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患排查會診制度
一、職責范圍
公司經理對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全面負責;公司分管生產技術經理負責公司安全隱患排查工作;各部門經理對經理負責,對分自分管范圍內排查的隱患進行治理;安全環保健康(EHS)組織專家人員負責對公司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進行綜合匯總和監督檢查及考核。
二、隱患排查
1、公司安全隱患按其嚴重程度和解決難易程度為A、B、C、D、E“五級”。A級:危害嚴重或治理難度大,分公司解決不了,須由山能機械集團公司協助解決的隱患。B級:危害比較嚴重或者有一定的工程量,基層解決不了,須由分公司解決的隱患。C級:對分公司及單位安全有一定影響,由基層單位、業務部室必須解決的隱患。D級:對基層單位安全生產有一定影響,由班組或崗位必須解決的隱患。E級:對班組或崗位安全生產有一定影響,直接危害自己或他人,由個人必須解決的隱患。
2、安全隱患的種類分為:機電設備;高低壓配電柜、變壓器、電纜及線路設施;危險化學品、氣瓶及管道、易燃易爆設備及設施;生產作業的重點現場;起重設備、安全件等;工程及設施、鍋爐及壓力容器、安全閥和水位報警;避雷設施和其它。
三、治理規定及考核辦法
1、經理每季度組織一次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工程技術人員和其他專業人員排查本公司的事故隱患。
公司分管生產技術經理每月召開一次安全隱患排查、治理會議,由分管安全副經理、安全環保健康(EHS)部、設備和消防等有關專業的負責人參加。
會議的主要內容是:(1)對上月隱患排查的問題整改情況進行總結、驗收,提出意見;(2)對新排查出的隱患進行分類,制定整改日期及方案并確定責任人;(3)對重大隱患問題(需公司解決B級隱患),提請分公司安全辦公會通過,并由公司經理安排分管安全副經理負責進行隱患治理;(4)對暫時解決不了的重大或較大的隱患問題,研究并制定防范措施,落實責任人,嚴格監控,待問題治理完成后恢復正常生產;(5)形成會議紀要,下達事故隱患排查指令,責任單位要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負責人,如期完成后報項目檢查人驗收簽字并消號,對驗收不合格的,要重新制定時間,并按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2、對重大安全隱患或較大安全隱患的排查治理要納入調度內容,依據隱患排查會議紀要的要求,公司必須做到項目、措施、資金、時間、人員、責任“六落實”,并及時平衡和匯報整改情況。
3、隱患排查治理及整改情況,每月由安全環保健康(EHS)負責向分公司報告一次;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治理情況,由安全環保健康(EHS)每季向總部安監處書面匯報一次(特殊情況下立即匯報)。
4、實行“五級”隱患排查制度,即:員工上崗前排查一次(做好記錄備查);崗位每天排查一次(做好記錄備查);班組每天排查一次〔書面報所在單位備案〕;車間每周排查一次(建立隱患項目、編號、消號制度,并做好記錄備查);公司每月排查一次(建立隱患項目、編號、消號制度)。對排查出的隱患項目,必須按照“六落實”的原則進行治理,確保安全閉合。上述未按規定排查的,分別扣罰責任人10元、20元、30元、50元、50元;按其程度,扣罰單位500~2000元,并按規定進行責任追究。
5、公司有關領導、業務部室等要對崗位、班組安全隱患排查制度的落實和隱患治理的整改情況進行檢查和驗收,嚴格考核。
6、對安全隱患項目按月度實行編號跟蹤管理,確保實現安全閉合。(1)每月公司主要負責人必須主持召開一次事故隱患排查分析會議,總結上月隱患治理情況,制定本月和下月排查項目、相應的整改措施、完成時間等,落實責任人,實施隱患跟蹤考核,并由專人監督落實,同時,要形成會議紀要備查;(2)對C級以下隱患項目和整改情況,每周在安全生產調度會上匯報(單位有記錄),否則,扣罰單位負責人和整改責任人各20~200元。
7、公司必須按規定進行隱患排查,明確責任,落實項目,對排查不徹底或隱瞞隱患,導致事故發生的,按公司安全文件執行;對漏排的隱患,每發現一條對單位負責人扣罰500~2000元,扣罰責任人20~200元。
8、公司要根據隱患整改要求,積極組織落實,到期完不成,對單位負責人扣罰20元,扣罰責任人20元。因特殊情況完不成者,必須由公司寫出延期分析報告(需經公司分管生產技術經理批示并簽暑意見)報分公司安監處部門,否則,對公司黨政負責人各罰款50元。
9、按照隱患排查整改完成時間,驗收人員和整改部門負責人要按期組織驗收,填寫驗收單,并在驗收單上簽字。對不按期驗收的驗收人員各扣罰50元。
10、公司每月組織進行的安全綜合大檢查,都要把重大事故隱患的排查治理納入重要檢查內容。
11、公司必須堅持不安全不生產的原則。凡是存在安全隱患的班組,必須制定可靠的防范措施,無措施的不準生產。對被掛“停止作業牌”的,按公司安全文件執行,并處以不低于1000元的罰款。
四、隱患排查治理的主要內容
1、公司漏電保護器是否靈敏可靠,手持電器是否按規定使用,電纜是否符合要求,有無漏電開關等。
2、氣泵及壓力容器安全閥,油溫指示表是否動作靈敏可靠。
3、起重設備的各種安全裝置(抱閘、限位開關、安全開關等)是否完善可靠,鋼絲繩是否符合標準要求,起重設備承載構件是否存在隱患,實際最大起吊重量是否能達到標稱額定重量。
4、高低壓供電線路是否完善,工作是否正常,備用供電線路是否處于良好狀態,能否應付突發事故。
5、重點要害崗位是否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設備運轉是否正常,各種保護是否靈敏可靠。
6、特種作業崗位和危險品場所的安全設施是否完善。
7、各類機電設備是否出現漏氣、漏油、漏水、漏電現象。
8、設備、避雷接地是否定期檢測,是否符合規定。
9、配電室(所)高壓開關是否工作正常,過流、失壓、接地等保護裝置是否完善,動作是否靈敏可靠,絕緣用具是否齊全和定期檢驗。
10、工作現場內安全通道是否被占用,工作場所是否整潔。
11、吊索具是否有不可靠、不安全現象,是否定期檢驗,有無超載或斷股使用現象。
12、有職業病危害崗位職業病防治措施是否到位。
13、重要崗位消防設施是否齊全可靠。
14、“三氣”管路是否存在安全隱患,防靜電系統是否完善可靠。
15、公司氧氣、丙烷、二氧化碳氣瓶是否按規定要求使用;丙烷管道是否有防回火裝置。
16、登高作業的安全防護措施是否齊全可靠,房屋等基建設施是否存在隱患。
17、配電室、高壓開關柜等使用環境有無安全隱患。
18、油站有無安全防范和控制措施,使用的相關設備是否靈敏可靠,現場周圍環境是否良好,有無障礙物堵塞。
19、現場用工是否規范,是否按公司規定執行。
20、現場特殊作業人員是否按公司規定執行。
21、其它是否有不安全現象。
篇2:東海中學安全隱患排查制度
區第一中學安全隱患排查制度
為貫徹國家、自治區有關“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落實學校安全工作責任制,及時消除轄區各種事故隱患,防止事故發生,確保師生生命財產安全,特制定學校安全隱患排查制度。
一、指導思想
充分認識加強學校安全工作的極端重要性。以對國家、對人民、對下一代高度負責的態度,以對學生安全、健康成長高度負責的精神,以維護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高度責任感,把學校安全工作擺在重要位置。切實提高學校校長及其他領導、班主任以及廣大師生員工對中小學安全工作極端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做好學校安全工作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克服麻痹思想和僥幸心理,牢固樹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認真做好學校的安全教育、安全管理和安全事故的防范工作。
二、建全機構,落實責任
嚴格落實安全管理責任制。要進一步明確學校安全工作的領導責任,建立健全學校安全工作校長責任制、值周校級領導責任制、班主任責任制、科任教師責任制、安全檢查責任制,嚴格落實安全責任追究制,充分發動學生會、團組織、少先隊、學生干部等作用,協助學校作好安全工作。學校的各項安全制度和措施,一律要明確職責,責任到人,切實將責任落實到教育教學、后勤設施管理等各個方面。學校與部門負責人,部門負責人與個人,要層層簽訂責任狀,實行責任追究制。具體如下:
(一)成立機構,加強領導。
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中層領導及全體班主任為成員的學校安全責任領導小組。校長是安全工作的第一責任人,對安全工作負總責,負責學校安全工作的組織、統籌與協調,保證學校安全工作的順利、正常進行。
(二)落實安全管理責任。
各部門要明確本部門的安全責任范圍,認真落實防范措施,具體為:后勤部門檢查學校住宿樓、教學樓及其它建筑(構筑)物的安全,調查了解學校周邊是否有安全隱患,保證樓道照明設施正常運轉,如有隱患要及時報告校長;校醫也是學校衛生安全工作的責任人,學校衛生室負責檢查學生飲食衛生安全;保衛部門負責檢查進出學校人員,防止非本校人員無正當理由進入,建立夜巡制度;政教處負責學生日常行車、乘車的安全;行政值周和值周老師負責學生上下樓梯安全和住校生安全。建立分級分工管理制度。一是層層落實責任并簽訂責任狀。二是班主任和任課教師,每周利用家長接送孩子之機,向家長了解途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較嚴重的問題及時向領導匯報,并爭取家長和地方群眾的支持。三是各班必須建立一個督查小組,班主任任組長,及時了解本周學生在校內外的一切安全情況,并向校長匯報。四是學校電管員要及時檢查電路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處理。五是衛生保健老師要隨時關注學生的安危,對衛生安全多強調、指點,防微杜漸,把隱患排除在萌芽狀態。六是值周教師要盡職盡責,做好值日工作,同時做好安全日志記錄。七是強化家長對子女人身保險意識,盡量要參加保險。
(三)建立反饋和預警機制。
各部門、值日老師發現問題后要及時報告行政值周處理,行政值周不能處理的要及時報告校長處理。建立防范安全事故的長效預警機制,落實學校安全工作預案,各項制度預案要宣傳到位,并上墻公布。嚴格落實定期檢查和日常防范相結合的安全排查制度,凡涉及學校安全管理的方方面面都要認真進行檢查,真正做到不留死角,不留漏洞,校長和分管副校長要全面掌握學校的安全工作情況。發現隱患或不安全因素,能自行解決的立即解決;學校自行解決不了的按分級管理的歸屬,立即上報縣(市、區)教育局盡快解決;在尚未解決之前,應先采取力所能及的防范措施,防止各種不安全事故發生。對涉及安全工作的規章制度要進行認真地清理檢查。凡沒有建章立制的部門,要責成其迅速制定;凡規章制度不健全的,要盡快補充完善;凡對規章制度執行不力的,校長和分管副校長要找有關責任人談話落實。
三、強化安全隱患排查機制
學校領導建立一個排查小組,堅持每月進行一次安全保衛工作大檢查。了解學校中的不穩定因素及矛盾糾紛的排查,并及時調解化解學校各類矛盾,將發現的隱患杜絕在萌芽狀態。
(一)排查校舍及設施設備安全隱患。學校圍墻及重點基礎設施有無安全隱患和警示標志;學校安全工作是否正常運轉;學校的線路是否老化。教室、學生宿舍等門窗是否及時開關,課桌椅、床架是否牢固。
(二)排查學校食品衛生安全隱患。學校環境衛生每日清掃是否堅持;學校食堂、飲食店用電是否規范,開關是否損壞;學校班級用水是否衛生;食堂的門窗、防蠅紗窗是否及時關閉。
(三)排查學校消防安全隱患。消防通道是否暢通;滅火器材是否好用;消防報警裝置和應急照明裝置是否正常;防火警示標志是否損壞;學校危險化學物品和易燃易爆物品是否按文件規定實行專人管理、專柜存放;校內是否存在學生使用明火的現象;學校用電線路有無安全隱患;學生是否住宿在商住兩用樓。
(四)排查學生路途安全隱患。各班級對學生開展交通法規和道路安全知識的教育情況;學校班級是否私自組織學生外出活動;禁止師生搭乘“三無”車(無駕駛執照、無牌照、無客運執照)、病車、超載車和禁止學生搭、騎摩托車上學回家規定的執行情況;對學生路途安全是否采取了向家長及學生的預告通報制度。
(五)做好安全隱患排查臺帳。在排查安全隱患和整改工作中,要認真做好記錄,填寫學校安全隱患排查登記表。在排查的過程中,發現問題及時報告,并填寫安全檢查及隱患整改臺帳,以便得到及時處理。在排查的過程中,如果遇到不能下結論的問題,應請有關部門和相關領導進行鑒定,以防事故發生。
四、加強安全知識的宣傳和教育
領導必須做到“逢會必講安全,逢活動必強調安全,進校必看安全,”做到排查與督查相結合。各部門要加強學生的安全知識教育,每周一對學生強調在校應注意哪些方面的安全,每周五強調在回家途中和在家中應注意什么。班主任,任課教師要利用班隊活動課每周進行一次“安全防范”教育,讓學生學會提醒自己和他人時時處處注意安全,學會保護自己和同學的人身安全。要提高師生的自我保護、自防自救整體素質。要堅持安全教育與教育教學活動相結合原則,重視學校安全文化建設,要充分利用現有的宣傳教育資料及課本中的安全知識,利用學校的各種宣傳場所和設備,多渠道、多形式地開展安全宣傳教育活動,增強安全意識。要從當前全國發生的學生樓道擁擠傷亡、飲水食物中毒、交通事故、游泳玩耍溺水、被暴雨洪水沖走、服毒自殺等安全事故中吸取教訓,認真研究、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和特點,有針對性地加強學生安全教育和管理,有效預防和控制學校安全責任事故發生。
五、安全隱患的處理與上報
在日常安全檢查的基礎上,每月組織一次事故隱患集中處理和上報。事故隱患在未整改完成前,必須每次都報,直至事故隱
患整改完成。要密切與有關部門的聯系與溝通,發現險情及時控制和排險。對于一般事故隱患,由本單位負責人或者有關人員立即組織整改。對于重大事故隱患,由單位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并報主管部門和當地人民政府。安全隱患的處理由單位主要領導全面負責,分管領導組織各業務部門進行整改,做到項目落實、措施落實、資金落實、時間落實、責任落實。單位負責人和有關人員在安全隱患治理過程中,應當采取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防止事故發生。安全隱患排除前或者排除過程中無法保證師生安全的,應立即從危險區域內撤離,并疏散可能危及的其他人員,設置警戒標志,暫時停止使用;對暫時停止使用的相關裝置、設施、設備,應當封存、維護和保養,防止事故發生。
篇3:小學學校安全隱患整改制度
小學(學校)安全隱患整改制度
為了貫徹“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安全方針,切實把預防工作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制度落到實處,強化崗位安全責任,確保學校師生人身安全和財產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學校校長為本單位安全第一責任人,學校校委會成員對學校安全負直接責任,每一位教職員工全面落實崗位職責中的安全責任,確保教育教學活動和廣大師生的生命和財產安全。
2、學校建立安全隱患整改工作領導小組,由校長任組長,全體學校校委員會成員任成員,負責學校校園的安全排查、整改。學校的每一位教職工均有發現、報告和處置(能力范圍內)安全隱患的義務。
3、加大安全隱患排查整改力度,建立校園安全隱患臺帳,發現問題及時整改,責任到人,確保師生生命安全。在整改期限內未落實的,經校務會研究決定,追究相關責任人的責任。對于因排查整改不及時,造成重大安全事故的責任人,將按有關法律進行嚴肅處理。
4、隱患排查做到一周一小查,一月一大查,將安全排查和整改工作進行總結和匯報。重大安全隱患應設立警示牌,畫出明顯警戒線,制定整改措施,落實整改責任人,確定整改時間。
5、重大的安全隱患要及時報告,爭取上級領導的幫助解決。
6、對不能當場整改的隱患,要及時提出整改方案,確定整改措施,落實專人督促檢查,追蹤落實整改情況。
7、因安全隱患排查整改不到位,造成安全事故的要根據制度規定追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