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檢人員安全教育培訓
為了確保列檢人員人身安全,防止意外人身傷害,制定列檢作業人身安全標準,作業人員必須嚴格執行。
一、運用技術安全
1.工作前須按規定穿戴好防護用品。在線路上作業時,禁止戴妨礙視覺、聽覺的色鏡、帽子;作業人員在進出作業現場過程中和作業時嚴禁使用移動電話,聽音樂播放器或從事與工作無關的活動;有冰凍時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摔傷。
2.通過線路時應走天橋、地道、無天橋、地道時應走平交道。
3.順線路行走時,應走兩線路中間,并注意鄰線的機車、車輛和貨物裝載狀態,嚴禁在道心、枕木頭上行走。不準腳踏鋼軌面、道岔連結桿、尖軌等。
4.橫越線路時;應一站、二看、三通過,注意左右機車、車輛的動態及腳下有無障礙物。
5.橫越停有機車、車輛的線路時,先確認機車、車輛暫不移動,然后在該機車、車輛較遠處通過。嚴禁在運行中的機車、車輛前面搶越。從停留車輛的端部橫躍線路時,須留有安全距離:徒手通過時不少于3M,搬運材料、工具時不少于5M,并迅速通過,不得在軌道中停留。
6.必須橫越列車、車列時,應先確認列車、車列暫不移動,然后由通過臺或兩車車鉤上越過,手抓牢,腳踩穩,嚴禁腳踩上鎖銷、鉤頸和折角塞門手把,勿碰開鉤銷,要注意鄰線有無機車、車輛運行,嚴禁鉆車。
7.不準在鋼軌上、車底下、枕木頭、道心里坐臥或站立。
8.嚴禁扒乘運行中的機車、車輛,以車代步。
二、列車技術作業安全
1.列檢人員要熟悉本站內線路、設備、建筑物及列車運行、調車作業、車輛取送等情況。列車技術作業要嚴格執行“整隊出發,列隊歸所”制度,嚴禁單獨行動,檢查作業中列檢人員在兩側平行作業時前后不超過一個轉向架,并保持相互聯系。
2.列車技術作業在開始和結束前,要嚴格執行插、撤安全防護信號聯鎖傳遞辦法,嚴禁在無安全防護信號的情況下進行車輛檢查和故障處理,嚴禁在列車運行中處理車輛故障,嚴禁在未設安全防護信號的列車(車列)中摘結長風管或車輛制動軟管。
3.接發列車要目迎目送,并注意車輛運行、貨物裝載、篷布繩索狀態,防止意外傷人。接車時要提前到達接車地點,蹲在兩線中間安全位置接車。狹窄線路鄰線上、下行同時到發列車時,要在兩線外側安全位置接發列車。
4.檢查罐車及裝有易燃易爆品的鐵路貨車時,嚴禁明火接近、敲打罐體或進入車內、罐內。
5.兩人及以上從事同一車輛故障修理作業時,必須指定專人指揮,統一行動,相互配合。在站內抬運笨重工具、材料或在車底下傳遞工具、配件時,要呼喚應答、步調一致,并注意鄰線列車動態;搬運材料、配件應在兩線間行走,不得緊靠線路。兩人及以上扛抬物品時,應同肩同步,同起同落,做好呼喚應答。
三、翻越噴有防凍液車輛的注意事項
1.應先確認列車、車列暫不移動,然后又車鉤上方通過。
2.禁止翻越對口閘的車輛,防止翻越后頭部碰到腳踏板。
3.禁止翻越車體端部沒有繩栓的車輛,如CF車型。
4.禁止徒手翻越車輛或戴自行購買的皮手套及沒有五指分開的手套翻越車輛。
5.手持手電、紅燈時先將手電、紅燈放置于兩連接車鉤鉤舌連接處上方,再進行翻越車輛,翻越后及時拿走工具。持有檢車錘、防護信號旗等工具時,先將工具扔向翻越后的車輛一側,再徒手翻越車輛。
6.翻越有手制動機一側的車輛順序:
左手抓牢手制動機桿→右手抓牢車體端部繩栓→兩只腳踩車鉤沖擊座(安裝車鉤托梁螺栓處)→兩手抓牢鉤提桿座→爬上兩連接車鉤上方后蹲立→然后借助鉤提桿手移至車端兩側繩栓→兩手抓牢兩側繩栓→安全翻越車輛。
7.翻越對面有手制動機的車輛順序:
左右手抓牢車端部兩側繩栓→腳踩車鉤沖擊座(安裝車鉤托梁螺栓處)→兩手抓牢夠提桿座→爬上兩連接車鉤上方后蹲立→然后借助鉤提桿手移至車端兩側繩栓→兩手抓牢兩側繩栓→安全翻越車輛。
8.翻越車輛時要求必須手抓牢腳踩穩后再進行翻越,翻越后注意鄰線有無機車、車輛運行。
四、電氣化安全知識
1.在接觸網各導線及其相連接部件2m范圍內,通常都有強大的電磁場,除鐵路專業工作人員按規定作業外,任何人員所攜帶的物件(包括雨傘、木棒、管材、導線等)于接觸網設備的帶電部分需保持2m以上的距離。手持桿件、梯子等工具通過接觸網時,必須水平通過,不準高舉超過安全距離。
2.發現接觸網斷線及其部件損壞或在接觸網上掛有線頭、繩索等物,不得與之接觸,要立即通知附近的接觸網工區或電力調度派人處理。在接觸網檢修人員到底以前,經該出加以防護,任何人員距已斷導線接地處所均應在10m以外,如果不小心進入觸電區,應防止跨步電壓造成電擊,決不能跨步進入或走出觸電區,應單腿跳出或并腿跳出電區。
3.在鐵路電氣化區段內,任何人不準登上機車車輛頂部或翻越車頂通過線路。禁止在接觸網支柱上搭掛衣物、攀登支柱或在支柱旁休息。遇有陰雨天或雷電天氣時,不能打著雨傘(金屬桿)穿越鐵路線,以防感應電傷人。
4.在電氣化鐵路附近施工、沖洗車輛時,因水能導電,嚴禁水流向接觸網方向噴射,保持水流與接觸網帶電部分有2m以上的距離,以防觸電事故發生。
篇2:從業人員安全教育培訓考核制度
為了認真貫徹執行“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生產方針,加強安全生產管理。使安全工作實現全員管理,做到警鐘常鳴,提高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的意識,實現安全生產管理目標,須制定安全教育制度。
1、對新進廠的員工必須按照國家的規定進行企業、車間、班組三級安全教育,學時不得低于72小時,經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崗。并建立安全教育臺帳,認真做好培訓記錄。
2、變換工種或崗位的員工,上崗前必須進行崗位工種操作規程的教育學習,并按新進廠員工的要求進行三級安全教育。
3、企業每年對所有從業人員進行一次安全培訓,學習不少于20小時。
4、特種作業人員必須按規定參加專業技術培訓并取得相應操作證后,方可從事本崗位操作。每年必須接受有針對性的安全培訓,并按規定參加復審。
5、企業法定代表人、管理人員、技術人員每年接受安全培訓的時間不得少于國家有關規定的學時。
6、各隊、班組可根據實際情況舉辦不同形式的安全教育活動。
7、隊長、車間主任每周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安全講話。
8、企業負責人每月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安全講話。
9、各班組每天上班前對班組成員進行10分鐘的安全教育,增強員工自我保護意識。
10、上級各部門下發的有關安全生產的規章、規定、政策、文件必須及時組織員工學習,傳達到每一個員工。
篇3:景區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標準
景區人員安全教育培訓標準
1范圍
本標準規定了**景區安全教育培訓制度。
本標準適用于**景區安全管理工作。
2內容
2.1培訓要求
2.1.1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對景區管理人員進行安全知識教育和業務培訓,每半年進行一次考核。
2.1.2景區全體工作人員必須加強安全管理意識,認真學習和自覺遵守國家的法律法規、景區安全管理制度,不斷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2.1.3堅持執行工作人員安全技術培訓制度,組織人員定期或不定期地開展安全教育活動,每月開展一次安全大檢查。
2.1.4安全工作人員應自覺地學習安全知識,加強個人安全防護意識,不違章作業,力爭做到“三不傷害”:即不傷害自己,不傷害他人,不被他人傷害。
2.1.5安全教育工作要納入景區工作議程,實行逐級負責制。主管安全副職要定期檢查景區安全教育情況,并督促指導。
2.1.6景區工作人員安全教育和考核成績與獎懲掛鉤。
2.2培訓計劃
2.2.1各部門于每年年底將安全培訓需求,及時提交至總經理辦公室,總經理辦公室根據當年員工的安全表現分析需求的合理性,進行匯總,制定明年安全培訓計劃。***辦公室根據年度安全培訓計劃負責組織實施和跟進計劃的完成情況。
2.2.2當培訓計劃發生變更或不能按時實施時,總經理辦公室應及時調整培訓計劃。
2.3培訓管理
2.3.1管理人員的安全培訓教育
2.3.1.1依照《安全生產法》的規定,分管安全的各級負責人必須經過有關部門的安全培訓后,方可任職。
2.3.1.2專(兼)職安全人員的安全教育培訓由景區負責組織進行,每年要集中組織培訓學習,不斷提高其安全素質。
2.3.2特種作業人員安全培訓教育
2.3.2.1從事電工,車輛、船舶駕駛等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專門的安全知識學習與安全技能培訓并經考試合格,取得特種作業操作證(定期復審)方可上崗操作,嚴禁無證上崗。
2.3.2.2特種作業人員按計劃參加學習、培訓和復審,未按期參加復審教育考試者,取消上崗資格。
2.3.3崗前培訓
2.3.3.1景區安全人員在上崗前應接受景區的崗前安全培訓教育,經培訓合格,簽訂安全目標責任書后,方可上崗。
2.3.3.2***科負責對外來施工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合格后,方可同意進入景區施工。培訓中應告知景區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有關的各項安全規定。
2.3.3.3**科負責對外來拍攝、采風人員進行安全教育,培訓合格后,方可同意進入景區。培訓中應告知景區的安全管理制度及有關的各項安全規定。
2.3.4在崗培訓
2.3.4.1景區安全管理負責人應堅持在每周部門會議上對在崗人員定期進行安全教育與培訓,每月培訓不少于3個學時。宣傳國家安全法規和崗位安全管理知識。
2.3.4.2安全會議要有要求,有記錄;安全工作要有檢查,有整改,講實效。
2.3.5培訓簽到
2.3.5.1所用培訓必須簽到,并妥善保存好培訓記錄。
2.3.5.2培訓人員應在規定的培訓時間前30分鐘簽到,必須本人親筆簽到,不得代簽。
2.3.5.3培訓簽到表是員工是否完成培訓任務的重要依據,全體人員均需認真執行。
2.3.6考核
2.3.6.1每次培訓結束后,所有參加培訓人員必須接受培訓考核。考核成績以百分制形式給出。
2.3.6.2培訓不及格者,需參加下一輪培訓。
2.3.6.3每次接受培訓的情況將作為職工評優、評先的重要依據,需建檔保存。
2.3.6.4在每次培訓結束后,所有培訓計劃、培訓教材、培訓記錄和考核資料等,都應由***辦公室分類建檔保存;重要檔案資料應交公司檔案室存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