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土安全作業證安全措施
序號安全措施打√1作業人員作業前已進行了安全教育2作業地點處于易燃易爆場所,需要動火時是否辦理了動火證3地下電力電纜已確認保護措施已落實4地下通訊電(光)纜、局域網絡電(光)纜已確認保護措施已落實5地下供排水、消防管線、工藝管線已確認保護措施已落實6已按作業方案圖劃線和立樁7動土地點有電線、管道等地下設施,應向作業單位交待并派人監護;作業時輕挖,禁止使用鐵棒、鐵鎬或抓斗等機械工具8作業現場圍欄、警戒線、警告牌夜間警示燈已按要求設置9已進行放坡處理和固壁支撐10人員出入口和撤離安全措施已落實:A.梯子;B.修坡道11道路施工作業已報:交通、消防、安全監督部門、應急中心12備有可燃氣體檢測儀、有毒介質檢測儀13現場夜間有充足照明:A.36V、24V、12V防水型燈B.36V、24V、12V防爆型燈14作業人員已佩戴安全帽等防護器具。15動土范圍(包括深度、面積、并附簡圖)無障礙物,已在總圖上做標記
篇2:動土安全作業證制度
1、《動土安全作業證》由機械電力處負責管理。動土地工人前,應做好地質、水文、地下設施的(如電纜、管道及隱蔽工程等)調查工作,挖土深度超過0.8米,必須按規定辦好動土許可證,并采取針對性的安全措施,指派專人監護,方可施工。
2、動土申請單位指定項目負責人負責辦理,填寫動土的時間、范圍、方式(包括深度、面積并附圖),交施工單位。
3、在施工過程中發現有不能辨認的物品時,應弄清情況,才能繼續工作,施工點應設置圍欄及警告標志。
4、雨后在坑內工作,要詳細檢查土方邊坡,當發現有裂紋或不斷落土時,要采取加固支撐措施,當發現有毒氣體時,應采取防護措施,并查明原因及時消除。
5、在靠近建筑物及構筑物的地方挖土時,應按挖掘的深度,采用必要的安全措施。挖土方應自上而下,不采取掏空底腳的辦法,所有人員不許在地坑、地溝、地槽內休息。
6、當天加固支撐時,不應在地坑,地槽邊土壤自然坡角所包括的水平距離內堆放土方及其它材料,在任何情況下,土方推放距離溝邊不得少于0.8米,在溝道轉彎的拐角處,不得小于1.6米,地槽邊土方堆置高度不超過1.5米。
7、拆除坑、槽內的支撐時,必須按回填的順序由上而下進行,在垂直而上,每次同時拆下的木板不應超過三塊,如為松散土或不穩固土壤,則每次不超過一次。
8、在濕陷性大的土內開挖,如發現較厚的腐植土,淤泥松土,砂夾層,砂礫夾層等情況,應暫停開挖。必須架設撐板或從上擴大邊坡后,方可繼續工作。
9、地下有管道,電纜和隱蔽工程時,嚴禁采用機械挖土。
10、動土工作開始后,施工場所應根據需要設置圍欄,交通警告牌,夜間要懸掛紅燈,施工結束后,路面要及時恢復。
11、施工單位接到《動土安全作業證》后,由施工負責人填寫動土安全措施,并簽字,交回申請單位。
12、動土申請單位從施工單位收到動土證后,交廠總圖室及有關水、電、汽、工藝、設備、消防、安全等部門審核,由機械電力處審批。
13、動土作業審批人應到現場核對圖紙,查驗標志,檢查確認安全措施后方可簽發作業證。
14、動土申請單位應將辦理好的《動土安全作業證》留存后,分別送總圖室、機電部門、施工單位各一份。
篇3:動土安全作業證管理制度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嚴格管理公司內部在生產現場動土作業,預防安全生產事故,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條《動土安全作業證》以下簡稱《作業證》,適用于本公司整個生產廠區。
第二章術語和定義
第三條動土作業挖土、打樁、鉆探、坑探、地錨入土深度在0.5m以上;使用推土機、壓路機等施工機械進行填土或平整場地等可能對地下隱蔽設施產生影響的作業。
第三章職責
第四條項目負責人
(一)負責辦理《作業證》并對作業負全面責任;
(二)作業前詳細了解作業內容和周圍情況,參與安全措施的制定、落實,向作業人員交代作業任務和安全注意事項;
(三)作業完成后,組織檢查現場,干凈整潔無遺留物品;
(四)辦理好《作業證》后,項目負責人到現場檢查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確認安全措施可靠并向作業人和監護人交代安全注意事項后,方可批準開始作業。
第五條作業人員職責
(一)參與危害識別和安全措施的制定;
(二)逐項確認安全措施的落實情況;
(三)確認作業地點和時間;
(四)發現不具備安全條件不得作業;
(五)隨身攜帶《作業證》。
第六條監護人職責
(一)負責作業現場的監護與檢查,發現異常情況立即通知作業人停止作業,并聯系有關人員采取措施;
(二)堅守崗位,不準脫崗,不準兼做其它工作;
(三)發現作業人違章作業時應立即制止;
(四)作業完成后,會同有關人員清理現場。
第七條審批人
(一)動土作業的審批人是動土作業安全措施落實情況的最終確認人,對自己的批準簽字負責;
(二)審查《作業證》的辦理是否符合要求;
(三)到現場檢查安全措施;
(四)檢查、確認《作業證》審批手續,對手續不完備的《作業證》應及時制止作業。
第八條動土作業證由生產技術部終簽。
第四章安全管理
第九條《作業證》的管理
(一)《作業證》由生產技術部負責審批、管理;
(二)動土申請單位必須明確項目負責人,負責申請辦理動土作業證;
(三)施工單位接到《作業證》后,嚴格按照落實作業證中的措施進行施工作業;
(四)動土作業審批人員應到現場核對圖紙。查驗標志,檢查確認安全措施后方可簽發《作業證》;
(五)動土申請單位應將辦理好的《作業證》,分別由工程部、安環部、技術部、施工單位存檔;
(六)一個施工點、一個施工周期內辦理一張《作業證》;
(七)《作業證》保存期為一年;
第十條動土作業安全要求
(一)動土作業應辦理《作業證》,沒有《作業證》嚴禁動土作業;
(二)《作業證》經單位給排水、電氣、總圖、安環、工程部門及專業會簽,由生產技術部審批;
(三)作業前,項目負責人應對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作業人員應按規定著裝并佩戴合適的個體防護用品。施工單位應進行施工現場危害辨識,并逐條落實安全措施;
(四)作業前,應檢查工具、現場支撐是否牢固、完好,發現問題應及時處理;
(五)動土作業施工現場應根據需要設置護欄、蓋板和警告標志,夜間應懸掛紅燈示警;
(六)嚴禁涂改、轉借《作業證》,不得擅自變更動土作業內容、擴大作業范圍或轉移作業地點;
(七)動土臨近地下隱蔽設施時,應使用適當工具挖掘,避免損壞地下隱蔽設施;
(八)動土中如暴露出電纜、管線以及不能辨認的物品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妥善加以保護,報告生產技術部處理,經采取措施后方可繼續動土作業;
(九)挖掘坑、槽、井、溝等作業,應遵守下列規定:
1、挖掘土方應自上而下進行,不準采用挖底腳的辦法挖掘,挖出的土石嚴禁堵塞下水道和窨井;
2、在挖較深的坑、槽、井、溝時,嚴禁在土壁上挖洞攀登,當使用便攜式木梯或便攜式金屬梯時,符合GB7059和GB12142要求。作業時應戴安全帽,坑、槽、井、溝上端邊沿不準人員站立、行走;
3、要視土壤性質、濕度和挖掘深度設置安全邊坡或固壁支撐。挖出的泥土堆放處所和堆放的材料至少應距坑、槽、井、溝邊沿0.8m,高度不得超過1.5m。對坑、槽、井、溝邊坡或固壁支撐架應隨時檢查,特別是雨雪后和解凍時期,如發現邊坡有裂縫、松疏或支撐有折斷、走位等異常危險征兆,應立即停止工作,并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
4、在坑、槽、井、溝的邊緣安放機械、鋪設軌道及通行車輛時,應保持適當距離,采取有效的固壁措施,確保安全;
5、在拆除固壁支撐時,應從下而上進行。更換支撐時,應先裝新的,后拆舊的;
6、作業現場應保持通風良好,并對可能存在有毒有害物質的區域進行監測。發現有毒有害氣體時,應立即停止作業,待采取了可靠的安全措施后方可作業;
7、所有人員不準在坑、槽、井、溝內休息;
8、作業人員多人同時挖土應相距在2m以上,防止工具傷人。作業人員發現異常時,應立即撤離作業現場;
9、在危險場所動土時,應有專業人員現場監護,當所在生產區域發生突然排放有害物質時,現場監護人員應立即通知動土作業人員停止作業,迅速撤離現場,并采取必要的應急措施;
10、高處作業涉及臨時用電時,應符合GB/T13869和JCJ46的有關要求;
11、施工結束后應及時回填土,并恢復地面設施。
本制度自總經理簽發之日起執行,最終解釋權歸安環部所有。
化工有限公司
二〇一四年一月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