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供熱管路檢查安全技術措施
施工方案
1.通知鍋爐房給澡堂,烘干室的供汽管路送氣,并對管線進行詳細檢查,發現漏氣位置做好標記
2.大樓供汽管路檢查通知行政科,機電區協助行政科進行試汽檢查。
3.通知鍋爐房關閉送氣閥門,進行施工。
4.施工人員選擇適合的位置,將管子溝蓋板揭起,放到安全的地方,人員進入管子溝進行處理漏氣。
安全措施
1.所有參加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本工種的安全技術操作規程和本措施,嚴禁違章作業、違章指揮。
2.施工負責人和安全負責人必須對所用的工具和材料進行詳細的檢查,不得使用有缺陷的工具和材料。
3.參加施工人員必須保持頭腦清醒,精力充沛,班前飲酒者不得參加施工。
4.在管子溝內施工時,必須提前檢查蓋板是否棚放可靠,如有蓋板傾斜,斷裂,支護不穩定等現象時,必須將蓋板棚好運到安全的位置后方準施工。
5.在管子溝內施工時,應先檢查通風是否完好。若感到呼吸困難應立即撤離,施工期間地面必須設有專人支護,特別是在道路下方施工時,若有車輛要通過,監護人必須通知管子溝內施工人員先撤出地面,待車輛通過后方可繼續施工。
6.處理架空管線漏氣時,梯子必須架設牢靠,施工人員必須佩戴合格的保險帶并選擇合適的地方掛好,同時至少安排兩名人員扶梯子。
7.架空段管路施工時,其正下方嚴禁站人,并派專人監護,防止其他閑雜人員誤入施工地點。
8.處理管子漏氣前,必須先對管路中的全部壓力進行釋放后方準施工。
9.施工前,施工負責人必須通知司爐工在鍋爐房與準備施工管路相對應的閥門上懸掛“有人工作,嚴禁送氣”標志牌。
10.停送氣必須由專人聯系(誰聯系停氣,再由誰聯系送氣)。
11.司爐工聽從施工負責人的安排,做好停送氣及其他安全措施,并加強交接班工作,除口頭交接外還應在記錄本上做好詳細記錄。
12.進入管子內人員應戴好礦燈,保證照明充足。
13.水溝蓋板應當日恢復,防止人員夜間墜入。
14.施工地點若位于行車地段,必須設置警示牌。
15.所有工作人員應盡職盡責,保證施工安全順利進行。
篇2:供熱抽汽管及疏水管路安全技術措施
一、方案簡述:
按照二期供熱改造的要求,將從原2#,3#抽氣管接通管道(φ1420*18)與二期供熱抽汽管道換熱器連接,另二期供熱凝水管Φ426疏水至6#低加進水管。滿足德州市對供熱的需求,又保證了采暖期間的供熱穩定及設備的安全運行。
抽氣管路走向及安裝情況如下:
抽氣管路自供熱首站一期西側2#,3#機Φ1020抽氣管引出蒸汽管Φ1420至二期供熱換熱器。長度約60米,安裝管廊架架空進入二期換熱站。
輸水管Φ426和Φ273自二期換熱站疏水泵出口至主廠房內6#低加疏水管,中間沿換熱站與主廠房之間的管廊上施工。
二、風險分析:
1、起重設備不合格,會造成設備損壞及人身傷害。
2、使用電氣工具不合格,會造成觸電事故。
3、臨時支撐不牢固,造成設備損壞和人身傷害
4、腳手架及臨時平臺不牢固,造成工作人員高空墜落傷害
三、安全措施∶
1、辦理工作票。
2、辦理聯通管更換工作票。
3、檢查鋼絲繩、倒鏈等工器具是否合格,應符合安規要求并貼有合格證方可使用。
4、搭設腳手架,經驗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5、使用電器工具時,要戴絕緣手套。
6、使用磨光機要戴好防護眼鏡。
7、管道焊接,必須有相應等級的合格焊工施焊,在正式焊接以前,在相同管子上進行焊接練習,熟練后才允許正式對管道進行作業。
8、做好抽汽三通及安裝好的管路口的封堵措施,防止異物落入。
9、管道及部件安裝時要將管內清理干凈。
10、氧氣瓶、乙炔瓶的放置要相隔不小于8米。
11、電器工具的接線要有專職電工操作。
四、技術措施∶
1、工作人員要熟悉管道安裝方案及工作流程。
2、落實管道及組件尺寸與圖紙尺寸對照是否符合。
3、檢查各型補償器及其連桿的安裝,應符合制造廠的要求,安裝結束后,連桿螺栓應按要求進行調整,切實使補償器起到補償管道膨脹的作用。
4、新閥門安裝前,檢查所有密封位置的密封件是否完好,螺栓緊固力度是否符合要求。
5、所有焊口焊接嚴格按照焊接工藝要求進行,焊接完成后,方可去掉臨時支承。
6、管道及部件安裝前將內部清理干凈,安裝后再次進行清理,并將安裝好的管道開口封好。
7、所有管道的安裝尺寸及標高嚴格按照圖紙要求進行安裝。
8、所有支架及吊架的安裝位置與圖紙相符,不得隨意改變安裝位置。
9、固定和滑動支架,不得隨意更改,防止對管道設計膨脹造成影響。
10、焊縫坡口型式和尺寸應按相關規定操作。焊前進行氬弧焊打底,采用氬電聯焊,按火力發電廠焊接規程要求執行。
11、管口端面應與管道中心線垂直。坡口外壁15mm范圍內的油漆、銹等,在對口前應清除干凈,直至顯示金屬光澤。對口時應內壁齊平,如有錯口,其錯口值應不大于lmm,其折口的允許偏差不大于3mm。焊口的局部間隙過大時,應設法修整到規定尺寸,嚴禁在間隙內加填塞物,對口間隙局部超差不得超過2mm,且總長度不得超過焊縫總長度的20%。對口時應將導汽管組件墊置牢固,防止在焊接和熱處理過程中產生變形和附加應力管道。
12、疏水管、放氣管、以及地漏的安裝位置應和建設單位共同確認并按設計規范要求安裝。
13、所有疏水管路上都應設置“U”型彎,以滿足管道膨脹對疏水管路的拉應力。
14、本疏水管道安裝的平直度為1.5/1000且每十米≤15mm。
15、管道防腐要求:防腐涂料的品種、性能、顏色、涂刷層數及表面標記等應符合設計規定。防腐涂料應有生產廠家的合格證書。
16、管道保溫材料及制品應有產品合格證和材料性能測試檢驗數據,其種類、規格、性能應符合設計規定。
17、保溫應在管道試壓及涂漆合格后進行。支架處,保溫層應留膨脹伸縮縫。保溫層厚度大于80㎜時,應分層施工;同層保溫制品應互相錯縫,內外層之間應蓋縫。每塊制品應有兩道鍍鋅鐵絲或箍帶扎緊,不得采用螺旋形捆扎方法;
18、閥門、法蘭部位的保溫結構應易于拆裝,靠近法蘭處,應在法蘭的一側留出螺栓長度加25mm的空隙。閥門保溫層應不妨礙填料的更換。
19、管道保溫外部金屬保護層應箍緊,不得有凸凹不平或脫殼、接縫開裂等缺陷。縱縫應咬口連接或搭接,接縫放在下部,環縫應起線,端部應封閉。用自攻螺釘緊固時,螺釘間距應不大于200㎜,螺釘端部不得刺破防潮層。
篇3:供熱管道管路附件安裝:安全技術交底
1.安裝作業中,嚴禁蹬、踩附件和管道。
2.閥門、套筒、管路附件等安裝前,應經檢查,確認合格。
3.人工安裝管路附件應由專人指揮,作業人員應互相照應,協調一致。
4.管道支架、支座的結構應符合設計要求,安裝后應經驗收,確認合格,并形成文件。
5.附件安裝前,應學習設計文件和產品說明書,掌握安裝要求,確定吊裝方案,選擇吊裝機具和吊點,制定相應的安全技術措施。
6.套筒補償器、波紋補償器安裝時,臨時支承設施必須牢固。補償器與管道連接固定后,方可拆除臨時支承設施。
7.采用機具安裝法蘭時,必須待法蘭臨時固定后,方可松繩;作業高度大于1.2m時,應按安全要求設作業平臺;穿裝螺栓時,身體應避開螺栓孔;緊固時應施力對稱、均勻,不得過猛,嚴禁加長扳手手柄。
8.閥門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吊裝閥門未穩固前,嚴禁吊具松繩。
(2)閥門經檢驗確認合格后,方可安裝。
(3)閥門未安裝前,應放置穩固,運輸中應捆綁牢固。
(4)閥門安裝完畢,確認穩固后方可拆除臨時支承設施。
(5)吊裝閥門不得以閥門的手輪、手柄或傳動機構作支、吊點。
(6)兩人以上運輸、安裝質量較大閥門時,應統一指揮,動作協調。
(7)閥門安裝螺栓應均勻、對稱施力緊固,不得過猛;緊固時,嚴禁加長扳手手柄。
9.安全閥、壓力表、溫度計等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裝過程中,應采取措施保護,嚴禁碰撞、損壞。
(2)安裝時,應按設計和產品說明書的要求進行,位置正確、安裝牢固、附件齊全、質量合格。
(3)安裝后,安全閥、壓力表等應經驗收,確認合格并記錄;使用中應保持完好,并按規定定期檢驗,確認合格。
(4)安全閥安裝時,嚴禁加裝附件;安裝完畢,應按設計規定進行壓力值調整,經驗收確認合格后鎖定,并形成文件。
(5)施工前,應按設計要求選擇有資質的企業生產的產品,具有合格證,并應根據設計和建設單位的要求,經有資質的企業檢驗、標定,確認合格,且形成文件。
10.方形補償器安裝應符合下列要求:
(1)施加預應力機具應完好,作業前應檢查,確認符合要求。
(2)方形補償器制作、安裝位置、預加應力應符合設計和施工設計規定。
(3)補償器與管道焊接前,嚴禁人員蹬、踩千斤頂傳力系統、補償器和管道。
(4)使用螺栓施加預應力裝置的結構應經計算確定;施力時應對稱、緩慢、均勻;施加預應力裝置安裝應牢固;施力螺桿應對稱、均勻分布;補償器與管道連接前,嚴禁人員碰撞施力裝置。
(5)使用千斤頂施加預應力應符合下列要求:
1)使用時,應專人指揮,作業人員協調配合。
2)補償器受力處墊板應與管體貼實,并與管道軸線垂直。
3)千斤頂應置于平整堅實的基礎或后背上,并以墊木墊實。
4)千斤頂應放置在干燥和不受暴曬、雨淋的地方,搬運時不得扔擲。
5)施力應均勻,不得過猛;作業中應對千斤頂和傳力裝置采取防失穩措施,作業人員應位于安全處。
6)千斤頂必須按規定的承載力使用,不得超載;最大工作行程不得超過絲桿或活塞總高度的75%。
7)千斤頂支架和千斤頂應安裝穩固;千斤頂和傳力裝置與管道軸線應平行;千斤頂與管子間應以木墊墊牢。
8)使用一臺千斤頂管時,應掌握重心,保持平穩;二臺以上時,宜選用規格型式一致的千斤頂,并保持受力均勻,頂速相同。
9)使用前應檢查,確認千斤頂的機件無損壞、無漏油、靈活、有效;禁止使用有裂紋的絲桿、螺母。遇漏油或機件故障,應立即更換檢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