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施工測量技術保證措施

施工測量技術保證措施

2024-08-03 閱讀 1378

施工測量技術保證措施

1、全站儀工作狀態應滿足豎盤垂直、水平度盤水平;目鏡上下轉動時,視準軸形成的視準面必須是一個豎直平面。

2、水準儀工作狀態應滿足水準管軸平行于視準軸。

3、用鋼尺工作應進行鋼尺鑒定誤差、溫度測定誤差的修正,并消除定線誤差、鋼尺傾斜誤差、拉力不均勻誤差、鋼尺對準誤差、讀數誤差等,采取多次往返測量。

4、所有測量計算值均立表,并有計算人、復核人簽字。

5、使用全站儀應進行加常數、乘常數、溫差修改值的修正。

6、在儀器操作上,測站與后視方向應用控制網點,避免轉站而造成積累誤差。所有儀器操作均要進行換手復測。

7、在定點測量時應避免垂直角大于45度。

8、對易產生位移的控制點,使用前應進行校核。

9、經常對控制點校核,避免因季節變化而引起的誤差。每次下雨后要及時對地面的控制點進行校核。

10、嚴格控制操作規程進行現場的測量定位和放樣。

篇2:多層住宅施工測量施工方法措施

多層住宅施工測量的施工方法

1建筑物定位測量:根據建筑平面圖及座標點,采用市規劃部門提供的座標點投點不少于三點進行定位放線。放出建筑物四面邊軸線,沿各外邊軸線向內移1000mm作為主軸線的控制線,用直角坐標法以總平面圖給出的建筑紅線坐標點用經緯儀引測出主軸線控制線。該控制線要隨施工進度分別引測到各樓層上,但要特別注意±0.000層的引測必須閉合(閉合差<2″)無誤后做臨時引測點形成控制網。建筑物定位2#、1#幢如下圖:

2平面測量放線:

根據主控制線,在各樓層上測定所有墻的軸線,并彈出外框線。使用經緯儀轉角度、鋼尺量距。具體作法:在施工±0.00層時,根據建筑物外側設立的基準點,把基礎梁的軸線、邊線彈出后在基礎梁頂彈出墻的軸線和邊線,并控制一層頂板施工。在一層頂板施工完畢后,把建筑物外側的基準點引測到板面上,設立臨時控制點(內控點),以后每層在相應位置留洞200×200,逐層引測。如圖所示:

3豎向標高測控:

豎向標高在框架柱上進行。根據城市規劃部門指定的水準點,將標高點引測至框架柱上作為施工用基準點,用30m鋼卷尺向上做標高傳用2kg彈簧拉力拉直鋼尺往返一次以上。

4沉降觀測:

擬在距建筑單體四角3m埋設基準點,利用基準點組成水準網。另在建筑物四角及中部柱身砼0.500m標高處分別設置觀測點、觀測點大樣如圖,由于沉降觀測是較長期的工作,應特別注意基準點的準確性及觀測點的穩固,在底層完成時,作第一次沉降觀測,每施工完一層觀測一次,直至封頂以后第一年四次、第二年二次,自以后每年一次,直至沉降穩定。

篇3:高層住宅施工測量方法措施

高層住宅施工測量方法和措施

1校對測量儀器

對所有進場的測量器具進行周期檢定,符合檢定標準的才可以進場用于工程測量;與業主辦理有關測量的交接手續;對規劃設計提供的定位樁、紅線樁和水準點進行復測;對現場人員進行技術交底,要求持證上崗。

2復核水準點及坐標點

熟悉和了解甲方在施工現場提供的水準點和坐標點,并根據建筑總平面圖進行復核,確保工程坐標的準確性。

水準點引測

根據業主提供的由規劃勘測部門設置的水準點引測現場施工用水準點,采用精密水準點進行數次往返閉合,其精度要求符合《工程測量規范》(GB50026-93)的要求,本工程的高程控制網采用三等水準測量方法測定。

測量方法:采用閉合導線法測量,示意圖如下:

3工程軸線控制

業主提供定位樁(或紅線樁)及成果一份。

根據建筑物的分布情況,現場布設矩形控制網(I級),矩形控制網的主要技術要求見下表:

矩形控制網的主要技術要求:

等級邊長(m)測角中誤差邊長相對誤差

一級100-3005″≤1/30000

一級300-10012″

本工程采用全站儀和經緯儀、水準儀進行測量。

矩形控制網的布設(定位)原則和方法

a.控制點點位選擇在通視良好、易于長期保存的地方。

b.依據場區總平面及軸線關系圖,進行場區矩形控制網規劃,并布設矩形控制網。首先在各定位樁(或紅線樁)架設儀器,采用極坐標方法布設四角點,經過觀測、平差、調整,固定矩形控制網,然后采用內分法,根據建筑物軸線關系及施工段的劃分定出各主要軸線方向樁。各主要軸線控制樁布置圖暫略。

c.地上部分各層施工時的軸線傳遞,采取軸線投測法,將全站儀(或經緯儀)安置在軸線控制樁上,后視墻底部的軸線標點,用正倒鏡取中的方法,將軸線投到上層樓板邊緣上,當軸線投到上層樓板上后,要用鋼尺實量其間距作為校核,其相對誤差控制在1/2000以內。

4高程和垂直度控制

業主應提供該工程所需的水準點,不少于3個,測量等級為I等。

現場埋設三個半永久性基準點,距離建筑物不宜小于25米,距離回填土邊線不宜小于15米,埋設深度不少于1m(冰凍線以下)。其結構見下圖:

水準點的高程應根據場區永久水準基點引測,采用II等水準測量的方法測定。

往返測量誤差不超過±1mm(n為測站數),或±4mm。

測量儀器采用全站儀。以業主提供的水準點,采用該儀器對場區內埋設的三個半永久性水準點聯測,測出三點高程,依據三個半永久性水準點測出設計標高±0.000m,做好標記。

標高的傳遞以鋼尺進行,將誤差控制在規范允許的范圍以內。

5沉降觀測

本工程按地基規范附錄一的要求做好沉降觀測,觀測有具有相應資質的單位進行。

沉降觀測時間:建筑物施工階段的觀測,應隨施工進度及時進行,基礎施工完測量一次,以后每施工完一層或開始和完成一項工種各觀測一次(如:設備安裝前測量一次;設備安裝后再測量一次);工程完工測量一次;工程竣工時再測量一次。如一項工種施工期時間較長,應在施工期間進行一~二次觀測。

為保證首次觀測值的精度,除采用精密水準儀進行測量外,對沉降觀測點的首次高程,應在同期進行兩次觀測后確定。

6建筑物定位放線:

選用極坐標法進行建筑物定位放線測量,步驟如下:

在基坑開挖前,根據業主提供的城市坐標點及相對位置和設計施工圖,在現場內設控制線,組成本工程基礎、主體施工軸線控制網,本工程控制網采用全站儀測投,保證各控制線間距誤差在±3mm以內,并使控制線與本工程的縱、橫軸線平行,以便于施工測量。

控制點(坐標點)應避開施工用水、用電線路、料場等地方,沿施工循環道邊緣布置控制點,控制點用砼固定,必要時設防護欄桿。

依據規劃勘測部門提供的坐標樁,以及總平面布置圖施測,進行建筑物定位放線,復測無誤后,申請規劃勘測部門驗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