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BBS行為安全觀察溝通管理規范

BBS行為安全觀察溝通管理規范

2024-07-23 閱讀 4634

1范圍

本規范規定了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管理的職責、要求及方法。

本規范適用于公司所屬生產、施工、倉儲、裝卸、交通等工作場所。

2術語

下列的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規范。

2.1安全觀察:對正在工作的人員至少觀察30秒,以確認有關任務是否在安全地執行。安全觀察包括對員工作業行為和作業環境狀況的觀察(如是否滿足勞動防護要求、是否辦理許可證、是否上鎖掛簽等)。

2.2不安全狀態:可能導致人員傷害或其它事故的物的狀態。

2.3不安全行為:可能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傷害或其它事故的行為。

3.職責

3.1SHE部是本規范的歸口管理部門,負責組織對本規范的制定與維護,負責對公司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運行情況提供咨詢、支持和審核。

3.2各部門負責在本組織管理范圍內推行、實施本規范,并提供資源保障。

3.3人事勞資部負責組織本規范的培訓。

3.4所有員工必須接受本規范的培訓,參與本規范的實施,有義務對本規范提出改進建議。

4運行規范

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分為有計劃的和隨機的,有計劃的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結果可作為安全數據統計的來源;隨機的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結果不能作為安全數據統計的來源。

4.1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

4.1.1安全觀察小組、組長人選和安全觀察的區域。

4.1.2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年度計劃。

4.1.3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報告要求。

4.2安全觀察小組

4.2.1有計劃的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不宜由個人執行;隨機的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可由個人執行,也可以是多人的。

4.2.2有計劃的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應由小組執行,各級管理人員和基層單位班組長都應參與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

4.2.3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小組由部門及班組管理人員等組成,一般限制在2-3人。

4.3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五個步驟

4.3.1決定:決定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時間、區域。

4.3.2停止:靠近正在工作的員工,以致你能很清楚地看到員工正在做什么。

4.3.3觀察:按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附錄A)中的觀察分類,以細致和系統的方式查看員工正在做的每一件事,特別注意他們是怎么做的。

4.3.4行動:阻止--對員工的不安全行為進行阻止;表揚--對員工的安全行為進行表揚;討論--與員工討論觀察到的不安全行為和可能產生的后果,對員工更為安全的工作方式進行鼓勵;溝通--就如何安全地工作與員工取得一致意見,并取得員工的承諾;啟發--引導員工討論工作地點的其他安全問題;感謝--對員工的配合表示感謝。

4.3.5報告:在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上填寫觀察結果。

4.4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內容

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應重點關注可能引發傷害的行為,應綜合參考以往的傷害調查、未遂事件調查以及安全觀察的結果。其內容為:

4.4.1人員的反應:人員在看到所在區域內有管理者時,他們是否改變自己的行為(從不安全到安全);人員在被觀察時,有時會做出反應,如改變身體姿勢、調整個人防護裝備、改用正確工具、抓住扶手、系上安全帶等;這些反應通常表明人員知道正確的作業方法,只是由于某種原因沒有采用。

4.4.2人員的位置:人員身體的位置是否有利于減少傷害發生的幾率。

4.4.3個人防護裝備:人員使用的個人防護裝備是否合適,是否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是否處于良好狀態。

4.4.4工具和設備:人員使用的工具和設備是否合適,是否正確,是否處于良好狀態。

4.4.5程序和秩序:是否有可用的程序,人員是否理解并遵守這些程序;是否知道秩序標準,是否適合或遵守秩序標準,作業場所是否整潔有序。

4.4.6人機工程學:人的作業方式、心理狀態、作業環境、工具設備是否符合人機工程學原則。

4.5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見附錄A)

4.5.1要及時認真填寫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

4.5.2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的填寫應在被觀察人員不在場時進行,以保證報告的及時準確。

4.5.3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中不得記錄被觀察人員的姓名(表揚員工安全行為除外)。

4.5.4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中要注明所觀察的區域和觀察者姓名。

4.6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結果統計分析

4.6.1對所有有計劃的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信息和數據進行分類統計。

4.6.2分析統計結果的變化趨勢。

4.6.3根據統計結果和變化趨勢提出安全管理工作的改進建議。

4.7注意事項

4.7.1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重點是觀察和討論員工在工作地點的行為及后果。安全觀察過程既要識別不安全行為,也要識別安全行為。

4.7.2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以非教導的方式與員工平等的交流討論安全和不安全行為,可避免雙方觀點沖突,有利于員工接受安全的做法。

4.7.3說服并盡可能與員工在安全上取得共識,而不是使員工迫于規則的約束或領導的壓力做出承諾,避免員工被動執行規定。

4.7.4通過引導和啟發讓員工思考更多的安全問題,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

4.7.5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是非懲罰性的,其結果不能作為處罰的依據。但當個別員工作業時明知故犯、危害到自己或他人的生命,或者當重復違犯管理制度或程序時,就要立即終止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啟用相關制度予以處罰,但不得將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牽扯在內,應徹底分開。

4.7.6觀察到不安全行為和狀態都應立即采取行動,否則,是對不安全行為和狀態的許可和默認。

5管理要求

5.1部門、班組制定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時,應考慮覆蓋不同的作業時間段、覆蓋所有區域和班次。

5.2部門、班組的管理人員應親自進行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不得指派他人代替。

5.3部門、班組應定期、獨立地執行日常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對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結果進行分析、比較。

5.4部門、班組及公司建立“日觀察、周分析、月小結”制度。

5.4.1部門、班組的管理人員每天完成1次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作業班組長在當班作業中每人完成1次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班組其他人員當班完成合計不少于1人次的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項目開展6個月以后建議部門之間相互進行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

5.4.2部門、班組主要領導每天負責回收BBS卡,并進行分類統計(附錄B)。每周召開一次分析會(附錄C),對發生頻次高或重復出現的不安全行為要結合本部門的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整治措施;組織對填寫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不合格人員進行專項培訓。每月對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填寫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總結分析,將總結上報公司SHE部。

5.4.3公司、部門對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進行統計、分析、評比、交流學習,把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活動作為消除人的不安全行為和物的不安全狀態的強有力措施,減少違章,杜絕事故。

5.5實行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評優活動,以激勵全體員工在日常工作中進行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

5.5.1部門、班組每周開展一次個人、班組評優活動,公司每月開展一次部門評優活動。

5.5.2部門、班組對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評優先進個人或班組應給予適當獎勵,公司將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活動情況納入到月度綜合管理考核和基層建設等級達標考核之中。

5.6公司每季度對部門、班組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活動予以通報;SHE部每半年對公司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活動予以通報。

6管理系統

6.1資源支持

公司現有資源都是協助實施本規范的可利用資源。

6.2管理記錄

SHE部保留本規范各版本的留存、記錄和修改明細。

6.3審核要求

公司各部門都應把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作為審核的一項重要內容,每年至少組織一次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專項審核。

6.4復核與更新

本規范應定期評審和修訂,最低頻不超過3年。

6.5偏離管理

部門在執行BBS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管理程序時發生偏離,報部門主要領導批準;每一次授權偏離的時間不能超過一年。偏離須書面記錄,其內容應包括支持偏離理由的相關事實。

6.6培訓和溝通

本規范由公司人事勞資部負責組織培訓,SHE部提供技術支持;相關管理、維護和操作人員都應接受培訓。

本規范在整個組織內溝通。

6.7解釋

本規范由公司SHE部負責解釋。

7參考文件

杜邦《STOP安全觀察訓練課程》

篇2:油氣田分公司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管理規定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規范西南油氣田分公司(以下簡稱分公司)所屬各單位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管理,有效預防事故的發生,依據Q/SY1235-2009《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管理規范》,結合分公司生產實際,特制訂本規定。

第二條本規定所指行為安全觀察,是指對一名正在工作的人員觀察30秒以上,以確認有關任務是否在安全執行,包括對員工作業行為和作業環境的觀察。

第三條本規定適用于分公司所屬各單位和承包商,分公司各控股公司參照執行。

第四條各級領導干部和技術管理人員負責執行其所屬區域或部門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分析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結果;制訂、執行并跟蹤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整改計劃。操作員工接受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培訓,參與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活動,并提出改進建議。

第二章?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

第五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分為有計劃的和隨機的。有計劃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是指制定有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并且按照計劃實施的安全觀察與溝通行為;隨機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是指臨時性、在計劃之外的安全觀察與溝通行為。

第六條各單位每年年初制訂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實行分級管理原則,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應覆蓋所有區域和班次,并覆蓋不同的作業時間段,如夜班作業、超時加班以及周末工作。各級管理者在進行安全聯系活動時,應進行安全觀察與溝通。

第七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1.行為安全觀察人員;

2.行為安全觀察區域;

3.按年度編制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日程安排表;

4.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的要求。

第八條按計劃進行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應規定頻率和觀察時限,觀察時限應包括觀察員工作業過程的時間以及觀察者與員工就觀察發現進行溝通討論的時間。

第十九條制訂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時,可考慮不同崗位、不同區域的交叉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非本區域內人員進行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時,應有本區域員工陪同。

第三章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人員

第十條有計劃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應按小組執行,行為安全觀察小組應由有直線領導關系的人員組成。各級管理人員和基層單位班組長都應參與有計劃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

第十一條每個行為安全觀察小組的人員通常限制在1-3人,有計劃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不宜由單人執行。隨機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可由單人或多人執行。

第四章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方法、內容和要求

第十二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以六步法為基礎,步驟包括:

1.觀察。現場觀察員工的行為,決定如何接近員工,并安全地阻止不安全行為;

2.表揚。對員工的安全行為進行表揚;

3.討論。與員工討論觀察到的不安全行為、狀態和可能產生的后果,鼓勵員工討論更為安全的工作方式;

4.溝通。就如何安全地工作與員工取得一致意見,并取得員工的承諾;

5.啟發。引導員工討論工作地點的其他問題;

6.感謝。對員工的配合表示感謝。

第十三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應重點關注可能引發傷害的行為,應綜合參考以往的傷害調查、未遂事件調查以及行為安全觀察的結果。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內容應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1.員工的反應。員工在看到他們所在區域內有觀察者時,他們是否改變自己的行為(從不安全到安全)。員工在被觀察時,有時會做出反應,如改變身體姿勢、調整個人防護裝備、改用正確工具、抓住扶手、系上安全帶等;

2.員工的位置。員工身體的位置是否有利于減少傷害發生的幾率;

3.個人防護裝備。員工使用的個人防護裝備是否合適,是否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是否處于良好狀態;

4.工具和設備。員工使用的工具是否合適,是否正確,工具是否處于良好狀態,非標工具是否獲得批準;

5.程序。是否有操作程序,員工是否理解并遵守操作程序;

6.人體工效學。辦公室和作業環境是否符合人體工效學原則;

7.整潔。作業場所是否整潔有序。

第十四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重點是觀察和討論員工在工作地點的行為及可能產生的后果。行為安全觀察既要識別不安全行為,也要識別安全行為。各級管理人員都應開展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不得由下屬代替。各單位應鼓勵全體員工在日常工作中依照本規定內容進行隨機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

第十五條觀察到的所有不安全行為和狀態都應立即采取行動,否則,是對不安全行為和狀態的許可和默認。

第十六條行為安全觀察不替代傳統安全檢查,其結果不作為處罰的依據,但以下兩種情況應按處罰制度執行:

1.可能造成生產安全事故的不安全行為;

2.違反集團公司《反違章禁令》的不安全行為。

第十七條專職安全人員應定期、獨立地執行日常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其觀察結果應與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人員的行為安全觀察結果進行比較。

第十八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執行人員應以請教而非教導的方式與員工平等的交流討論安全和不安全行為,避免雙方觀點沖突,使員工接受安全的做法;應說服并盡可能與員工在安全上取得共識,而不是使員工迫于紀律的約束或領導的壓力做出承諾,避免員工被動執行;應引導和啟發員工思考更多的安全問題,提高員工的安全意識和技能。

第五章?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與統計結果分析

第十九條觀察者應在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過程中填寫報告表,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表參見附件1。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表中不得記錄被觀察人員的姓名。

第二十條有計劃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結果都應進行統計分析。各單位每年進行一次統計分析,統計分析主要內容有:

1.對所有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信息和數據進行分類統計;

2.分析統計結果的變化趨勢;

3.根據統計結果和變化趨勢提出安全工作的改進建議;

4.利用專職安全人員的獨立觀察結果對行為安全觀察統計結果進行對比分析,提出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改進建議。

第二十一條各級質量安全環保部門負責匯總、統計、分析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的信息和數據,向本單位領導、HSE委員會和基層單位通報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統計結果,為本單位的安全管理決策提供依據和參考,并于每年年底前上報上一級質量安全環保部門。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結果統計表參見附件2。

第六章附?則

第二十二條?本規定由西南油氣田分公司質量安全環保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三條?本規定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篇3:行為安全觀察溝通管理辦法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為了規范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管理要求,依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管理規范》Q/SY1235-2009,特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本辦法適用于油田公司所屬各單位的所有工作場所,包括生產、施工、倉儲、裝卸、交通、辦公及生活服務等區域。

第二章職責

第三條安全環保處組織制定、管理和維護本辦法。

第四條各單位負責推行、實施本辦法,并提供培訓、監督和考核。

第五條各級HSE部門對本單位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管理程序的執行提供咨詢、支持和審核。

第六條所有員工應接受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培訓,參與有關活動,并提出改進建議。

第三章基本要求

第七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重點是觀察和討論員工在工作地點的行為及可能產生的后果。安全觀察既要識別不安全行為,也要識別安全行為。

第八條各級管理人員必須親自參加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不得由下屬代替。

第九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分為有計劃的和隨機的。

第十條觀察到的所有不安全行為都應立即糾正,不安全狀態應采取風險預防措施,否則,是對不安全行為和狀態的許可和默認。

第十一條安全觀察不代替傳統的安全檢查。其結果不作為處罰的依據,但對可能造成嚴重后果或違反《反違章禁令》的不安全行為,應執行有關處罰制度。

第十二條專職安全監管人員應結合日常現場監管工作落實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其觀察結果應與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人員的安全觀察結果進行比較。

第十三條各單位應鼓勵員工在日常工作中進行隨機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觀察結果填寫《ACT卡》。

第四章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程序

第十四條各單位制定年度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應覆蓋所有區域和班次,并覆蓋不同的作業時間段,如夜班作業、超時加班以及周末工作,并定期開展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

第十五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至少應包括以下內容:

-安全觀察人員;

-安全觀察的區域;

-按年度編制的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日程安排表;

-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的要求。

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表(見附錄A)。

第十六條制定和實施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時,可考慮不同崗位、不同區域的交叉安全觀察與溝通,非本區域內人員進行安全觀察與溝通時,應有本區域員工陪同。

第十七條各級管理人員負責執行其所屬區域或部門的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分析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結果;制定、執行并跟蹤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整改計劃,并提供必要的資源。

第十八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活動范圍可結合領導干部“HSE審核聯系點”進行,也可覆蓋其他移動作業、道路交通活動和業務范圍內的相關承包方活動。

第十九條有計劃的安全行為觀察與溝通活動頻次:公司機關人員每半年不少于1次,廠(處)機關人員每季度不少于1次,作業區(大隊)機關人員每月不少于1次,班站操作員工每星期不少于1次。

有計劃的觀察時限:現場觀察以及與員工進行探討時間不應少于3小時。

第二十條有計劃的安全觀察與溝通不宜由單人執行,通常每個安全觀察小組的人員限制在1~3人,隨機的安全觀察與溝通可由個人或多人執行。

第二十一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步驟包括:

(1)觀察。現場觀察員工的行為,決定如何接近員工,并安全地阻止不安全行為;

(2)表揚。對員工的安全行為進行表揚;

(3)討論。與員工討論觀察到的不安全行為、狀態和可能產生的后果,鼓勵員工討論更為安全的工作方式;

(4)溝通。就如何安全地工作與員工取得一致意見,并取得員工的承諾;

(5)啟發。引導員工討論工作地點的其他安全問題;

(6)感謝。對員工的配合表示感謝。

第二十二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的內容:

(1)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應重點關注可能引發傷害的行為,應綜合參考以往的傷害調查、未遂事件調查以及安全觀察的結果。

(2)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內容包括以下七個方面:

-員工的反應。員工在看到他們所在區域內有觀察者時,他們是否改變自己的行為(從不安全到安全)。員工在被觀察時,有時會做出反應,如改變身體姿勢、調整個人防護裝備、改用正確工具、抓住扶手、系上安全帶等。這些反應通常表明員工知道正確的作業方法,只是由于某種原因沒有采用;

-員工的位置。員工身體的位置是否有利于減少傷害發生的幾率;

-個人防護裝備。員工使用的個人防護裝備是否合適,是否正確使用,個人防護裝備是否處于良好狀態;

-工具和設備。員工使用的工具是否合適,是否正確,工具是否處于良好狀態,非標工具是否獲得批準;

-程序。是否有操作程序,員工是否理解并遵守操作程序;

-人體工效學。辦公室和作業環境是否符合人體工效學原則;

-整潔。作業場所是否整潔有序。

第二十三條觀察者原則上不應當員工面填寫記錄,應在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過程結束后填寫《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表》(參見附錄B)。

第二十四條《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報告表》應及時提交給本單位的HSE部門,報告可采用紙質記錄,提倡使用電子記錄報告,以提高管理效率。

第二十五條各級HSE部門每季度統計和通報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計劃的完成情況。

第二十六條HSE部門應每季度公布《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結果統計表》(參見附錄C),分析管理薄弱環節,提出持續改進措施,努力消減不安全行為和狀態。

第二十七條公司以及所屬各單位都應把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管理作為HSE審核的一項重要內容,必要時可針對行為安全觀察與溝通管理組織專項審核。

第五章附則

第二十八條本辦法由安全環保處負責解釋。

第二十九條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實行。

收貨部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