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工作面特種車輛運輸技術安全措施

工作面特種車輛運輸技術安全措施

2024-07-23 閱讀 7382

一、運送物件名稱:管子、軌道、單體、皮帶連桿、半圓木、工字鋼等四超物件。

二、車輛類別:叉車、平板車。

三、施工時間:2013年7月16日-2013年8月15日

四、運送起止地點:

材料道:從副井下口→-1025大巷→-1166軌道下山→-1166軌道二甩道→軌道石門→七煤區段里段→75216材料道。

皮帶機道:從副井下口→-1025大巷→-1166軌道下山→-1166軌道二甩道→軌道石門→膠軌二聯巷→膠帶下山。

五、施工負責人:劉永全安全監護人:李云

六、技術安全措施:

1、嚴格執行先檢查后工作和敲幫問頂制度。

2、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每班使用前以及使用過程中必須檢查絞車的地錨、壓柱、鋼絲繩以及鉤頭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禁絞車帶病作業。

3、運輸“特種”材料(如軌道、管子、工字鋼、“u”型鋼等)時,材料必須使用φ12.5mm(四分)鋼絲繩繩扣配合捆車器進行捆綁2處與車體固定,材料兩端必須用廢舊皮帶或鐵絲網兜牢,以防物料竄出,所裝物料、所用封閉物必須與車體相連牢固。同一車輛內應盡量裝同一長度的物料,物料要兩端對齊,裝車重心與車輛中心一致。

4、運送車輛前,必須認真檢查運輸路線上的軌道是否暢通合格,所有機電設備是否完好,一切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可靠,特別要對絞車的壓、迎柱及地錨,剎閘機構,鋼絲繩,鉤頭,信號,開關、按鈕等進行重點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處理。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運送。

5、傾斜井巷運輸時,礦車與鋼絲繩、礦車與礦之間的連接,必須使用不能自行脫落的連接裝置,并加裝保險繩;傾斜井巷運輸用的鋼絲繩連接裝置,在每次換鋼絲繩時,必須用2倍于其最大靜荷重的拉力進行試驗;傾斜井巷運輸用的礦車連接裝置,必須至少每年進行1次2倍于其最大靜荷重的拉力試驗。絞車司機走鉤時一定要集中精力,聽清信號方可開車,起鉤與停車要慢而穩,加速要均勻,嚴禁猛拉猛拽。

6、使用對拉電絞運輸時,兩方司機施工前要明確聯絡用信號,開車時注意力要集中。前方絞車牽引時,后方絞車要帶電松車,不得放飛車。任何一方司機如發現問題要及時與對方發出停車信號,雙方司機把絞車制動閘剎住,查明原因,待問題處理完畢后方可正常開車。走勾時繩道內嚴禁有人。掛勾工必須進入躲避硐內或安全可靠的地點后,信號工方可發送信號。

7、運送車輛期間,要注意觀察沿途巷道的支護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處理,確保巷道安全暢通。

8、特種車輛每經過一個斜巷,運輸前必須對特種車輛的捆綁情況進行檢查并緊固。

9、運送車輛時,掛鉤工要認真負責,每次取掛鉤及更換鉤頭時,均要認真檢查鉤頭、繩頭、平板車及其裝載情況,鉤頭與車輛間的連接必須使用卸扣。掛鉤工每次掛鉤、更換鉤頭時,必須等車輛停穩后,打好固定木楔和放好安全門后,方可進行,嚴禁在車輛運行中取掛鉤頭。

10、車輛在斜巷內運行時,各甩道及上、下滑板要設置警戒,嚴格執行“走鉤不走人,走人不走鉤”制度。在平巷運行時,其兩側繩道內,把繩輪的夾角內嚴禁有人。掛鉤工必須在躲避峒內或安全可靠的地點發送信號。斜巷換勾時,先放下下方安全門,并嚴格執行“先掛勾,后摘勾”程序,檢查正常后,升起安全門方可打點走勾。

11、車輛在斜巷運行中發現掉道,立即發出停車信號,下口設警戒,人員進入保險硐。上口人員先到掉道現場,發信號、帶緊余繩,方可通知下口上人協助拿道,嚴禁情況不明下口直接上人。

12、車輛掉道拿道采用千斤頂拿道或手拉葫蘆,嚴禁直接用電絞拿道,更不準電絞和人力混合拿道。由施工負責人統一指揮拿道,拿道時隨起隨墊,防止車輛歪倒,同時在車輛傾斜一側嚴禁有人。在斜巷中拿道一定要通知斜巷上方的絞車司機將鋼絲繩帶緊,并且人員要站在所拿大件車的上方,嚴禁在松繩狀態下拿道,在拿道過程中所有人員應處在安全合理的位置?;謴屠\前,必須詳細檢查鋼絲繩、連接裝置、軌道是否損傷,確認無問題,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后,方可發信號啟動絞車。

13、其他方面仍按《煤礦安全規程》、《75216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及礦有關文件執行。

篇2:平巷斜巷特種車輛運輸安全規定

1、特種車輛:除1T礦車、材料車外的扒矸機、噴漿機、充電機、移動變電站、乳化泵、開關列車、拌料車、工具車、油罐車、人行車、炸藥車、電纜車及運送支架、大型設備、軌道、管子、平板車載重等,統稱“特種車輛”。任何車輛的最大載重量不得超過車輛、車底和連接裝置規定的額定載重量;超長、超寬、超高的材料、設備必須使用符合要求的特種車輛,但不得超過車輛的額定載重量;不得人為造成車輛的超長、超寬、超高。超長:凡裝車超過車體長度屬超長車輛。超寬:凡裝車超過車體寬度屬超寬車輛。超高:一噸礦車裝物料超過車體高度300mm,平板車裝物料高度超過1600mm(自軌面起)屬超高車輛。材料車、平板車裝單體、鐵料、木料、水泥制品、金屬錨桿、設備、長料等必須捆扎牢固,兩側和車體捆綁穩固,重心不得偏移,保護齊全;防止松動、竄動、刮碰人員及其它物料。2、特種車輛一次運輸最大牽引力必須按如下公式計算:式中:——最大牽引力,kg;———牽引礦車車數,輛;———礦車的載荷,kg;———礦車自重,kg;———斜巷的最大傾角,(°);———鋼絲繩單位長度重量,kg/m;———鋼絲繩沿巷道的全長,m;———礦車的運行阻力系數,取0.01—0.015;———鋼絲繩的阻力系數,取0.10—0.20;“±”——上運取“+”,下運取“-”。3、斜巷中進行“特種車輛”的串車提升運輸,其車輛、車底和連接裝置必須經過強度校驗,滿足牽引要求,并制定專項安全技術措施。連接裝置的連接及安全系數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第412條、414條的規定。4、采區兩道斜巷“超長”車輛間的連接必須選用鋼性連接,其它“特種車輛”間連接可以選用柔性(新鏈環)連接。加長且剛性的連接裝置、綜采工作面兩道的開關列車之間的連接裝置,必須符合設計圖紙要求。5、平巷運輸超長車輛時,可用插接合格、直徑12.5mm以上的鋼絲繩頭連接,電瓶車、電機車與長料之間用1t礦車防止碰撞。6、物件起吊時,必須使用直徑不小于15.5mm以上的鋼絲繩,插接長度不少于3.5個捻距。7、整體設備與承運車輛間的固定,要選用直徑不小于16mm螺栓固定。非整體設備與承運車輛間的固定可以選用鋼絲繩,但必須捆綁牢固,重心應位于車體中間。8、運輸特種材料(如軌道、管子、托梁等)時,材料兩端必須用直徑不小于12.5mm的鋼絲繩穿入孔內,運輸其它材料(如錨桿、圓木、連桿、工字鋼等)時,材料兩端必須用鋼板、廢舊皮帶或鐵絲網兜牢,以防物料竄出,傷及人員和其它物料、設備等,所裝物料、所用封閉物均必須與車體相連牢固,兩側和車體用直徑不小于12.5mm的鋼絲繩至少2道捆綁牢固或相同強度的鐵絲固定,重心不得偏移。9、平巷運輸特種車輛時,兩車間連接裝置超過2m時不得選用串車運輸。同一列車的連接裝置的牽引高度和牽引中心線應一致。10、特種車輛在大巷和采區巷道運行速度不得大于2m/s,開關列車在順槽巷道中移動速度不得大于1m/s。車輛最突出部分與巷壁的最小間距必須大于300mm。11、特種車輛運輸必須制定專門措施,措施要與現場相符,具有針對性。措施必須按報批順序統一編號,報運搬工區、生產技術科、安全監察科存檔。不同的特種車輛措施應分類編寫,同一個品種物料及車輛的措施3個月編制一次,但不同運輸路線應及時補充內容,并及時傳達到職工。12、特種車輛入井嚴格執行“入井許可證”和“車輛管理牌”制度。13、大型安裝(拆除)工程,運輸現場必須有“特種車輛”運輸專項措施。14、斜巷脫軌放置的特種車輛應錨固、防止下滑,車輛脫軌和車輛復軌必須制定專門措施。15、大型物件的裝車力求重心和中心一致,并且用足夠強度的繩索或鐵絲捆牢。高度超過1.6m,上面要鋪設絕緣膠皮,以防碰觸架空線。16、運輸特種車輛時,必須驗算牽引設備能力,制動閘、提升鋼絲繩、保險繩、軌道及連接裝置(勾頭、馬蹬、固定銷、滑輪等)必須符合有關規定,一坡三擋齊全、靈敏可靠。17、平巷運輸,人員嚴禁在重物兩側。斜巷運輸,嚴格執行走勾不走人,走人不走勾制度。18、運搬工區每天設專人對下井的所有車輛進行檢查,車輛不完好或固定不牢固不得使用。19、綜采工作面的乳化泵站、移動變電站、開關列車等停放時必須使用足夠強度的鏈環、銷固定于軌道上。20、平巷運輸特種車輛拿道時,必須編制專項安全技術措施。施工前,施工負責人要把所有的專用正規拿道工具(千斤頂、起道器或專用復軌裝置)檢查一遍,確保完好可靠,嚴禁牽引拿道。拿道時車輛下方要墊實墊穩,車輛兩側嚴禁站有與施工無關的人員,防止車輛歪倒傷人。要有專人指揮,并時刻注意觀察車輛的上道情況。施工人員必須退到距車1m以外的安全地點,用哨子作為聯系方式,司機聽清哨音,方準緩慢開動電瓶車。摘掛鉤頭必須在車輛停穩、沒有運動趨勢的情況下進行,嚴禁在車輛運行中或機車起動時摘掛鉤。21、斜巷運輸特種車輛發現掉道,立即發停車信號,下口設警戒,人員進入保險硐。上口人員先到掉道現場,發信號、帶緊余繩,并確認無放大滑危險時,方可通知下口上人協助拿道,嚴禁情況不明下口直接上人。嚴禁直接用電絞拿道,更不準電絞和人力混合拿道。拿道時要統一指揮,拿道人員應躲開有可能傾倒方向?;謴屠\前,必須詳細檢查鋼絲繩、連接裝置、軌道是否損傷,確認無問題,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后,方可發信號啟動絞車。

篇3:工作面特種車輛運輸技術安全措施

一、運送物件名稱:管子、軌道、單體、皮帶連桿、半圓木、工字鋼等四超物件。

二、車輛類別:叉車、平板車。

三、施工時間:2013年7月16日-2013年8月15日

四、運送起止地點:

材料道:從副井下口→-1025大巷→-1166軌道下山→-1166軌道二甩道→軌道石門→七煤區段里段→75216材料道。

皮帶機道:從副井下口→-1025大巷→-1166軌道下山→-1166軌道二甩道→軌道石門→膠軌二聯巷→膠帶下山。

五、施工負責人:劉永全安全監護人:李云

六、技術安全措施:

1、嚴格執行先檢查后工作和敲幫問頂制度。

2、絞車司機必須持證上崗,每班使用前以及使用過程中必須檢查絞車的地錨、壓柱、鋼絲繩以及鉤頭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嚴禁絞車帶病作業。

3、運輸“特種”材料(如軌道、管子、工字鋼、“U”型鋼等)時,材料必須使用Φ12.5mm(四分)鋼絲繩繩扣配合捆車器進行捆綁2處與車體固定,材料兩端必須用廢舊皮帶或鐵絲網兜牢,以防物料竄出,所裝物料、所用封閉物必須與車體相連牢固。同一車輛內應盡量裝同一長度的物料,物料要兩端對齊,裝車重心與車輛中心一致。

4、運送車輛前,必須認真檢查運輸路線上的軌道是否暢通合格,所有機電設備是否完好,一切安全設施是否齊全可靠,特別要對絞車的壓、迎柱及地錨,剎閘機構,鋼絲繩,鉤頭,信號,開關、按鈕等進行重點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處理。確認一切正常后方可運送。

5、傾斜井巷運輸時,礦車與鋼絲繩、礦車與礦之間的連接,必須使用不能自行脫落的連接裝置,并加裝保險繩;傾斜井巷運輸用的鋼絲繩連接裝置,在每次換鋼絲繩時,必須用2倍于其最大靜荷重的拉力進行試驗;傾斜井巷運輸用的礦車連接裝置,必須至少每年進行1次2倍于其最大靜荷重的拉力試驗。絞車司機走鉤時一定要集中精力,聽清信號方可開車,起鉤與停車要慢而穩,加速要均勻,嚴禁猛拉猛拽。

6、使用對拉電絞運輸時,兩方司機施工前要明確聯絡用信號,開車時注意力要集中。前方絞車牽引時,后方絞車要帶電松車,不得放飛車。任何一方司機如發現問題要及時與對方發出停車信號,雙方司機把絞車制動閘剎住,查明原因,待問題處理完畢后方可正常開車。走勾時繩道內嚴禁有人。掛勾工必須進入躲避硐內或安全可靠的地點后,信號工方可發送信號。

7、運送車輛期間,要注意觀察沿途巷道的支護情況,發現問題要及時匯報處理,確保巷道安全暢通。

8、特種車輛每經過一個斜巷,運輸前必須對特種車輛的捆綁情況進行檢查并緊固。

9、運送車輛時,掛鉤工要認真負責,每次取掛鉤及更換鉤頭時,均要認真檢查鉤頭、繩頭、平板車及其裝載情況,鉤頭與車輛間的連接必須使用卸扣。掛鉤工每次掛鉤、更換鉤頭時,必須等車輛停穩后,打好固定木楔和放好安全門后,方可進行,嚴禁在車輛運行中取掛鉤頭。

10、車輛在斜巷內運行時,各甩道及上、下滑板要設置警戒,嚴格執行“走鉤不走人,走人不走鉤”制度。在平巷運行時,其兩側繩道內,把繩輪的夾角內嚴禁有人。掛鉤工必須在躲避峒內或安全可靠的地點發送信號。斜巷換勾時,先放下下方安全門,并嚴格執行“先掛勾,后摘勾”程序,檢查正常后,升起安全門方可打點走勾。

11、車輛在斜巷運行中發現掉道,立即發出停車信號,下口設警戒,人員進入保險硐。上口人員先到掉道現場,發信號、帶緊余繩,方可通知下口上人協助拿道,嚴禁情況不明下口直接上人。

12、車輛掉道拿道采用千斤頂拿道或手拉葫蘆,嚴禁直接用電絞拿道,更不準電絞和人力混合拿道。由施工負責人統一指揮拿道,拿道時隨起隨墊,防止車輛歪倒,同時在車輛傾斜一側嚴禁有人。在斜巷中拿道一定要通知斜巷上方的絞車司機將鋼絲繩帶緊,并且人員要站在所拿大件車的上方,嚴禁在松繩狀態下拿道,在拿道過程中所有人員應處在安全合理的位置?;謴屠\前,必須詳細檢查鋼絲繩、連接裝置、軌道是否損傷,確認無問題,人員撤至安全地點后,方可發信號啟動絞車。

13、其他方面仍按《煤礦安全規程》、《75216工作面回采作業規程》及礦有關文件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