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制度大全 > 牛仔服裝市場調查報告

牛仔服裝市場調查報告

2024-08-23 閱讀 8965

牛仔服裝市場調查報告

  目前全鎮已有3000多家牛仔服裝及相關配套企業,80000多名從業人員,1000多個已注冊的牛仔服裝品牌。產品遠銷中國香港,俄羅斯,美國,歐盟等幾十個國家和地區。新塘鎮榮膺為"中國牛仔服裝名鎮"。xx牛仔城是以牛仔服裝,紡織品類貿易為主,集交易中心,信息中心,物流中心,設計中心,創新科技中心為一體的大型商貿城。新塘國際牛仔城占地面積50萬平方米,設有商鋪位3000多個。

  它是中國目前規模最大,檔次最高,品種最齊全的牛仔服裝,紡織品商貿城。新城國際牛仔城商場是經營牛仔服裝,紡織品類的理想大型商場。商場兩座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首層,二層鋪位共800多個,第三層為商務辦公中心,第四層為鋪位租戶倉庫。商場內通道寬敞,備有中央空調,自動扶梯,貨運電梯,電話通信及完善的消防系統。商場附近設有大型停車場和發往各地的大型貨運場,為客戶提供良好的經商環境。

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的優勢:

  1.市場專業。全國最大的牛仔服裝專業批發市場

  2.政策支持。增城政府重點扶持

  3.價格便宜。廠家直銷

  4.規劃合理。市場環境優美,集生產,貿易,科研,居住,旅游為一體。

  5.規模宏大。營業面積50萬平方米,商鋪3000多個。

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的劣勢:

  1.交通地理較偏。地處增城新塘鎮

  2.經營時間較晚,知名度不高。市場XX年開始興建,XX年8月開業。廣告傳播力度不夠致使市場知名度不高。

增城新塘板塊:以新塘國際牛仔服裝紡織城為重點

  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目前仍不旺的原因:

  1.項目倉促開業。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XX年興建,由于XX年要舉辦牛仔服裝節,政府強制所有增城服裝企業進駐商場,此時,服裝城尚未裝修完畢,在進行服裝展覽時只是用一些簡易的木板分開鋪面,影響了服裝城的形象。展覽一結束,服裝城強制所有經營戶搬離服裝城,進行了兩個月的裝修,至此,政府不再強制服裝企業搬進服裝城,導致了服裝城入戶率不高。

  2.廣告力度不夠,知名度不高。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只在增城等地做了少量的招商廣告以及在一外地電視臺做了少量的廣告,而且時間在晚上十點鐘,這樣的時間導致了傳播效果更差,因而,整個服裝城廣告傳播效果差,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

  3.經營方式特殊。新塘國際牛仔服裝城商場主要是看樣定單,服裝城業主的服裝產品主要是用來展示給客戶看的,每套服裝只有一件,沒有現貨供應,客戶只需選中自己需要的版式,然后下單給經營戶。經營戶在服裝企業生產后再通過汽車托運和火車托運給客戶,因而,在商城內很少看見打貨理貨的熱鬧場景。

  4.虎門服裝批發市場板塊

  虎門鎮雄踞珠江東岸,毗鄰廣州,深圳,香港,珠海和澳門,南臨伶仃洋,面積17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1.5萬,外來人口約50多萬。虎門擁有上規模的服裝企業1,000多家,還有織布,定型,漂染,拉鏈,刺繡等配套廠100多家。全鎮年產服裝逾億件/套,年銷售額逾100億元。虎門不僅是堅實的生產基地,而且是龐大的服裝市場。有著名聞遐邇的富民商業大廈,龍泉商業廣場,黃河時裝城等17個現代化時裝商場,8,500多家商鋪,形成了一個方圓一平方公里的時裝城。虎門不僅成了全國最活躍的服裝批銷中心,而且成為出口東南亞,歐美,西亞各地的重要基地,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中國服裝協會授予"中國女裝名鎮"稱號。虎門服裝市場名牌薈萃,精品如云。迄今為止已成功舉辦過八屆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和四屆"虎門杯"國際青年設計(女裝)大賽,成為服裝界聞名遐邇的矚目盛事。

(一)富民服裝批發市場

  市場概況:富民服裝批發市場是由專注于批發市場開發與管理的虎門富民服務公司投資興建,在投資富民服裝批發市場之后,陸續開發了富民童裝城,富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富民鞋業市場,富民布料批發市場,富民第二市場,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發市場,富民進出口公司和富民時裝網,富民服務公司擬投資建一座占地3000畝的富民物流中心,其中包括首期占地500畝投資20億元的富民商貿城,使富民成為華南地區擁有傳統與現代物流相結合的商業航母。

  富民服裝批發市場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交通便利;

  2.經營品種齊全;

  3.有著豐富的市場資源。服裝城所在地處在全國聞名的服裝生產基地——虎門鎮。在虎門擁有上規模的服裝企業1,000多家,還有織布,定型,漂染,拉鏈,刺繡等配套廠100多家,全鎮年產服裝逾億件/套,年銷售額逾100億元。這些都為服裝市場的經營提供了貨源;

  4.有效的經營管理;

  5.濃厚的商業氛圍。市場周邊是虎門鎮重要商業繁華區,商業氛圍及其濃厚;

  6.客流量大。每天的人流量達到十萬人次以上;

  7.實現了品牌經營。在富民服裝批發市場的市場基礎上,已經形成了富民童裝城,富民農副產品批發市場,富民鞋業市場,富民布料批發市場,富民第二市場,富民夜市,富民皮料皮具批發市場等專業批發市場;

  8.廣告宣傳手段多樣。富民服裝批發市場廣告宣傳有網絡廣告,電視廣告,廣播廣告,戶外廣告,內部刊物,dm等,富民還建立了自己的專門服裝網,不僅宣傳企業形象,還發布服裝市場信息和各種跟服裝有關的市場知識,管理技巧等;

  9.經營時間早,管理經驗豐富。

  富民服裝批發市場的劣勢:

  1.周邊服裝批發市場正在瓜分經營份額;

  2.租金偏高。比黃河時裝城的租金明顯偏高。

(二)黃河時裝城

  市場概況:黃河時裝城位于服裝名城--虎門。坐落于太平繁華商業中心,南貫通虎門大道,西臨銀龍路及虎門廣場。黃河時裝城是黃河集團公司屬下開發的,集時裝批發,超市百貨,商貿,證券,娛樂,餐飲,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商貿中心。

  一至四樓為大型時裝批發中心,擁有1400多間鋪位。黃河時裝城是由56層黃河中心大廈,兩幢28層商住兩用公寓和9層面積達11。8萬多平方米的大型商城所組成,其建筑氣勢宏偉,裝修典雅,布局實用,設備功能齊全,是一個現代化的智能物業群。廣場及地下停車場可同時停泊800多輛汽車。根據大型服裝批發市場的需求,時裝城內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服務機制;如電子信息平臺,商務中心,銀行服務,服裝設計中心,時裝展示中心及導購,禮儀等配套服務。能夠為進駐黃河時裝城的業主和顧客,提供一個安全,舒適的購物環境。四樓香港時裝城又稱為(城中城),其經營的品牌源如:香港,臺灣,日本,韓國,意大利,東南亞,及西歐國家等和地區,憑借世紀"南來風"盡展典雅浪漫,精雕細琢,別具一格的名家風范。

  黃河時裝城集傳統服裝批發商場經營管理之精華,注入現代企業管理的精髓,獨創了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發展和虎門本土文化經濟的經營管理模式。公司秉著:營造大市場,搞好大流通,推動大生產,帶動大繁榮的經營理念;榮辱與共。經營目標:創建全國性至大服裝批發貿易中心,成為"南派時裝"的代名詞;在變化中搶占先機,在競爭中創造優勢。

黃河時裝城的優勢:

  1.地理位置優越。市場坐落于太平繁華商業中心,南貫通虎門大道,西臨銀龍路及虎門廣場;

  2.交通便利。商場南臨太平中巴站,虎門貨物托運總站。,擬在商場東北側建中巴站,在廣州,深圳等火車站,機場設立黃河商業城辦事處,運送顧客及貨物。

  3.起點高,規劃合理。市場一至三樓是時裝商場,四樓是香港時裝城,六樓是中國虎門國際服裝交易會主會場,七樓是南方證券,黃河集團,黃河時裝城辦公室,八樓是高級時裝寫字樓,大型時裝表演中心;

  4.市場定位準確。黃河時裝城集時裝批發,超市百貨,商貿,證券,娛樂,餐飲,休閑度假于一體的綜合性商貿中心;

  5.經營富有特色。每年都在時裝城舉辦虎門國際服裝節,在四樓設有香港時裝城,這是所有廣東省各批發市場最具特色的服裝市場類型;

  6.大型停車場。在時裝城地下有大型停車場,能夠滿足客戶車輛停靠需要,并能解決大型服裝節停車需要;

  7.人流量大。由于時裝城大廳前有通往全省各地的客運站,客運站能夠帶來巨大的人流;

  8.攤位面積大。在時裝城內攤位面積從8—30平方米都有,但主要是18—30平方米的為主,明顯要比其它市場攤位面積大;

篇2:鋰電池材料市場調查報告

鋰電池材料市場調查報告

一.鋰電池材料概述

  鋰離子電池:是一種二次電池(充電電池),它主要依靠鋰離子在正極和負極之間移動來工作。在充放電過程中,Li+在兩個電極之間往返嵌入和脫嵌:充電時,Li+從正極脫嵌,經過電解質嵌入負極,負極處于富鋰狀態;放電時則相反。電池一般采用含有鋰元素的材料作為電極,是現代高性能電池的代表。

  鋰電池材料主要由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四大材料組成,此外還有電池外殼。

  鋰電池產業鏈經過二十年的發展已經形成了一個專業化程度高、分工明晰的產業鏈體系。

  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等材料廠商為鋰離子電池產業鏈的上游企業,為鋰離子電芯廠商提供原材料。

  電芯廠商使用上游電芯材料廠商提供的正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生產出不同規格、不同容量的鋰離子電芯產品;模組廠商根據下游客戶產品的不同性能、使用要求選擇不同的鋰離子電芯、不同的電源管理系統方案、不同的精密結構件、不同的制造工藝等進行鋰離子電池模組的設計與生產。

  鋰離子電池產業鏈的下游應用包括消費電子產品、電動交通工具和工業儲能等,產業鏈結構圖如下:

二.鋰電池行業生命周期

  鋰電池的容量比高,重量輕,循環次數多,材料環保,被廣泛應用在消費電子、動力和儲能市場。近年來,隨著智能手機的普及以及新能源汽車的興起,鋰電池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從業企業、電池產能產量持續增加,從行業生命周期的階段來看,鋰電池行業目前正處于快速成長期。

  鋰電池行業成長期階段主要呈現以下幾個特點:

  1、需求持續快速提升;

  2、應用領域不斷擴大;

  3、各項標準、各項工藝尚不統一;

  4、從業企業不斷增加;

  5、產品價格持續下降;

  6、規模優勢企業逐步體現。

三.鋰電池材料行業市場現狀

  1、正極材料

  20xx-20xx年,鋰電池正極材料增長主要由手機、平板、移動電源等帶動,但歷年增速呈下滑態勢,由此說明數碼市場增速開始趨于飽和。20xx年,受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爆發帶動,正極材料市場增長強勁,20xx年,中國正極材料產量達11.3萬噸,同比增長49%。

  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量的不斷快速增加,鋰電池需求亦將快速增長,然消費電子領域飽和度提高,鋰電池需求增速放緩。整體來看,20xx年,中國正極材料產量增速將有所放緩,全年產量將達15萬噸。

  2、負極材料

  負極材料技術相對比較成熟,且其集中度較高,產能由日本向中國轉移比較明顯。目前負極材料以碳素材料為主,占鋰電池成本較低,在國內基本全面實現產業化。從區域看,中國和日本是全球主要的產銷國,動力電池企業采購負極主要來自于日本企業。

  20xx年,全球負極材料總體出貨量為11.08萬噸,同比增長29.59%。其中中國負極材料的出貨量達到7.28萬噸,同比增長41.1%,占比高達66%。近幾年,隨著中國生產技術的不斷提高,中國又是負極材料原料的主要產地,鋰電負極產業不斷向中國轉移,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

  3、隔膜材料

  從全球鋰離子電池隔膜市場來看,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日本、韓國等少數幾個國家擁有行業領先的生產技術和相應的規模化產業。20xx年,全球隔膜出貨量為15.5億平米,同比增長42.67%,其中濕法隔膜為9.06億平,占比58.53%;中國隔膜出貨量6.28億平米,同比增長49.5%,其中,濕法隔膜產量僅為2.38億平米,同比增長90.5%。中國國產隔膜仍以干法為主,但是濕法出貨量增速正在加快。

  4、電解液

  20xx年,全球電解液整體產量為11.1萬噸,同比增長34.3%;中國電解液產量為6.9萬噸,同比增長52.7%;從增長速度來看,中國電解液產量的增長速度明顯高于全球。

四.鋰電池材料技術特點及技術趨勢

  鋰離子電池產業需要多項技術整合,包括電化學技術,生產技術、電子技術、材料開發技術等。鋰離子電池不僅在理論上需要不斷開發,對生產要求也相當高,必須要借助良好的設備和廠房條件以及高素質的技術工人,才能生產出合格的鋰離子電池。

  從原材料的技術壁壘上看,鋰離子電池行業技術上隔膜>正極材料>電解液>負極材料。但目前一直阻礙鋰離子電池產業化應用發展的戰略核心問題是正極材料,一方面正極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所占成本最高,降低正極材料的成本利于鋰離子電池推廣應用,另一方面正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電化學性能的決定性因素,目前正極材料尚不能完全滿足下游電動交通工具和工業儲能領域的大規模應用要求。

  正極材料是鋰離子電池最為關鍵的原材料,不同的正極材料性能各有利弊,根據下游產品的需求,選擇的正極材料品種不盡相同。消費類電子產品領域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性能需求側重鋰離子電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鈷酸鋰為目前消費類電子產品鋰離子電池主要的正極材料;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性能需求為高電壓、高能量、高功率和寬溫度范圍,磷酸鐵鋰、錳酸鋰、三元材料是目前動力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主要原材料,其中三元材料是未來動力電池正極材料的趨勢;在動力電池方面,鈦酸鋰是新的發展方向。

  負極材料技術與市場均較為成熟,主要以碳素材料為主,石墨類負極材料在負極材料中處于絕對主流的優勢。常規石墨負極材料的倍率性能已經難以滿足鋰離子電池下游產品的需求。在消費類電子產品方面,需要提高電池的能量密度,以硅-碳(Si-C)復合材料為代表的新型高容量負極材料是未來發展趨勢。

  隔膜的生產技術壁壘最高,市場上的隔膜材料主要是以聚乙烯(PE)、聚丙烯(PP)為主的聚烯烴類隔膜。未來隔膜行業發展趨勢是更輕薄、更安全。隨著鋰離子電池在消費類電子產品、電動汽車等應用領域的快速增長,鋰離子電池隔膜要為未來的市場爆發提前布局,需要在產品的性能和品質上有所突破,隔膜未來發展趨勢是滿足高功率、大容量、長壽命循環和安全可靠等性能要求。

  電解液一般由高純度的有機溶劑、電解質鋰鹽、必要的添加劑等原料組成,在一定條件下,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其中電解質在電解液成本中比重最大,也是電解液中技術壁壘最高的環節,目前主要被日韓壟斷。六氟磷酸鋰是目前市場上主要的鋰離子電池電解質,目前我國六氟磷酸鋰的國產化水平正在快速提高。未來電解液的發展趨勢是滿足高電壓、寬溫度范圍、安全性更高的性能要求。

  目前從技術發展方向看,有以下三大趨勢:(1)發展電動汽車用大容量鋰離子動力電池;(2)開發和使用新的高性能電極材料,尤其是高性能正極材料的開發;(3)進一步降低鋰離子電池的成本和提高電池的安全性能。

篇3:城鎮居民住房消費市場調查報告

城鎮居民住房消費市場調查報告

  報告名稱:

  城鎮居民住房消費市場調查報告

  調查方法:

  入戶訪問

  調查地點:

  全國

  調查時間:

  20xx年

  被訪者:

  城鎮居民

  調查機構:

  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

  報告來源:

  經濟參考報-20xx/04/17

報告內容:

  國家統計局城市社會經濟調查總隊組織了一次大規模的入戶抽樣調查,調查顯示:近七成的家庭擁有了自己的產權房,戶均購房金額2.6萬元,戶均使用面積52平方米;家庭裝修已成新產業,三成多的家庭戶均裝修支出1.4萬元;12.9%家庭今年打算購房。以上數據表明購房已成家庭最大消費。

  55.7%家庭已經購房,戶均2.6萬元

  隨著國家房改力度加大,我國城鎮居民已形成掏錢買房住的觀念,超過半數居民已購買了住房。

  在購房家庭中,戶均購房金額2.6萬元,為城鎮居民家庭平均收入的1.5倍。其中購房改房的家庭占86.9%,戶均購房金額1.9萬元;購商品房的家庭占9.7%,戶均購房金額7.9萬元;購買其它住房的家庭占3.3%,戶均購房金額3.4萬元。戶均購房金額小于1萬元的家庭占購房家庭總數的31.1%,戶均購房金額1至3萬元的家庭占46.5%。

  購買住房的家庭中,1990年以前購房的家庭只占4.2%,1991-1994年購房的家庭占19.0%,1995-1996年購房的家庭占32.5%,1997-1999年購房的家庭占44.3%。可見隨著房改力度的增加,居民購房呈上升趨勢。

  65.8%家庭住房產權歸己

  隨著我國住房制度改革不斷深入,已初步構建起了住房新體制基本框架。它打破了單一的公有制住房產權形式,形成了以居民自主產權為主、多個產權形式并存的格局。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房改力度,公有住房比例下降,私有住房比例上升,其中居民家庭擁有原有私房的為12.0%;擁有房改私房的為48.4%;擁有商品房的為5.4%。近1/3的居民家庭實現了擁有一套產權歸自己的住房夢想。傳統租賃公房的家庭由1993年的76.8%急劇下降到目前的28.6%。

  戶均使用面積52平方米

  住房面積是衡量居住水平的重要指標,從實際使用面積來看,戶均小于20平方米的家庭占總調查戶的7.8%;戶均20-40平方米的家庭占32.7%;戶均40-60平方米的家庭占35.5%;戶均60-80平方米的家庭占14.1%;戶均80-100平方米的家庭占5.4%;戶均100平方米以上的家庭占4.5%。

  從不同的行政區域看,使用面積最大的為海南和福建省,戶均為76和74平方米,使用面積最小的為上海、北京和天津,戶均分別為30、38、38平方米,高、低相差一倍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在戶均使用面積小于20平方米的家庭中,仍然存在著15.2%的三人以上家庭的安居問題。其中,大多是離退休、下崗待業及家庭負擔重、就業人口少的低收入家庭。這些家庭的成員因工作單位經濟效益差、福利待遇低,住房條件長期得不到改善。

  住房成套率達到72.7%

  我國城鎮居民居住的房屋類型分為7種,58.7%的城鎮居民家庭住房結構為二居室或三居室,其中二居室達到39.0%;三居室達到19.7%;一居室和四居室比例較低,分別為9.6%和2.6%;普通樓房和平房居住率達10.1%和17.2%。

  絕大部分家庭居住條件較好,擁有比較齊備的生活設施。其中擁有暖氣設備的家庭占31.5%;擁有廁所浴室的家庭占40.2%;擁有管道煤氣天然氣的家庭占30.3%。部分家庭的居住條件較差,生活設備不配套,8.1%的家庭沒有單獨屬于自家的衛生間;38.8%的家庭無暖氣設備;17.7%的家庭使用煤炭燃料。

  32.3%的家庭戶均裝修1.4萬元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居民對居室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近1/3的家庭進行了住房裝修。戶均裝修支出1.4萬元,其中房改房戶均裝修支出1.3萬元,商品房戶均裝修支出2.4萬元。裝修家庭中,戶均裝修支出小于1萬元的家庭占58.3%,裝修支出1-3萬元的家庭占33.7%,3萬元以上的家庭占8%。

  12.9%的家庭打算購房

  有12.9%的家庭打算在20xx年購房,其中6.8%的家庭打算購買現住房,3.2%的家庭打算購買商品房。

  不同收入家庭購房意向差異較大。在20xx年打算買房的家庭中,年收入在5000元以下的家庭為7.1%;年收入在3-5萬元的家庭為18.4%;年收入在7-10萬元的家庭為22.7%。低收入家庭對住房的需求比較迫切,但是受收入的限制難以立即轉化為有效需求。可以看出準備買房的大多數屬于中、高收入家庭,他們有較強的改變住房條件的愿望及相應的經濟承受能力,如果有比較優惠的鼓勵購房的政策,這部分人將成為今后實現住房消費的主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