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學校大課間活動中學生運動安全保障措施

某學校大課間活動中學生運動安全保障措施

2024-07-23 閱讀 7946

學生在校期間的安全是學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隨著陽光一小時在我校開展,課間活動也成為我校開展學生鍛煉活動的主要形式。如何有效提高組織者、參與者的安全意識,健全安全防護制度,最大程度地降低學生運動傷害的發生,是每個學校關注的熱點問題。

一、學生安全意識及自我防護能力的培養

現象:學生在課間活動過程中,因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識和運動常識,采取不正確的活動方式或錯誤地使用場地、器材,導致自己受傷或傷及他人。

分析:安全意識的培養是從心理層面去保證活動的正常進行,自我防護、救治技能的培養是從行動層面去避免或降低運動損傷的程度。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進行自我防護、自救技能的培訓,有助于提高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認知水平;有助于增強學生的自身免疫力;有助于預防和制止傷害事故的發生;有助于把傷害事故的損失降到最低。學生安全意識和自我救護能力培養及時、到位,能有效提高學校大課間活動的安全系數。

對策:

第一,把安全教育作為學校維護學生安全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讓它貫穿于活動的整個過程;

第二,把安全教育和自我救護技能培養納入教育教學內容,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和自我救護能力,促使學生養成安全活動的習慣,防患于未然;

第三,學校根據體育運動傷害事故的特點及致因,結合學生的生理和心理結構對教師和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第四,加強學校組織紀律教育。

二、項目設置中的安全防范

現象:大部分學校在課間活動過程中,開設的項目較多,但因為場地、器材限制,學生活動人數眾多,各活動項目產生干擾、沖突,進而出現傷害現象。

分析:出現上述運動傷害現象,與學校課間活動開設的項目直接相關。目前,我校存在場地差、學生多,人均活動面積遠遠不達標的問題。合理設置運動項目,確保學生安全運動,是活動順利開展的前提。活動項目的選擇,應充分考慮以下幾個因素:首先,注重項目的健身價值,突出運動項目的健身功能;其次,增加活動項目的趣味性,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再次,考慮場地、器材的限制及項目的可操作性;最后,盡量避免開設具有較大安全隱患的項目。

對策:

第一,多選擇一些集體性、對抗性小且易于組織的項目。諸如,廣播操、武術操、有氧健身操等項目。

第二,多開設一些占地少且具有一定趣味性的健身類項目。諸如,各種花樣跳繩、小球類項目和球類游戲、田徑類的走跑結合等。

第三,開設球類項目活動時,應適當降低活動的對抗性,多選擇一些基本技術練習和有限制的比賽。如,籃球的運球、投籃,以及各類基本技術的綜合運用練習;排球的墊球、傳球,以及基本技術的綜合運用等。

第四,盡量避免開展一些對抗性強、運動強度較大的項目。如:籃球、足球等的對抗比賽,快速跑等。

三、組織過程中的安全防范

現象:學生在前往活動場區過程中,因為時限,往往出現樓道擁堵;學生在活動過程中某些運動區域人數過多;,因場地限制,項目之間存在干擾;諸如此類,造成課間學生安全活動隱患。

分析:合理的大課間活動方案,應包含科學的組織方式。地少人多是目前活動組織的一大難題。針對上述現象,聯系我校實際,組織課間活動時,首先應充分分析我校的場地器材資源,在此基礎上設置合適的活動項目和方法,同時確定場地的人數容量;其次,制定合理的進場路線,盡量避免學生入場時出現擁堵現象;再次,盡量避免學生在活動中相互干擾或碰撞,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事故。另外,作為學校層面的群體活動,其組織管理必須集各部門之合力。各部門分工明確、通力合作,才能保障活動的有序開展。因此,學校體育工作領導小組要充分發揮其領導、協調作用,組織好全校性的大型體育活動。

對策:

第一,制訂科學、合理的活動方案;

第二,組織過程要簡單有序、可操作性強、安全系數高;

第三,對班主任、體育教師作安全知識和技能的培訓;

第四,充分發揮學校各部門的作用,形成合力提高課間活動的實效;

第五,責任到人,到崗到位,確保活動的有序進行,同時,充分發揮學生會的協管作用;

第六,體育教師在指導學生運動過程中也應積極參與到活動中,以便時刻監控學生的活動過程。

四、場地、器材的安全防范

現象:學生在運動過程中因場地不夠平整或有異物導致絆倒、滑到;因籃球架、框松動導致學生活動時摔傷;因器材檢查、更換不及時導致器材破損傷人等。

分析:場地是學校體育活動進行的必要條件,合理布局與利用場地顯得尤為重要。學校開展大課間活動時應特別注意場地的平整度,及時清除小石塊,防止絆腳引起不必要的傷害事故的發生。其次,器材的放置要考究。活動過程中器材放置要不影響活動,要減少標志物的擺放,要防止球類器材隨意滾動傷人。另外,器材的檢查要及時。學校運動場區固定設施的牢固程度,如足球門,籃球架、籃球框,排球網架,室外體操健身器材等,同時,應及時更換損耗程度較大的小型運動器械,如羽毛球拍,各類球具等。

對策:

第一,活動進行前要清除場地瓦礫、注意網通拖地鋼絲及有礙運動的網線,防滑措施要到位(下雨天室外就停開,進行室內活動,室內換鞋或擦干水,地面不要有積水,做到因地制宜);

第二,場地安排的人數適宜,按年級教室位置和活動內容確定相對固定活動場地;

第三,檢查和維修固定器材,教育學生愛護運動器材,保潔運動場地,及時送還器材;

第四,器材的擺放要合理,不影響學生展開活動;

第五,思想高度重視、以預防為主,做到器材保護與人員保護相結合。

五、學校安全防范制度的建設

現象:活動時間集中,學生人數多,場地緊張;各種器材(包括學生自制器材和學校舊器材)的利用;以“搞運動”形式開展活動;活動運動量統一性較強,很難做到因人而宜;出現傷害現象,處理不能做到及時、到位。

分析:參加活動的學生自身健康水平是否適合某項運動和運動負荷;由于場地和運動器材緊張,學校的破、舊場地和自制器材是否影響運動安全;學校的大課間活動組織形式有沒有安全隱患;出現傷害事故如何及時、有效處理。從學校制度層面建立、健全相關制度,利用制度規范活動的過程,降低學生安全運動的影響因素,合理規避傷害事故的責任,能有效降低學生運動傷害的發生。

對策:

第一,學校組織學生購買安全保險;

第二,建立和完善學生健康體檢制度;

第三,制訂學校課間活動方案,不斷優化組織過程;

第四,制訂學校場地器材管理(包括檢查、維修)制度;

第五,制訂學校陽光一小時活動安全緊急預案;

第六,全體參與管理和輔導的領導和教師簽訂安全責任狀。

柳灣煤礦中學

2013年3月

篇2:學校學生課間活動安全制度

1、各班主任利用班隊會,按《小學生守則》、《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二小學生紀律規則》的具體要求,教育學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樓道、操場各處追逐打鬧,不做危險游戲,不攀爬欄桿、籃球架、鐵門等設施,不跳乒乓臺及校園各處臺階。

2、班主任在課間隨時觀察該班學生活動情況,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及時制止、教育。對屢教不改的學生,通知家長到校配合教育。3、分管行政、值周行政、值周教師課間巡視全校學生活動情況,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及時制止,作好記載,將情況通知班主任,并按學校“文明班”“優秀文明班”評比條例,進行扣分處理。

4、學前班學生,統一在教學班下課前10分鐘,由該節課任課教師組織上廁所,然后由該教師把學生帶到指定地點活動,并負責學生活動期間的安全,直至下節課上課鈴聲響。

篇3:學生課間安全制度

1.政教處、班主任利用板報、櫥窗展板、廣播等宣傳形式向學生進行安全意識教育。各班主任利用班、隊會,按《中小學生守則》、《中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具體要求,教育學生文明休息,不在教室、走廊、樓道、樓梯口操場各處追逐打鬧,互相推拉;不準在樓梯扶手上滑溜,上下樓梯要靠右邊走。不做帶有攻擊性、危險性的游戲,不玩耍尖銳鋒利的東西,不攀爬窗臺或走廊欄桿、籃球架等設施,不跳校園各處臺階。嚴禁從樓上往下丟棄任何東西。不要隨意觸摸電源開關、線頭等。不準玩火、玩水,不準在校園內玩彈弓、放鞭炮等。

2.該節課的科任及班主任在課間隨時觀察該班學生活動情況,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及時制止、教育。對屢教不改的學生,通知家長到校配合教育。

3.嚴格實行班主任課間負責制及交接班制度,即由班主任負責課間紀律,班主任課間要及時到達教室,該節課的科任教師要和班主任做好交接。

4.值周學生、值周教師、值周行政在課間巡視全校學生活動情況,發現學生有不安全行為,及時制止,做好記載,將情況通知班主任;由政教處按學校“四項評估”班級量化評比條件,進行扣分處理,并于下月值周總結會上進行集中通報批評。

5.學生課間出操時,在教室門口排成兩列縱隊,快速下樓。班主任和副班主任在樓道組織疏導,注意學生動態。體育組帶操老師用廣播的形式提示:上下樓要有序、不要擁擠。

6.若學生有特殊情況確需出校園,必須由班主任簽發請假條方可放行。

7.中午學生午休時間,嚴防陌生人進入校園,若有外人來訪,保安人員需問清事由并登記在冊

8.各班主任每天午休鈴響后必須在教室內組織好學生午休的安全,保持室內的安靜。

9.突發事件必須立即向學校行政匯報,并由班主任-政教處(教導處或總務處)-校長室處理.

雁池鄉中心學校

2015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