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職責大全 > 重點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重點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2024-07-23 閱讀 3762

1、根據國家有關規定,將具有較大危險因素的生產經營場所:如配電室、鍋爐房、燃氣調壓站、電梯機房、庫房等部位確定為單位安全生產重點要害部位。

2、上述重點要害部位,應當制定相應的安全防范措施或采取分隔措施。確定兼職安全生產管理人員,嚴格執行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建立崗位安全責任制、安全操作規程、工作標準、應急預案等,并明文張掛。設備設施的操作和管理要定人、定機,嚴格執行安全操作規程。

3、建立設備設施管理檔案,內容應包括:位置平面圖、設備名稱、商標產品質量證書、使用說明書、在崗人員、安全負責人、安全設施、規章制度、操作程序、運行記錄、檢查維保記錄、事故記錄、安全預案等。

4、重點要害部位,都必須設置明顯的安全警示標志,現場不能存放與工作無關的物品。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暢通,有指示標志,室內場所有應急照明,門開啟方向正確,并配有相適應的滅火器材。建立門禁制度,張貼“閑人免進”標志,控制無關人員進入。

5、各重點要害部位必須安裝消防自動報警裝置及事故應急照明裝置。配備足夠的消防器材,按照國家有關規定,采取必要的技防、物防等安全防護措施。為在此崗位工作的人員配發必要的勞動保護裝備和用品。無人值守的部位,要安裝事故報警裝置。

6、重點要害部位嚴禁堆放可燃物品、存放易燃易爆物品(除特設庫房外),不得存放與工作無關的物品,禁止搭設床鋪休息。

7、在重點要害部位工作的人員必須經過專業培訓,并獲得上崗證書,對未取得上崗證書的人員,不準單獨上崗,要保持工作人員的相對穩定。對患有嚴重疾病或存在嚴重問題的人員,要及時調離。

8、加強勞動安全教育,對有危險和影響正常經營活動的重大設備進行檢修時,主要管理人員應親自到場,制定維修方案,監督維修過程中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實,對違規操作行為有權制止。

9、按照國家技術監督部門和設備設施使用的有關規定,對重點要害部位的設備設施要進行日常檢查和維護保養,并做好記錄。設備的絕緣表、壓力表、安全閥等,必須定期送交有關單位進行校驗,并取得合格證書。屬于特種設備的按特種設備管理規定執行(定期年檢、操作者持證上崗等)。

10、危險性較大的特種設備設施必須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由專業生產單位生產、安裝、維保,不得擅自安裝、拆卸或改裝。

11、室外使用的設備設施高度超過15米時應安裝避雷裝置,并定期檢測。

篇2:關鍵裝置要害部位安全管理制度

一、總則

1.1為規范關鍵裝置和要害部位的安全管理,避免重大、特大事故發生,保障生產安全和員工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1.2本規定所指的關鍵生產裝置為:高壓釜、蒸餾釜、生產鍋爐、空氣壓縮機等。

1.3本規定所指要害部位為:鍋爐房、生產車間二樓、罐區、倉庫。

1.4關鍵裝置和要害部位由各車間根據劃分原則進行界定,報化工廠生產辦備案。

二、關鍵生產裝置和要害部位的管理

2.1對關鍵生產裝置和要害部位要進行定期安全監督檢查。班組每小時檢查一次,車間每日檢查一次,公司每周檢查一次。

2.2關鍵生產裝置和要害部位要配備專職安全管理人員。

三、關鍵生產裝置和要害部位的監控

3.1公司級監控

3.1.1生產部作為化工廠級監控單位,按照安全生產責任制及關鍵生產裝置、要害部位的管理要求,每月對關鍵生產裝置和要害部位進行監督檢查,及時處理檢查發現的問題;

3.1.2編制和完善關鍵生產裝置和要害部位事故預案,每半年進行一次公司級事故預案演練,并建立事故預案演練記錄;

3.1.3對有關鍵生產裝置和要害部位的基層單位要定期進行考核,對發生的各類事故(包括未遂事件)要按照“四不放過”的原則嚴肅處理。

3.2車間級監控

3.2.1確認關鍵生產裝置和要害部位的安全監控危險點,并繪制出危險點分布圖,明確安全責任人;

3.2.2每周組織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對檢查出的隱患和問題要及時整改,暫時不能整改的要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限期整改;

3.2.3每月進行一次事故預案演練(每個班組都要進行)并建立事故預案演練記錄;

3.2.4操作人員必須經過培訓,考試合格后持證上崗,特種作業人員必須經過培訓、取證后,方可進行操作。

3.3班組級監控

3.3.1嚴格遵守勞動紀律,按操作規程和工藝卡片精心操作;

3.3.2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每班對危險點進行巡檢,交接班記錄中要有危險點運行情況;

3.3.3及時處理存在的問題并報告險情。

3.4實行領導干部定點承包管理

3.4.1公司級領導干部每月要至少到承包點對口聯系一次,了解、掌握安全生產情況,協調解決有關困難和問題,并記錄檢查情況和反饋意見。

3.4.2各單位必須對關鍵生產裝置和要害部位進行風險評估,制定、完善各種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對崗位人員進行培訓。

四、附則

4.1本制度如與國家法律、法規及公司相關規定不一致時,按上級規定執行。

4.2本制度由公司生產部負責解釋。

4.3本制度自下發之日起施行。

篇3:石油庫要害部位安全管理辦法

1總則

1.1為加強石油庫安全生產要害部位的管理,保證安全生產,依據《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關于關鍵裝置和要害部位(單位)安全管理辦法》,制定本辦法。

2.1本辦法所指安全生產要害生產部位主要是:

1、石油庫,一級要害部位:油罐區、桶裝油品儲存區(庫、棚)、灌罐間、油泵房、鐵路和公路收發油棧臺、碼頭、洗修桶間、隔油池及污水處理設施。二級要害部位:化驗室樣品及藥品庫、發電間、變配電間、鍋爐房。

2、加油站:油罐區、加油島。

3、專業車(船)隊。

1.3要害部位實行省級公司與油庫直屬公司兩級管理;直屬公司、庫(站)和班組三級監控。

1.4要害部位由省級公司儲運、安全消防部門和油庫主管公司共同組織界定并分級;一級要害部位由省公司審定,并報銷售總公司儲運處備案。

2要害部位的管理要求

2.1一級要害部位由省級公司管理,油庫主管公司建檔。二級要害部位由主管公司管理,庫(站)建檔。

2.2省級公司對市級油庫的一級要害部位每年要進行不少于一次的安全監督檢查,各級公司對直屬油庫的檢查每季不應少于一次。

2.3省公司機關主管經理、處領導干部對承包要害部位的檢查次數分別不少于每季、月一次。

2.4建立立案、銷案制度,以安全檢查和查出的事故隱患及治理情況記錄存檔。

2.5明確機、電、儀、操、管人員職責和有關管理部門職責,安全監督部門定期對職責落實情況進行檢查、監督和考核。

2.6一級及以上石油庫要設置專職或兼職安全工程師。

3要害部位的監控要求

3.1各級公司的倉儲、加油站管理、工務、安保、運輸等有關部門按照安全生產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對直屬石油庫要害單位的安全運行實行監控管理,其主要內容包括:

1、各項設備操作必須符合安全生產操作規程和工藝卡片的要求。

2、要害部位的巡視制度、重要閥門開關的復核等制度嚴密并認真執行。

3、各類設備的動、靜密封必須達到完好標準規定,符合設備管理規程。

4、各類儲、輸、收發油設備(施)、建(構)筑物等,應達到《石油庫設備完好標準》的要求。

5、鍋爐、壓力容器、管道及其安全附件齊全好用,符合容器安全監察規程。

6、流量、壓力及其它防護等儀表管理符合有關要求,嚴格執行聯鎖摘除管理規定,未經允許不得隨意摘除儀表聯鎖。

7、各類消防安全設施、裝備等配備齊全,靈敏好用,符合有關規程和規定的要求,消防通道暢通。

8、每季度至少組織一次安全檢查。

3.2庫(站)監控要求

1、確認要害部位的安全監控危險點,繪制出危險點分布圖,明確安全責任人。

2、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安全檢查,對查出的隱患和問題要及時整改或采取有效防范措施。

3、操作人員必須經培訓合格并持證上崗。

3.3班組監控要求

1、嚴格執行巡回檢查制度,每周至少對要害部位進行一次安全檢查,每天對危險點進行安全檢查。

2、嚴格遵守工藝、操作、勞動紀律和操作規程。

3、及時處理存在問題并報告險情。

4其它要求

4.1必須對要害單位進行風險識別,制定、完善各種事故應急處理預案,并對崗位人員進行培訓。每半年對預案進行一次實際演練,使關鍵部位的操作、檢修、儀表、電氣人員會識別并按崗位職責要求及時處理各種異常現象和事故。

4.2要害部位的界定、管理、監控和應急處理預案的制定,由省級公司主管儲運的領導組織儲運、基建、保衛、財務等有關管理部門落實。

5附則

5.1各省級公司要根據本規定,結合實際,制定本地區各級公司及油庫的實施細則,認真組織落實。加油站參照執行。

5.2本辦法自印發之日起施行。以前規定與本辦法不一致的,按本辦法執行。

5.3本辦法由中國石油銷售總公司儲運處負責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