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滑坡邊坡塌方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滑坡邊坡塌方施工安全技術措施

2024-07-23 閱讀 4008

1、滑坡的防治

(1)排水:

1)將滑坡范圍以外的地表水設置多道環形截水溝,使水不流人滑坡區域以內。

2)為迅速排出在滑坡范圍以內的地表水和減少下滲,應修設排水系統縮短地表水流經的距離,主溝應與滑坡方向一致,并鋪砌防滲層,支溝一般與滑坡方向成30°一45°斜交。

3)妥善處理生產、生活、施工用水,嚴防水的浸入。

4)對于滑坡體內的地下水,則應采取疏干和引出的原則,可在滑坡體內修筑地下滲溝,溝底應在滑動面以下,主溝應與滑坡方向一致。

(2)使邊坡有足夠的坡度,并應盡量將土坡削成較平緩的坡度或做成臺階形,使中間具有數個平臺以增加穩定,土質不同時,可按不同土質削成不同坡度,一般可使坡度角小于土的內磨擦角。

(3)對于施工地段或危及建筑物安全的地段設置抗滑結構,如抗滑擋墻、抗滑柱、錨桿擋墻等。這些結構物的基礎底必須設置在滑動面以下的穩定土層或基巖中。

(4)將不穩定的陡坡部分削去,以減輕滑坡體重量、減少滑坡體的下滑力,以達到滑體的靜力平衡。

(5)嚴禁隨意切割滑坡體的坡腳,同時也切忌在坡體被動區挖土。

2、邊坡塌方的防治

(1)對開挖深度大、施工時間長、坑邊要停放機械等應按規定的允許坡度適當地放平緩些,當基坑(槽)附近有主要建筑物時,基坑邊坡的最大坡度為1:1~1:1.5。

(2)開挖基坑(槽)時,若因場地限制不能放坡或放坡后所增加的土方量太大,為防止邊坡塌方,采用設置擋土支撐的方法。

(3)防治地表水流人坑漕和滲流人土坡體。

(4)嚴格控制坡頂護道內的靜荷載或較大的動荷載。

篇2:滑坡邊坡塌方流砂防治施工安全技術交底

1.滑坡的防治

(1)排水:

1)將滑坡范圍以外的地表水設置多道環形截水溝,使水不流人滑坡區域以內。

2)為迅速排出在滑坡范圍以內的地表水和減少下滲,應修設排水系統縮短地表水流經的距離,主溝應與滑坡方向一致,并鋪砌防滲層,支溝一般與滑坡方向成30°一45°斜交。

3)妥善處理生產、生活、施工用水,嚴防水的浸入。

4)對于滑坡體內的地下水,則應采取疏干和引出的原則,可在滑坡體內修筑地下滲溝,溝底應在滑動面以下,主溝應與滑坡方向一致。

(2)使邊坡有足夠的坡度,并應盡量將土坡削成較平緩的坡度或做成臺階形,使中間具有數個平臺以增加穩定,土質不同時,可按不同土質削成不同坡度,一般可使坡度角小于土的內磨擦角。

(3)對于施工地段或危及建筑物安全的地段設置抗滑結構,如抗滑擋墻、抗滑柱、錨桿擋墻等。這些結構物的基礎底必須設置在滑動面以下的穩定土層或基巖中。

(4)將不穩定的陡坡部分削去,以減輕滑坡體重量、減少滑坡體的下滑力,以達到滑體的靜力平衡。

(5)嚴禁隨意切割滑坡體的坡腳,同時也切忌在坡體被動區挖土。

2.邊坡塌方的防治?

(1)對開挖深度大、施工時間長、坑邊要停放機械等應按規定的允許坡度適當地放平緩些,當基坑(槽)附近有主要建筑物時,基坑邊坡的最大坡度為1:1~1:1.5。

(2)開挖基坑(槽)時,若因場地限制不能放坡或放坡后所增加的土方量太大,為防止邊坡塌方,可采用設置擋土支撐的方法。

(3)防治地表水流人坑漕和滲流人土坡體。

(4)嚴格控制坡頂護道內的靜荷載或較大的動荷載。

3.流沙的防治?

流沙的防治主要是消除、減少或平衡動水壓力,其具體措施有:

(1)利用枯水季節施工,以便減小坑內外水位差。

(2)用鋼板樁打人坑底一定深度,增加地下水從坑外流人坑內的距離,從而減少水力坡度,達到減小動水壓力,防止流沙發生。

(3)采用不排水的水下挖土,使坑內外水壓相平衡,使其無發生流沙的條件,一般沉井挖土均采用此法。

(4)建造地下連續墻以供承重、護壁,并達到截水防止流沙的發生。

(5)采用輕型井點、噴射井點、管井井點和深井泵井點等進行人工降低地下水的方法進行土方施工,使動水壓力方向向下,增大土粒間的壓力,從而有效地制止流沙現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