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范文大全 > 初中新學期語文教師工作計劃(4篇)

初中新學期語文教師工作計劃(4篇)

2024-08-02 閱讀 2197

【初中語文教師新學期工作計劃一】

時間從來不會停下它的腳步,盡管,我們有時也曾嘗試努力抓住它的尾巴。悄然而至的三月,讓我不得不感慨時光的稍縱即逝,讓我不得不想方設法讓時間溜走地更慢一點。新學期伊始,我再次站在八年級的講臺上,面對著的是92個熟悉卻也陌生的孩子。

為切實有效地搞好教學工作,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努力使學生能達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我將創造性的使用教材,大膽嘗試語文教學和評價制度的改革,力求創設風格獨特、充滿活力、學生歡迎的語文課堂和語文學習氛圍,最大限度的提升學生的語文成績和綜合能力,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具體計劃如下:

一、指導思想

以*****指導教學工作,以初中語文課程標準為依據,落實每一節課,努力提語文課教學質量。

二、工作重點

1.學習有關課程理論:《語文課課程標準》,探討在語文課教學中實施新課程理論的有效途徑和方法,規范師生課堂行為,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地位,構建詩意課堂。

2.認真落實備、教、批、輔等常規教學工作。

(1)堅持有實效的備課,精心設計課件。

(2)加強對學生的學習的考查,嚴抓落實,把知識點的學習,過關切實落到筆上。

(3)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4)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方法與習慣。

(5)培養寫作的興趣和良好的習慣,增強習作的新穎性。

3.優差輔導方面。

⑴發現閃光點,創造成功的機會。

⑵用愛心去溫暖,用耐心去呵護。

⑶授人以漁,教給方法,提高興趣。

⑷結對幫助,齊抓共管。

針對優生的鋪導以課堂教學為主要形式,教師在課堂上要注意提問一些有針對性,概括性較強、難度較大的問題,培養優生的思維。

三、教學具體措施

(一)做好教學常規工作

1、認真鉆研教材、課標。熟悉教材及其指導思想,認真備課,寫好教案,上好每一節課。做到授課胸有“書”,及時檢測。

2、虛心學習,本期聽課要不少于20節,多聽劉妮娜老師的課。

(二)積極參加教研活動,提高業務水平

1.積極參加省、市的教研活動,提高教研能力。

2.努力學習,提高專業理論水平。平時注重再學習,瀏覽百科,攝取與語文學科相關的理論知識,滲透到教學中去,使教學更有說服力。

(三)激發學生興趣,提高學習成績

1.優化課堂教學。教學采用多種方法,讓學生動口、動手、動腦參與學習,采用閱讀、討論、講解、自學、練習等形式,活躍課堂氣氛,使教學效果達到最優化。

2.精心設置每節課的練習和作業,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收獲,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認真做好學困生的工作。以鼓勵為主,溫情教育。幫助學生分析原因,建立自信心,并結合授課因材施教,教給他們學習的方法與策略,提高其學習興趣。

4.堅持認真上好閱讀課,讓孩子以書為友,與書為伴,在濃濃書香中提升語文素養。

我們在路上。一路摸爬打滾,跌跌撞撞,卻有師友一路相伴,一路走走停停,亦步亦趨,卻有同事一路相伴,一路風風雨雨,陰晴不定,卻在每一次艱難前進時,可以看到身邊孩子的純真的笑臉,愿**歷經風雨,終能守得云開待月明。

【初中語文教師新學期工作計劃二】

本學期以訓練記敘的能力為主。初步學會在日常生活中能正確運用語言文字來進行交流表達,把課本中感受學習到的有關人的語文素質的東西靈活運用到生活中,從而提高文化品位。根據學生的情況和我校的實際,本學期擬采用以下措施:

1、首先要從思想上扭轉學生以往的不良學習習慣和態度,培養學生多動手,動腦的優良習慣,堂上精講多動。

2、根據學生各人的具體情況,要求各自提出明確的學習目標,并督促為實現目標切實地進行刻苦學習.

3、每堂課教師一定注意當堂的學習效果,突出重點難點.務必要求學生掌握必須掌握的基本的東西.

4、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在教學中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5、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意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6、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7、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8、重視創設語文學習的環境,溝通課本內外、課堂內外、學校內外的聯系,拓寬學習渠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

9、實行分層目標教學,根據教學內容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分層教學。

10、實行“雙體互促”課堂教學,培養合作精神,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11、優化作業管理,做到每課過關,單元過關,重點作業多加評講。

12、實行培優輔差,面向全體學生。

13、課前一分鐘演講,包括新聞消息,小故事,成語解說,智力造句等,鍛煉表達能力。

14、組織3-4次辯論,培養思維及口頭表達和語文知識的運用

15、開展豐富多彩的讀書報告會,故事會,朗誦會.演講會,辦手抄文學報,作品自作不少于70%

16、教學過程中抓住學生的閃光點多表揚少批評,讓學生樹立起學習語文的信心。

17、作業的布置和批改要有所區別,要因人而異。充分照顧到不同學生的特點。

【初中語文教師新學期工作計劃三】

時間的腳步沒有停歇,我們又迎來了新的學期。總結過去是為了積累經驗;計劃將來是為了更好的工作。現將本學期擔任的語文課教學工作計劃如下:

一、教學目的:

初中語文教學應立足于學生的發展,為他們的終身學習、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礎。

初中語文教學應培養學生熱愛祖國語言文字和中華優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導學生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祖國語文,豐富語言的積累,使他們具有初步的聽說讀寫能力,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受到愛國主義教育、社會***品德教育和科學思想方法的啟蒙教育,培育學生的創造力,培養愛美的情趣,發展健康的個性,養成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教學要求:

1、在語言文字訓練過程中,學生受到熱愛祖國、熱愛中國共產黨、熱愛社會主義的教育;了解革命戰爭的艱苦,懂得幸福生活來之不易,學習革命前輩的遠大志向和獻身精神,從小樹立為祖國刻苦學習的思想;繼承和發揚艱苦奮斗的優良傳統,受到尊敬師長、關愛他人、助人為樂等社會***、品德教育;培養熱愛科學、勇于實踐和創新的精神,培養環境保護意識和社會責任感,陶冶愛美的情趣。

2、能利用漢語音識字、學習普通話。

3、學會190個生字,能讀準字音,認清字形,了解字詞在語言環境中的意思,能正確書寫,學習在口頭和書面語言中運用;認識80個生字,只要求讀準字音,不抄不默不考;有一定的識字能力。

4、能聯系上下文或查字理解詞句的意思。學過的詞語大部分能在口頭或書面表達中動用。注意語言的積累,養成積累語言的習慣。

5、繼續練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讀出不同的語氣。能背育指定的課文。

6、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初步把握課文內容。默讀有一定速度,讀后能提出問題,發表自己的感受,并就共同感興趣的問題和別人討論。

7、能借助字典或有關資料獨立閱讀程度適合的讀物,了解主要內容。逐步養成課前預習、課后復習、課外閱讀的習慣。課外閱讀不少于30萬字。

8、認真傾聽別人說話,了解主要內容。能用普通話清楚明白地講述一件事情,做到語句完整通順,說話有禮貌。要在雙向互動的語言實踐中,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鼓勵學生無拘無束地進行交流,在日常生活中積極主動地鍛煉口語交際能力。

9、留心周圍事物,初步養成勤于觀察思考和樂于動筆的習慣,能在觀察的基礎上寫出比較具體的內容。鼓勵學生寫想象中的事物,激發他們展開想象和幻想。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見聞和想象寫出來,內容具體,感情真實,語句完整通順。學會使用逗號、句號、問號、感嘆號、冒號和引號。堅持寫日記。

三、教學內容:

本冊共有課文30篇。精讀課文15篇,略計課文15篇。四、教學重點:

精讀課文是教材的主體,是全書的重點。

1、要突出重點項目的訓練。

2、要繼續重視詞、句、段的訓練。

3、要重視朗讀的指導和訓練。

4、要充分發揮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五、教學難點:

積累、運用是語文基本功的綜合訓練,包括讀讀背背、閱讀、口語交際或實踐活動、習作共四項。

六、教學措施:

為了提高學生的素質,提高教學質量,將在教學中采用以下四步教學法:1、明確目標,自主研討--初讀。明確目標,對閱讀教學非常重要,因為只有目標明確,學生才能有攀登高峰的激情,初讀才能定

向思維,這樣,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果。當然目標的確定,要面向全體,有一定的梯度,有一定的難度,讓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果子。因此,我要根據課文的特色和學生的實際設計不同的層次目標。

2、激趣導疑,合作探討--促思。不明確目標,自主研讀的基礎上,教者要進一步創設與目標指向相關的良好氛圍,激發興趣,設置懸念,喚起情感,集中反饋。閱讀方式將采用小組合作研讀,師生交流研讀,或互助競爭研讀。方法是:讀一讀,問一問,議一議,品一品,寫一寫。引導學生求異求新,主動發展。

3、巧設促想,自能解題--深化。自能解題目的過程,就是發展思維,學會創新的過程。因此,這一環節的要求是:教者要善于梳理學生提出的疑問,捕捉“焦點”巧問促思,激發矛盾引起沖突,迸出思維的火花,調動感情參與,達到自能解題的目的。

4、點評深化,模擬拓展--創新。點評要以學生完成學習目標的深度和創新思維的廣度入手,指導學生運用學到的知識,聯系生活實際,借助聯想、想象進行多向思維,拓展延伸,模擬仿用,遷移創新,從而開發潛能,學會創新。

【初中語文教師新學期工作計劃四】

一、指導思想:

本期的語文教學工作仍以語文新課程標準為指導,以學校的工作計劃為依據,切實提高自身的業務知識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落實常規工作,夯實基礎。對于七年級學生一方面繼續堅持識字寫字的教學;一方面增加課外閱讀量,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有的放矢地進行寫作訓練,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使學生的現代文閱讀能力、寫作能力和口語交際能力得到提高,具有初步的文學鑒賞能力和閱讀課外文言文的能力。掌握語文學習的基本方法,養成自學語文的習慣。

二、教材分析

語文實驗教科書七年級下冊,繼續以語文與生活的聯系為課程標準線索,走進文學、科學、歷史、人生??走進情感的天地和智慧的世界。全冊書六個單元,每個單元仍舊包括閱讀和綜合性學習、寫作、口語交際幾個部分。

本冊書中的六個單元依次安排了如下內容:千古濤聲、斑斕春色、慷慨正氣、偉岸人格、逆流勇進、心志堅毅。

第一單元中選取了2篇主讀文章,《長江》《筏子》。比較探究有《詩歌三首》和《一條大河》。課外閱讀《運河與楊子江》、《江之歌》、《壺口與龍門》。綜合實踐《心靈的歡歌》。語文趣談《看得見也聽得見的字》。

第二單元的五篇課文都是春天美景的文章,主讀課文有《春》、《春風》。比較探究有《詩詞八首》。課外閱讀《唐宋大詩人詩中的物候》、《花兒為什么這樣紅》。綜合實踐《獨特的自我》語文趣談《“春”字變形記》。

第三單元中的文章寫的是名人故事。《最后一課》以兒童的視角幫助學生領悟母語與祖國的關聯;,《過零丁洋》寫文天祥的故事。比較探究有《第一堂課》、《梅嶺三章》、《示兒》。課外閱讀《譚嗣同之死》《勇氣》綜合實踐《動人的事》語文趣談

第四單元主要選編的是與名人有關的文章。主讀課文《鄧稼先》、《回憶魯迅先生》。比較探究有《父親的退休生活》、《詩三首》。課外閱讀《居里夫人和一克鐳》、《愛因斯坦與原子彈》、綜合實踐,《尋常的人》。

第五單元主讀課文是《黃河化險》、《*詞兩首》。比較探究《閑話章太炎》、《論逆境》。綜合實踐,《抒發真情》。

第六單元主要反映的是人類對自然界勇敢的挑戰。主讀課文《愚公移山》、《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比較探究《<三海經>兩篇》

三、學生情況分析

經過上學期的學習鍛煉,學生突出的特點是:

1、學生對語文課的認識和理解有了拓展。

2、大部分學生對語文學科有濃厚的興趣。

3、課堂上有帶頭的好學生,課堂教學開展還行。

存在的不足是:

1、學習語文的習慣差。

2、學習比較盲目,目標性不強。

3、學習的主動性、合作探究意識不強。

4、基礎參差不齊,兩極分化嚴重。

5、積累較少,閱讀面不廣。

6、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比較差。

四、教學重點、難點:

本冊語文教學應從“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方面全面提高學生的識字寫字、閱讀、寫作、口語交際等方面的語文素養。引發興趣、關注語文(大語文)、養成習慣、鞏固提高,是本期教學的重點;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其中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的提高仍是整體教學的難點。

五、教學措施

根據學生的情況,本學期擬采用以下措施:

1、從語文學科的特點出發,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提高思想認識,陶冶道德情操,培養審美情趣。

2、語文教學中,要加強綜合,簡化頭緒,突出重點,注重知識之間、能力之間以及知識、能力、情感之間的聯系,重視積累、感悟、熏陶和培養語感,致力于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

3、要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發展。在語文教學的過程中,指導學生運用比較、分析、歸納等方法,發展他們的觀察、記憶、思考、聯想和想象的能力,尤其要重視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4、教學過程應突出學生的實踐活動,指導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科學地訓練技能,全面提高語文能力。要提倡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尤其是啟發式和討論式,鼓勵運用探究性的學習方式。要避免繁瑣的分析和瑣碎機械的練習。

5、及時做好學生思想工作,幫助中下生提高學習興趣和成績。

6、實行培優補差,面向全體學生。

篇2:小學語文教師個人國培研修計劃

很用心的把個人測評表勾選一邊,結果和自己預測的情況差不多,現在根據測評板塊給出的意見,把**年的研修計劃擬定如下:

一、個人信息技術能力與課堂運用能力現狀分析

(一)優勢

1、從我能力測評的紅黃綠板塊來看,本人技術素養、學習與發展上表現優秀,在其它幾方面則表現平平,而在評估與診斷方面不合格。

2、曾經有過全國中小學信息技術能力培訓(初級和中級)的經歷,而且兩次參加過省級計算機能力考試,所以本人對計算機的操作系統、網絡的維護比較熟悉,能熟練的應用辦公軟件服務于教學,可以指導教師進行視屏錄制與格式轉化等方面的技術工作。

3、自己喜歡多媒體教學,能根據教學需要自己制作課件(PPT或Authware),能熟練地在網絡上下載資源運用到教學中來。

4、本人有自己的教育博客,堅持撰寫教學日記和隨筆,和博友探討課改經驗,參加博客評比曾獲省三等獎一次,市二等獎兩次。

(二)不足

1、本人缺乏信息技術與課堂教學整合的能力,尤其在課堂評價與診斷上一籌莫展,既沒有這種意識,又對評價診斷的相關工具一無所知。

2、缺乏課堂上協同恰當的使用信息技術手段的能力,雖然經常運用,但是能盡人意的課卻不多,往往顧此失彼,留下很對遺憾。

3、很少使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設計學習指導策略與方法來促進學生的合作、交流、探索、反思與創造的活動,對課堂的評價與診斷就更不用提了。

4、只注重教師信息技術能力的發展,關注學生較少,尤其在信息搜集和處理能力上指導偏少。

二、參照自評結果和自我剖析,今年的國培研修要從以下幾方面加強:

1、嚴格按照研修流程,結合評價的指導意見,彌補自己的短板。

要熟悉研修的平臺,按照每一板塊的要求,積極收看專家的視屏講座,主動參與群內的討論話題,潛心研讀學習內容,按時完成作業。對于不懂會不會的知識,主動請教老師和同學,加強合作與分享。

2、每天安排1-2小時學習研修的課程,要抓住本次研修的好機會,密切聯系課堂教學注重理論與實踐結合,研教研學方有成效。對學習中出現的新問題要因地制宜,結合本地的實際情況來解決,無論是硬件與軟件,都能想辦法去克服,保證完成研修任務。

3、平時要多讀書學習,尤其是對自評中暴露出的能力短板要想法彌補,要在科學的理論指導下進行實踐,要改變落后的教學思想,認真學習《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標準》和《信息技術課程標準》,吃透本次研修的課程主題,有針對性的選擇相關主題展開研修。

4、學思寫相結合,在研修中要堅持思考,堅持撰寫研修日記,要在博客上新開辟一個研修專欄,每周至少撰寫一篇研修心得,用一年的時間來梳理自己的學習歷程,檢視自己研修的變化。

5、積極主動的和同學互動,培養自己的合作能力。在學習坊內,要發揮自己的技術優勢,熱心為同學解決軟件的使用問題,虛心向有能力的同學學習,取長補短,發展自己應用信息技術優化課堂的能力,幫助學生盡快轉變學習方式,達到在研修的過程中師生同進步的目的。

篇3:小學師徒結對徒弟語文教師計劃

作為年輕的教師,我們有理想有激情有闖勁,但我們還存在很多不足。比如,我們的教學理念還有待更新、業務水平還有待提高,教學經驗有待豐富、業務知識有待拓寬……總之,與名教師相比,我們還有很大的差距。我們迫切需要師傅的指導和幫助,希望在師傅的指導和幫助下盡快成長。本學期的師徒結對活動中,我拜教學功底深厚、教學技藝精湛、師德高尚的保華老師為師傅。現制定師徒結對計劃如下:

1.通過師徒結對,拜師學藝,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增強教書育人的能力。多學習數學教學方面的優秀報刊雜志、名家專著、教育信息,以先進的理念武裝自己,揣摩教學技巧,深化思想。

2.平時多聽師傅講的課,每個月至少聽師傅一節示范課,學習其過人之處,在交流中升華理念。研究師傅所教課的那一課,自己思考該如何安排教學,本著謙虛學習的心態,聆聽師傅的課堂。認真備課。認真備課是上好一堂課的前提,在課下我會多和保華老師交流,多學習保華老師的備課經驗和方法。

3.班級管理。今年第一年帶班主任,自己也明顯缺少這方面的經驗,在實際管理中也確實感覺到了自己管理辦法的單一,以后我會多向保老師請教班級管理的經驗和方法,豐富自己的管理方法,以便更有效的進行班級管理。

4.教科研工作。在教科研活動中要積極主動參加,不明白的不清楚的地方要積極主動的、及時的向師傅請教。

在此期間有如下的自我期望:

1、通過師徒結對,拜師學藝,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不斷增強教書育人的能力。

2、通過師徒結對活動,切實提高職業道德修養、教育教學理論素質、教育教學組織能力和教育教學研究水平;

3、積極參與教育教學實踐研究,力爭期間寫一篇論文或案例,并積極投稿;

4、積極參加各類比賽,并力爭獲獎;

在本學期的工作中,我還要不斷地向自己的師傅和其他老師學習。加強自己的師德修養,要努力鉆研業務,敬業愛生,為人師表,爭取做一位優秀的教師,不斷增加自身的底蘊,做孩子心目中和藹可親的好老師!

**年12月