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關于技術作業規程管理規定

關于技術作業規程管理規定

2024-07-23 閱讀 6293

為了貫徹執行國家的安全生產方針,保障煤礦職工的安全和健康,保護國家資源和財產不受損失,保證煤礦生產建設的順利進行,促進煤炭工業的發展。根據20**年版的《煤礦安全規程》及公司1994年下發的《煤礦生產技術管理若干規定》,對沛城煤礦技術作業規程的管理作如下規定,希望各單位認真貫徹執行。

一、編制范圍:

全礦采、掘、機、運、通等工程。

二、編制依據:

作業規程必須根據批準的采區設計或施工設計,批準的地質資料編制,并且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工種安全生產責任制》、《煤礦生產技術管理基礎工作若干規定》以及煤礦質量標準化標準等有關規定。

三、編制要求:

1、作業規程編制,必須按照符合實際、指導作業、技術先進、效益顯著、安全可靠的原則編寫,要積極推廣、采用行之有效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新設備和先進的管理技術。要以圖表為主,清晰準確,文字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各參數選擇,設備選型要有計算基礎,但其計算過程可省略。

2、作業規程編制,由技術科通知,按設計部門提供的設計資料及開窩通知單,地質部門編寫的地質說明書,由作業單位技術員或技術負責人編寫,簽字上報。

3、編制者要廣泛征求單位意見,要有針對性、可操作性,并按照樣本編制。

四、作業規程修改:

因地質或生產技術條件變化,與原作業規程不符時,或作業規程不適應現場作業時,由作業單位技術員及時補充修改技術作業規程。

五、作業規程的審批:

1、作業規程編制完畢后,先提交到技術科主任工程師進行初審,審查是否漏項,是否按樣本編制,是否符合技術設計原則,不符合要求重新編制,然后報請總工程師決定傳閱或會審。

2、一般由礦總工程師或技術科長組織有關部門集體會審,如需傳閱審批,必須由礦總工程師批準。

3、當班應急臨時作業規程,工期不超過1天的作業規程,由安監站及礦值大班審批即可。

4、采掘作業規程參加會審人員為:區長、技術員、生產科長、技術科長、技術科分管主任工程師、通風(科)工區工程師或區(科)長、機電科工程師或科長、安監站站長或技術負責人、生產礦長、總工、礦長。逐級簽字的作業規程按樣本執行。

5、機、運、通作業規程會審人員為:區(科、隊)長、單位技術負責人、生產科長、技術科長、生產科、技術科專業分管、安監站長或技術負責人、機電礦長、分管副總、礦總工。

六、作業規程的貫徹、考試。

1、開工前兩日(特殊情況下由礦值班干部簽發的臨時性措施,不在此限)由區、隊、科長組織,區隊技術員向本區隊全體干部工人傳達貫徹作業規程。同時學習《煤礦安全規程》以及有關規程規定條文,時間不少于6小時,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考試不及格和輪休請假的職工必須補課,經考試合格后方可上崗作業,考試成績要存檔備查。

2、當班應急或臨時措施,工前會上必須由工區帶班干部傳達到每個職工。

七、采掘作業規程的監督、檢查及落實。

1、礦總工程師組織技術、安全等部門每月對全礦作業規程審查一次,并檢查作業規程的貫徹執行情況,做好記錄,發現問題及時糾正及補充。

2、作業規程一經批準,必須嚴格按照執行,任何人無權修改。

3、礦每旬組織的安全質量檢查,必須對作業規程的落實情況,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匯報。

八、作業規程的上報。

凡上級要求報批及備案的作業規程,經總工同意后,必須嚴格上報。

九、采掘作業規程中對《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等有關規定的要求,應遵守如下規定:

1、《煤礦安全規程》中明文要求在采掘作業規程中規定的內容及要求制定的安全措施內容,都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

2、《煤礦安全規程》等沒有規定,但要作業規程中必須明確的內容,必須在作業規程中明確規定。

3、凡屬《煤礦安全規程》等中已明文規定,且又屬作業規程中必須貫徹執行的條文,不需照抄,只需寫上該規程的條項號,在傳達貫徹作業規程的同時貫徹其條文內容。

十、作業規程必須打印、裝訂成冊,由礦總工程師簽發。

十一、特殊條件下的采掘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管理。

1、硐室及碙岔三、四角門施工,必須編制施工組織設計或技術安全措施上報。

2、開采三角煤、斷層帶、殘留煤柱或地質構造及為復雜的煤層,不能采用正規采煤方法回采的工作面,確實不能保持兩個安全出口時,必須制定專門安全措施,報公司總工程師批準。

3、回采工作面改變采煤方法或回采工藝時,必須重新編制回采作業規程。

4、同一回采工作面中,不得使用不同類型或不同性能的支柱,在地質條件復雜的回采工作面中必須使用不同類型或不同性能的支柱時,必須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5、回采工作面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制定專門安全技術措施,報礦總工程師批準。

⑴工作面遇頂底板松軟或破碎時。

⑵工作面過斷層(巖石)老空(老硐)火侵時。

⑶工作面過原有煤柱時。

⑷工作面過冒頂區時。

⑸工作面托偽頂和留頂煤開采時。

⑹工作面安裝、刷面、初次放頂、最后收尾結束面時。

⑺工作面調面、延長或縮短面時。

⑻工作面過局部破碎帶時。

⑼工作面過陷落柱時。

⑽工作面改變支護形式時。

⑾工作面取消或減少特殊支護時。

⑿工作面老塘懸頂超過規定時。

⒀工作面兩道出口超前替棚時。

⒁工作面遇可能含水的勘探鉆孔時。

⒂工作面煤層變薄,需要挑頂或臥底時。

⒃用刮板機運送支架物料時。

⒄在檢查煤倉、溜煤眼或處理堵塞時。

⒅放頂煤開采時。

⒆有煤層突出及沖擊地壓時。

6、掘進頭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制定專門安全技術措施。

⑴改變支護方式時。

⑵改變斷面形狀時。

⑶過斷層時。

⑷過火成巖時。

⑸過陷落柱時。

⑹過老塘老空時。

⑺巖性改變時。

⑻過破碎帶時。

⑼可能遇含水鉆孔或接近含水層時。

⑽改變運輸方式時。

7、機、電、運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制定專門安全技術措施。

⑴使用刮板機運送物料時。

⑵立井下放大型、加長和超重物料時。

⑶井口及井下動用電氣焊時(如果必須在井下主要硐室、主要進風巷和井口房內進行電焊、氣焊和噴燈焊接等工作),每次都必須制定安全措施,經礦長批準,并由礦長指定專人在現場檢查和監督,還必須遵守《煤礦安全規程》的有關規定。

⑷高低壓電器設備,供電線路檢修時。

⑸立井、斜井(主付下山)大型設備安裝檢修時。

⑹各種提升運輸設備、高壓電器設備測定試驗時。

⑺超過25度以上斜巷運送機電、運輸設備時。

8、通修有下列情況之一時,必須制定通修安全技術措施。

⑴排放積聚瓦斯時。

⑵起封老區、老塘時。

⑶調整通風系統時。

⑷封閉采空區、老塘時。

⑸煤層注水時。

⑹串聯通風時。

⑺采面下行風時。

⑻強行通風回采時。

⑼老區復采時。

⑽瓦斯異常區域作業時。

⑾高冒點處管理。

⑿煤層自然防滅火時。

⒀重點區域浮塵的滅除。

十二、管理制度。

1、井下所有工程作業前,必須有經過批準的作業規程,嚴禁無作業規程施工,無作業規程作業的按“三違”處理,并罰款100—500元。

2、要嚴格執行“一工程一措施”,套用的按無措施處理。

3、生產科或礦領導在布置工程施工或作業的同時,要布置編制作業規程,一般要提前6天通知單位編制作業規程,單位要提前4天編制完畢,提前2天組織工程參加人員貫徹學習考試,推遲一天罰款20-50元,影響生產誰影響誰負責,無作業規程強行施工按“三違”處理,造成后果追究違章指揮者責任。

4、傳批的作業規程嚴格按程序審批,審批者當天必須審批完,不準壓著不批。會審的作業規程,會審單位人員必須準時到會,不得遲到,不得缺席。第一審批人不在時,由單位技術負責人代替。

5、作業規程審批完畢后,要立即打印下發到有關單位或個人。一般下發到:生產科長、技術科長、技術分管主任、標辦主任、安監站及站長、通風工區、定額組、供應科、生產礦長、機電礦長、分管副總、礦長、總工、礦檔案室,份數不少于20份。辦公室接到后要及時打印,一般不超過3天,推遲一天罰款10元。

6、需報公司審批的要按規定時間上報公司批準。

篇2:作業規程操作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審批貫徹復審制度

一般規定

1、嚴格按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權限進行安全技術申報和審批。

2、編制地質說明書、設計、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人員必須具備相應資格。

3、審批人員必須是從事各專業多年,具有一定專業學歷的技術管理人員。

二、地質說明書審批制度

1、地質說明書由地質工程師或地質技師進行編制。

2、地質說明書編制完畢首先由地質負責人審批。

3、地質負責人簽字后的地質說明書由地測科負責人審批后上報總工程師審批。

三、設計審批制度

1、礦井水平設計由公司設計院設計。

2、采區設計由生產技術科設計,并由技術科技術主管和科長進行初審。

3、初審合格后的設計,報采掘、機電、通風副總復審。

4、復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采區設計上報公司審批。

四、采掘修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采掘修作業規程由采掘修技術負責人或技術員(機、運、通部分由機、運、通技術員或技術負責人)負責編制。

2、作業規程編制完畢后,由本單位主要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規程,上報生產技術科、機電科、安全科進行復審。

4、復審后的規程報總工程師終審。

5、終審后的作業規程必須對施工人員和管理人員進行貫徹后方可進行施工作業。

五、機電、運輸安全、技術審批制度

1、機電、運輸安全、技術措施由機電、運輸系統工程技術人員或單位技術負責人進行編制。

2、編制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必須由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機電科復審。

4、復審后的安全、技術措施報安全科和機電副總工程師進行終審。

5、與井下其它系統有關的安全、技術措施,機電副總工程師終審后,還必須上報總工程師進行審批。

六、“一通三防”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制度

1、“一通三防”專項措施必須由通風專業技術人員進行編制。

2、措施必須經單位技術負責人和單位負責人進行初審。

3、初審后的措施,必須經安全科和通風副總工程師進行復審。

篇3: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管理辦法

1?總則

1.1為了進一步規范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以下簡稱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和管理,加強技術基礎工作,指導生產實踐,促進安全生產,特制定本辦法。

1.2各礦(公司)必須建立健全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和管理的責任制度,明確責任,落實職責,切實做好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和管理工作。

1.3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由礦(公司)總工程師或分管副總工程師負責,做好編制、審批、貫徹、復審、管理等各個環節的工作。

1.4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完畢后,由礦(公司)總工程師簽字后實施。分管礦長負責組織實施,安全礦長負責現場監督落實。

1.5作業規程和措施審批完成后,由礦(公司)相關科室將文本和電子文檔存檔。存檔的作業規程和措施文本、電子文檔不得隨意修改。

1.6作業規程和措施發放要執行收發文登記制度,收發文部門由接收者和發放者本人簽字。

1.7開工前必須編制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并進行貫徹學習。否則,嚴禁開工。

1.8施工區隊長是作業規程、措施執行的第一責任者。

1.9各礦(公司)要把作業規程、措施貫徹執行情況作為安全檢查的重要內容。生產過程中現場與作業規程、措施內容不符的,要責令及時整改;作業規程、措施內容不能滿足現場需要的,要及時補充、修改;對違反作業規程、措施施工造成事故的,要嚴肅查處。

1.10各礦(公司)每年度要組織一次作業規程檢查、評比活動,總結經驗,提高作業規程的編審質量。

2?作業規程編制及審批

2.1作業規程編制

2.1.1作業規程和措施編制內容必須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生產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煤炭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全法》、《煤礦安全監察條例》、《煤礦安全規程》、《煤礦安全質量標準化標準及考核評級辦法》等國家相關法律、法規、標準、規章和相關技術規范。同時,必須遵守煤礦各工種操作規程及集團公司的相關規定。

2.1.2作業規程的編制,應緊密結合生產實際,積極推廣應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新材料和先進的管理方法,采用先進的勞動定額和合理的勞動組織,提高單產單進水平,降低成本。

2.1.3必須嚴格按照“一工作面、一規程”的原則編制作業規程,不得沿用套用作業規程。

2.1.4作業規程的編制由區隊或科室主管技術員負責。作業規程編制要做到內容齊全,語言簡明、準確、規范,圖表、圖面清晰、圖例規范、按章節順序編號,使用計算機編制和管理。

2.1.5作業規程嚴格按照《作業規程編制指南》進行編制。需增加六大安全避險系統的相關內容,且獨立成一節。

2.1.6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編制,應具備下列文件、資料:

(1)已批準的有關設計(包括防沖、防火、防突等專項設計)文件、資料;

(2)由地測部門提供的經過批準的地質說明書;

(3)同一煤層鄰近工作面礦壓觀測、瓦斯等級和煤塵爆炸性、煤的自燃傾向性鑒定結果等資料;

(4)由通風部門提供的工作面通風設計、通風系統圖、通風瓦斯管理措施、瓦斯監控系統圖及瓦斯斷電控制系統圖;

(5)由機電部門提供的供電設計、供電系統圖和機電設備相關資料;

(6)國家、省、集團公司、區域公司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和規定。

(7)相關科室提供的六大安全避險系統圖。

2.1.7采煤工作面作業規程應具備下列圖紙:

(1)工作面平面布置圖;

(2)工作面地層綜合柱狀圖(八倍采高范圍內);

(3)工作面地質平面圖、剖面圖;

(4)工作面支護剖面圖、平面圖(1:50);

(5)工作面上下端頭及兩巷超前支護平面圖(1:100)、剖面圖(1:50);

(6)設備布置示意圖,供電系統圖(注明設計、審核、批準);

(7)通風系統圖(注明設計、審核、批準);

(8)運輸系統、排水系統、防塵系統示意圖;

(9)瓦斯抽放系統、安全監測儀器儀表布置示意圖;

(10)炮采工作面的炮眼布置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裝藥結構示意圖和爆破說明書;

(11)避災路線示意圖(分別注明水、火、瓦斯等災害路線)。

(12)六大安全避險系統圖。

2.1.8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的編制,應具備下列文件、資料:

(1)經過審批的工程設計;

(2)防沖、防火、防突等專項設計;

(3)地質部門提供所掘巷道的地質說明書及平面、剖面圖;

(4)通風科提供的局部通風機選型設計;機電科提供的局部通風機供電設計;

(5)鄰近采區或工作面的礦壓觀測資料。

(6)有關安全生產的管理制度和規定。

2.1.9掘進工作面作業規程應具備下列圖紙:

(1)巷道布置平面圖、剖面圖;

(2)部分地層綜合柱狀圖;

(3)地質平面圖、剖面圖;

(4)巷道支護斷面圖(1:50)、平面圖(1:50);

(5)臨時支護平面圖(1:100)、剖面圖(1:50);

(7)掘進機截割順序圖;

(8)設備布置示意圖,供電系統圖(注明設計、審核、批準);

(9)炮眼布置正視圖、側視圖、俯視圖,裝藥結構示意圖和爆破說明書;

(10)通風系統圖(注明設計、審核、批準);

(11)運輸系統、排水系統、防塵系統示意圖;

(12)抽放瓦斯系統、安全監測儀器儀表布置示意圖;

(13)避災路線示意圖(分別注明水、火、瓦斯等災害路線);

(14)六大避險系統示意圖。

2.1.10《煤礦安全規程》中明文要求在作業規程中規定的內容,必須在作業規程中規定;上級文件中已明確規定的,且又屬于在作業規程中必須執行的條文,只需在作業規程中標明該條文的條、款號,在學習作業規程時一并貫徹;未明確規定的,而在作業規程中必須執行的內容,必須在作業規程或施工措施中明確規定。

2.1.11作業規程與制定的專項措施相關的內容,可在作業規程中簡要說明。

2.1.12采用對拉、順拉等方式布置采煤工作面時,應視同一個采煤工作面編制作業規程,必須明確規定相關內容。

2.1.13采用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的,必須在作業規程或制定的專項措施中明確相關的技術參數、施工工藝和施工要求。

2.2作業規程審批

2.2.1作業規程的審批,由礦(公司)總工程師負責;作業規程編制完成后,由礦(公司)生產部(科)負責人或分管副總審閱簽字,報礦總工程師組織相關單位進行集體會審;

作業規程會審由總工程師組織安全、生產、開拓、機電等相關副礦長及副總師及生產技術、通風、機電、安監、運輸、地測、煤質、生產區隊等部門有關負責人及規程編制者參加;作業規程會審后,要將會審意見填寫在會審表中,參加會審人員本人簽字并簽署意見,最后由總工程師簽批。

作業規程審批卡(附件三)原件由礦(公司)生產技術部(科)保存,作業規程裝訂過程中附復印件;

作業規程會審時提出的修改意見,編制人員應及時進行修改;會審人員認為規程不合格時,必須重新編制,重新審批;

采、掘工作面作業規程應在開工前15天審批完畢,開工前10天發放到相關單位。

2.2.2施工單位工程技術人員完成作業規程編制后,應征求區隊負責人的意見,獲得同意并簽字后,上報審批。

2.2.3各礦井應明確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的牽頭組織科室,并根據各科室的業務分工,明確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審批內容。

2.2.4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采取誰簽字誰負責的原則,一旦由于審批不嚴而導致事故的,將根據已劃分的科室負責審批內容與職責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并給予相應處罰。

2.2.5作業規程會審意見必須打印,嚴禁出現手寫稿,并將會審意見附在作業規程正文前頁。

會審完畢的作業規程由編制人對會審意見逐條進行落實,并提出落實意見,經分管礦長和礦總工程師簽字后方可實施,總工程師或分管礦長出差期間可由礦長指定的其他礦領導代簽,總工程師或分管礦長返回工作崗位后3天內應補簽。

2.2.6為提高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的會審質量,對參加審批人員資質進行明確規定,除礦副總工程師以上領導外,其他單位參加會審人員應為副科級以上或具有中級職稱以上人員。

3?作業規程的管理

3.1作業規程貫徹學習

3.1.1審批后的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必須在施工前向所有參加施工的干部職工進行貫徹(見附表四)。由施工單位主要負責人主持,技術負責人負責貫徹。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貫徹后,參加學習人員必須簽字,簽字名單底稿由本隊留存,同時將復印件報生產科等相關科室備案。

作業規程由組織審批單位命題進行書面考試,考試成績(副隊長和班組長的考試成績必須達到90分以上)合格的人員方準上崗作業。對作業規程(措施)貫徹時缺勤、缺考及考試不合格人員,必須進行補貫徹(見附表五)、補考試,且單獨注明,考試合格后方準上崗作業。

從開始生產之日起,以后每月對作業規程重新貫徹學習一次,并做好貫徹記錄。月度作業規程貫徹時缺勤人員必須在下一班上崗前進行補貫徹、補簽名,否則,不得上崗。(見附表六)

3.1.2作業規程貫徹學習,要記錄學習內容、時間、地點、參加人員。每人學習時間不得少于4學時。

3.1.3作業規程貫徹學習,同時要貫徹《煤礦安全規程》、《操作規程》中有關條文,以及國家、省、集團公司與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內容有關的規定和制度。

3.1.4作業規程貫徹學習考試試卷要規范,統一印制,評分標準明確,嚴格按評分標準進行閱卷,不得隨意操作??荚囋嚲硪4嫱暾?不得涂改??荚嚦煽円怯浽谧鳂I規程措施貫徹記錄表上,并由學習者本人簽字確認。

3.1.5采、掘工作面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必須重新進行作業規程貫徹學習,并由本人簽字:

(1)采、掘工作面停產超過一個月的;

(2)采、掘隊到別的工作面過渡生產,間隔時間超過一個月又重新回到本工作面作業的;

(3)采煤工作面因地質構造影響跳采的;

(4)作業規程內容修改的;

(5)采、掘工作面更換施工單位的(同時要進行規程考試)。

3.1.6一個施工單位分多個施工地點作業,區隊所有管理的人員都要參與學習本單位所有施工地點的作業規程或安全技術措施。

3.1.7規程措施貫徹記錄復印件必須在貫徹后2日內報送相關科室;作業規程及措施執行過程中的補充貫徹記錄復印件和作業規程月度貫徹記錄復印件必須于每月5日報送相關科室。

3.2作業規程執行

3.2.1作業規程的落實執行由施工區隊隊長負責,嚴格按作業規程規定組織施工。

3.2.2施工過程中,所有人員必須嚴格執行作業規程和措施規定,任何人不得違章指揮、違章作業。發現作業規程和措施不符合現場客觀條件、不具有可操作性或不合理的地方,要及時向牽頭科室反映,提出修改建議或意見。

3.2.3礦(公司)安監部門負責作業規程的現場監督落實,對作業規程執行情況負監督檢查職責,發現違反作業規程進行生產的,要責令停產整改。

3.2.4礦(公司)分管領導負責作業規程的組織實施,總工程師及生產技術部(科)和工程技術人員對作業規程負技術責任,并應對作業規程的執行情況進行檢查,發現問題要及時糾正,并提出指導意見。

3.3作業規程月復審

3.3.1作業規程月復審由礦(公司)總工程師或分管副總工程師負責,發現問題要及時修改補充,將復審意見附到規程后面或另行建檔管理。

3.3.2作業規程復審由牽頭組織科室負責組織,生產、地測、安監、通風、機電、施工單位等部門相關人員參加。

3.3.3作業規程復審要提出復審意見,并由參加復審人員本人簽字。復審意見填寫在《作業規程復審記錄卡》(見附表七)上,并由參加復審人員及礦總工程師簽字。施工單位必須及時對復審意見進行貫徹,作業規程復審意見貫徹可以與月度作業規程貫徹一并進行。

3.3.4作業規程復審記錄一式兩份,由牽頭組織科室和施工區隊各保留一份。

3.3.5作業規程在復審時,提出的修改補充意見與原作業規程有矛盾的,或審查認為規程不合格的,該作業規程必須重新編寫、審批、學習和貫徹。

3.4作業規程補充修改

3.4.1出現下列情況之一,需及時對作業規程進行補充修改:

(1)現場地質條件與提供的地質說明書不符的;

(2)現場采用的生產工藝與作業規程不符的;

(3)采煤工作面支護參數以及進、回風巷加強支護及超前支護方式改變的;

(4)采煤工作面因地質構造影響需要改造的;

(5)采煤工作面變更停采線的;

(6)掘進工作面變更斷面或支護參數的;

(7)發現作業規程有遺漏的;

(8)其他需要修改、補充內容的。

3.4.2采、掘工作面出現下列情況之一,必須重新編制作業規程:

(1)地質條件和圍巖有較大變化;

(2)改變了原施工工藝和主要工序安排;

(3)原作業規程與現場情況嚴重不符,失去可操作性。

3.4.3作業規程印發后發現內容錯誤,需修改補充時,要另行編制后將原規程替換,也可在作業規程后附勘誤表,不得在正文中直接涂改,同時要將勘誤表發放到相關部門。

3.5其他規定

3.5.1采掘工作面生產施工結束后,應寫出作業規程執行總結和工作面生產指標、經濟指標分析報告,送交礦牽頭組織科室,連同作業規程、修改補充措施、圖紙等技術資料、文件一起存檔。存檔的作業規程文本、電子文檔不得修改,一般保存5年以上。

3.5.2每月由礦牽頭組織科室對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的貫徹、簽字情況進行一次檢查,對管理不規范,存在問題較多的單位要進行通報批評,并按照相關文件規定進行處罰,施工單位對存在問題要及時整改。

3.5.3各礦井應把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和貫徹執行情況作為安全檢查的重要內容,組織生產技術、安檢、通風、機電運輸等部門對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及其執行情況,進行定期和不定期的監督檢查,發現生產現場不按規程規定組織生產,應責令及時整改;如有規程不能滿足現場生產需要的情況,應責令其及時補充、修改規程,并履行審批和貫徹程序。

4?作業規程檢查考核評比

4.1作業規程檢查評分標準

4.1.1根據作業規程編制內容,滿分為100分,其中封面和目錄5分,會審簽字及會審意見10分,作業規程編制內容60分,貫徹記錄及考試10分,復審意見5分、安全技術補充措施10分,具體評分標準見義煤公司采掘作業規程檢查標準及評比辦法(見附表八)。

4.2作業規程檢查考核評比

4.2.1根據檢查評分,將作業規程分為三個等級,其中90分以上(不含90分)為優秀、70-90分為合格(不含70分),70分以下為不合格。

4.2.2各單位每年評比一次作業規程,對于考評為優秀的作業規程相關人員進行表揚獎勵。對于考評為不合格的作業規程相關人員進行通報處罰。

4.2.3公司對各單位作業規程檢查評比情況進行檢查,凡未進行檢查評比的,在全公司范圍內進行通報批評。

5?安全技術措施

5.1管理規定

5.1.1各單位要高度重視安全技術措施的管理工作,要根據本單位具體情況,制定安全技術措施的管理規定,明確各類安全技術措施的編制、審批、貫徹要求。

5.1.2措施編寫內容必須符合《煤礦安全規程》、《回采操作規程》、《巷道掘進操作規程》、集團公司安全生產方面及技術管理的有關規定。

5.1.3防滅火、防突、防沖、防治水、大型機電設備安裝檢修等大型專項安全技術措施要在施工前15日編制完成,開工前10天會審完畢下發貫徹;其它措施(因突發構造或其它原因需臨時編制完成的措施除外)要在開工前5日編制完成,開工前2日審查完畢下發貫徹,措施貫徹必須學習者本人簽字。

5.1.4礦臨時安排的措施工程需要補充的安全技術措施編制審批時間不受上述規定限制,但必須按照安全技術措施審批程序進行審批。

5.1.5措施文字要規范,敘述簡明,通俗易懂,內容切合實際,具有可操作性。

5.1.6措施要按照工程分類及年度先后順序進行編號歸檔。措施審批完畢后,要將底稿保存備查。

5.1.7安全技術措施的貫徹學習、執行、復審及補充修改等參照本管理辦法中作業規程管理辦法執行。

5.2編制內容

5.2.1概況:簡要敘述工程名稱、地點、用途、性質、編寫依據及編制措施的必要性。

5.2.2工程施工條件:敘述與工程有關的地質狀況,圍石性質、水、火、瓦斯、設備等工程施工影響因素。

5.2.3組織措施:說明施工期間的生產組織措施。

5.2.4施工工藝:詳細敘述施工工藝、工序安排、技術參數、工程質量要求、設備布置等具體要求,要有附圖說明。

5.2.5安全技術措施:詳細說明施工時的安全注意事項及相關的技術措施。

6?作業規程及措施編制格式

6.1封面

(1)大有能源(義煤集團)××礦(公司):黑體+小初號+居中;

(2)××作業規程:宋體+一號+加粗+居中;

(3)編號:宋體+三號+居中;

(4)批準執行日期:宋體+三號+居中;

(5)作業規程、安全技術措施封面見附表一,附表二。

6.2審批卡

(1)標題:宋體+二號+加粗+居中;

(2)表格正文:宋體+四號+居中(年月日右對齊)。

6.3目錄

(1)標題:宋體+二號+加粗+居中;

(2)正文:宋體+四號(插入-引用-索引和目錄-目錄)。

6.4正文

(1)章標題:宋體+二號+加粗+居中;

(2)節標題:宋體+三號+居中;

(3)正文:宋體+四號+首行縮進2字符;

(4)頁碼格式:“-1-”“-2-”宋體+小四號+居中。

6.5說明

6.5.1作業規程和安全技術措施統一按A4紙印制,縱向布置。頁邊距上、下、右25mm,左30mm,版面分欄數1,版式橫排。頁眉距頂邊15mm(頁眉內容為:大有能源××礦××綜采工作面(掘進)作業規程)并帶下劃線,頁角距底邊10mm,頁眉、頁角高10mm。章標題為二號宋體加粗居中;節標題為三號宋體加居中;正文為四號宋體,首行縮進2字符。

6.5.2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編號說明:

YMGC-CM-*K-2013-01

YMGC-“義煤規程”漢語拼音首字母大寫;

措施為“YMCS”;

CM-“采煤”規程或措施專業漢語拼音首字母大寫;掘進為“JJ”;

*K-礦(公司)漢語拼音首字母大寫;例如:千秋為“QQK”;常村礦為“CCK”;耿村礦為“GCK”;新安礦為“*AK”;其他單位可參考編制;

2013-作業規程或措施編制年份;

01-年度本礦(公司)內作業規程或措施編制序號,累計編號,不得重復。

6.5.3作業規程裝訂按封面、審批卡、目錄、正文、附圖、封底順序裝訂;正文中需插圖時,要編制頁碼。措施按封面、正文、附圖、審批卡順序裝訂。除封面、會審意見、目錄及圖紙外,必須有頁碼依次排序。

6.5.4作業規程編制過程中,凡涉及人員簽字的,必須由本人簽字(簽字后可復印),不得簽章。

6.5.5作業規程審批卡涉及會審單位,各礦(公司)可根據本單位編制進行適當調整。

6.5.6作業規程必須采用法定的計量單位和圖例,具體標準參見《采礦設計手冊》、《煤礦作業規程編制指南》和《煤礦作業規程編制指南解讀》。

7?罰?則

7.1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的,一次處罰相關責任者1000-3000元。

(1)采、掘工作面無作業規程或措施開工的;

(2)作業規程或措施未進行貫徹學習,擅自開工的;

(3)不按作業規程或措施要求施工的;

(4)上級檢查,發現作業規程或措施編制、管理存在嚴重漏洞的。

7.2凡出現下列情況之一,一次處罰相關責任者200-500元。

(1)作業規程或措施編制不及時,影響生產的;

(2)作業規程或措施發放不及時或未及時上報,影響生產的;

(3)作業規程或措施編制內容出現明顯錯誤的;

(4)作業規程或措施管理不當,出現明顯失誤的;

(5)作業規程考試出現替考、代簽字、成績或日期與實際不符、考試卷與成績不符的;

(6)作業規程或措施未及時修改補充,影響生產的;

(7)生產隊組未進行作業規程考試,安排上崗的。

8?附?則

8.1本辦法適用于公司管轄范圍內所有生產基建礦井。

8.2本辦法內容如與上級有關規定和要求相沖突的,以上級規定和要求為準

8.3各單位按照本辦法要求制定本單位作業規程及安全技術措施管理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