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爭創三型文明村屯活動實施方案
#縣爭創“三型”文明村屯活動實施方案為深入貫徹落實縣委*屆二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進一步提高文明村鎮建設的創建水平,促進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依據《黑龍江省文明村鎮建設管理辦法》,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堅持重在建設的方針,緊緊圍繞發展農村經濟這個中心,以提高農民素質,奔小康,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為目標,扎實推進特色種植型、規模養殖型和多種經營型“三型”文明村屯建設,圍繞深入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廣泛開展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引導廣大農村群眾講精神文明、比科技致富、樹文明新風,實現共同富裕,推動全縣農村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協調發展。
二、“三型”文明村屯創建標準
1、領導重視程度高。高舉馬列主義、*思想和*理論的偉大旗幟,堅決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深入貫徹執行“**”重要思想。緊緊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堅持“三個文明”一起抓,切實把“三型”文明村屯建設擺上重要日程。班子成員團結務實、廉潔自律、開拓進取,無違法違紀現象。
2、村容村貌建設好。“三型”文明村屯規劃合理,主要干道硬化、綠化達標。進一步深化“改陋習、樹新風、塑形象”活動成果,圍繞修好一條路、挖好兩道溝、建好小橋涵、栽好兩行樹、建好兩院墻、種好小菜園、管好小廁所“七個好”標準開展春季環境綠化美化凈化會戰,做到糞堆、柴草、垃圾出屯,禽畜圈養,達到美、凈、齊,使農民的居住環境明顯改善。并教育引導村民樹立摒棄陋習、講究衛生、愛護環境的良好風氣。磚瓦化率和自來水入戶率在本鄉鎮處于領先位置。
3、文化活動經?;?。經常組織農民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化體育活動,活躍村屯文化生活,村有1個標準文化活動室和1個群眾文化活動團體,屯有3個文化活動中心戶,并積極配合有關部門做好文化、科技、衛生下鄉工作,引導農民建立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斷提高群眾精神文化生活的質量。并利用這些文化陣地開展科普、“四五”普法和移風易俗活動,普及優生優育等科學知識,提高廣大農村群眾的素質。
4、創建活動效果佳。積極開展“十星級”文明戶、“五好”文明家庭、“三型”文明屯評選活動,組織健全,評選條件和獎勵辦法切實可行,活動規范,參與面廣,效果明顯。在“三型”文明村屯建設中要大力推廣實用科學技術,增加科技含量,有條件有村屯要建有高科技示范園區、科技示范戶、養殖專業戶。規模養殖型文明村屯的養殖戶要達到農戶的40%以上,戶均增收要達到*元以上;特色種植型村屯的特色種植大戶要達到農戶的50%以上,戶均增收達到*元以上;多種經營型村屯的多種經營型農戶要達到農戶的60%以上,戶均增收要達到*元以上。落實好幫帶措施,結成對子,提高農民致富能力。
三、實施步驟
本創建活動大體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為宣傳發動階段。各鄉鎮黨委要切實組織鄉村干部認真學習方案的標準和內容,進一步增強鄉村干部的主動性。要利用多種形式宣傳創建“三型”文明村屯的重大意義,動員廣大群眾積極參與到創建活動中來,營造濃厚的創建氛圍??h電視臺要開辟專欄,采取典型報道、領導訪談等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報道。要在宣傳發動的同時,依據本鄉鎮實際制定切實可行的爭創方案,量化指標,分解任務,落實責任,確保爭創活動開好局,起好步。
第二階段為深入推進階段。各鄉鎮、各村要認真按照評比標準的要求,對照檢查,夯實基礎,大力搞好自身建設。重點要抓好四個環節。一是要以環境建設為突破口,廣泛動員和組織群眾掀起春季環境綜合整治大會戰。要進一步發動群眾義務投工投勞,美化、綠化村屯。要堅持土中求美,土洋結合的原則搞好建設,不要求貪大求洋,只求整潔、規范、統一、美觀。五個建制鎮要發揮小城鎮的“龍頭”帶動作用,要在基礎設施建設、美化、綠化、凈化上力爭走在前列,創建文明小城鎮,發揮輻射帶動作用。
二是要培養選樹典型,總結推廣經驗。要在全縣實施典型工程,用典型說話,用典型代表工作。
三是要選準切入點,為群眾多辦實事。在推進中要把解決群眾生產生活中的難點做為創建的重點,著力加以解決。要把加強陣地建設、普及科技知識、提供致富項目信息和服務作為重點,幫助和引導群眾努力創建一批先進典型,使群眾在創建中得到實惠。
四是要規范化操作,探索創新。各鄉鎮要把“三型”文明村建設和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作為重點工作,要在規范化、經?;V泛化上狠下功夫。特別是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要按照已有成功作法抓好普及推廣。要在家庭學校共建、站村共建、拓寬融資渠道等方面加大創新力度,開辟更多的教育和建設渠道,產生更好的實際效果。
第三階段驗收命名階段(10月中旬至年底)。各鄉鎮要在年底前組織對各村進行自檢、自評。縣里要根據創建標準,在征求各相關部門意見的基礎上進行綜合測評,將評選出一批“三型”文明村屯。
四、幾點要求
1、各鄉鎮黨委要充分認識到爭創“三型”文明村屯活動是我縣加快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有效載體,是進一步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的有效形式,是進一步提高肇州精神文明創建水平的有效途徑。要把爭創活動真正納入日程,設立完善的領導組織,搞好宣傳發動,積極營造濃厚氛圍。
2、各鄉鎮黨委要積極推行“一把手”工程。各鄉鎮的黨政一把手都要各抓出一個示范點,縣里將通過檢查、視察等多種形式搞好推動、定期通報,不斷掀起建設高潮。
3、各鄉鎮黨委一定要切實從實際出發,堅持量力而行的原則,集中財力、物力辦大事,集中精力搞突破,切實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提高全縣文明村鎮建設的創建水平,進一步打牢創建活動的群眾基礎。
縣委宣傳部二oo五年四月八日
篇2:建設生態文明村活動協會章程
建設生態文明村活動協會章程
第一章總則
第二章職責
第三章成員
第四章大會和代表會
第五章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
第六章寨政建設
第七章經濟開發
第八章精神文明建設
第九章財物管理
第十章其他
第一章總則
第一條雙永村建設生態文明村活動協會(以下簡稱協會或本會),是全體雙永村人自愿組織起來,走共同發展道路,為把雙永村建設成為文明村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社區而設立的自律性協作組織。
第二條協會的宗旨是:動員、組織雙永人,以把雙永建設成為文明村和社會主義新農村社區為目標,聯合開展精神文明和物質文明建設活動,謀求全體成員的共同發展,擺脫貧困,逐步提高經濟收入,共同奔致富路;從而改善生活質量,提高雙永人素質,樹雙永人新形象,立雙永人新風尚,建雙永村新面貌,創建生態文明村,構建和諧雙永,并世代相傳。
第三條雙永人開展創建文明村活動,以黨和國家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政策為指導思想,自覺接受各級黨組織和村委會、鎮政府、縣政府的領導和監督,在法律規定范圍內活動,不得從事違反法律和黨的政策的行為。
第二章職責
第一條協會的職責是:
(一)組織雙永人學習國家的法律、政策和道德文明知識,學習有關科學技術文化知識;
(二)組織雙永人集思廣益,組合資源,勤奮勞動,共同發展經濟;
(三)組織雙永人自己動手,艱苦奮斗,共同建設村寨公共設施,改造生活環境;
(四)組織雙永人學習外地先進經驗、技術,改變傳統生產方式;
(五)協助村委會、村民組長做村民執行黨的政策、遵守國家法律、履行村民義務的思想工作,幫助村民處理好國家、集體、個人的關系;
(六)組織雙永人開展各種形式的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七)組織雙永人依法訂立寨規民約,共同遵守;
(八)協助村委會、村民組長維護雙永村民合法權益;
(九)協助村委會、村民組長解決發貢村民的實際困難;
(十)組織雙永人創辦集體福利事業;
(十一)協助村委會、村民組長維護村民團結,解決村民糾紛;
(十二)維護集體和成員共同利益;
(十三)獎勵對創建文明村活動和維護集體利益貢獻突出者,懲戒損害創建文明村寨活動和集體利益者;
(十四)代表雙永人進行創建文明村活動相關的上報、外聯工作。
第三章成員
第一條凡是自愿參加創建文明村活動的雙永人,均為協會成員,包括雙永村民和在雙永出生或成長現在外地定居的人、與雙永有其他淵源關系的人。()雙永村民以家庭為單位參加,村外雙永人以個人名義參加。
第二條雙永人協會成員的權利
(一)依照本會的選舉辦法享有選舉權和被選舉權;
(二)對協會工作及工作人員進行監督、質詢,提出批評和建議;
(三)享用本會共同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
(四)獲得本會的幫助。
第三條發貢人協會成員的義務
(一)遵守本會章程、執行本會決議;
(二)遵守國家和政府法紀,遵守本會訂立的寨規民約;
(三)完成本會交給的工作;
(四)正確處理國家、集體、個人的關系,維護集體和全體成員共同利益。
(五)參加協會組織的各項創建文明村活動。
第四章雙永人大會和雙永人代表會
第一條雙永人協會的最高權力機構為雙永人大會,由年滿十八周歲的本會會員組成(有缺席時必須達到百分之六十)。雙永人大會每年舉行一次。
第二條雙永人大會的職權是:
(一)制定、修改本會章程;
(二)討論決定創建文明村活動的方按、規劃、計劃等重大事務;
(三)聽取和審議本會理事會的工作報告;
(四)選舉、罷免本會理事;
(五)審議本會財經、物資情況報告;
(六)審議決定本會其他重大事項。
第三條在因缺席人多使到會人達不到雙永人大會最低限數時,以雙永人代表會行使雙永人大會職權。雙永人代表會由年滿十八周歲的本會會員百分之二十以上組成。
第五章理事會和常務理事會
第一條雙永人協會設立理事會,理事會由11――19名理事組成,每屆任期五年。
第二條理事會是雙永人大會的執行機構,對雙永人大會負責,在雙永人大會閉會期間,審議、決定協會的重大事項。
第三條理事由雙永人大會從協會成員中選舉產生。理事須獲得出席雙永人大會的過半數成員贊成方得當選。
第四條理事應當具有高中以上文化和一定程度的組織管理能力,辦事公道,熱心集體事業,有奉獻精神。理事還應當是擁護四項基本原則、遵守法紀、相信科學、思想進步、有開拓精神、能團結群眾、在群眾中有一定威信者。
第五條理事會選舉3――7名常務理事組成常務理事會。
第六條常務理事會是協會的常設機構,行使理事會職權,執行本章程和雙永人大會、理事會的決議。
常務理事會對理事會負責,向理事會通報情況,并代表理事會向雙永人大會報告工作。
第七條常務理事會由會長、理事長、常務理事組成。
會長負責主持本會的全面領導工作,召集并主持常務理事會會議,對雙永人大會和理事會負總責。
理事長負責常務理事會的日常領導工作。
第八條常務理事會可以聘任一位具有管理工作經驗、熱心“雙永人創建文明村活動”的人員擔任本會秘書長。常務理事會認為秘書長不稱職時可以解聘。
第九條秘書長主持本會辦事機構的日常工作。具體負責落實雙永人大會、理事會、常務理事會的決議和決定,做好聯絡與協調工作。秘書長對常務理事會負責。
第十條常務理事會可以聘請關心雙永人和“雙永人創建文明村活動”、有專業知識和組織管理工作經驗、有較高聲望和影響的人士擔任本會顧問。
第六章村政建設
第一條雙永人協會組織雙永人對雙永自然村寨的道路、供排水、房屋建設、綠化、休閑體育等村政設施進行規劃、改造、建設、管理。
第二條村政建設管理貫徹科學、衛生、方便生產生活、提高品位、對后人負責的理念。
第三條雙永協會村政建設形成的資產,屬于全體雙永人集體所有,任何人不得主張分割。
第四條每個雙永人應當樹立“建設雙永,從我做起”的觀念。
第七章經濟開發
第一條雙永人協會動員、組織雙永人轉變觀念、自力更生、組合資源,以依法創立經濟實體、向家庭經濟和個人經濟提供服務等形式,幫助村民發展經濟,增加經濟收入,擺脫貧困,共同奔致富路。
第二條雙永人協會力爭在爭取政府扶持和外援、引進技術和資金、收集經濟信息、辦理相關手續等方面,為雙永村民提供幫助。
第三條每個雙永人應當樹立“一個雙永人窮我心疼,一個雙永人富我高興”的觀念。
第八章精神文明建設
第一條雙永人協會組織雙永人長期持久開展各項精神文明建設活動。
第二條雙永人應當培養和傳承相信科學、崇尚文化、遵紀守法、抑惡揚善、追求進步、熱愛雙永的品質。
第三條雙永人協會建立功德記錄制度,記載在創建文明村寨活動中對雙永寨和雙永人做出貢獻的人和事,并進行公示。
第四條雙永人協會建立雙永文化制度,對雙永的歷史、人文、傳統等進行發掘、整理、傳承。
第五條雙永人協會建立“趕鴨子”制度,對存在落后、消極、錯誤、過于自私、違法等行為,拖創建文明村寨活動后腿的人,進行公示,促其進步。
第六條每個雙永人應當樹立“雙永落后我羞愧,雙永進步我光榮”的觀念。
第九章財物管理
第一條雙永人協會經費、物資來源:
(一)成員籌集;
(二)捐贈、支助;
(三)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條雙永人協會經費和物資,屬于全體雙永人集體所有,用于雙永人公共事務或與雙永人公共事務有關的事項。
第三條雙永人協會經費、物資的管理權由常務理事會行使。常務理事會聘任管理工作人員。必須建立嚴格的財務和物資管理制度。因管理人員疏忽、失職,造成經費和物資流失、損壞、浪費的,應當承擔相應責任。
第四條雙永人協會經費和物資的使用,必須按計劃使用,必須嚴格辦理審批、領取、監用、核銷、注帳手續,使用情況必須向常務理事會報告,由常務理事會公布。
第五條雙永人協會的經費和物資,任何人不得侵占、挪用、貪污、私分、故意損壞。
第六條每個雙永人應當樹立“維護發貢利益有功,損害發貢利益可恥”的觀念。
第十章其他
第一條本章程由常務理事會負責解釋。
第二條本章程由雙永人大會修改。以三分之二以上票數通過。
第三條本章程自雙永人大會通過之日起生效施行。
篇3:林業生態文明村建設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大提出的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現***林業生態市,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理論和“**”重要思想為指導,落實*****,以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林業生態市建設為契機,以改善生態環境、人居環境質量為目標,以綠化美化為重點,動員和組織全社會力量,開展圍村林、景觀路、林業“三網”建設,實現農田林網化、村莊園林化、庭院花園化,為建設經濟發展、生態良好、秀美宜居的***做出新的貢獻。
二、建設目標
通過林業生態文明村建設,確立以生態建設為主的林業可持續發展道路,建立起以森林植被為主體的區域生態安全體系,初步建成山川秀美、符合生態文明社會要求的人居環境。
20**-20**年三年將全市3571個行政村建成林業生態文明村。20**年第一批在***縣、唐莊鎮、孟莊鎮、冀屯鄉、***市四個城區和高新技術開發區、***工業園區范圍內的所有村和100個新農村建設示范村、各縣(市)縣城規劃區、重點鎮規劃區及鄉鎮政府所在地的村、產業聚集區內的村、8條快速路兩側、高速公路和鐵路兩側的村級規劃中心村開展林業生態文明村建設活動,建成林業生態文明村1361個,其中樣板示范村166個;20**年建成林業生態文明村1335個,75%以上的村莊達到林業生態文明村標準;20**年創建林業生態文明村875個,全部完成林業生態文明村創建任務。
第一批林業生態文明村建設工作要確保4月底完成,6月底基本結束。
三、建設布局和建設重點
按照市《生態文明村建設實施方案》的總體要求,在建設布局上要以主城區規劃區、縣城、重點鎮為中心,以環城(縣、市、區所在地)、沿線(國、省交通主干線)、區內(產業聚集區)為重點,輻射帶動周邊村的建設,在全市形成“四級區域、六區環城、八路沿線”的建設格局。“四級區域”即縣城規劃區內的村、重點鎮規劃區和鄉鎮政府所在地、產業聚集區內的村、“一縣一鎮百村”新農村建設示范點,結合各自實際,突出特色進行建設?!傲鶇^環城”即紅旗區、衛濱區、牧野區、鳳泉區、***高新技術開發區、河南***工業園,發動其所在地的村開展建設?!鞍寺费鼐€”即組織發動新輝、新延、新原、新獲、新長北線、***小冀、***鳳泉、***衛輝八條快速通道沿線的村搞好建設。
圍繞總體目標,重點抓好入村口主干道兩側綠化、村內主次干道綠化、公共活動場所和農戶庭院內外綠化、圍村林營造、農田林網化,提高村鎮綠化覆蓋率。
四、創建標準
(一)總體要求。入村有綠化景觀路,圍村有綠化帶,村內道路兩旁植有行道樹,農戶房前院內種有樹木花草,每兩平方米空地至少有一棵樹,消除空閑地,綠化覆蓋率達到30%-45%以上。田林路相結合,形成農田林網。樹木以果樹、用材經濟林為主,喬灌結合,形成一路一樹、一街一景、四季常青、三季有花、瓜果飄香的良好生態環境。
(二)入村口主干道兩側綠化帶寬度在20米以上(或植樹10行以上),實現多樹種配置、喬灌花結合。
(三)村內主次干道實現多樹種配置、喬灌花相結合,形成一路一樹,一街一景。提倡營造“葡萄路”、“女貞路”、“櫻桃路”、“杜仲路”、“櫻花路”、“玉蘭路”、“銀杏路”等特色道路。
(四)公共活動場所和農戶庭院內外,適宜種樹的兩平方米以上空地全部綠化。
(五)營造圍村林。植樹寬度在20米以上(或植樹10行以上),用材林、經濟林均可。
(六)“三網”(林網、路網、水網)建設綠化率達到95%以上。村莊周圍向外輻射1公里,實現農田林網化,林網控制面積不超過300畝。
(七)村鎮綠化覆蓋率30%-45%以上。
(八)建有生態文化教育基地1處以上、生態文化宣傳專欄3處以上或生態文化紀念館1處以上。
(九)在中、小學教學中,每周開設生態文化科普教育課2節以上。
五、技術要求
(一)造林標準
同創建標準。
(二)樹種選擇
1.圍村林、“三網”綠化:以107、108、中林46等優質、干性通直的速生歐美楊為主;
2.村鎮、庭院綠化:以楊、柳、榆、槐樹、合歡、欒樹、垂柳、金絲垂柳、木槿、紅葉李、葡萄、女貞、櫻桃、杜仲、櫻花、玉蘭、銀杏等樹種為主。
(三)苗木規格
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