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隱患排查登記消除報告制度

隱患排查登記消除報告制度

2024-07-23 閱讀 3713

為加強事故隱患整改的監督管理,保證隱患排查發現的事故隱患的及時整改,根據《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治理暫行規定》和《河北省軍工系統和民爆行業安全生產隱患治理年活動實施方案》的要求,制定本制度。

第一條公司對隱患排查發現的事故隱患要建立隱患排查登記臺帳。

(一)公司安委會組織的隱患排查發現的一般事故隱患和重大事故隱患由公司安監部負責登記。

(二)各車間、部室隱患排查發現的事故隱患屬于本車間、部室自己能夠獨立完成整改的,由本車間、部室進行登記;如本車間、部室自己不能完成的整改項目,報公司安監部進行登記建檔。

(三)隱患排查登記內容:隱患排查參加人員、時間、排查發現的安全問題和事故隱患的部位、發現安全問題和事故隱患的內容、整改措施、整改負責人、整改期限、整改完成后的驗收情況等內容。

第二條公司對排查發現的一般事故隱患,通過下發隱患整改通知書責成有關部門和人員按整改期限進行整改,整改通知書要有整改單位責任人和下發整改批準單位負責人簽字;對排查發現的重大事故隱患由公司主要負責人組織制定并實施事故隱患治理方案,并及時向上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

第三條排查發現的一般事故隱患按期限整改完成后,整改單位責任人要向下發整改批準單位書面匯報事故隱患的整改情況,并在整改回執上簽字,整改批準單位收到整改回執應組織有關人員對整改情況進行驗收,在隱患整改通知書以及隱患排查登記臺帳上簽字,一般事故隱患隱患消除;重大事故隱患按事故隱患治理方案整改完成后,由公司主要負責人組織驗收,并登記建檔,同時向上級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和有關部門報告重大事故隱患的整改情況,重大事故隱患隱患消除。

第四條事故隱患整改責任單位在整改過程中,要及時向公司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報告整改進度、整改存在問題等情況,公司主要負責人、分管領導要及時指揮、協調、解決隱患整改中存在的問題,確保事故隱患按期限完成整改。

篇2:治安隱患排查整改消除安全規定

為及時了解商場安全隱患,并將安全隱患消除整改于萌芽狀態。特制定本制度。

(一)門店防損部專職“119”消防員每日必須對全店進行安全隱患排查。所查出的安全隱患必須立即整改;對不能當場整改的火災隱患,應及時將存在的安全隱患向防損部主管報告,提出整改方案,防損主管應當確定整改的措施、限期責任部門及人員進行整改;重大安全隱患必須上報店長及總部防損部。

(二)防損主管應隨時對全店進行安全隱患排查,并將檢查情況如實落實整改。

(三)對政府相關部門所查出的安全問題,必須及時進行整改,并將整改情況以書面形式回復相關部門。

(四)各部門要自己負責的區域進行自查、自糾,并對所查出問題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進行整改。

(五)對未能及時整改的部門,將追究相關部門主管的責任。

(六)火災隱患整改完畢,負責整改的部門或人員應當將整改情況記錄報送防損部主管簽字確認后存檔備查。記錄應當記明檢查的人員、時間、部位、內容、發現的火災隱患以及處理措施等.

篇3:煤礦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排查消除措施

安全生產是煤礦企業永恒的主題,如何及時準確地發現和消除煤礦安全生產隱患,是煤礦安全生產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煤礦生產過程中生產人員——機械設備——自然環境中能引發事故的不安全因素稱為危險源即事故隱患。要消除或減少事故的發生,首先應從了解事故隱患方面入手,消除一切事故隱患,才能確保安全生產。消除一切事故危險源即是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之中,達到防患于未然,如何有效地消滅事故隱患呢生產實踐證明,在生產人員、機械設備、自然環境復雜多變的生產過程中,建立事故隱患排查制度了解事故隱患產生的外部因素及事故隱患引發生產事故的內在動力,才能夠在生產過程中及時發現和消除生產事故隱患達到減少事故的發生。因此,研究事故隱患對煤礦的安全生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生產事故隱患是如何產生的

從《黑龍江省1994年——2004年重特大安全事故案例分析匯編》10年來全省煤礦生產事故類型及發生事故的性質的歸納、總結、分析來看,生產事故的發生因素有以下幾個方面:即生產人員、機械設備、自然環境。

1、生產作業人員是生產活動的主體,由于文化程度、職業素質、安全生產觀念、技術水平及心理素質等方面的不同都在實際生產中影響著煤礦企業的安全發展,從業人員各方面素質高就可能在實際生產中減少事故的發生反之增加事故的發生。而現實煤礦生產從業人員流動性大,文化水平低安全培訓時間短,法律法規觀念差等原因造成現煤礦生產企業的員工達不到安全生產“專管群治、全員管理”的原則,安全生產大家管理,各個重視,互相監督制止三違和消除事故隱患人人有責的的現代煤礦生產管理的要求,從以上分析中發現煤礦企業必須要重視從業人員在安全生產中所起的決定因素,又是一個活躍的事故隱患危險源,人為因素造成的事故隱患引發事故率最高,危害性最大,是事故隱患中最活躍的因素。

2、機械設備是現代煤礦企業提高生產效率減小勞動強度的發展方向,現時煤礦生產機械設備發展是提高機械化程度,向大功率、高性能的設備得到廣泛應用。機械設備的因素造成的事故隱患本身不引發事故,之所以能引發事故,是因為人對機的性能不完全了解,在操作、維護上沒有達到應有的要求由于機械本身的因素而出現的事故隱患,普遍表現在年久失修、帶病工作、超負荷運作及其受井下潮濕因素侵蝕等。

3、自然環境因素因井下作業環境復雜多變,主要表現在瓦斯、煤塵、水、火、頂板等自然災害所造成的事故隱患。這類事故隱患分長期性事故隱患和短期性事故隱患。長期性事故隱患主要有:水患威協、瓦斯爆炸、煤塵爆炸、煤的自然發火傾向、瓦斯涌出、頂板壓力等。短期事故隱患主要有:地質構造變化,瓦斯、煤塵、涌水出現突然異常變化等。環境因素中的長期事故隱患,在生產過程中,已找到了有效的防范方法,除加大強化管理力度,在開采設計、設備配置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基礎工作,確保長期事故隱患不引發事故。另外,短期事故隱患引發的事故,是由于這類事故隱患的突發性所造成的,其引發事故的原因是:在生產過程中,突遇短期事故隱患,而現場作業人員對事故隱患認識不高處理不及時,應變能力差,不能及時采取防范措施而釀成事故。

二、事故隱患排查及消除

1、事故隱患排查及消除的關鍵是及時發現事故隱患,及時進行事故隱患排查處理,是防止事故發生的最有效的方法。根據生產具體情況建立一整套完善的事故隱患排查制度,能有效地控制事故的發生,尤其是控制重大事故的發生。

2、事故隱患排查的關鍵事故隱患排查的關鍵是,抓現場管理。作業現場事故隱患排查應遵守的原則是:(1)、不安全不生產;(2)、事故隱患未徹底處理不生產;(3)、安全措施不落實不生產;(4)、生產過程中出現事故隱患,必須立即停止作業,進行事故隱患整改;(5)、交班時事故隱患未處理徹底,必須向下一個班交待清楚。

執行這項工作的關鍵人物是跟班段隊長,其具備的專業知識的多與少,責任心的強與弱,直接影響現場事故隱患的發現、排查及其預防。因此,抓好事故隱患排查的關鍵是:抓跟班段隊長的安全管理,提高跟班段隊長安全素質。

3、重大事故隱患排查重大事故隱患具有長期性,一旦引發事故,危害性特別巨大。故重大事故隱患排查的原則有其特殊性:首先應及時采取有效的、針對性強的防范措施,以控制其引發事故。現場管理者責任心的強弱及其擁有的安全技術水平高低決定重大事故隱患是否帶來危害。提高現場安全管理者的安全技術水平,是及時防范重大事故隱患,不讓其帶來危害的關鍵是排查重大事故隱患要快速,做到資金、材料設備、技術措施落實到位,不要怕花錢、不要怕費時、費力,切不可有僥幸心理,切不可急功近利。

三、如何消除事故隱患

安全是煤礦企業永恒的主題,質量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根本保證,因此煤礦安全生產必須通過質量標準化建設加以實現。質量標準化建設的根本是通過提高從業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實現個體作業行為的規范化。行為規范化就是要求從業人員的行為要符合每項工作、每道工序的作業標準和安全要求。只有規范的個體作業行為,才能保證個體行為結果的標準化,每個個體行為都標準化了,我們的整個工作也就標準化了。那么如何才能實現個行為規范化呢關鍵要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多種渠道和安全文化建設不斷提高和增強所有從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技術技能,由于從業人員各方面的素質參差不齊,要求安全管理方法也要千差萬別,但是有一條必須堅持不懈,那就是要始終保持并行成一種行為習慣。這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這就需要煤礦全體干部員工共同努力才能實現。事故隱患的引發事故人的因素最活躍,消除事故隱患首先要抓住人為這個關鍵,堅持以人為本,不斷強化做作業人員、管理人員的安全素質教育,增強人的安全責任心,層層落實責任制,廣泛地學習、利用新技術、新設備,做到人人都能深刻地認知事故隱患,處理事故隱患得心應手。才可能達到在生產過程中消除事故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