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某某公司安全法律法規其他要求管理辦法

某某公司安全法律法規其他要求管理辦法

2024-07-23 閱讀 9225

1目的

為及時獲取適用、有效、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建立和保持獲取、識別及更新的途徑,保證安全管理的運行符合相應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特制定本辦法。

2范圍

本辦法適用于本公司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控制管理。

3主要職責

3.1安全環保部是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根據國家政府部門(或行業管理部門)發布的安全管理、保衛和消防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獲取、識別、傳達、實施和更新本公司安全方面相關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3.2技術部負責根據國家政府部門(或行業管理部門)發布的安全管理相關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獲取、識別、傳達、實施和更新本公司基礎設施、設備方面相關的管理體系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負責獲取、識別、傳達、實施和更新本公司測量方面相關的管理體系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3.3涉及到質量、環境、安全、測量以外其它方面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獲取、識別、傳達、實施和更新由相關部門負責。

4工作程序

4.1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獲取

4.1.1獲取范圍

a)國際公約;

b)國家法律;

c)國務院及各級人民政府頒布的行政法規;

d)國務院部委和各級人民政府頒布的行政規章、制度、文件等;

e)國內外標準、行業標準等。

4.1.2獲取途徑

按以下四種途徑及時或定期獲取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

a)政府及行業主管部門;

b)報紙、刊物、書籍、媒體等;

c)相關方。

4.2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識別與確認

安全環保部負責識別國家發布的適用的安全管理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并對其適用性、有效性進行識別和確認,編制形成相關法律法規清單,報公司領導審核。

其他部門對于涉及到本部門的安全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應對其適用性、有效性進行識別和確認,編制形成相關法律法規清單,安全環保部匯總。

4.3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傳達與實施

安全環保部對識別出的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及時傳達到有關員工并組織實施,必要時對相關方進行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傳達。

其他部門對于涉及到本部門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也應及時傳達到有關員工并組織實施。

4.4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更新

4.4.1安全環保部、技術部要確保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及時更新。

4.4.2對從外部獲取的或當工藝、設備、產品等發生變化時,要及時對安全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適用性、有效性進行識別,填寫《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信息表》報公司安全環保部。

4.4.3各單位在收到公司最新的法律法規清單后,對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進行確認、更新。

4.5各單位、人員可查閱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文本。當需要紙質文本時,應由職能部門辦理文件發放登記手續。

篇2:相關安全法律法規及其它制度管理規定

一、編制目的

為識別和獲得適用于本項目的安全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同時建立獲取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渠道,及時更新有關部門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信息。規范法律、法規、其他要求的識別、獲取、傳達、更新等各項活動的管理,保持遵紀守法能力,特制定本制度。

二、適用范圍

適用于本項目安全管理所涉及的所有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控制的活動和過程。

三、職責

1.安全科負責安全法律、法規與其他要求的收集、識別及更新并建立臺帳,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2.安全科負責向各科室、各施工隊宣傳適用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

3.各施工隊負責將相關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傳達給員工,并遵照執行。

4.安全科負責編寫本項目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

四、工作程序

1.與項目相關的國家及地方安全生產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包括:

1.1國家安全生產法律、行政法規、標準及各部委規章。

1.2地區安全生產法規、規章。

1.3相關執法部門的通知、公報等其他要求。

1.4應遵守的國際公約。

五、獲取途徑

1.由安全科通過標準化信息網、新聞媒體、行業協會、政府主管部門及其他方式查詢獲取國家的安全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

2.上級部門的通知、公報等由辦公室收集整理。

3.從地方報刊、雜志等索取的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應及時進行識別和確認并備案。

六、登記與識別

1.根據項目生產、活動和服務過程中所有的危險、有害因素,結合法律法規的最新內容及版本,識別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

2.根據本行業特點,識別適用的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

3.安全科組織相關部門對獲取和識別的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組織評審確認,報項目領導審核批準,并編制《適用的法律、法規清單》。

七、更新

1.當現行法律、法規、標準和其它要求更新時,應重新及時識別。

2.安全科每年進行一次法律、法規、標準及其它要求的獲取、識別、更新工作。

3.當生產過程中的危險、有害因素發生變更時,應及時進行法律、法規和其它要求的重新識別。

4.法律、法規及其它要求的發放、實施、檢查與符合性評價。

5.安全科及時將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中的重要內容進行摘編,并下發到各科室、各施工隊。

6.各科室、各施工隊要組織學習法律、法規、標準及其他要求并在安全標準化運行中嚴格遵守,并將培訓學習情況記錄于安全例會臺帳。

7.安全科負責對貫徹安全法律、法規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不符合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現象要組織相關部門分析原因,進行整改。安全科建立法律、法規及其他要求符合性評價記錄。

八、規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規程

1.安全科負責編寫項目部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并下發到科室、施工隊,各級人員應嚴格執行。

2.各科室、施工隊應根據工藝、技術、設備特點和危險性編制崗位安全操作規程,下發到相關崗位人員手中,崗位人員應按照崗位安全操作規程進行操作。

篇3:某化工企業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識別管理規定

1目的和范圍

為建立識別、獲取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他要求的渠道,確保所使用的條款為最新版本,提高職工和相關方的法律意識,規范安全生產行為,制定本規定。

本規定適用于與公司生產經營活動有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他要求的識別、管理、更新以及應用。

2職責

2.1安全環保部負責公司有關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他要求的識別、獲取、符合性評價及宣傳貫徹。并對各單位的貫徹執行情況進行檢查考核。

2.2其他各單位負責與本單位職能有關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他要求的識別、獲取、適用性評價及宣傳貫徹。

2.3涉及企業相關方的單位負責將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標準、規范及其他要求及時傳達給相關方。傳達方式包括納入合同、納入“一書一簽”的發放、制作成宣傳資料及其他方式。

3管理流程

安全生產法律法規識別流程圖如下:

4管理程序

4.1獲取的內容

1.法律:全國人大頒布的安全生產法律,如:刑法、安全生產法、職業病防治法、勞動法、勞動合同法、突發事件應對法等;

2.法規:國務院和省級人大頒布的有關安全生產的法規;

3.其他要求:各級政府有關安全生產方面的規范性文件,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地方和相關行業有關的安全生產要求、非法規性文件和通知等。

4.2獲取的渠道

1.上級發文、轉文;

2.報刊、雜志登載;

3.從法律、法規、標準、其他要求發行處獲取;

4.通過政府機構、行業協會、咨詢機構等獲取;

5.上網查詢;

6.其他渠道。

4.3識別和確認

4.3.1安全環保部根據安全標準化管理體系要求及相關部門、單位收集的信息,編制公司《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作為各基層單位進行識別和執行的基本依據。

4.3.2各基層單位結合自己的職責和工作內容進行識別,確認適用本單位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的目錄、內容(部分適用的法律法規應識別到適用的相關部分),編制本單位的《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

4.3.3各單位《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應由單位負責人審批確認。

4.4貫徹執行

4.4.1安全環保部將確認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向各相關部門、分廠進行培訓、傳達、分解。

4.4.2各部門、分廠將本單位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采取會議、宣貫、培訓等形式,落實到相應層次或崗位,并傳達到相關方。

4.4.3各部門、分廠要按照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組織進行安全標準化管理的各項活動,并對執行情況進行監督檢查。

4.5檢查與考核

安全環保部不定期組織對各單位法律法規的識別及符合性評價的開展情況進行監督檢查,檢查結果將按照公司《安全生產考核細則》執行。

4.6符合性評價

4.6.1安全環保部每年至少一次組織對公司安全生產管理執行相關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符合性評價,消除違規現象和行為,并保存定期評價結果的記錄。符合性評價結果將通過公司局域網予以公布。

4.6.2各單位每年至少一次自行組織人員對本單位適用的安全生產法律法規的情況進行相應的符合性評價。評價結果應及時上報給安全環保部。

4.6.3符合性評價時間一般定在每年的十月份進行或根據公司生產情況適時調整。

5相關記錄

5.1適用的法律、法規和其他要求清單

5.2符合性評價記錄

5.3法規宣貫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