見臨時用電平面圖。
三、樓層用電
1.樓層用電從A主柜引出采用TN-S系統供電,樓內每層設1個分箱,每層設兩個末級標準電箱。
2.樓內用電設備均在末級電箱內接線,禁止在分箱直接使用。
3.樓層照明設置專用標準照明箱,每層照明引入各自照明箱,照明箱必須考慮動力三相負載平衡。
4.危險潮濕場所及手持照明燈應采用符合要求的安全電壓。
收銀制度
篇3:建筑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5)
建筑施工臨時用電安全技術措施(五)
1、技術要求
(1)本工程根據《施工現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范》"在施工現場選用的中性點直接接地的電力線路中必須采用TN-S接零保護系統"的規定,采用了保護零線PE與工作零線N分開的系統(即三項五線制)。
(2)保護零線除必須在配電室或總配電箱(柜)處做重復接地外,還必須在配電線路的中間和末端處做重復接地。
(3)在同一個供電系統中,不得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零,另一部分設備做保護接地。
(4)保護零線應單獨敷設不做它用,保護零線嚴禁穿過漏電保護器及其它開關,工作零線必須穿過漏電保護器。
(5)相線的統一標準為A相黃色、B相綠色、C相紅色;保護零線的統一標準為黃、綠雙色線,在任何情況下不準使用黃、綠雙色線作負荷線。
2、配電設備
(1)本工程臨時用電采用"三級配電兩級保護"。
①配電箱應分級設置,即在總配電箱下設分配電箱,分配電箱下設開關箱,開關箱下接用電設備,形成三級配電。
②"兩級保護"是指在總配電柜處設漏電保護器控制,各分配電箱處在末級開關箱加上一級漏電保護器,總體形成兩級保護。
③開關箱內安裝的漏電保護器,漏電動作電流不應大于30mA,動作時間應小于0.1s,潛水泵及地下室等潮濕場所所用的漏電保護器,動作電流應不大于15mA,額定漏電動作時間應小于0.1s。
(2)隔離開關
分配電箱、開關箱應設置隔離開關,隔離開關在開關箱的接線順序為電流先進隔離開關,再進漏電保護器然后進用電設備。
(3)每臺用電設備均應做到"一機一箱一閘一漏"電。
(4)配電箱、開關箱應裝在干燥通風及常溫場所,周圍應有足夠兩人同時操作的空間和通道,不可放雜物,配電箱、開關箱安裝應牢固、端正、有防雨措施、有鎖、開關箱距地面1.3-1.5m。移動箱距地0.6-1.5m。
(5)配電箱、開關箱中導線的進出口應設在箱體下面,嚴禁在側面、上面、后面和箱口處,進出線應加套管分路成束,并做好上下防水彎。
(6)金屬箱體及電氣開關的金屬外殼應做接零保護,保護零線、工作零線應通過端子板連接,嚴禁采用"雞爪式"接線。
(7)分配電箱體的顏色噴成黃色,開關箱體的顏色噴成橘黃色,便于電工日常維修。
3、現場照明
(1)照明開關箱內必須安裝漏電保護器。
(2)照明燈具的金屬外殼應做保護接零。
(3)室外燈具距地面低于3m,室內燈具低于2.4m,應采用36V安全電壓,燈頭距棚頂應大于20cm。
(4)使用36V安全電壓時,線路接頭應用絕緣膠布包扎,并應敷設整齊。
4、配電線路
(1)電纜線應采用地埋或架空敷設,嚴禁沿地面明敷,并應避免機械傷害和介質腐蝕。穿建筑物、構筑物、道路、易受機械損傷的場所及電纜引出地面從2m高反至地下0.2m處必須加設防護套管,橡膠電纜架空時應采用鋼索配線。電纜埋設深度應不小于0.6m,并應在電纜上下鋪設不小于50cm厚的細紗,然后覆蓋磚等硬只質保護層。
(2)自總配電柜至分配電箱到開關箱應采用五芯電纜,由室外引至樓內各層配電箱的電纜不可直接從地面引入應利用建筑工程的豎井,垂直孔洞敷設固定點每層不少于一處,每層或隔層可設分箱,固定設備可設開關箱,手持電動工具可設移動電箱。
(3)總配電箱應設置在電源近的地方,分配電箱應設置在負荷集中的地方,分配電箱與開關箱的距離應不大于30m,開關箱與電氣設備的距離應不大于3m。
5、電器裝置
(1)開關箱內安裝的電器開關應與電器設備的額定容量相匹配,嚴禁使用不合格及受到損傷的開關。
(2)電器開關安裝應牢固端正,熔絲應該與開關額定容量匹配,嚴禁使用銅絲、鋁絲等其他金屬材料代替熔絲。
(3)開關電器應按規定固定在安裝板上,嚴禁帶電體外露。
6、變配電裝置
(1)總配電柜中應安裝電流表、電壓表、電度表、總隔離開關,分路熔斷器(或總自動開關和分路自動開關)以及漏電保護器。
(2)配電室中配電柜后維護通道不小于0.8m,配電柜側面維護通道不小于1m,配電室天棚距離地面應不低于3m。
(3)配電室門應向外開,并配鎖,配電室內應設絕緣滅火器,并配置砂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